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奉化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科学试题卷1.(2025七下·宁海期末) 《本草拾遗》中记载了一种植物——盒子草(如图),这种植物生长在岸旁,其叶片尖锐,而花朵则是洁白无瑕,它的果实内部包含两个贴在一起的种子。盒子草的果实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2.(2025七下·宁海期末)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和发展。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B.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C.生物圈只包括了地球表层的生物D.地球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组成3.(2025七下·宁海期末)七年级的同学逐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第一性征B.身高突增,心肺功能增强C.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D.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4.(2025七下·宁海期末)雾凇是一种自然景观,一般在寒冷的北方才会看到,它的形成需要同时满足低温、充足水蒸气和适宜的微风环境。小科想在家中也能看到雾凇的形成,于是他在小型泡沫箱里放入加湿器来保证充足的水蒸气,放入干冰来模拟低温环境,用小风扇创造适宜的微风环境,放入房屋以及树木模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雾凇景观(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所涉及的科学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雾凇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C.放入干冰能够降温的原因是干冰升华会放出热量D.雾凇在形成过程中会吸收热量5.(2025七下·宁海期末)橡胶枕头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橡胶,如图是从巴西橡胶树上采集天然胶乳,通过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胶乳就会流出来,切割时,你认为必须割到木质茎的( )A.髓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韧皮部6.(2025七下·宁海期末)如图是某同学做实验时绘制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海波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B.B.可能是冰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C.可能是海波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D.D.可能是玻璃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7.(2025七下·宁海期末)经碳-14测定塔山遗址建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碳-14是碳的一种同位素,其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8 B.6 C.14 D.208.(2025七下·宁海期末)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Mg C.N2 D.K+9.(2025七下·宁海期末)如图是桃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子房是雄蕊的重要结构 B.①是种皮C.②为胚珠,发育成⑤种子 D.③是果皮10.(2025七下·宁海期末)钴酸锂(LiCoO2)电池结构稳定、容量比高、综合性能突出,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MP3等小型电子设备中。已知该化合物中 Li的化合价为+1价,O 的化合价为-2价,则 LiCoO2中 Co的化合价为 ( )A.+5 B.+3 C.- 3 D.+111.(2025七下·宁海期末)如图所示,关于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月影峰位于智贤峰的东北方向B.甲处是山脊C.智贤峰的海拔比月影峰的海拔低D.①、②两条登山线路,线路②坡度更缓12.(2025七下·宁海期末)小金在测定土壤的成分时,进行了如下的几个实验,实验操作与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实验中,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B.图甲实验中,为了防止加水过程中土壤坍塌,可将土壤压实后再进行实验C.图乙实验中,灼烧过程中观察到土壤颜色变黑有焦味产生,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D.图乙实验中,取新鲜土壤加热,减少的质量就是土壤中有机物的质量13.(2025七下·宁海期末)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人们可以利用酵母菌酿酒,用乳酸菌制酸奶,用毛霉制腐乳。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细菌的是( )A.木耳B.香菇C.根霉D.大肠杆菌14.(2025七下·宁海期末)兔子以萝卜为主要食物,下列关于生物结构层次表述正确的是( )A.兔子和萝卜的细胞结构相同B.兔子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C.萝卜是植物的根,属于营养器官D.兔子和萝卜均有呼吸系统15.(2025七下·宁海期末)老师请小红称取25.2g(1g以下用游码)石灰石样品。当小红称量完毕后发现样品和砝码放反了,你认为小红实际称出的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 ( )A.24.8g B.25.0g C.5.2g D.25.4g16.(2025七下·宁海期末)土壤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土壤的监测和修复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治理和监测土壤污染这个问题上,除了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之外,人们也在极力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希望使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相协调。下列有关土壤的保护与治理正确的是( )A.乱扔废旧电池B.过度开发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C.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随意对土壤进行开发,在土壤中排放有害废水D.积极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率17.(2025七下·宁海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2Na ②S2-③SO2④2MgO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18.(2025七下·宁海期末)如图所示,这是甲、 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10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是 0.5g/cm3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19.(2025七下·宁海期末)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白酒,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三杯中所盛的液体分别是(已知p白酒<ρ水<ρ盐水)( )A.水、盐水、 白酒 B.水、 白酒、盐水C.盐水、 白酒、水 D.白酒、盐水、水20.(2025七下·宁海期末)2025年,国内试管婴儿助孕技术取得了众多临床新突破,不仅在基因筛查、辅助生殖技术、个性化治疗方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还在临床成功率上实现了稳步提升。下列有关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开始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都来自母体B.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但受精的场所在子宫C.睾丸一次只产生一枚精子,能分泌雄性激素D.胎儿发育场所是子宫21.(2025七下·宁海期末)科学渗透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根据情境回答问题:(1)每年的4月份农田里可以看到成片黄色的油菜花,油菜花的传粉方式为 (填“自花”或“异花”)传粉。(2)一个西瓜往往有多粒种子,说明其花的一个子房内有多个 。(3)如图,将蟹爪兰插在仙人掌上,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填“压条” “扦插”或“嫁接”)。22.(2025七下·宁海期末)种子会长出幼苗,再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图中大豆种子结构①②③④构成的⑥是 ;大豆种子在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来自 (填名称); 图中的②将来会发育成 。23.(2025七下·宁海期末)硝酸羟胺( 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绿色推进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氮气、氧气和水。一个硝酸羟胺( 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 ,质量比为 。24.(2025七下·宁海期末)生活中处处皆科学。夏天,小科在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雪糕,发现雪糕冒着“白气”, “白气”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熔化成水,体积变小,这说明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变 (填“大”或“小”)了;夏天游完泳从泳池里上来时,人感觉到皮肤表面比较凉快是因为水蒸发会 (填“吸热”或“放热”)。25.(2025七下·宁海期末)我们吃玉米时经常会碰到同一个玉米上出现不同颜色的玉米籽粒(如图甲),有时玉米籽粒甜糯程度也不一样。查阅资料发现这与“花粉直感”这一现象有关。“花粉直感”指的是:传粉以后,花粉可以直接影响玉米的胚乳,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关色泽、品质等。请结合玉米花(图乙)和玉米传粉示意图(图丙)回答下列问题:(1)仔细观察图乙的玉米花花蕊,推测玉米花主要依靠 (选填“昆虫”或“风力”)传粉。(2)图甲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黄色玉米籽粒,结出这些黄色玉米籽粒符合图丙中的实验 (选填“一”“二”“三”或“四”)传粉情况。(3)在摘玉米的时候,小丽的手不小心被划破流血了,感到疼痛,血液属于 组织,感到疼痛是因为身体里有 组织。26.(2025七下·宁海期末)如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以及植物根部示意图,请运用所学知识读图并完成下列填空。(1)请指出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都较强的是 土壤(填字母)。(2)如右图所示,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小明在田野里发现某植物植株瘦弱,叶片发黄,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出该植株缺乏 元素。27.(2025七下·宁海期末) 图为“自然界岩层形态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1)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图示岩层形态变化很可能形成的地貌是____。A.裂谷 B.海洋 C.平原 D.山脉28.(2025七下·宁海期末)小科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组装图甲的装置时,应先确定 (选填“铁杆”或“铁圈”)的高度。(2)A、B两个实验小组用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图乙是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组用的水的质量较少;实验时水的沸点为 ℃。(3)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两个角度分析,冰熔化过程和水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29.(2025七下·宁海期末)象山青瓷烧制技艺历史悠久,可溯源到唐代。选用象山本地原矿进行粉碎、淘洗、炼制、陈腐后拉坯成型,再施以釉色,经高温烧制成器。在学校的陶艺课上,某小组发现陶土烧结后,质量、颜色、硬度都发生了改变。为了更好地了解陶土烧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他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取3块相同的陶土坯(编号A、B、C),测得初始质量均为 50.0g;②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烧结: A(未烧结, 阴干) 、B(600℃) 、C(1000℃), 时间均为1小时;③冷却后记录数据如下表:样本 烧结温度 烧结后质量/g 颜色变化 硬度(划痕测试)A 未烧结 48.5 土黄色 易碎B 45.2 红褐色 较硬C 43.8 灰黑色 坚硬资料一:陶土的主要成分包括含水的铝硅酸盐、氧化铁、碳酸钙、二氧化硅等。资料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矽肺。请回答:(1)陶土的主要成分氧化铁(Fe2O3)中的金属元素为 。(2)陶土烧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根据资料二,列举烧制过程中需注意的一项安全操作,并说明原因 。30.(2025七下·宁海期末)浙江部分地区有立夏吃“豌豆饭” (图甲)的习俗,豌豆内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尤其含有优质蛋白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小科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10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图乙)。请回答:(1)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填序号)。(2)通过比较②和④种子萌发情况,小科得出“豌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结论不科学的原因是 。(3)小科爸爸播下豌豆种子后,连续几天降雨导致豌豆地完全浸没在水中,造成出芽率低,原因主要是: 。31.(2025七下·宁海期末) JILA 物理学家叶军等人,通过使用激光捕获、冷却和探测原子,研制出了当时最精确的原子钟,其如果运行150亿年,误差不到一秒。科学家对于原子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2)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字母),B粒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2.(2025七下·宁海期末)2025年5月 16日, 【微电解污水处理装置】正式进入专利权的授权阶段,该项水处理专利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如图是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2)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33.(2025七下·宁海期末)75年前,新中国工业几乎一穷二白,设备落后、产能低下,日用生活消费品类中,仅能制造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不多的品种。75年来,从“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增长,产品产量领跑全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使用手工纺纱器将棉花、亚麻、蚕丝等纤维材料加工成纱线,然后通过手工织机将纱线织成布匹。材料二:2021年,中国科学家突破了人工合成淀粉技术,以二氧化碳、氢气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该项技术为农业生产、工业生物制造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具有非常重大的推进意义。材料三:我国的研发团队经过一千多天日夜奋战,经历七百多次失败,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钢”。 “手撕钢”是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的宠儿,被誉为“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1)材料一中古代纺织技术所运用到的蚕丝取自蚕,若想提高蚕丝的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受精卵” “幼虫” “蛹”或“成虫”)时期。(2)材料二中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属于 (填“智能”“纳米”或“生物”)制造技术。(3)如图是加工“手撕钢”的简易示意图。较厚的钢材通过一对旋转的轧辊间的缝隙,在轧辊压力作用下变薄、变长成为薄如蝉翼的钢板。上述加工过程,钢材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2025七下·宁海期末)中国黄金在工艺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的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了既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时尚潮流的黄金制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在喜庆吉祥的春节,小科的妈妈买了一个金元宝。小科看着很喜欢,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他测出金元宝的质量为38.6g,体积为4cm3,并查阅密度表,得到黄金的密度为(1)计算金元宝的密度。(2)小科根据计算出来的金元宝的密度断定“金元宝一定是纯黄金制作的,只是金元宝是空心的”。如果小科的猜测是正确的,请你根据已有数据计算出空心部分的体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 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盒子草的果实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属于器官。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B【知识点】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地球内部的结构【解析】【分析】 (1)地球的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地核。(2)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解答】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A错误;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确实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故B正确;生物圈并不仅仅包括地球表层的生物,而是指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故C错误;地球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故D错误。故选B。3.【答案】A【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 第二性征指男女两性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外貌特征区别,体现出男女在身高、体态、相貌等方面的差异,第二性征在进入青春期后才出现。 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标志是:体格高大。一般比女子个子高;肌肉发达,肩宽体壮;喉结突出,声音雄壮;体表常有多而浓密的汗毛,长胡须;乳房不发育等。 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标志是:体格较男性矮小,而苗条;皮下脂肪多,而显得丰满;皮肤细嫩,汗毛细小;骨盆宽大,臀部大;乳腺发达,乳房大;月经初潮;喉结不突出。嗓音细润如水;不长胡须等。【解答】A.第一性征是指生殖器官上的差异,这个是一出生就有的性征,青春期是除生殖器官外的性征,为第二性征,A错误;B. 身高突增,心肺功能增强,B正确;C. 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鲜事,C正确;D. 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D正确;故答案为:A4.【答案】A【知识点】升华及升华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解析】【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凝华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吸热。【解答】 ABD.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A正确、BD错误;C.放入干冰能够降温的原因是干冰升华会吸收热量,故C错误。故选A。5.【答案】D【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解析】【分析】根据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判断。【解答】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因此割橡胶时,必须割到木质茎的韧皮部。故选D。6.【答案】A【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解析】【分析】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该物质吸热温度升高,当到达48℃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熔点,那么该图像为晶体的熔化图像,故C错误;海波和冰为晶体,玻璃为非晶体,故D错误;冰的熔点为0℃,则为海波熔化的温度曲线,故A正确,B错误。故选A。7.【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碳-14是碳的一种同位素,其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故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故选B。8.【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 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A错误;B.Mg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镁元素,表示一个镁原子,还能表示镁这一纯净物,故B正确;C.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C错误;D.该符号是钾离子的离子符号,不是元素符号,故D错误。故选B。9.【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 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由此可知①果皮、②胚珠、③种皮、④受精卵、⑤种子。据此答题。【解答】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A.一朵花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故A错误;B.子房壁发育成①果皮,故B错误;C.②胚珠发育成⑤种子,故C正确;D.珠被发育成种皮,故D错误。故选C。10.【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 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故选B。11.【答案】A【知识点】等高线地形模型【解析】【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解答】 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月影峰位于智贤峰的东北方向,故A正确。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故B错误。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智贤峰的海拔在500米以上,月影峰的海拔在400米以上,智贤峰比月影峰海拔高,故C错误。①、②两条登山线路中,线路②等高线比线路①密集,坡度更陡,故D错误。故选A。12.【答案】C【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为植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各种无机盐。【解答】 A. 图甲实验中,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故A错误;B.将土壤压实后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发生改变,故B错误;C.土壤中的有机物燃点低,容易燃烧,颜色变黑并有焦味产生,故C正确;D.新鲜土壤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减少的部分除了有机物还有水分,故D错误。故选C。13.【答案】D【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细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解答】 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木耳、蘑菇和根霉的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菌;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故选D。14.【答案】C【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组织;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A.根据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分析;B.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层次的知识判断;C.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果实、花、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D.动物有系统这个层次,而植物没有系统这个层次。【解答】 A.兔子猫属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竹子属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二者结构不同,故A错误;B.兔子属于动物,其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保护组织属于植物体的组织,故B错误;C.萝卜是竹子的茎,属于营养器官,故C正确;D.萝卜属于植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兔子属于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大熊猫比竹子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故D错误。故选C。15.【答案】A【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 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往右盘中添加砝码,所以有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对应的示数。如果是左物右码,则有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对应质量,如果物体和砝码放反,则有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对应的质量。【解答】 小红称取25.2g(1g以下用游码)石灰石样品时,所用砝码的质量为25克,游码示数为0.2克。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物体的实际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对应的示数=25g-0.2g=24.8g。故选A。16.【答案】D【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土壤的监测和修复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治理和监测土壤污染这个问题上,除了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之外,人们也在极力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通过合理施肥、合理耕作、水土保持、节约利用资源和治理土壤污染等措施,可以有效维护和改善土壤质量。【解答】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土壤的保护与治理正确的方法:乱扔废旧电池、过度开发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随意对土壤进行开发都不是保护土壤的做法;在土壤中排放有害废水会污染土壤;积极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率是土壤的保护与治理的正确方法,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答案】B【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①根据化学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进行分析;②根据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分析;③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分析;④根据化学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进行分析。【解答】 A.③不能表示分子个数,一个SO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A错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因为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B正确;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①,因为2Na中的“2”表示钠原子的个数为2,故C错误;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③,因为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D错误;故选B。18.【答案】D【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A.由图像可读出,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甲的密度;D.由图像可知,甲、乙质量相同时其体积大小关系。【解答】 A.由图像可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 g,故A错误;B.不能说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具有的性质,与质量无关,故B错误;C.甲物质的密度:,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甲、乙质量相同时,如质量都为10g时,甲的体积是10cm3,乙的体积是20cm3,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D正确。故选D。19.【答案】C【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公式可知,质量相等时,密度越大的液体,体积越小。【解答】 由已知ρ白酒<ρ水<ρ盐水可知,盐水的密度最大;其次是水;密度最小的是白酒;因为三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体积最大的是白酒;体积最小的是盐水;所以甲是盐水;乙是白酒;丙是水。故选C。20.【答案】D【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 男女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解答】 A.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卵黄,后期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故A错误;B.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但受精部位在输卵管内,故B错误;C.睾丸一次能产生多枚精子,能分泌雄性激素,故C错误;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后,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故D正确。故选D。21.【答案】(1)异花(2)胚珠(3)嫁接【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传粉及其途径【解析】【分析】(1) 自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异花传粉是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因此,异花传粉的花又分虫媒花和风媒花。(2)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解答】 (1)油菜花是两性花,且油菜花具有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味和花蜜,这些特征吸引昆虫等外界媒介来帮助传粉,所以油菜花的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2)一个枇杷是一个果实,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来,里面有多粒种子,说明其花的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3)图中将蟹爪兰(接穗)插在仙人掌(砧木)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嫁接。22.【答案】胚;子叶;茎和叶【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 图甲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⑥是胚; 根据种子结构的知识解答。【解答】 图甲中大豆种子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构成的⑥胚。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可见二者都具有种皮和胚,子叶是菜豆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甲中的胚根③,胚根发育成根,胚芽②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23.【答案】4:2:4;1:7:16【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比;(2)原子的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解答】 硝酸羟胺(H4N2O4)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4:2:4=2:1:2。一个硝酸羟胺(H4N2O4)分子中H、N、O原子的质量比为(1×4):(14×2):(16×4)=1:7:16。24.【答案】液化;小;吸热【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冰熔化成水,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的空隙变小;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解答】 在夏天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雪糕,发现雪糕冒着“白气”,“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熔化成水,体积变小,这说明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小了;夏天游完泳从泳池里上来时,人感觉到皮肤表面比较凉快是因为水蒸发会吸热。25.【答案】(1)风力(2)四(3)结缔;神经【知识点】组织;花的结构;传粉及其途径【解析】【分析】(1)风力传粉的花的特点包括:花小,不鲜艳;花被退化或不存在;无香气和蜜腺;花粉干燥而轻,量多,外壁光滑。(2)雌花和雄花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叫异花传粉。(3) 神经组织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如骨组织、血液、肌腱等。【解答】 (1)仔细观察图乙的玉米花,花粉多而轻,容易被风吹散,推测玉米花主要依靠风力传粉。(2)图甲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黄色玉米籽粒,这是由于异花传粉造成的,②③表示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属于异花传粉,因此,结出这些黄色玉米籽粒符合图丙中的四传粉情况。(3)在摘玉米的时候,小丽的手不小心被划破流血了,感到疼痛,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感到疼痛是因为身体里有神经组织。26.【答案】(1)B(2)根毛区;氮/N【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土壤的结构和类型【解析】【分析】(1)土壤按质地可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沙土通气透水性良好,耕作阻力小,土温变化快,保水保肥能力差,易发生干旱。黏土通气透水能力差,土壤结构致密,耕作阻力大,但保水保肥能力强,供肥慢,肥效持久、稳定。壤土的性质介于沙土与黏土之间,是最优良的土质,壤土土质疏松,容易耕作,透水良好,又有相当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图中,A属于沙土、B属于壤土、C属于黏土。(2)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合理施加含氮的、含钾的和含磷的无机盐(或在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合理施加不同的无机盐;合理施加含磷的无机盐提高作物结实率;合理施加含氮的无机盐促进枝繁叶茂;合理施加含钾的无机盐使茎秆粗壮)。【解答】 (1)一般来说,具有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土壤体积的45%左右,有机物占5%以上,水和空气各占20%--30%,所以题中模型表示的各类土壤,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都较强的是B。(2)根毛区细胞向外突伸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的面积,因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推断出该植株缺乏氮元素。27.【答案】(1)O(2)D【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地形的类型【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的知识解答。(2)若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一般形成山岭,但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若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一般形成谷地,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若岩层发生断裂,上升岩块常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等;下降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若为倾斜岩层,可能形成单面山、锯齿山等。【解答】 (1)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为O;(2)图示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一般形成山岭,因此图示岩层形态变化很可能形成的地貌是山脉,故D符合题意。故选D。28.【答案】(1)铁圈(2)A;98(3)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分析】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据此分析;(2)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是否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水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沸点;(3)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解答】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小亮应当首先确定铁圈的高度;(2)根据乙图可知,A小组的水达到沸腾时加热时间短,可能是A小组用的水的质量较少。根据图片乙可知,水保持不变的温度为98℃,故沸点为98℃;(3)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29.【答案】(1)铁/Fe(2)化学变化(3)通风,因为粉尘中的二氧化硅会导致操作人员患矽肺,要保障操作人员健康【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 (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3)根据资料二信息分析。【解答】 (1)陶土的主要成分氧化铁 (Fe2O3) 中的元素铁含有金字旁,因此为铁元素。(2)陶土烧结过程中变成了青瓷,说明陶土烧结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3)烧制过程中需注意的一项安全操作是:做好通风措施。原因是烧制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矽肺,通风可以减少粉尘的吸入,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30.【答案】(1)①③(2)有两个变量:空气和温度,变量不唯一(3)缺少空气【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2)探究某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这一个因素才行;(3)根据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氧气分析。【解答】 (1)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应设置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①和③除水分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故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①③。(2)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②和④有温度和空气两个不同的实验条件,故②和④不能形成对照,不能得出豌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的结论,原因是没有控制单一变量。(3)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加强,需要充足的空气(氧气)。因此,土壤长时间积水导致种子出芽率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空气(或氧气)。31.【答案】(1)BD(2)D;二【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 (1)根据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分析。(2)根据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在原子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分析。【解答】 (1)在BD中质子数相同,是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2)在D中,质子数=9<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在原子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在B中,质子数=电子数=9,属于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B粒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32.【答案】(1)H2(2)水通氢气+氧气【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 (1)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解答】 (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图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化学式是H2。(2)水电解生成了我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通氢气+氧气 。33.【答案】(1)幼虫(2)生物(3)不变【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昆虫的发育过程;现代的制造技术与工程【解析】【分析】(1)春蚕只有在幼虫期才会吐丝;(2)生物制造定义为:包括仿生制造、生物质和生物体制造,涉及生物学和医学的制造科学和技术均可视为生物制造。(3)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解答】(1) 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春蚕是在幼虫期吐丝,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可适当的延长它的幼虫期使其积累更多的营养。(2)材料二中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属于生物制造技术。(3) 较厚的钢材通过一对旋转的轧辊间的缝隙,在轧辊压力作用下变薄、变长成为薄如蝉翼的钢板。上述加工过程,钢材的形状发生改变,但是质量不变。34.【答案】(1)金元宝的密度:ρ= m/V=38.6g/4cm3=9.65g/cm3=9.65×103kg/m3(2)若金元宝是由黄金制成的,实心部分的体积:V 实=m/ρ=38.6g/19.3×103kg/m3=2cm3,空心部分的体积:V 空=V﹣V 实=4cm3﹣2cm3=2cm3【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金元宝的密度;(2)首先根据计算金元宝实心部分的体积,再根据 V空=V-V实 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1 / 1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奉化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科学试题卷1.(2025七下·宁海期末) 《本草拾遗》中记载了一种植物——盒子草(如图),这种植物生长在岸旁,其叶片尖锐,而花朵则是洁白无瑕,它的果实内部包含两个贴在一起的种子。盒子草的果实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答案】C【知识点】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 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盒子草的果实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属于器官。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2025七下·宁海期末)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和发展。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B.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C.生物圈只包括了地球表层的生物D.地球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组成【答案】B【知识点】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地球内部的结构【解析】【分析】 (1)地球的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地核。(2)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解答】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A错误;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确实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故B正确;生物圈并不仅仅包括地球表层的生物,而是指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故C错误;地球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故D错误。故选B。3.(2025七下·宁海期末)七年级的同学逐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第一性征B.身高突增,心肺功能增强C.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D.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答案】A【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 第二性征指男女两性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外貌特征区别,体现出男女在身高、体态、相貌等方面的差异,第二性征在进入青春期后才出现。 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标志是:体格高大。一般比女子个子高;肌肉发达,肩宽体壮;喉结突出,声音雄壮;体表常有多而浓密的汗毛,长胡须;乳房不发育等。 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标志是:体格较男性矮小,而苗条;皮下脂肪多,而显得丰满;皮肤细嫩,汗毛细小;骨盆宽大,臀部大;乳腺发达,乳房大;月经初潮;喉结不突出。嗓音细润如水;不长胡须等。【解答】A.第一性征是指生殖器官上的差异,这个是一出生就有的性征,青春期是除生殖器官外的性征,为第二性征,A错误;B. 身高突增,心肺功能增强,B正确;C. 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鲜事,C正确;D. 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D正确;故答案为:A4.(2025七下·宁海期末)雾凇是一种自然景观,一般在寒冷的北方才会看到,它的形成需要同时满足低温、充足水蒸气和适宜的微风环境。小科想在家中也能看到雾凇的形成,于是他在小型泡沫箱里放入加湿器来保证充足的水蒸气,放入干冰来模拟低温环境,用小风扇创造适宜的微风环境,放入房屋以及树木模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雾凇景观(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所涉及的科学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雾凇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C.放入干冰能够降温的原因是干冰升华会放出热量D.雾凇在形成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答案】A【知识点】升华及升华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解析】【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凝华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吸热。【解答】 ABD.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A正确、BD错误;C.放入干冰能够降温的原因是干冰升华会吸收热量,故C错误。故选A。5.(2025七下·宁海期末)橡胶枕头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橡胶,如图是从巴西橡胶树上采集天然胶乳,通过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胶乳就会流出来,切割时,你认为必须割到木质茎的( )A.髓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韧皮部【答案】D【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解析】【分析】根据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判断。【解答】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因此割橡胶时,必须割到木质茎的韧皮部。故选D。6.(2025七下·宁海期末)如图是某同学做实验时绘制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海波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B.B.可能是冰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C.可能是海波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D.D.可能是玻璃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答案】A【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解析】【分析】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该物质吸热温度升高,当到达48℃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熔点,那么该图像为晶体的熔化图像,故C错误;海波和冰为晶体,玻璃为非晶体,故D错误;冰的熔点为0℃,则为海波熔化的温度曲线,故A正确,B错误。故选A。7.(2025七下·宁海期末)经碳-14测定塔山遗址建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碳-14是碳的一种同位素,其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8 B.6 C.14 D.20【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碳-14是碳的一种同位素,其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故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故选B。8.(2025七下·宁海期末)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Mg C.N2 D.K+【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 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A错误;B.Mg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镁元素,表示一个镁原子,还能表示镁这一纯净物,故B正确;C.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C错误;D.该符号是钾离子的离子符号,不是元素符号,故D错误。故选B。9.(2025七下·宁海期末)如图是桃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子房是雄蕊的重要结构 B.①是种皮C.②为胚珠,发育成⑤种子 D.③是果皮【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 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由此可知①果皮、②胚珠、③种皮、④受精卵、⑤种子。据此答题。【解答】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A.一朵花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故A错误;B.子房壁发育成①果皮,故B错误;C.②胚珠发育成⑤种子,故C正确;D.珠被发育成种皮,故D错误。故选C。10.(2025七下·宁海期末)钴酸锂(LiCoO2)电池结构稳定、容量比高、综合性能突出,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MP3等小型电子设备中。已知该化合物中 Li的化合价为+1价,O 的化合价为-2价,则 LiCoO2中 Co的化合价为 ( )A.+5 B.+3 C.- 3 D.+1【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 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故选B。11.(2025七下·宁海期末)如图所示,关于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月影峰位于智贤峰的东北方向B.甲处是山脊C.智贤峰的海拔比月影峰的海拔低D.①、②两条登山线路,线路②坡度更缓【答案】A【知识点】等高线地形模型【解析】【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解答】 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月影峰位于智贤峰的东北方向,故A正确。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故B错误。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智贤峰的海拔在500米以上,月影峰的海拔在400米以上,智贤峰比月影峰海拔高,故C错误。①、②两条登山线路中,线路②等高线比线路①密集,坡度更陡,故D错误。故选A。12.(2025七下·宁海期末)小金在测定土壤的成分时,进行了如下的几个实验,实验操作与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实验中,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B.图甲实验中,为了防止加水过程中土壤坍塌,可将土壤压实后再进行实验C.图乙实验中,灼烧过程中观察到土壤颜色变黑有焦味产生,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D.图乙实验中,取新鲜土壤加热,减少的质量就是土壤中有机物的质量【答案】C【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为植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各种无机盐。【解答】 A. 图甲实验中,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故A错误;B.将土壤压实后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发生改变,故B错误;C.土壤中的有机物燃点低,容易燃烧,颜色变黑并有焦味产生,故C正确;D.新鲜土壤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减少的部分除了有机物还有水分,故D错误。故选C。13.(2025七下·宁海期末)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人们可以利用酵母菌酿酒,用乳酸菌制酸奶,用毛霉制腐乳。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细菌的是( )A.木耳B.香菇C.根霉D.大肠杆菌【答案】D【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细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解答】 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木耳、蘑菇和根霉的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菌;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故选D。14.(2025七下·宁海期末)兔子以萝卜为主要食物,下列关于生物结构层次表述正确的是( )A.兔子和萝卜的细胞结构相同B.兔子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C.萝卜是植物的根,属于营养器官D.兔子和萝卜均有呼吸系统【答案】C【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组织;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A.根据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分析;B.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层次的知识判断;C.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果实、花、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D.动物有系统这个层次,而植物没有系统这个层次。【解答】 A.兔子猫属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竹子属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二者结构不同,故A错误;B.兔子属于动物,其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保护组织属于植物体的组织,故B错误;C.萝卜是竹子的茎,属于营养器官,故C正确;D.萝卜属于植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兔子属于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大熊猫比竹子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故D错误。故选C。15.(2025七下·宁海期末)老师请小红称取25.2g(1g以下用游码)石灰石样品。当小红称量完毕后发现样品和砝码放反了,你认为小红实际称出的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 ( )A.24.8g B.25.0g C.5.2g D.25.4g【答案】A【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 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往右盘中添加砝码,所以有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对应的示数。如果是左物右码,则有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对应质量,如果物体和砝码放反,则有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对应的质量。【解答】 小红称取25.2g(1g以下用游码)石灰石样品时,所用砝码的质量为25克,游码示数为0.2克。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物体的实际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对应的示数=25g-0.2g=24.8g。故选A。16.(2025七下·宁海期末)土壤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土壤的监测和修复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治理和监测土壤污染这个问题上,除了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之外,人们也在极力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希望使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相协调。下列有关土壤的保护与治理正确的是( )A.乱扔废旧电池B.过度开发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C.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随意对土壤进行开发,在土壤中排放有害废水D.积极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率【答案】D【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土壤的监测和修复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治理和监测土壤污染这个问题上,除了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之外,人们也在极力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通过合理施肥、合理耕作、水土保持、节约利用资源和治理土壤污染等措施,可以有效维护和改善土壤质量。【解答】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土壤的保护与治理正确的方法:乱扔废旧电池、过度开发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随意对土壤进行开发都不是保护土壤的做法;在土壤中排放有害废水会污染土壤;积极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率是土壤的保护与治理的正确方法,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2025七下·宁海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2Na ②S2-③SO2④2MgO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答案】B【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①根据化学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进行分析;②根据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分析;③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分析;④根据化学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进行分析。【解答】 A.③不能表示分子个数,一个SO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A错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因为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B正确;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①,因为2Na中的“2”表示钠原子的个数为2,故C错误;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③,因为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D错误;故选B。18.(2025七下·宁海期末)如图所示,这是甲、 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10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是 0.5g/cm3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答案】D【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A.由图像可读出,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甲的密度;D.由图像可知,甲、乙质量相同时其体积大小关系。【解答】 A.由图像可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 g,故A错误;B.不能说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具有的性质,与质量无关,故B错误;C.甲物质的密度:,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甲、乙质量相同时,如质量都为10g时,甲的体积是10cm3,乙的体积是20cm3,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D正确。故选D。19.(2025七下·宁海期末)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白酒,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三杯中所盛的液体分别是(已知p白酒<ρ水<ρ盐水)( )A.水、盐水、 白酒 B.水、 白酒、盐水C.盐水、 白酒、水 D.白酒、盐水、水【答案】C【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公式可知,质量相等时,密度越大的液体,体积越小。【解答】 由已知ρ白酒<ρ水<ρ盐水可知,盐水的密度最大;其次是水;密度最小的是白酒;因为三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体积最大的是白酒;体积最小的是盐水;所以甲是盐水;乙是白酒;丙是水。故选C。20.(2025七下·宁海期末)2025年,国内试管婴儿助孕技术取得了众多临床新突破,不仅在基因筛查、辅助生殖技术、个性化治疗方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还在临床成功率上实现了稳步提升。下列有关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开始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都来自母体B.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但受精的场所在子宫C.睾丸一次只产生一枚精子,能分泌雄性激素D.胎儿发育场所是子宫【答案】D【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 男女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解答】 A.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卵黄,后期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故A错误;B.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但受精部位在输卵管内,故B错误;C.睾丸一次能产生多枚精子,能分泌雄性激素,故C错误;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后,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故D正确。故选D。21.(2025七下·宁海期末)科学渗透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根据情境回答问题:(1)每年的4月份农田里可以看到成片黄色的油菜花,油菜花的传粉方式为 (填“自花”或“异花”)传粉。(2)一个西瓜往往有多粒种子,说明其花的一个子房内有多个 。(3)如图,将蟹爪兰插在仙人掌上,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填“压条” “扦插”或“嫁接”)。【答案】(1)异花(2)胚珠(3)嫁接【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传粉及其途径【解析】【分析】(1) 自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异花传粉是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因此,异花传粉的花又分虫媒花和风媒花。(2)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解答】 (1)油菜花是两性花,且油菜花具有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味和花蜜,这些特征吸引昆虫等外界媒介来帮助传粉,所以油菜花的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2)一个枇杷是一个果实,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来,里面有多粒种子,说明其花的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3)图中将蟹爪兰(接穗)插在仙人掌(砧木)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嫁接。22.(2025七下·宁海期末)种子会长出幼苗,再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图中大豆种子结构①②③④构成的⑥是 ;大豆种子在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来自 (填名称); 图中的②将来会发育成 。【答案】胚;子叶;茎和叶【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 图甲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⑥是胚; 根据种子结构的知识解答。【解答】 图甲中大豆种子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构成的⑥胚。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可见二者都具有种皮和胚,子叶是菜豆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甲中的胚根③,胚根发育成根,胚芽②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23.(2025七下·宁海期末)硝酸羟胺( 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绿色推进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氮气、氧气和水。一个硝酸羟胺( 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 ,质量比为 。【答案】4:2:4;1:7:16【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比;(2)原子的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解答】 硝酸羟胺(H4N2O4)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4:2:4=2:1:2。一个硝酸羟胺(H4N2O4)分子中H、N、O原子的质量比为(1×4):(14×2):(16×4)=1:7:16。24.(2025七下·宁海期末)生活中处处皆科学。夏天,小科在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雪糕,发现雪糕冒着“白气”, “白气”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熔化成水,体积变小,这说明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变 (填“大”或“小”)了;夏天游完泳从泳池里上来时,人感觉到皮肤表面比较凉快是因为水蒸发会 (填“吸热”或“放热”)。【答案】液化;小;吸热【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冰熔化成水,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的空隙变小;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解答】 在夏天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雪糕,发现雪糕冒着“白气”,“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熔化成水,体积变小,这说明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小了;夏天游完泳从泳池里上来时,人感觉到皮肤表面比较凉快是因为水蒸发会吸热。25.(2025七下·宁海期末)我们吃玉米时经常会碰到同一个玉米上出现不同颜色的玉米籽粒(如图甲),有时玉米籽粒甜糯程度也不一样。查阅资料发现这与“花粉直感”这一现象有关。“花粉直感”指的是:传粉以后,花粉可以直接影响玉米的胚乳,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关色泽、品质等。请结合玉米花(图乙)和玉米传粉示意图(图丙)回答下列问题:(1)仔细观察图乙的玉米花花蕊,推测玉米花主要依靠 (选填“昆虫”或“风力”)传粉。(2)图甲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黄色玉米籽粒,结出这些黄色玉米籽粒符合图丙中的实验 (选填“一”“二”“三”或“四”)传粉情况。(3)在摘玉米的时候,小丽的手不小心被划破流血了,感到疼痛,血液属于 组织,感到疼痛是因为身体里有 组织。【答案】(1)风力(2)四(3)结缔;神经【知识点】组织;花的结构;传粉及其途径【解析】【分析】(1)风力传粉的花的特点包括:花小,不鲜艳;花被退化或不存在;无香气和蜜腺;花粉干燥而轻,量多,外壁光滑。(2)雌花和雄花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叫异花传粉。(3) 神经组织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如骨组织、血液、肌腱等。【解答】 (1)仔细观察图乙的玉米花,花粉多而轻,容易被风吹散,推测玉米花主要依靠风力传粉。(2)图甲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黄色玉米籽粒,这是由于异花传粉造成的,②③表示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属于异花传粉,因此,结出这些黄色玉米籽粒符合图丙中的四传粉情况。(3)在摘玉米的时候,小丽的手不小心被划破流血了,感到疼痛,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感到疼痛是因为身体里有神经组织。26.(2025七下·宁海期末)如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以及植物根部示意图,请运用所学知识读图并完成下列填空。(1)请指出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都较强的是 土壤(填字母)。(2)如右图所示,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小明在田野里发现某植物植株瘦弱,叶片发黄,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出该植株缺乏 元素。【答案】(1)B(2)根毛区;氮/N【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土壤的结构和类型【解析】【分析】(1)土壤按质地可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沙土通气透水性良好,耕作阻力小,土温变化快,保水保肥能力差,易发生干旱。黏土通气透水能力差,土壤结构致密,耕作阻力大,但保水保肥能力强,供肥慢,肥效持久、稳定。壤土的性质介于沙土与黏土之间,是最优良的土质,壤土土质疏松,容易耕作,透水良好,又有相当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图中,A属于沙土、B属于壤土、C属于黏土。(2)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合理施加含氮的、含钾的和含磷的无机盐(或在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合理施加不同的无机盐;合理施加含磷的无机盐提高作物结实率;合理施加含氮的无机盐促进枝繁叶茂;合理施加含钾的无机盐使茎秆粗壮)。【解答】 (1)一般来说,具有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土壤体积的45%左右,有机物占5%以上,水和空气各占20%--30%,所以题中模型表示的各类土壤,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都较强的是B。(2)根毛区细胞向外突伸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的面积,因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推断出该植株缺乏氮元素。27.(2025七下·宁海期末) 图为“自然界岩层形态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1)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图示岩层形态变化很可能形成的地貌是____。A.裂谷 B.海洋 C.平原 D.山脉【答案】(1)O(2)D【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地形的类型【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的知识解答。(2)若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一般形成山岭,但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若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一般形成谷地,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若岩层发生断裂,上升岩块常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等;下降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若为倾斜岩层,可能形成单面山、锯齿山等。【解答】 (1)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为O;(2)图示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一般形成山岭,因此图示岩层形态变化很可能形成的地貌是山脉,故D符合题意。故选D。28.(2025七下·宁海期末)小科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组装图甲的装置时,应先确定 (选填“铁杆”或“铁圈”)的高度。(2)A、B两个实验小组用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图乙是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组用的水的质量较少;实验时水的沸点为 ℃。(3)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两个角度分析,冰熔化过程和水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案】(1)铁圈(2)A;98(3)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分析】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据此分析;(2)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是否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水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沸点;(3)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解答】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小亮应当首先确定铁圈的高度;(2)根据乙图可知,A小组的水达到沸腾时加热时间短,可能是A小组用的水的质量较少。根据图片乙可知,水保持不变的温度为98℃,故沸点为98℃;(3)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29.(2025七下·宁海期末)象山青瓷烧制技艺历史悠久,可溯源到唐代。选用象山本地原矿进行粉碎、淘洗、炼制、陈腐后拉坯成型,再施以釉色,经高温烧制成器。在学校的陶艺课上,某小组发现陶土烧结后,质量、颜色、硬度都发生了改变。为了更好地了解陶土烧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他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取3块相同的陶土坯(编号A、B、C),测得初始质量均为 50.0g;②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烧结: A(未烧结, 阴干) 、B(600℃) 、C(1000℃), 时间均为1小时;③冷却后记录数据如下表:样本 烧结温度 烧结后质量/g 颜色变化 硬度(划痕测试)A 未烧结 48.5 土黄色 易碎B 45.2 红褐色 较硬C 43.8 灰黑色 坚硬资料一:陶土的主要成分包括含水的铝硅酸盐、氧化铁、碳酸钙、二氧化硅等。资料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矽肺。请回答:(1)陶土的主要成分氧化铁(Fe2O3)中的金属元素为 。(2)陶土烧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根据资料二,列举烧制过程中需注意的一项安全操作,并说明原因 。【答案】(1)铁/Fe(2)化学变化(3)通风,因为粉尘中的二氧化硅会导致操作人员患矽肺,要保障操作人员健康【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 (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3)根据资料二信息分析。【解答】 (1)陶土的主要成分氧化铁 (Fe2O3) 中的元素铁含有金字旁,因此为铁元素。(2)陶土烧结过程中变成了青瓷,说明陶土烧结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3)烧制过程中需注意的一项安全操作是:做好通风措施。原因是烧制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矽肺,通风可以减少粉尘的吸入,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30.(2025七下·宁海期末)浙江部分地区有立夏吃“豌豆饭” (图甲)的习俗,豌豆内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尤其含有优质蛋白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小科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10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图乙)。请回答:(1)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填序号)。(2)通过比较②和④种子萌发情况,小科得出“豌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结论不科学的原因是 。(3)小科爸爸播下豌豆种子后,连续几天降雨导致豌豆地完全浸没在水中,造成出芽率低,原因主要是: 。【答案】(1)①③(2)有两个变量:空气和温度,变量不唯一(3)缺少空气【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2)探究某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这一个因素才行;(3)根据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氧气分析。【解答】 (1)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应设置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①和③除水分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故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①③。(2)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②和④有温度和空气两个不同的实验条件,故②和④不能形成对照,不能得出豌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的结论,原因是没有控制单一变量。(3)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加强,需要充足的空气(氧气)。因此,土壤长时间积水导致种子出芽率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空气(或氧气)。31.(2025七下·宁海期末) JILA 物理学家叶军等人,通过使用激光捕获、冷却和探测原子,研制出了当时最精确的原子钟,其如果运行150亿年,误差不到一秒。科学家对于原子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2)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字母),B粒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答案】(1)BD(2)D;二【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 (1)根据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分析。(2)根据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在原子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分析。【解答】 (1)在BD中质子数相同,是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2)在D中,质子数=9<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在原子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在B中,质子数=电子数=9,属于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B粒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32.(2025七下·宁海期末)2025年5月 16日, 【微电解污水处理装置】正式进入专利权的授权阶段,该项水处理专利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如图是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2)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答案】(1)H2(2)水通氢气+氧气【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 (1)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解答】 (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图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化学式是H2。(2)水电解生成了我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通氢气+氧气 。33.(2025七下·宁海期末)75年前,新中国工业几乎一穷二白,设备落后、产能低下,日用生活消费品类中,仅能制造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不多的品种。75年来,从“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增长,产品产量领跑全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使用手工纺纱器将棉花、亚麻、蚕丝等纤维材料加工成纱线,然后通过手工织机将纱线织成布匹。材料二:2021年,中国科学家突破了人工合成淀粉技术,以二氧化碳、氢气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该项技术为农业生产、工业生物制造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具有非常重大的推进意义。材料三:我国的研发团队经过一千多天日夜奋战,经历七百多次失败,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钢”。 “手撕钢”是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的宠儿,被誉为“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1)材料一中古代纺织技术所运用到的蚕丝取自蚕,若想提高蚕丝的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受精卵” “幼虫” “蛹”或“成虫”)时期。(2)材料二中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属于 (填“智能”“纳米”或“生物”)制造技术。(3)如图是加工“手撕钢”的简易示意图。较厚的钢材通过一对旋转的轧辊间的缝隙,在轧辊压力作用下变薄、变长成为薄如蝉翼的钢板。上述加工过程,钢材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幼虫(2)生物(3)不变【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昆虫的发育过程;现代的制造技术与工程【解析】【分析】(1)春蚕只有在幼虫期才会吐丝;(2)生物制造定义为:包括仿生制造、生物质和生物体制造,涉及生物学和医学的制造科学和技术均可视为生物制造。(3)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解答】(1) 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春蚕是在幼虫期吐丝,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可适当的延长它的幼虫期使其积累更多的营养。(2)材料二中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属于生物制造技术。(3) 较厚的钢材通过一对旋转的轧辊间的缝隙,在轧辊压力作用下变薄、变长成为薄如蝉翼的钢板。上述加工过程,钢材的形状发生改变,但是质量不变。34.(2025七下·宁海期末)中国黄金在工艺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的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了既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时尚潮流的黄金制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在喜庆吉祥的春节,小科的妈妈买了一个金元宝。小科看着很喜欢,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他测出金元宝的质量为38.6g,体积为4cm3,并查阅密度表,得到黄金的密度为(1)计算金元宝的密度。(2)小科根据计算出来的金元宝的密度断定“金元宝一定是纯黄金制作的,只是金元宝是空心的”。如果小科的猜测是正确的,请你根据已有数据计算出空心部分的体积【答案】(1)金元宝的密度:ρ= m/V=38.6g/4cm3=9.65g/cm3=9.65×103kg/m3(2)若金元宝是由黄金制成的,实心部分的体积:V 实=m/ρ=38.6g/19.3×103kg/m3=2cm3,空心部分的体积:V 空=V﹣V 实=4cm3﹣2cm3=2cm3【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金元宝的密度;(2)首先根据计算金元宝实心部分的体积,再根据 V空=V-V实 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奉化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科学试题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奉化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科学试题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