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 科学试题卷1.(2025八下·期末)2025 年环境日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社会公众积极行动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合理规划工业区,尽可能开发无污染能源B.增加化石燃料燃烧,维持好碳氧循环C.大量喷施农药化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任意开发矿土资源,来提高国民的收入2.(2025八下·期末)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Fe C.H2 D.SO23.(2025八下·期末)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和“结构决定性质”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尖有大量根毛,可以使根更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B.肺泡表面布满毛细血管,因此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C.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原子种类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D.氧气和氢气都是双原子的分子,因此氢气与氧气都具有可燃性4.(2025八下·期末)薄荷醇(化学式为 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下列有关薄荷醇说法正确的是A.薄荷醇属于氧化物B.薄荷醇由三种元素组成C.1个薄荷醇分子中含有10个氢分子D.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5.(2025八下·期末)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是当代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在同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过多的用电器B.更换灯泡时,为了方便不必断开电源开关C.手机充电完成后,立即拔下手机的充电器D.空气开关的作用是在发生漏电时切断电路6.(2025八下·期末)某同学制作的实验室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B.C. D.7.(2025八下·期末)下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C.取出集气瓶D.氧气验满8.(2025八下·期末)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对应的科学知识解释匹配的是选项 劳动实践 科学知识A 帮妈妈施有机肥 植物能吸收有机肥B 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 可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C 菜地因施肥过多,帮忙浇水 可降低土壤溶液浓度D 在厨房帮忙烧火时,将木柴架空一些 可降低木柴的着火点A.A B.B C.C D.D9.(2025八下·期末)为了防止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当探测器靠近金属物体或电子产品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引起探测器发出警报。下列图中能反映出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A. B.C. D.10.(2025八下·期末)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B.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D.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2025八下·期末)如图所示,为了证明土壤中含有某种物质。小明取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和水分B.使用干燥的土壤可避免水分对实验的干扰C.使用干燥的土壤为了保证土壤中存在生物D.观察到土壤变黑有焦味,但土壤质量不变12.(2025八下·期末)火灾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灾害之一,古时的人们用劳动和智慧积累了丰富的防火经验。下列防火措施中,防火原理相同的是①涂防火泥:在木质建筑表面涂抹防火泥②以砖代木:用砖石等不燃材料替代木质结构③设通风口:修建粮仓时设计“通风窗”,防止谷物堆积自燃④水龙灭火:使用水龙车喷水,降低燃烧物的温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3.(2025八下·期末)已知一个乙烯分子 (C2H4)的质量为 ag,一个甲烷分子 (CH4)的质量为 bg,若某原子的质量为m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 D.14.(2025八下·期末)如图是小明自制的电动机:金属支架m、n固定在木板上;粗漆包线绕成矩形线圈 abcd,两端伸出作为引线并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段漆包线绕在铁芯上制作电磁铁,置于线圈之下。按图示接入电路。关于自制电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矩形线圈与下方电磁铁是串联的B.两端引线上的漆皮是绝缘体,必须全部刮掉C.单单调换电源的正负极,线圈转动方向不变D.线圈通电会转动,与手摇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15.(2025八下·期末)图像能将抽象的化学反应规律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语言,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物质种类随时间的变化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两个电极产生氢气和氧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C.向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D.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容器中的气压随时间的变化16.(2025八下·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图中氩元素标签右上方横线上应填 ,氩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2)在元素符号的不同位置标上数字可表示不同的含义。写出下列符号:3个氮分子: ;n个钙离子: 。17.(2025八下·期末)夏天吃西瓜能驱散暑气。西瓜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忌积水。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西瓜叶片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夜晚将西瓜大棚的窗户打开,使冷空气进入大棚,图中的生理过程受影响最大的是 (填图中字母)。:(2)西瓜生长期间,吸收水的动力由图中 提供。 (填图中字母)。(3)结合土壤结构的类型分析,最不适合种植西瓜的土壤是 类土壤。18.(2025八下·期末)请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做出正确判断:(1)用测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图1甲、乙两种操作方式中,正确的是图 。(2)有三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用细线悬挂,把它们相互靠近时情形如图2所示,则丙 有磁性 (选填“一定没” “一定”或“可能”)。(3)如图3所示,豆浆机插头三个脚中最长的脚是把豆浆机的金属外壳与家庭电路中 线相连。19.(2025八下·期末)培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科学学科素养任务之一,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1)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加入药品前的一步操作是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红磷太少,则实验结果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用石蕊溶液染过的一朵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石蕊小干花喷水的部分会变红。该实验说明 呈酸性。20.(2025八下·期末)下图是农作物光合作用和人造淀粉装置示意图的对比。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 运输到根、茎和果实等其他器官。(2)人造淀粉过程中,要通过太阳能板获取能量,太阳能板相当于叶绿体中的 。(3)人造淀粉装置生产出的产物是否为淀粉,可以用实验室中的常用药品 来检测。21.(2025八下·期末)有相关资料显示,高纯硅是制作人形机器人芯片的主要材料,锂电池是人形机器人的动力来源。(1)制备高纯硅通常采用三氯硅烷还原法,其中主要反应之一为: 则X的化学式是 。(2)如图所示为锂原子构成示意图,其中“●”表示的微观粒子是 。(3)现有的锂电池主要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电极中主要成分为LiFePO4,其中锂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5,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2.(2025八下·期末)学习了电与磁后,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化学习:(1)“我是小电工”项目任务。如图1所示的某部分家庭电路中发生了故障,小电工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只闭合S1,灯L1亮;②断开 S1,闭合 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 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选填“ab间断路”、 “cd间断路”或“c点前零线断路”)(2)“自制电磁铁轮船”项目任务。如图2所示为小组自制的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将模型放入水中漂浮,闭合开关S,由于受地磁场的作用,船头会指向地理的 方。(3)“设计抢跑判断器”项目任务。如图3是同学们设计的短跑比赛“抢跑判断器”电路图。当运动员蹲在起跑器上后,裁判员闭合开关S1、S2,发令指示灯亮,若运动员抢跑,则抢跑指示灯亮,已知R0电阻随所受压力的减小而减小。抢跑指示灯是 (选填“L1”或“L2”)。23.(2025八下·期末)有人提出:“行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因板结而缺少空气,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小乐设计如下方案以初步验证这个观点。步骤 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疏松的土地和一块干燥、被多次踩过的土地,各取等质量的土块,分别记作甲土块和乙土块;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步骤 2:将甲、乙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 3 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水,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如图所示。记录用水体积分别为 V1、V2和 V3。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步骤 1 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改正: 。(2)在步骤2中, “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3)若发现 V1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2,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4)保护土壤任重道远,下列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有____。A.实行稻草还田 B.避免过度耕作C.多用一次性塑料袋 D.用生活污水灌溉24.(2025八下·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后进行实验,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 操作②~④的正确顺序是 。(2)操作③暗处理的目的是 。(3)操作④染色之前,还有一个步骤,请写出这一步的具体操作: 。(4)若该实验成功绘制出熊猫画,则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5.(2025八下·期末)某项目小组自制了一台电磁起重机,如图所示。为了研究影响电磁起重机磁性强弱的因素,该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磁起重机电路图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列于下表。线圈匝数(圈) 组别 电流 (A) 吸引小铁钉的数量(个)50 1 0.8 62 1.2 93 1.5 11100 4 0.8 85 1.2 106 1.5 12(1)为了使实验记录的数据更精确有效,实验中小组对选用的小铁钉有要求:既要小,又要 。(2)选择1、4或2、5或3、6组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电磁起重机磁性强弱与 的关系。(3)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4)图中被吸引的小铁钉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 。26.(2025八下·期末)“鱼浮灵”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增氧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溶于水后生成 和 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某科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鱼浮灵”能增氧与哪种物质有关,采用“ ×列表法”进行设计并实验,不同组所加的同种物质质量相等,一定时间后用传感器测定数据并记录,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代表添加这种物质,×代表不添加这种物质)。组别 物质 水中溶解氧 的含量(mg/L)① 4.6② 4.5③ 9.6④ 10.9(1)小组同学选择和 进行实验,是因为这三种物质均含有 。(2)实验中,各小组应该在 内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选填“相同时间”或“任意时间”)。(3)通过对比①、②、③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鱼浮灵”能增氧与 有关。(4)某同学通过对比②、③、④三组数据,初步可以断定 在增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27.(2025八下·期末)植物的蒸腾作用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风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小文利用图1装置研究了风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①挑选一定数量,叶片大小、数目相同的桑树枝,随机均匀分为A、B、C三组。②分别插入装有30mL 水的烧杯,并向水中加入 。③将三组植物分别放入三个温度相同的如图1所示的密闭玻璃罩中,测得初始空气湿度值。④调节玻璃罩内风扇的转速,A组无风,B组低风速,C组高风速。⑤每隔20秒测量各装置内的空气湿度值。⑥多次重复实验,统计并处理实验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1)步骤②,为了确保实验中测得的空气湿度变化仅由植物蒸腾作用引起,在水中加入的物质是 。(2)根据图2,无风组(A组)和低风速组(B组)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图2显示,强风组的蒸腾作用速率基本不变,未能继续上升。请结合植物蒸腾作用的原理,分析可能的原因 。(4)请你试着写出一个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植物自身因素: 。28.(2025八下·期末)浙江一农业种植园采用“空气种菜”,蔬菜产量比普通种植高五倍,且品质优良。 “空气种菜”技术,蔬菜种植在如图1 所示的高3米、占地 1.5平方米的六棱型小棚中,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外层有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六棱柱”小棚顶端安装有如图2所示的四个喷头,用于向蔬菜根系喷洒“营养液”。请完成下列问题:(1)中间立柱上的每一颗蔬菜叶面朝外,受到的光照更充足, 速率增大,产生有机物更多,提高了产量。(2)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蔬菜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是因为根是植物吸收 的主要器官。(3)外层的透明纱罩 (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能提高蔬菜的品质,其理由是 。29.(2025八下·期末)如图所示的漆扇是我国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运用“漂漆”技法,采用大漆颜料(主要成分漆酚的化学式为( 进行染色。请完成下列问题:(1) 中三种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2)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列式计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30.(2025八下·期末)图1为一智能路灯工作原理简图,已知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 为滑动变阻器,R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单位符号:cd)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当光照足够强时,路灯L不工作;当光照强度降为20cd, 控制电路中电流为 0.2A时,工作电路刚好启动,路灯L正常工作。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请完成下列问题:(1)工作电路中连接灯L的左侧导线为 。 (选填“火线” “零线”或“地线”)(2)由图2可知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 。 (选填“增大”或“减小”)(3)请列式计算,工作电路刚好启动时,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4)为了节能,要使光照强度低于 20cd 时,工作电路才开始启动,应该如何改进控制电路 请至少写出两条改进控制电路的方法 。31.(2025八下·期末)农业上常用秸秆或树枝烧制草木灰作为肥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为探究秸秆和树枝烧制的草木灰,哪种 含量更高,兴趣小组将10克不同类型的草木灰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放在锥形瓶中,再将锥形瓶放在电子天平上(如图1所示),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请完成下列问题:(1)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草木灰中含有钾元素,对植物的作用是 。(2)在树枝烧制的草木灰样品实验中,小组记录天平示数与加入稀盐酸质量,测得实验数据如图2 所示,锥形瓶质量为 50 克。则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克,该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应化学方程式:(3)兴趣小组改用秸秆烧制的草木灰样品重复以上实验,实验装置、样品质量和稀盐酸总质量都不变,在图2的基础上绘制成如图3 所示曲线 ab'c',请推测两种样品中 含量较高的是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32.(2025八下·期末)某款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A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B剂是二氧化锰。在反应仓内加入适量水,再先后放入A剂、B剂,即可产生氧气。请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已知信息推测,A剂的保存方法是 。(2)制氧机工作时发生了两步反应,写出第一步过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3)请从图2的四根导管中选择合适的导管画到图3中,并在导管口用箭头标出气体导入的方向,使组装后的装置工作原理与图1中“加湿过滤仓”的工作原理相同。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解答】 A. 合理规划工业区,尽可能开发无污染能源, 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A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增加化石燃料燃烧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碳氧循环的维持,故B不符合题意;C.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D.任意开发矿产资源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 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 A.O不能表示氧气这种物质,氧气用O2表示,故A错误;B.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B正确;C.H表示氢元素,不是H2,故C错误;D.SO2不表示一种元素,故D错误。故选B。3.【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A.根据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来分析;B.根据毛细血管的作用来分析;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据此分析;D.根据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分析。【解答】 A.根毛是植物吸水的部位,根尖形成大量根毛,可以增加根吸收水分的表面积,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故A错误;B.毛细血管壁很薄,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可知肺泡表面布满毛细血管,因此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故B正确;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可知物质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D错误。故选B。4.【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氧化物【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薄荷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由薄荷醇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薄荷醇是由薄荷醇分子构成的,1个薄荷醇分子中含有20个氢原子,故C错误;D.1个薄荷醇分子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B。5.【答案】C【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 A.造成干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B.更换灯泡、移动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防止发生触电事故;C.手机充电完成后应及时拔下充电器;D.空气开关可以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解答】 A.在同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故A错误;B.更换灯泡时,必须断开电源开关,以防发生触电,故B错误;C.手机充电完成后,应立即拔下充电器,故C正确;D.空气开关的作用是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而不是在漏电时切断电路,故D错误。故选C。6.【答案】C【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化学式的知识判断。【解答】A.硝酸铜的化学式为Cu(NO3)2,故A错误;B.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故B错误;C.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故C正确;D.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故D错误。故选C。7.【答案】A【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装置,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A正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应在水面以下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面,故C错误;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D错误。故选A。8.【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将左侧的劳动实践与右侧的科学知识对照,二者一致的就是正确选项。【解答】A.植物的根部不能直接吸收有机肥,需要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才能析出溶于水的离子态矿物质元素,才能被吸收,故A错误;B. 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根毛,保证根部的吸收作用几乎不受影响,故B错误;C. 菜地因施肥过多,帮忙浇水, 可降低土壤溶液浓度,防止蔬菜脱水而被“烧死”,故C正确;D. 在厨房帮忙烧火时,将木柴架空一些 ,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D错误。故选C。9.【答案】D【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 金属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分析各实验现象可知能产生电流的选项。【解答】 由题意可知,金属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即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A.该图是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故A错误;B.该图是司南,工作原理为所有的磁体都有指南北的性质,故B错误;C.该图是发电机原理图,发电机是利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制成的(即电磁感应现象),故C错误;D.该图是电动机原理图,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A【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A.根据可燃物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进行解答;B.根据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进行解答;C.根据燃烧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进行解答;D.根据硫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解答】 A.可燃物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可燃物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故B错误;C.燃烧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例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不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D.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A。11.【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土壤中含有空气、水、无机盐、腐殖质等非生命物质之外,还含有土壤生物。【解答】 有机物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同时也会产生焦味和质量减小的现象。因此,如果取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变黑有焦味,且质量减小,就可以推断出土壤中含有机物。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2.【答案】D【知识点】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 根据防火的原理解答。【解答】 ①在可燃物表面覆盖防火泥,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防火目的;②更换建筑材料,使建筑不具备可燃性,从根本上消除了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属于隔离可燃物;③修建粮仓时设计“通风窗”,防止谷物堆积自燃,是因为谷物堆积可能会因缓慢氧化产生热量,通风能及时散热,使温度达不到谷物的着火点,防止火灾发生;④使用水龙车喷水,水蒸发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燃烧物温度,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目的。综上,防火措施中,防火原理相同的是③④。故选D。13.【答案】D【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 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再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一个乙烯分子(C2H4)的质量为ag,一个甲烷分子(CH4)的质量为bg,则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g-bg,若某原子的质量为m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D。14.【答案】C【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为并联;B.根据线圈转动时需要改变电流方向判断;C.通电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D.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解答】 A.矩形线圈与下方电磁铁首尾相连,应该是串联的B.两端引线上的漆皮是绝缘体,一端全部刮掉,一端只刮掉一半,故B错误;C.单单调换电源的正负极,则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改变,且电磁铁的磁场方向改变,因此线圈转动方向不变,故C正确;D.线圈通电会转动,原理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手摇发电机工作原理不同,故D错误。故选C。15.【答案】A【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制取氧气的原理【解析】【分析】 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C.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解答】 A.开始只有高锰酸钾一种物质,随着反应进行,固体是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三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故A正确;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比,故B错误;C.向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钙微溶于水,剩余固体质量应一开始就减少,但最后不会为0,故C错误;D.红磷燃烧放热,容器中压强先变大,后变小;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最终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开始时容器内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A。16.【答案】(1)Ar;22(2)3N2;nCa2+【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 (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 (1)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氩元素表示为Ar;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氩原子核内的中子数=40-18=22;(2)3个氮分子表示为3N2;n个钙离子表示为nCa2+。17.【答案】(1)c(2)a(3)黏土【知识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土壤的结构和类型【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呼吸作用会受到抑制;(2)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通过蒸腾作用,根部吸收的水分能够被运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3)砂土性状:砂粒含量高,颗粒粗,比表面积小,组成的粒间大孔隙数量多,故土壤通气透水性好,土体内排水通畅,不易产生托水、内涝和上层滞水。黏土性状:通透性差 颗粒细微,粒间孔隙小,通气透水不良,排水不畅,容易造成地表积水、滞水和内涝。壤土性状: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壤土含大小颗粒、空隙适中、排水和涵水适中根据“ 忌积水 ”确定适宜西瓜种植的土壤。【解答】(1) 夜晚将西瓜大棚的窗户打开,使冷空气进入大棚,图中的生理过程受影响最大的是呼吸作用,故选c;(2)西瓜生长期间,吸收水的动力由图中蒸腾作用提供,故选a;(3)根据“ 忌积水 ”可知,最不适宜种植西瓜的土壤是黏土土壤。18.【答案】(1)甲(2)可能(3)地【知识点】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测电笔的使用;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2)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3)根据三脚插座接线“左零右火中间地”的方法解答。【解答】(1) 用测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 人体必需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甲;(2)根据图片可知,甲和乙相互排斥,则甲和乙都有磁性。乙和丙相互吸引,那么二者可能为异名磁极,可能是丙没有磁性。(3)如图3所示,豆浆机插头三个脚中最长的脚是把豆浆机的金属外壳与家庭电路中地线相连。19.【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2)偏小(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或者碳酸 (合理即可)【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空气的成分及探究;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分析】 (1)根据气体制备的注意事项分析;(2)根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常使用红磷燃烧来消耗氧气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本身并不显酸性,但它溶于水后会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分析。【解答】 (1)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加入试剂前的一步操作通常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这是因为如果装置漏气,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气体无法有效收集,或者反应条件无法维持。因此,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常使用红磷燃烧来消耗氧气。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那么氧气就不能被完全消耗掉。这样,在实验结束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会小于理论值,导致测定的氧气含量偏小。(3)在这个实验中,石蕊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环境中会变红,在碱性环境中会变蓝。干燥的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喷水部分变红,这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二氧化碳本身并不显酸性,但它溶于水后会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20.【答案】(1)筛管(2)叶绿素(3)碘液【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1)植物体内,导管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是自下而上;筛管主要运输有机物,方向是自上而下;(2)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光合色素 )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3)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反应。【解答】(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运输到根、茎和果实等其他器官;(2)人造淀粉装置中太阳能板的作用是获取能量,其功能类似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光合色素 )吸收光能。(3)在实验室中,常用碘液来检测物质是否为淀粉。21.【答案】(1)CO(2)中子(3)+2【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2)根据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判断“ ● ”表示的微观粒子;(3)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磷酸铁锂电池中Fe元素的化合价。【解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由 看出,在反应前Si、O、C的个数分别为1、2、2,反应后Si、O、C的个数分别为1、0、0,故2X中含有2C和2O,因此为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2)锂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 ● ”在原子核内,所以表示的微观粒子是中子;(3)在LiFePO4中,锂元素(Li)化合价为+1,磷元素(P)化合价为+5,氧元素(O)化合价通常为-2 价,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5)+(-2)×4=0,解得:x=+2,即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22.【答案】(1)cd间断路(2)北(3)L2【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1) 测电笔在使用时,应将笔尖接触导线,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这样就可以形成回路;如果接触的是火线,氖管会发光;灯不亮的原因可能是断路或者短路,结合测电笔检测时氖管的发光情况判断具体的故障位置。(2) 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磁极,电磁铁处在地球的磁场中,因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船静止时船头的指向。(3) 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根据图示的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分析答题。【解答】(1) 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闭合S1,灯L1亮,说明L1支路为通路,则从保险丝→a→S1→L1→c→c点左侧的零线都没有断路;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故障(不可能是短路,否则保险丝熔断);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则试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会发光,说明d点会通过灯泡L2与火线间接相连,则L2是完好的;而L2不亮,说明灯泡L2与零线不能构成通路,所以是c、d两点间断路。(2) 由图可知,电流由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B端为N极,A侧为S极;因地磁场沿南北方向,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船头指向地磁场北极。(3) 工作人员闭合开关S1、S2,发令指示灯L1亮,运动员抢跑后,R0所受压力变小,其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将衔铁吸下,灯L2所在电路接通,则抢跑指示灯L2亮。23.【答案】(1)各取等质量的土块修改为各取等体积的土块(2)减小误差,使结果更加精确(3)大于(4)A;B【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 (1)(3)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在体积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该条件外,其它条件应控制不变,根据变量设计一组实验进行对照,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2)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4)根据保护土壤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 (1)在步骤1中“各取等质量的土块”应为“各取长、宽、厚均为5cm的土块”有利于验证土壤因板结而缺少空气,从而影响草的生长;(2)在步骤2中,“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3)若发现V1大于V2,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4)实行稻草还田,避免过度耕作,可以保护土地,故AB符合题意;多用一次性塑料袋,而塑料不易分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故C不合题意;用生活污水灌溉,会污染土地,故D不合题意。故选AB。24.【答案】(1)③②④(2)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3)将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再用水浴加热脱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4)绿叶能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1)先消耗原来叶片中的有机物,避免对后面的探究产生影响。然后在放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最后通过染色观察即可;(2)根据(1)中的分析解答;(3)出去叶绿素,避免对淀粉的判断产生影响;(4)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解答。【解答】 (1)首先要进行暗处理③,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然后进行光照②,让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最后进行碘液染色④来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所以操作②~④的正确顺序是③②④。(2)操作③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植物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3)操作④碘液染色之前,要用酒精脱色处理,因为酒精能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这样可以避免叶绿素的颜色干扰碘液与淀粉的显色反应。(4)叶片见光部分经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遇碘变蓝,被熊猫卡片遮挡的部分不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遇碘不变蓝。若该实验成功绘制出熊猫画,则验证了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25.【答案】(1)(质量) 均匀(或相同)(2)线圈匝数(3)保护电路,改变电流大小,便于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4)小铁钉被磁化后,下端都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在实验中,要用小铁钉的数量反映电磁铁磁场强弱变化,如果小铁道的质量不均匀,那么将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 1、4或2、5或3、6组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3)根据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析解答;(4)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解答】 (1)为了使实验记录的数据更精确有效,实验中小组对选用的小铁钉有要求:既要小,又要(质量) 均匀(或相同);(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1、4或2、5或3、6组中电流大小相等,只有线圈匝数不同,那么是为了研究电磁起重机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3) 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改变电流大小,便于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4) 图中被吸引的小铁钉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小铁钉被磁化后,下端都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26.【答案】(1)氧元素(2)相同时间(3)H2O2(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4)催化作用【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 (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对比实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3)根据提供信息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4)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解答】 (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小组同学选择H2O、Na2CO3和H2O2进行实验,是因为这三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2)实验中,各小组应该在相同时间内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3)通过对比①、②、③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鱼浮灵”能增氧与过氧化氢有关。(4)某同学通过对比②、③、④三组数据,初步可以断定Na2CO3在增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即改变反应速率。27.【答案】(1)植物油 (合理即可)(2)其他条件相同时,低风速能加快植物蒸腾作用速率(3)植物为避免蒸腾作用过强,体内水分流失太快,导致气孔关闭,所以装置内湿度基本不变(4)叶片面积、叶片结构、叶片多少、植物种类等(合理即可)【知识点】蒸腾作用【解析】【分析】(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3)如果叶片的气孔关闭,那么蒸腾作用将大幅减小;(4)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温度、大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解答】 (1)在水中加入植物油,植物油能在水面形成油膜,目的是防止烧杯内水分的蒸发。(2) 根据图2,无风组(A组)和低风速组(B组)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低风速能加快植物蒸腾作用速率。(3) 图2显示,强风组的蒸腾作用速率基本不变,未能继续上升。请结合植物蒸腾作用的原理,分析可能的原因:植物为避免蒸腾作用过强,体内水分流失太快,导致气孔关闭,所以装置内湿度基本不变。(4) 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植物自身因素: 叶片面积、叶片结构、叶片多少、植物种类等。28.【答案】(1)光合作用(2)水和无机盐(3)阻止害虫进入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蔬菜更“绿色环保”。(合理即可)【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根据植物根系的作用解答;(3)一般情况下,蔬菜出现病虫害需要打农药,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1)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中间立柱上的每一颗蔬菜叶面朝外,受到的光照更充足,光合作用速率增大,产生有机物更多,提高了产量。(2)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能增加吸水的面积。根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雾状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通过向蔬菜根系表面喷洒营养液。(3)透明纱罩有一定的阻止害虫进入的作用,故透明纱罩能提高蔬菜的品质的理由是:不使用农药,蔬菜更绿色、健康。29.【答案】(1)核电荷数(质子数)(2)126:15:16(3)解:。【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来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来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来分析解答。【解答】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2)在C21H30O2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1×30):(16×2)=252:30:32=126:15:16。30.【答案】(1)火线(2)减小(3)解:此时的总电阻,查图乙可知,当光照强度降为20cd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为10Ω,此时定值电阻的阻值。(4)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向左移动、增加线圈的匝数、增大电源的电压、电磁铁向右边安装一点(写出其中两点, 合理即可)【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2)根据图2确定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3)首先根据计算启动时的总电阻,然后根据图乙确定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4)电磁铁吸合时磁场强弱不变,可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的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灯泡左端的导线与开关相连,因此左侧导线为火线;(2) 由图2可知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4) 为了节能,要使光照强度低于 20cd 时,工作电路才开始启动, 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而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那么磁场变弱,则措施为:①增大电流,即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向左移动或增大电源的电压;②增大线圈匝数。31.【答案】(1)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2)0.44g。;13.8%(3)秸秆草木灰样品更高;理由:据图可知,秸秆草木灰样品使碳酸钾完全反应所需要的盐酸更多,生成的二氧化碳更多,故秸秆草木灰样品中含量更高【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氮磷钾为植物生长的营养素,根据不同营养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解答;(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差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② 根据图象分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最后与样品质量作比即可。(3) 根据图象以及实验的原理分析。【解答】(1) 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草木灰中含有钾元素,对植物的作用是: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50g+50.44g+10g-110g=0.44g。② 设样品中碳酸钾质量为x,,解得:,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3)我认为样品中 含量较高的是秸秆草木灰样品更高,理由是:据图可知,秸秆草木灰样品使碳酸钾完全反应所需要的盐酸更多,生成的二氧化碳更多,故秸秆草木灰样品中含量更高。32.【答案】(1)阴凉(低温)干燥保存(2)(3)【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 (1)根据过碳酸钠受热易分解且易溶于水分析。(2)根据过碳酸钠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分析。(3)要使装置工作原理与图1中“加湿过滤仓”相同,应该是气体从长管进入水中,再从短管逸出。【解答】 (1)因为过碳酸钠受热易分解且易溶于水,所以A剂应该密封、低温保存。故答案为:阴凉(低温)、干燥保存。(2)过碳酸钠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 3H2O2=2Na2CO3+3H2O2。(3)要使装置工作原理与图1中“加湿过滤仓”相同,应该是气体从长管进入水中,再从短管逸出,所以应选择图2中的长导管和短导管,长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短导管露出橡皮塞一点,如图所示:1 / 1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 科学试题卷1.(2025八下·期末)2025 年环境日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社会公众积极行动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合理规划工业区,尽可能开发无污染能源B.增加化石燃料燃烧,维持好碳氧循环C.大量喷施农药化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任意开发矿土资源,来提高国民的收入【答案】A【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解答】 A. 合理规划工业区,尽可能开发无污染能源, 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A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增加化石燃料燃烧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碳氧循环的维持,故B不符合题意;C.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D.任意开发矿产资源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5八下·期末)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Fe C.H2 D.SO2【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 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 A.O不能表示氧气这种物质,氧气用O2表示,故A错误;B.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B正确;C.H表示氢元素,不是H2,故C错误;D.SO2不表示一种元素,故D错误。故选B。3.(2025八下·期末)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和“结构决定性质”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尖有大量根毛,可以使根更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B.肺泡表面布满毛细血管,因此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C.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原子种类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D.氧气和氢气都是双原子的分子,因此氢气与氧气都具有可燃性【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A.根据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来分析;B.根据毛细血管的作用来分析;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据此分析;D.根据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分析。【解答】 A.根毛是植物吸水的部位,根尖形成大量根毛,可以增加根吸收水分的表面积,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故A错误;B.毛细血管壁很薄,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可知肺泡表面布满毛细血管,因此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故B正确;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可知物质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D错误。故选B。4.(2025八下·期末)薄荷醇(化学式为 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下列有关薄荷醇说法正确的是A.薄荷醇属于氧化物B.薄荷醇由三种元素组成C.1个薄荷醇分子中含有10个氢分子D.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氧化物【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薄荷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由薄荷醇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薄荷醇是由薄荷醇分子构成的,1个薄荷醇分子中含有20个氢原子,故C错误;D.1个薄荷醇分子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B。5.(2025八下·期末)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是当代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在同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过多的用电器B.更换灯泡时,为了方便不必断开电源开关C.手机充电完成后,立即拔下手机的充电器D.空气开关的作用是在发生漏电时切断电路【答案】C【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 A.造成干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B.更换灯泡、移动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防止发生触电事故;C.手机充电完成后应及时拔下充电器;D.空气开关可以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解答】 A.在同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故A错误;B.更换灯泡时,必须断开电源开关,以防发生触电,故B错误;C.手机充电完成后,应立即拔下充电器,故C正确;D.空气开关的作用是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而不是在漏电时切断电路,故D错误。故选C。6.(2025八下·期末)某同学制作的实验室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化学式的知识判断。【解答】A.硝酸铜的化学式为Cu(NO3)2,故A错误;B.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故B错误;C.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故C正确;D.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故D错误。故选C。7.(2025八下·期末)下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C.取出集气瓶D.氧气验满【答案】A【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装置,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A正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应在水面以下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面,故C错误;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D错误。故选A。8.(2025八下·期末)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对应的科学知识解释匹配的是选项 劳动实践 科学知识A 帮妈妈施有机肥 植物能吸收有机肥B 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 可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C 菜地因施肥过多,帮忙浇水 可降低土壤溶液浓度D 在厨房帮忙烧火时,将木柴架空一些 可降低木柴的着火点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将左侧的劳动实践与右侧的科学知识对照,二者一致的就是正确选项。【解答】A.植物的根部不能直接吸收有机肥,需要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才能析出溶于水的离子态矿物质元素,才能被吸收,故A错误;B. 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根毛,保证根部的吸收作用几乎不受影响,故B错误;C. 菜地因施肥过多,帮忙浇水, 可降低土壤溶液浓度,防止蔬菜脱水而被“烧死”,故C正确;D. 在厨房帮忙烧火时,将木柴架空一些 ,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D错误。故选C。9.(2025八下·期末)为了防止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当探测器靠近金属物体或电子产品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引起探测器发出警报。下列图中能反映出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A. B.C. D.【答案】D【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 金属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分析各实验现象可知能产生电流的选项。【解答】 由题意可知,金属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即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A.该图是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故A错误;B.该图是司南,工作原理为所有的磁体都有指南北的性质,故B错误;C.该图是发电机原理图,发电机是利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制成的(即电磁感应现象),故C错误;D.该图是电动机原理图,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D正确。故选D。10.(2025八下·期末)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B.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D.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A【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A.根据可燃物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进行解答;B.根据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进行解答;C.根据燃烧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进行解答;D.根据硫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解答】 A.可燃物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可燃物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故B错误;C.燃烧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例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不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D.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A。11.(2025八下·期末)如图所示,为了证明土壤中含有某种物质。小明取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和水分B.使用干燥的土壤可避免水分对实验的干扰C.使用干燥的土壤为了保证土壤中存在生物D.观察到土壤变黑有焦味,但土壤质量不变【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土壤中含有空气、水、无机盐、腐殖质等非生命物质之外,还含有土壤生物。【解答】 有机物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同时也会产生焦味和质量减小的现象。因此,如果取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变黑有焦味,且质量减小,就可以推断出土壤中含有机物。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2.(2025八下·期末)火灾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灾害之一,古时的人们用劳动和智慧积累了丰富的防火经验。下列防火措施中,防火原理相同的是①涂防火泥:在木质建筑表面涂抹防火泥②以砖代木:用砖石等不燃材料替代木质结构③设通风口:修建粮仓时设计“通风窗”,防止谷物堆积自燃④水龙灭火:使用水龙车喷水,降低燃烧物的温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识点】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 根据防火的原理解答。【解答】 ①在可燃物表面覆盖防火泥,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防火目的;②更换建筑材料,使建筑不具备可燃性,从根本上消除了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属于隔离可燃物;③修建粮仓时设计“通风窗”,防止谷物堆积自燃,是因为谷物堆积可能会因缓慢氧化产生热量,通风能及时散热,使温度达不到谷物的着火点,防止火灾发生;④使用水龙车喷水,水蒸发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燃烧物温度,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目的。综上,防火措施中,防火原理相同的是③④。故选D。13.(2025八下·期末)已知一个乙烯分子 (C2H4)的质量为 ag,一个甲烷分子 (CH4)的质量为 bg,若某原子的质量为m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 D.【答案】D【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 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再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一个乙烯分子(C2H4)的质量为ag,一个甲烷分子(CH4)的质量为bg,则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g-bg,若某原子的质量为m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D。14.(2025八下·期末)如图是小明自制的电动机:金属支架m、n固定在木板上;粗漆包线绕成矩形线圈 abcd,两端伸出作为引线并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段漆包线绕在铁芯上制作电磁铁,置于线圈之下。按图示接入电路。关于自制电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矩形线圈与下方电磁铁是串联的B.两端引线上的漆皮是绝缘体,必须全部刮掉C.单单调换电源的正负极,线圈转动方向不变D.线圈通电会转动,与手摇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答案】C【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为并联;B.根据线圈转动时需要改变电流方向判断;C.通电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D.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解答】 A.矩形线圈与下方电磁铁首尾相连,应该是串联的B.两端引线上的漆皮是绝缘体,一端全部刮掉,一端只刮掉一半,故B错误;C.单单调换电源的正负极,则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改变,且电磁铁的磁场方向改变,因此线圈转动方向不变,故C正确;D.线圈通电会转动,原理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手摇发电机工作原理不同,故D错误。故选C。15.(2025八下·期末)图像能将抽象的化学反应规律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语言,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物质种类随时间的变化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两个电极产生氢气和氧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C.向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D.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容器中的气压随时间的变化【答案】A【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制取氧气的原理【解析】【分析】 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C.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解答】 A.开始只有高锰酸钾一种物质,随着反应进行,固体是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三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故A正确;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比,故B错误;C.向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钙微溶于水,剩余固体质量应一开始就减少,但最后不会为0,故C错误;D.红磷燃烧放热,容器中压强先变大,后变小;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最终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开始时容器内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A。16.(2025八下·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图中氩元素标签右上方横线上应填 ,氩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2)在元素符号的不同位置标上数字可表示不同的含义。写出下列符号:3个氮分子: ;n个钙离子: 。【答案】(1)Ar;22(2)3N2;nCa2+【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 (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 (1)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氩元素表示为Ar;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氩原子核内的中子数=40-18=22;(2)3个氮分子表示为3N2;n个钙离子表示为nCa2+。17.(2025八下·期末)夏天吃西瓜能驱散暑气。西瓜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忌积水。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西瓜叶片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夜晚将西瓜大棚的窗户打开,使冷空气进入大棚,图中的生理过程受影响最大的是 (填图中字母)。:(2)西瓜生长期间,吸收水的动力由图中 提供。 (填图中字母)。(3)结合土壤结构的类型分析,最不适合种植西瓜的土壤是 类土壤。【答案】(1)c(2)a(3)黏土【知识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土壤的结构和类型【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呼吸作用会受到抑制;(2)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通过蒸腾作用,根部吸收的水分能够被运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3)砂土性状:砂粒含量高,颗粒粗,比表面积小,组成的粒间大孔隙数量多,故土壤通气透水性好,土体内排水通畅,不易产生托水、内涝和上层滞水。黏土性状:通透性差 颗粒细微,粒间孔隙小,通气透水不良,排水不畅,容易造成地表积水、滞水和内涝。壤土性状: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壤土含大小颗粒、空隙适中、排水和涵水适中根据“ 忌积水 ”确定适宜西瓜种植的土壤。【解答】(1) 夜晚将西瓜大棚的窗户打开,使冷空气进入大棚,图中的生理过程受影响最大的是呼吸作用,故选c;(2)西瓜生长期间,吸收水的动力由图中蒸腾作用提供,故选a;(3)根据“ 忌积水 ”可知,最不适宜种植西瓜的土壤是黏土土壤。18.(2025八下·期末)请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做出正确判断:(1)用测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图1甲、乙两种操作方式中,正确的是图 。(2)有三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用细线悬挂,把它们相互靠近时情形如图2所示,则丙 有磁性 (选填“一定没” “一定”或“可能”)。(3)如图3所示,豆浆机插头三个脚中最长的脚是把豆浆机的金属外壳与家庭电路中 线相连。【答案】(1)甲(2)可能(3)地【知识点】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测电笔的使用;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2)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3)根据三脚插座接线“左零右火中间地”的方法解答。【解答】(1) 用测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 人体必需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甲;(2)根据图片可知,甲和乙相互排斥,则甲和乙都有磁性。乙和丙相互吸引,那么二者可能为异名磁极,可能是丙没有磁性。(3)如图3所示,豆浆机插头三个脚中最长的脚是把豆浆机的金属外壳与家庭电路中地线相连。19.(2025八下·期末)培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科学学科素养任务之一,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1)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加入药品前的一步操作是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红磷太少,则实验结果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用石蕊溶液染过的一朵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石蕊小干花喷水的部分会变红。该实验说明 呈酸性。【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2)偏小(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或者碳酸 (合理即可)【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空气的成分及探究;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分析】 (1)根据气体制备的注意事项分析;(2)根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常使用红磷燃烧来消耗氧气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本身并不显酸性,但它溶于水后会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分析。【解答】 (1)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加入试剂前的一步操作通常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这是因为如果装置漏气,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气体无法有效收集,或者反应条件无法维持。因此,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常使用红磷燃烧来消耗氧气。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那么氧气就不能被完全消耗掉。这样,在实验结束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会小于理论值,导致测定的氧气含量偏小。(3)在这个实验中,石蕊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环境中会变红,在碱性环境中会变蓝。干燥的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喷水部分变红,这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二氧化碳本身并不显酸性,但它溶于水后会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20.(2025八下·期末)下图是农作物光合作用和人造淀粉装置示意图的对比。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 运输到根、茎和果实等其他器官。(2)人造淀粉过程中,要通过太阳能板获取能量,太阳能板相当于叶绿体中的 。(3)人造淀粉装置生产出的产物是否为淀粉,可以用实验室中的常用药品 来检测。【答案】(1)筛管(2)叶绿素(3)碘液【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1)植物体内,导管主要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是自下而上;筛管主要运输有机物,方向是自上而下;(2)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光合色素 )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3)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反应。【解答】(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运输到根、茎和果实等其他器官;(2)人造淀粉装置中太阳能板的作用是获取能量,其功能类似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光合色素 )吸收光能。(3)在实验室中,常用碘液来检测物质是否为淀粉。21.(2025八下·期末)有相关资料显示,高纯硅是制作人形机器人芯片的主要材料,锂电池是人形机器人的动力来源。(1)制备高纯硅通常采用三氯硅烷还原法,其中主要反应之一为: 则X的化学式是 。(2)如图所示为锂原子构成示意图,其中“●”表示的微观粒子是 。(3)现有的锂电池主要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电极中主要成分为LiFePO4,其中锂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5,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1)CO(2)中子(3)+2【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2)根据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判断“ ● ”表示的微观粒子;(3)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磷酸铁锂电池中Fe元素的化合价。【解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由 看出,在反应前Si、O、C的个数分别为1、2、2,反应后Si、O、C的个数分别为1、0、0,故2X中含有2C和2O,因此为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2)锂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 ● ”在原子核内,所以表示的微观粒子是中子;(3)在LiFePO4中,锂元素(Li)化合价为+1,磷元素(P)化合价为+5,氧元素(O)化合价通常为-2 价,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5)+(-2)×4=0,解得:x=+2,即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22.(2025八下·期末)学习了电与磁后,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化学习:(1)“我是小电工”项目任务。如图1所示的某部分家庭电路中发生了故障,小电工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只闭合S1,灯L1亮;②断开 S1,闭合 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 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选填“ab间断路”、 “cd间断路”或“c点前零线断路”)(2)“自制电磁铁轮船”项目任务。如图2所示为小组自制的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将模型放入水中漂浮,闭合开关S,由于受地磁场的作用,船头会指向地理的 方。(3)“设计抢跑判断器”项目任务。如图3是同学们设计的短跑比赛“抢跑判断器”电路图。当运动员蹲在起跑器上后,裁判员闭合开关S1、S2,发令指示灯亮,若运动员抢跑,则抢跑指示灯亮,已知R0电阻随所受压力的减小而减小。抢跑指示灯是 (选填“L1”或“L2”)。【答案】(1)cd间断路(2)北(3)L2【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1) 测电笔在使用时,应将笔尖接触导线,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这样就可以形成回路;如果接触的是火线,氖管会发光;灯不亮的原因可能是断路或者短路,结合测电笔检测时氖管的发光情况判断具体的故障位置。(2) 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磁极,电磁铁处在地球的磁场中,因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船静止时船头的指向。(3) 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根据图示的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分析答题。【解答】(1) 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闭合S1,灯L1亮,说明L1支路为通路,则从保险丝→a→S1→L1→c→c点左侧的零线都没有断路;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故障(不可能是短路,否则保险丝熔断);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则试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会发光,说明d点会通过灯泡L2与火线间接相连,则L2是完好的;而L2不亮,说明灯泡L2与零线不能构成通路,所以是c、d两点间断路。(2) 由图可知,电流由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B端为N极,A侧为S极;因地磁场沿南北方向,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船头指向地磁场北极。(3) 工作人员闭合开关S1、S2,发令指示灯L1亮,运动员抢跑后,R0所受压力变小,其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将衔铁吸下,灯L2所在电路接通,则抢跑指示灯L2亮。23.(2025八下·期末)有人提出:“行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因板结而缺少空气,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小乐设计如下方案以初步验证这个观点。步骤 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疏松的土地和一块干燥、被多次踩过的土地,各取等质量的土块,分别记作甲土块和乙土块;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步骤 2:将甲、乙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 3 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水,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如图所示。记录用水体积分别为 V1、V2和 V3。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步骤 1 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改正: 。(2)在步骤2中, “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3)若发现 V1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2,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4)保护土壤任重道远,下列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有____。A.实行稻草还田 B.避免过度耕作C.多用一次性塑料袋 D.用生活污水灌溉【答案】(1)各取等质量的土块修改为各取等体积的土块(2)减小误差,使结果更加精确(3)大于(4)A;B【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 (1)(3)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在体积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该条件外,其它条件应控制不变,根据变量设计一组实验进行对照,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2)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4)根据保护土壤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 (1)在步骤1中“各取等质量的土块”应为“各取长、宽、厚均为5cm的土块”有利于验证土壤因板结而缺少空气,从而影响草的生长;(2)在步骤2中,“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3)若发现V1大于V2,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4)实行稻草还田,避免过度耕作,可以保护土地,故AB符合题意;多用一次性塑料袋,而塑料不易分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故C不合题意;用生活污水灌溉,会污染土地,故D不合题意。故选AB。24.(2025八下·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后进行实验,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 操作②~④的正确顺序是 。(2)操作③暗处理的目的是 。(3)操作④染色之前,还有一个步骤,请写出这一步的具体操作: 。(4)若该实验成功绘制出熊猫画,则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答案】(1)③②④(2)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3)将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再用水浴加热脱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4)绿叶能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1)先消耗原来叶片中的有机物,避免对后面的探究产生影响。然后在放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最后通过染色观察即可;(2)根据(1)中的分析解答;(3)出去叶绿素,避免对淀粉的判断产生影响;(4)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解答。【解答】 (1)首先要进行暗处理③,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然后进行光照②,让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最后进行碘液染色④来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所以操作②~④的正确顺序是③②④。(2)操作③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植物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3)操作④碘液染色之前,要用酒精脱色处理,因为酒精能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这样可以避免叶绿素的颜色干扰碘液与淀粉的显色反应。(4)叶片见光部分经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遇碘变蓝,被熊猫卡片遮挡的部分不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遇碘不变蓝。若该实验成功绘制出熊猫画,则验证了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25.(2025八下·期末)某项目小组自制了一台电磁起重机,如图所示。为了研究影响电磁起重机磁性强弱的因素,该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磁起重机电路图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列于下表。线圈匝数(圈) 组别 电流 (A) 吸引小铁钉的数量(个)50 1 0.8 62 1.2 93 1.5 11100 4 0.8 85 1.2 106 1.5 12(1)为了使实验记录的数据更精确有效,实验中小组对选用的小铁钉有要求:既要小,又要 。(2)选择1、4或2、5或3、6组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电磁起重机磁性强弱与 的关系。(3)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4)图中被吸引的小铁钉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 。【答案】(1)(质量) 均匀(或相同)(2)线圈匝数(3)保护电路,改变电流大小,便于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4)小铁钉被磁化后,下端都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在实验中,要用小铁钉的数量反映电磁铁磁场强弱变化,如果小铁道的质量不均匀,那么将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 1、4或2、5或3、6组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3)根据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析解答;(4)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解答】 (1)为了使实验记录的数据更精确有效,实验中小组对选用的小铁钉有要求:既要小,又要(质量) 均匀(或相同);(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1、4或2、5或3、6组中电流大小相等,只有线圈匝数不同,那么是为了研究电磁起重机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3) 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改变电流大小,便于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4) 图中被吸引的小铁钉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小铁钉被磁化后,下端都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26.(2025八下·期末)“鱼浮灵”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增氧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溶于水后生成 和 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某科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鱼浮灵”能增氧与哪种物质有关,采用“ ×列表法”进行设计并实验,不同组所加的同种物质质量相等,一定时间后用传感器测定数据并记录,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代表添加这种物质,×代表不添加这种物质)。组别 物质 水中溶解氧 的含量(mg/L)① 4.6② 4.5③ 9.6④ 10.9(1)小组同学选择和 进行实验,是因为这三种物质均含有 。(2)实验中,各小组应该在 内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选填“相同时间”或“任意时间”)。(3)通过对比①、②、③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鱼浮灵”能增氧与 有关。(4)某同学通过对比②、③、④三组数据,初步可以断定 在增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答案】(1)氧元素(2)相同时间(3)H2O2(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4)催化作用【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 (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对比实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3)根据提供信息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4)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解答】 (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小组同学选择H2O、Na2CO3和H2O2进行实验,是因为这三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2)实验中,各小组应该在相同时间内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3)通过对比①、②、③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鱼浮灵”能增氧与过氧化氢有关。(4)某同学通过对比②、③、④三组数据,初步可以断定Na2CO3在增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即改变反应速率。27.(2025八下·期末)植物的蒸腾作用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风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小文利用图1装置研究了风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①挑选一定数量,叶片大小、数目相同的桑树枝,随机均匀分为A、B、C三组。②分别插入装有30mL 水的烧杯,并向水中加入 。③将三组植物分别放入三个温度相同的如图1所示的密闭玻璃罩中,测得初始空气湿度值。④调节玻璃罩内风扇的转速,A组无风,B组低风速,C组高风速。⑤每隔20秒测量各装置内的空气湿度值。⑥多次重复实验,统计并处理实验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1)步骤②,为了确保实验中测得的空气湿度变化仅由植物蒸腾作用引起,在水中加入的物质是 。(2)根据图2,无风组(A组)和低风速组(B组)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图2显示,强风组的蒸腾作用速率基本不变,未能继续上升。请结合植物蒸腾作用的原理,分析可能的原因 。(4)请你试着写出一个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植物自身因素: 。【答案】(1)植物油 (合理即可)(2)其他条件相同时,低风速能加快植物蒸腾作用速率(3)植物为避免蒸腾作用过强,体内水分流失太快,导致气孔关闭,所以装置内湿度基本不变(4)叶片面积、叶片结构、叶片多少、植物种类等(合理即可)【知识点】蒸腾作用【解析】【分析】(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3)如果叶片的气孔关闭,那么蒸腾作用将大幅减小;(4)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温度、大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解答】 (1)在水中加入植物油,植物油能在水面形成油膜,目的是防止烧杯内水分的蒸发。(2) 根据图2,无风组(A组)和低风速组(B组)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低风速能加快植物蒸腾作用速率。(3) 图2显示,强风组的蒸腾作用速率基本不变,未能继续上升。请结合植物蒸腾作用的原理,分析可能的原因:植物为避免蒸腾作用过强,体内水分流失太快,导致气孔关闭,所以装置内湿度基本不变。(4) 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植物自身因素: 叶片面积、叶片结构、叶片多少、植物种类等。28.(2025八下·期末)浙江一农业种植园采用“空气种菜”,蔬菜产量比普通种植高五倍,且品质优良。 “空气种菜”技术,蔬菜种植在如图1 所示的高3米、占地 1.5平方米的六棱型小棚中,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外层有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六棱柱”小棚顶端安装有如图2所示的四个喷头,用于向蔬菜根系喷洒“营养液”。请完成下列问题:(1)中间立柱上的每一颗蔬菜叶面朝外,受到的光照更充足, 速率增大,产生有机物更多,提高了产量。(2)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蔬菜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是因为根是植物吸收 的主要器官。(3)外层的透明纱罩 (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能提高蔬菜的品质,其理由是 。【答案】(1)光合作用(2)水和无机盐(3)阻止害虫进入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蔬菜更“绿色环保”。(合理即可)【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根据植物根系的作用解答;(3)一般情况下,蔬菜出现病虫害需要打农药,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1)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中间立柱上的每一颗蔬菜叶面朝外,受到的光照更充足,光合作用速率增大,产生有机物更多,提高了产量。(2)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能增加吸水的面积。根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雾状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通过向蔬菜根系表面喷洒营养液。(3)透明纱罩有一定的阻止害虫进入的作用,故透明纱罩能提高蔬菜的品质的理由是:不使用农药,蔬菜更绿色、健康。29.(2025八下·期末)如图所示的漆扇是我国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运用“漂漆”技法,采用大漆颜料(主要成分漆酚的化学式为( 进行染色。请完成下列问题:(1) 中三种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2)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列式计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答案】(1)核电荷数(质子数)(2)126:15:16(3)解:。【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来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来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来分析解答。【解答】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2)在C21H30O2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1×30):(16×2)=252:30:32=126:15:16。30.(2025八下·期末)图1为一智能路灯工作原理简图,已知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 为滑动变阻器,R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单位符号:cd)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当光照足够强时,路灯L不工作;当光照强度降为20cd, 控制电路中电流为 0.2A时,工作电路刚好启动,路灯L正常工作。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请完成下列问题:(1)工作电路中连接灯L的左侧导线为 。 (选填“火线” “零线”或“地线”)(2)由图2可知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 。 (选填“增大”或“减小”)(3)请列式计算,工作电路刚好启动时,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4)为了节能,要使光照强度低于 20cd 时,工作电路才开始启动,应该如何改进控制电路 请至少写出两条改进控制电路的方法 。【答案】(1)火线(2)减小(3)解:此时的总电阻,查图乙可知,当光照强度降为20cd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为10Ω,此时定值电阻的阻值。(4)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向左移动、增加线圈的匝数、增大电源的电压、电磁铁向右边安装一点(写出其中两点, 合理即可)【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2)根据图2确定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3)首先根据计算启动时的总电阻,然后根据图乙确定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4)电磁铁吸合时磁场强弱不变,可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的角度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灯泡左端的导线与开关相连,因此左侧导线为火线;(2) 由图2可知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4) 为了节能,要使光照强度低于 20cd 时,工作电路才开始启动, 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而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那么磁场变弱,则措施为:①增大电流,即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向左移动或增大电源的电压;②增大线圈匝数。31.(2025八下·期末)农业上常用秸秆或树枝烧制草木灰作为肥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为探究秸秆和树枝烧制的草木灰,哪种 含量更高,兴趣小组将10克不同类型的草木灰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放在锥形瓶中,再将锥形瓶放在电子天平上(如图1所示),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请完成下列问题:(1)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草木灰中含有钾元素,对植物的作用是 。(2)在树枝烧制的草木灰样品实验中,小组记录天平示数与加入稀盐酸质量,测得实验数据如图2 所示,锥形瓶质量为 50 克。则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克,该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应化学方程式:(3)兴趣小组改用秸秆烧制的草木灰样品重复以上实验,实验装置、样品质量和稀盐酸总质量都不变,在图2的基础上绘制成如图3 所示曲线 ab'c',请推测两种样品中 含量较高的是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答案】(1)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2)0.44g。;13.8%(3)秸秆草木灰样品更高;理由:据图可知,秸秆草木灰样品使碳酸钾完全反应所需要的盐酸更多,生成的二氧化碳更多,故秸秆草木灰样品中含量更高【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氮磷钾为植物生长的营养素,根据不同营养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解答;(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差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② 根据图象分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钾的质量,最后与样品质量作比即可。(3) 根据图象以及实验的原理分析。【解答】(1) 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草木灰中含有钾元素,对植物的作用是: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50g+50.44g+10g-110g=0.44g。② 设样品中碳酸钾质量为x,,解得:,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3)我认为样品中 含量较高的是秸秆草木灰样品更高,理由是:据图可知,秸秆草木灰样品使碳酸钾完全反应所需要的盐酸更多,生成的二氧化碳更多,故秸秆草木灰样品中含量更高。32.(2025八下·期末)某款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A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B剂是二氧化锰。在反应仓内加入适量水,再先后放入A剂、B剂,即可产生氧气。请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已知信息推测,A剂的保存方法是 。(2)制氧机工作时发生了两步反应,写出第一步过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3)请从图2的四根导管中选择合适的导管画到图3中,并在导管口用箭头标出气体导入的方向,使组装后的装置工作原理与图1中“加湿过滤仓”的工作原理相同。【答案】(1)阴凉(低温)干燥保存(2)(3)【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 (1)根据过碳酸钠受热易分解且易溶于水分析。(2)根据过碳酸钠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分析。(3)要使装置工作原理与图1中“加湿过滤仓”相同,应该是气体从长管进入水中,再从短管逸出。【解答】 (1)因为过碳酸钠受热易分解且易溶于水,所以A剂应该密封、低温保存。故答案为:阴凉(低温)、干燥保存。(2)过碳酸钠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 3H2O2=2Na2CO3+3H2O2。(3)要使装置工作原理与图1中“加湿过滤仓”相同,应该是气体从长管进入水中,再从短管逸出,所以应选择图2中的长导管和短导管,长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短导管露出橡皮塞一点,如图所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 科学试题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 科学试题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