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课件(共28张PPT+内嵌1个视频) 2024-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课件(共28张PPT+内嵌1个视频) 2024-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
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面向全球青年学生、规模仅次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
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作为中国西部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一场运动风采与青春活力的精彩碰撞,更是一次古蜀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从磅礴设计到细节巧思,大运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以创新形态为表征,向世界彰显出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考点综评
1.说出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描述如何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2.阐述如何建设文化强国,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懂得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意义。 3.分析说明在当代中国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感悟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政治认同:认同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定文化自信,认同国家提出创新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 科学精神: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各种文化观点,辨识各种文化现象,从中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 法治意识: 明确增强自身法治意识,有助于在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更好的建设文化强国。 公共参与:青年学生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作贡献。 从以往高考和学考来看,本框内容中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等是高考和学考的高频考点,在文化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命题方式灵活,既有选择题,又有主观题,试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一)
八方来客聚蓉城,建设文化强国
(二 )
四川非遗展英姿,坚定文化自信
(三)
青春少年意气扬,助力大运精彩

八方来客聚蓉城
建设文化强国
 为给大运会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自7月18日起,“清朗·成都大运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各地网信部门督促网站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深入开展自查自清,截至目前,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百度、微信、搜狐、淘宝、闲鱼等重点平台累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633个,清理相关信息4200余条。
思考:为什么在大运会举办之际,要进行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这说明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议学活动一
建设文化强国,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意识形态。
(1)必要性(原因)
传统的现代的、外来的本土的、先进的落后的、健康的 腐朽的、积极的颓废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2)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文化强国
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文化环境)
注意:奏响主旋律≠否定文化的多样性
知识拓展:
比较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含义 形式 危害 对策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
指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看相、算命、看风水等
属于认识问题(认识上不科学、不积极、低俗)
“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等。
黄赌毒、殖民主义、邪教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 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坚决抵制
依法取缔
提示:腐朽文化比落后文化危害大
成都大运会开幕以来,在大运村艺术中心举行的“体育力量 中国精神”中国体育文化展引起了众多大学生运动员的浓厚兴趣,参观者络绎不绝。
大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团体比赛的冠军中国选手刘宇坤自述,作为一名射击运动员,那块奥运金牌让他更有使命感。老一代运动员的拼搏故事,不断激励着年轻运动员在赛场上勇往直前、为国争光,让中华体育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思考:中国运动员的体育精神是什么?它发挥着什么作用?说明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一、建设文化强国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
(1)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2)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一、建设文化强国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人的发展)
(1)原因: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要求:
①坚定理想信念: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②加强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③提升科学修养: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正确区分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科学文化修养
内容 指人们通过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道德判断水平,陶冶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指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 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作用 提供方向保证 提供智力支撑
联系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知识拓展】
大运会周边商品热销,大运会的吉祥物,蓉宝火热抢购,一“蓉”难求!
成都大运会期间,各国和地区代表团成员及运动员对成都大运会官方特许商品爱不释手。不少运动员都表示要将“蓉宝”带回家,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感受成都大运会的独特魅力。
思考: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要注重发展什么?
一、建设文化强国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繁荣)
要求:
①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知识拓展】
正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目的 特点 不同 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不以赚钱为目的,生产的是公共产品; 产品具有公益性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生产的是商品
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
资本来源不同 国家或社会 企业
机构性质不同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运营机制不同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一、建设文化强国
5.要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传播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四川非遗展英姿
坚定文化自信
在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重视国际传播的战略思维下,成都通过深入挖掘太阳神鸟、川剧、蜀绣、蜀锦、三国等巴蜀文化精华元素,将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大运会体育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设计建设中,给世人展现了独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
议学活动二
《大运会开幕式独属巴蜀的文化自信》
思考:大运会开幕式展示了众多中国文化,巴蜀元素,这是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二、坚定文化自信
1.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原因)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三个事关)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没有)
2、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
(1)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二、坚定文化自信
3.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1)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夯实基础)
(2)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文化底蕴)
(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最根本的要求)

青春少年意气扬
助力大运精彩
“青年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旭日初升,光华夺目。大运会展示了一种青年拼搏向上的精神,展现给世界看到中华民族追寻梦想的步伐。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可以为大运会贡献一点属于自己的力量。请你为大运会写两条展示中国精神的宣传标语。
三、青春少年意气扬,助力大运精彩
建设文化强国
1.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1. 原因
3. 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坚定文化自信
3. 如何做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难点]
[重点]
课堂小结
5.要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传播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底气来源
易错易混
1、取缔落后文化,改造腐朽文化
(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
2、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3、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经济效益放首位
4、文化自信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两者都重要)
(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
(关系着民族复兴)
(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课堂练习
1.沙洲坝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解决当地饮水难题,毛泽东带领领导干部群众挖了口水井。新中国成立后,这口井被当地群众称为“红井”。作为党关心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红井成为一种精神养料,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沙洲坝人。近年来,沙洲坝结合自身红色历史,通过定期的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全力激活红色资源。全力激活红色资源有利于( )
①传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发展根本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①需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向精神文明建设转变
②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③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要坚定地走中国道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以下对文化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②树立文化自信,必须坚守中华文化优先的立场
③文化自信表现为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念
④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最根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D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