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第三框 政党和利益集团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一宏观把握活动主体发展趋势国际组织经济:经济全球化主权国家一般个别政治: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国体政体影响政治运行的主要力量结构形式联合国区域性国际组织中国与国际组织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组织的基本常识二课标要求1.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揭示国家的本质。2.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3.了解政党及政党制度的阶级本质;了解利益集团及其影响(政府决策)。课标要求三知识体系活动主体发展趋势国际组织(四)经济:经济全球化(三)国家(一)政治:世界多极化(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选择性必修一知识体系第二课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一单元知识体系各具特色的国家国家构成性质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人口、领土、政权、主权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阶级性。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国家制度内容形式国体表现(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权力)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体)决定体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半总统制议会制政党和利益集团重要影响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单一制和复合制主权的含义主权地位主权国家的权利产生1.3知识体系政党和利益集团政党政党制度利益集团产生地位作用性质目标手段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类型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实质中国的政党制度含义地位目标影响政策的途径作用四基础知识梳理一、政党1、全面理解政党:(1)产生: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拓展: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本质属性:阶级性。政党都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全民政党。代表不同阶级的政党,利益不一致。代表同一阶级的政党,根本利益一致,具体利益有分歧。(2)地位、性质及作用: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地位)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性质)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标的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用)特别注意:政党不是一般的社会团体。(3)政党的目标:【拓展延伸】政党的政治目标政党的政治目标一般包含着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一是政权目标,即夺取或巩固社会公共权力;二是社会目标,即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为有效地组织政治力量,展开政治活动,政党必然要把自己的政治目标上升为特定的政治纲领。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也有一些政党不谋求执政,但积极致力于推广某种政治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如美国的绿党)在代议制政体下,政党争夺政权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议题有明确的态度和主张,这些往往体现在其政纲和党章中。(4)政党争夺政权的主要手段:提醒:不管是议会制还是总统制,各政党实现的方式都是参加选举。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长期由一个政党独占的政党体制。分为"绝对一党制",即只有一个政党,不允许其他政党合法存在;"相对一党制",即除了执政党外还有其他政党,但不得与执政党分享和争夺政权。两党制是指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政治上存在着举足轻重而又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它们通过控制议会的多数席位或争取总统选举的胜利,用轮流上台的方式交替组织政府。多党制是指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长期保持绝对优势,需要靠选举时的偶然胜利或与其他政党结成联盟以组织政府。名词点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类型典型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实质典型国家:土库曼斯坦(民主党)多党制两党制一党制典型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1.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二: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类型一党制 两党制 多党制含义特征代表 国家 土库曼斯坦、埃塞俄比亚、葡萄牙、坦桑尼亚、匈牙利等。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共同点一个国家的政权由一个政党所把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存在唯一执政党两个政党通过选举轮流执政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权党政合一、个人高度集权垄断政党;实行选举限制第三党的发展可单独或联合执政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注意区分:不同类型政党制度地位: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特点: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注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而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2.我国的政党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利益代表维度)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功能维度)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了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效果维度)知识延伸:新型政党制度知识深化:政党制度的类型具体形式 根本性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利益集团1. 利益集团的含义: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2.利益集团的地位:利益集团又称压力团体或倡议团体,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各国蓬勃兴起。3.活动特点:利益集团不同于政党,它们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隐蔽性和虚伪性。4.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区别主要是:政党的第一功能是赢得选举,利益集团也参与选举,但其主要目标是影响政策;利益集团只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具有排他性,而政党则必须寻求尽可能多的选民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作用相对减弱,利益集团地位上升,但利益集团还取代不了政党的地位。知识拓展5. 利益集团的分类:依据 类别 主要目的 举例根据诉求性质的不同 自利型利益集团 关心本团体及其成员的经济利益,这类团体往往是职业性、专业性、功能性的组合 如:商会、医生协会、教师协会等公益型利益集团 争取非经济性共同理想 如:绿色环保组织、妇女权益保障组织等积极作用: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国家起着充当公民与政府间桥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政治权力,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有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消极作用:作用① 只有少数的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且代表劳动人民的众多利益集团影响力却很小;② 利益集团具有相当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归根结底是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服务的,既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6. 利益集团的作用注意区分:政党和利益集团比较 政党 利益集团不同 含义地位目标手段相同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里以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阶级的领导者压力团体或倡议团体执政;推广某种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在既有政治体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参加选举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政党属于政治领域,利益集团属于经济领域。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党是一种特殊的利益集团,不同的利益集团活动方式不同,政党的活动方式就是政治活动。1.政党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辨析:× 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辨析:× 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标的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通过调整会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辨析:×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4.利益集团是以取得政权或者改变政权为目标的。辨析:× 利益集团不同于政党,它们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通过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5.各种利益集团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辨析:× 利益集团又称压力团体或倡议团体,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政府决策,但并不发挥决定性作用。6.利益集团是以助选的方式来影响政府决策的。辨析:× 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包括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正误判断五典例分析(2024 山东高考)核电是减碳降污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政府提出,到2025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法国总统宣布重报核电计划后,国民议会通过了《加速核能发展法案》。2023 年12月,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布了和平发展核能的联合宣言,提出到2050年全球核电规模突破11亿千瓦。材料表明:( )①气候变化大会以多边主义推动防扩散领域共同安全②法国国民议会执行总统令以立法保障核电计划实施③各国在能源战略中拥有自主选择清洁能源的权利④和平安全利用核能有助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2024,甘肃,T11)“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某高中教师在讲授“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时,展示了以下情境:由此可推断( )①两国都实行议会制,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②甲国的总理和乙国的总统都是本国的元首③甲国的政体是议会制,而乙国的是总统制④甲乙两国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是民主共和制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D情境一 情境二甲国总理由该国联邦议院选举产生,经联邦总统任命后组成联邦政府,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总理向议会负责 乙国总统由该国选民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总统向选民负责(2023·浙江·高考真题)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在2022年国会中期选举中,共和党赢得众议院多数席位,重新获得在该院辩论哪些法案以及何时辩论的决定权。这有可能使拜登政府提出的立法倡议搁浅。由此可见,在总统制国家( )①总统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②行政机关难以履行职能③总统会受到议会的制约④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分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2022·海南·高考真题)在2022年4月24日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马克龙战胜对手勒庞连任法国总统,但勒庞表示“游戏还没有完全结束”,会在6月的议会选举中再次发起攻势。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②法国总统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③法国议会选举的结果将影响总统的权力范围④法国政体既有总统制的特征又有议会制的特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当地时间2024年1月7日,孟加拉国举行第十二届国民议会选举,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在已完成计票的298个选区中获得222个议会席位,以明显优势获胜。随后,总统穆罕默德·谢哈布丁·楚普任命哈西娜为总理,并同意由哈西娜领导组建新内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总统作为国家元首,由民主选举产生,有一定的行政权力②政府首脑可以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③总理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④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孟加拉国属于民主共和制国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详解】②③:由材料信息可知孟加拉国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国家,政府由议会产生,总理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新组织政府,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②③正确。①:孟加拉国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总统是国家元首,但材料没有体现总统由民主选举产生,并且总统没有行政权力,①排除。④: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孟加拉国属于民主共和制国家;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孟加拉国属于议会制国家,④排除。A国第二轮总统选举结果于2024年11月19日揭晓,极右翼选举联盟“自由前进党”候选人以55.95%的得票率当选总统并组建新政府,打破了A国政坛被两大政党联盟轮流执政的局面。极右翼选举联盟“自由前进党”虽然胜选,但接下来如何摆脱国会中左翼政党的强大掣肘,是新政府面临的主要考验。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A国国会制约总统的权力行使②A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形式③A国执政党和参政党相互制衡④A国总统拥有一部分行政权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详解】①:如何摆脱国会中左翼政党的强大掣肘,是新政府面临的主要考验,可见A国国会制约总统的权力行使,①正确。 ②:打破了A国政坛被两大政党联盟轮流执政的局面,可见A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形式,②正确。 ③:接下来如何摆脱国会中左翼政党的强大掣肘,是新政府面临的主要考验,可见A国执政党和在野党相互制衡,③错误。 ④:A国第二轮总统选举结果于2023年11月19日揭晓,极右翼选举联盟“自由前进党”候选人以55.95%的得票率当选总统并组建新政府,A国实行总统制政体,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力,④错误。A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已进入新阶段,拜登和特朗普基本锁定各自所属(分别为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由于二人政策主张差异明显,这场选战将加剧美国党争和舆论撕裂,催生更多乱象和风险。但无论谁上台执政,都无法改变其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对美国总统选举分析正确的是( )①虽然美国政党不同但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利益集团意图通过总统选举取得国家政权③政治竞选活动以民主形式掩盖国家本质 ④两党矛盾不可调和,不利于美国的政局稳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详解】①④: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两党根本利益一致,两党矛盾可以调和,①正确,④不选。②: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党派之间的斗争,未涉及利益集团,②不选。③:材料中指出“无论谁上台执政,都无法改变其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表明两党政治竞选活动以民主形式掩盖国家本质,③符合题意。A(2025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18. 近年来,H国政权更迭频繁。新近组建的H国过渡政府无力反击侵占其领土的邻国。为了抗击侵略者,该国过渡政府在组织本国青年参军的同时,呼吁流亡海外的数百万难民尽快回国参加国家建设。由H国过渡政府的行为,可见( )A. 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B. 充足的人口是组建有为政府的必要条件C. 国家实力影响国家主权的维护 D. 无力反击侵略者的国家丧失了自卫权【答案】C【解析】【详解】A:题干中主要描述的是H国过渡政府在面对政权更迭、邻国侵略等情况时的行为,重点在于应对侵略和呼吁建设,并未直接体现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这一特性,A排除。B:H国过渡政府呼吁流亡海外的数百万难民回国参加国家建设,其目的是抗击侵略者,并非是为了组建有为政府,而且说充足的人口是组建有为政府的必要条件这种说法过于绝对,B排除。C:H国因政权更迭频繁等导致实力受限,从而无力反击邻国侵略,体现出国家实力影响国家主权的维护,C正确。D:无力反击侵略者并不意味着国家丧失了自卫权,自卫权是国家的固有权利,只是该国因自身实力等原因暂时无法有效行使自卫权,D排除。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