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三角形的外角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3.2三角形的外角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13.3.2
第十三章 三角形
三角形的外角
情境引入
QING JING YIN RU
假期,果果到爷爷的农田中帮忙,其中有一块田是三角形形状的.果果沿着这块三角形农田周围的小路,按逆时针行走.小明每从AC小路到AB小路时,身体转过的角度是多少?
1
A
B
C
40°
70°
D
由三角形内角和易得
∠BAC = 180°-∠ABC-∠ACB = 70°,
所以∠BAD = 180°-∠BAC= 110°.
像∠BAD这样的角有什么特征吗?猜想它的性质.
新知探究
XIN ZHI TAN JIU
三角形的外角
如图,把△ABC 的一边 BC 延长,得到∠ACD,像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
C
B
A
D
② 角的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
① 角的顶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③ 另一边是三角形中一边的延长线
三角形的外角应具备的条件
思考三角形的外角应具备的条件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例1
F
A
B
C
D
E
如图,∠BEC 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AEC 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EFD 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说一说图中还有外角吗?
∠BEC 是△AEC 的外角;
∠AEC 是△BEC 的外角;
∠EFD 是△BEF 和△DCF的外角.
新知探究
XIN ZHI TAN JIU
思考
每个顶点处有几个外角?它们有何关系?
如图,延长 AC 到 E,∠BCE 是不是△ABC 的一个外角?∠DCE 是不是△ABC 的一个外角?
E
C
B
A
D
∠BCE 是△ABC 的一个外角,∠DCE 不是△ABC 的一个外角.
每个顶点处有2个外角,如上图,△ABC在点C处有两个外角,分别是∠BCE 和∠ACD,它们是对顶角,因此它们相等.
思考
新知探究
XIN ZHI TAN JIU
思考
三角形共有几个外角?
A
B
C
每一个顶点相对应的外角都有 2 个, 且这 2 个角为对顶角.
每一个三角形都有 6 个外角.
新知探究
XIN ZHI TAN JIU
思考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它相邻的内角有何数量关系?
三角形的外角
A
C
B
D
相邻的内角
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何数量关系?
∠BCD =∠A+∠B .
∠BCD 与∠ACB 互补.
你会证明这个结论吗?
新知探究
XIN ZHI TAN JIU
三角形的外角
A
C
B
D
不相邻的内角
求证:∠BCD =∠A+∠B .
证法一: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可知
∠A+∠B+∠ACB=180°
由邻补角的定义可知
∠BCD +∠ACB=180°
∴∠BCD =∠A+∠B .
新知探究
XIN ZHI TAN JIU
求证:∠BCD =∠A+∠B .
证法二:
D
A
B
C
1
2
E
过 C 作 CE∥AB,
则∠1 =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CD =∠2 +∠1 =∠A +∠B.
新知探究
XIN ZHI TAN JIU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A
B
C
D
(
(
(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应用格式:
∵∠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
∴∠ACD =∠A +∠B.
推论是由定理直接推出的结论.和定理一样,推论可以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新知探究
XIN ZHI TAN JIU
思考
三角形的外角
A
C
B
D
相邻的内角
不相邻的内角
由推论可知
∠BCD =∠A+∠B
因此
∠BCD >∠A,
∠BCD >∠B .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有何数量关系?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
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即∠CAD > ∠B, ∠CAD > ∠C.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例1
想想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
求出下列图形中∠1 的度数.
30°
60°
1
35°
120°
1
45°
50°
1
∠1=
∠1=
∠1=
90
85
95
180°-30°-60°
120°-35°
45°+50°
能否找出其中的外角?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例2
已知图中∠A、 ∠B、 ∠C分别为80°,20°,30°,求∠1的度数.
B
3
2
1
A
C
D
E
解:∵∠2 是△ACD 的一个外角,
∴∠2 =∠3+∠C=110°,
∵∠1 是△BDE 的一个外角,
∴∠1=∠B +∠2=130°.
能否找出其中的外角?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把图中∠1、 ∠2、 ∠3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解:∵∠2 是△ACD 的一个外角,
∴∠2 =∠3+∠C,
即有∠2 >∠3,
∵∠1 是△BDE 的一个外角,
∴∠1=∠B +∠2,
即有∠1 >∠2,故∠1 >∠2>∠3.
变式1
B
3
2
1
A
C
D
E
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求解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例3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解
如图,D是△ABC 的BC 边上一点,∠B=∠BAD, ∠ADC=80°,
∠BAC=70°.求:(1)∠B 的度数;(2)∠C 的度数.
解:(1)因为∠ADC 是△ABD 的外角,
所以∠ADC=∠B+∠BAD=80°.
又因为∠B=∠BAD,所以∠B=80°÷2=40°.
(2)在△ABC 中,因为∠B+∠BAC+∠C=180°,
所以∠C=180°-∠B-∠BAC
=180°-40°-70°=70°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例4
在△ADC中利用外角求出∠BDF.
利用外角进行转化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例5
A
B
C
D
E
1
2
F
G
解:∵∠1 是△FBE 的外角,
∴∠1 = ∠B + ∠E,
同理∠2 = ∠A + ∠D.
在△CFG 中,
∠C +∠1 +∠2 = 180°,
∴∠A + ∠B +∠C + ∠ D +∠E = 180°.
如图,求∠A+ ∠B+ ∠C+ ∠D+ ∠E 的度数.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例6
思考三角形的外角和其不相邻内角的数量关系.
解: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
∠BAE = ∠2 + ∠3,
∠CBF = ∠1 + ∠3,
∠ACD = ∠1 + ∠2.
又知∠1 + ∠2 + ∠3 = 180°,
所以∠BAE + ∠CBF + ∠ACD
= 2(∠1 + ∠2 + ∠3) = 360°.
如图, ∠BAE, ∠CBF, ∠ACD 是△ABC 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A
B
C
E
F
D
(
(
(
(
(
(
2
1
3
你还有其他解法吗?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例6
思考三角形的外角和其相邻内角的数量关系.
如图, ∠BAE, ∠CBF, ∠ACD 是△ABC 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A
B
C
E
F
D
(
(
(
(
(
(
2
1
3
解法二:如图,∠BAE +∠1 = 180° ① ,
∠CBF +∠2 = 180° ②,
∠ACD +∠3 = 180° ③,
又知∠1 + ∠2 + ∠3 = 180°,
① + ② + ③ 得
∠BAE + ∠CBF + ∠ACD + (∠1 + ∠2 + ∠3) = 540°,
所以∠BAE + ∠CBF + ∠ACD = 540° - 180° = 360°.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例6
能否利用平行线来转化?
如图, ∠BAE, ∠CBF, ∠ACD 是△ABC 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解法三:过 A 作 AM 平行于 BC,
则易得∠3= ∠4,
B
C
1
2
3
4
A
∠2= ∠BAM,
所以 ∠1+ ∠2+ ∠3 =
∠1+ ∠4+ ∠BAM = 360°.
M
D
E
F
新知探究
XIN ZHI TAN JIU
三角形的外角和
三角形每个顶点处分别有两个外角,如果每个处各取一个外角,那么这三个外角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
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A
B
C
E
F
D
(
(
(
2
1
3
和五角星模型一样,利用外角进行转换
典例精析
DIAN LI JING XI
例7
1
2
3
B
A
C
P
N
M
D
E
F
如图,∠A +∠B +∠C +∠D +∠E +∠F = .
360°
解:∵∠1 是△ABN 的外角,
∴∠1 = ∠B + ∠A,
同理∠2 = ∠C+ ∠D,
∠3 = ∠E+ ∠F,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A + ∠B +∠C + ∠ D +∠E = 360°.
课堂小结
QING JING YIN RU
定义
性质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三角形的外角
角一边必须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
必须是三角形另一边的延长线
外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当堂练习
QING JING YIN RU
1.如图,AB∥CD,∠A=37°, ∠C=63°,那么∠F 等于 ( )
F
A
B
E
C
D
A. 26° B. 63°
C. 37° D. 60°
A
2.小明把一副含有45°、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
若∠C =∠F=90°,∠A =45°,∠D =30°,
则∠α+∠β等于( )
A.180° B.210°
C.360° D.270°
B
E
B
C
A
F
D
α
β
1
2
3
4
当堂练习
QING JING YIN RU
3.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
(1)三角形的外角都是钝角. ( )
(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 )
(3)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的和. ( )
(4)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 )
×
×
×

4.(1)如图,∠BDC 是________的外角,也是 的外角;
(2)若∠B = 45°, ∠BAE = 36°, ∠BCE = 20°,则
∠AEC 的度数为 .
A
B
C
D
E
△ADE
△ADC
101°
当堂练习
QING JING YIN RU
5.求出下列图形中∠1 和∠2 的度数:
A
B
C
D
(
(
(
80°
60°
(
2
1
A
B
C
(
(
(
(
2
1
50°
32°
解: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得∠1 = 180°-60°-80°=40°.
∵∠2 是△ABC 的一个外角,
∴∠2=∠A+∠B=140°.
解:∵∠DAB 是△ABC 的一个外角,
∴∠1+32°=50°,即∠1 = 18°.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得∠2 = 180°-32°-18°=130°.
D
当堂练习
QING JING YIN RU
6.如图,∠A = 42°,∠ABD = 28°,∠ACE = 18°,求∠BFC 的度数.
解:∵∠BEC 是△AEC 的一个外角,
∴∠BEC = ∠A + ∠ACE.
∵∠A = 42° ,∠ACE = 18°,
∴∠BEC = 60°.
∵∠BFC 是△BEF 的一个外角,
∴∠BFC = ∠ABD + ∠BEF.
∵∠ABD = 28°,∠BEF = 60°,
∴∠BFC = 88°.
F
A
C
D
E
B
当堂练习
QING JING YIN RU
7.如图,P 为△ABC 内一点,∠BPC=150°,∠ABP=20°,∠ACP=30°,求∠A 的度数.
E
解:延长 BP 交 AC 于点 E,
则∠BPC,∠PEC 分别为△PCE,△ABE 的外角,
∴∠BPC=∠PEC+∠PCE,
∠PEC=∠ABE+∠A.
∴∠PEC=∠BPC-∠PCE
=150°-30°=120°.
∴∠A=∠PEC-∠ABE=120°-20°=100°.
当堂练习
QING JING YIN RU
8.如图,∠A = 51°,∠B = 20°,∠C = 30°,求∠BDC 的度数.
解法一:连接 AD 并延长到点 E.
在△ABD 中,∠1 +∠B =∠3,
在△ACD 中,∠2 +∠C =∠4.
∵∠BDC =∠3 +∠4,
∠BAC =∠1 +∠2,
∴∠BDC =∠BAC +∠B +∠C
= 51° + 20° + 30° = 101°.
A
B
C
D
(
(
20°
30°
E
)
)
1
2
)
3
)
4
当堂练习
QING JING YIN RU
解法二:延长 BD 交 AC 于点 E.
在△ABE 中,∠1 =∠B +∠A,
在△ECD 中,∠BDC =∠1 +∠C.
∴∠BDC =∠A +∠B +∠C
= 51° + 20° + 30° = 101°.
A
B
C
D
(
(
(
51°
20°
30°
E
)
1
)
2
F
8.如图,∠A = 51°,∠B = 20°,∠C = 30°,求∠BDC 的度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