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国际组织8.3区域性国际组织课件(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国际组织8.3区域性国际组织课件(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8.3 区域性国际组织
欧洲联盟
亚太经合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
非洲联盟
学习目标
1. 欧盟的性质、宗旨、作用、面临的困境、与中国的关系。
2. 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宗旨、组织方式、与中国的关系。
3. 东盟的性质、运行机制、目标原则、与中国的关系。
4. 非盟的性质、成立、目标、作用、与中国的关系。

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欧洲一体化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经济与货币联盟
欧盟
1952
1967
1969
1993
一.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1.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欧洲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①背景:欧洲是世界上率先进入现代化的地区,聚集了为数众多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成为区域一体化的领跑者。
②过程:
A.1952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B.欧洲一体化经历了从欧洲共同体到经济与货币联盟,再到欧盟的发展过程。
C.冷战结束后,大批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
③欧盟成员国
目前有27个成员国,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克罗地亚、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罗马尼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
2.性质(地位): 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政府间、一般性国际组织)
3.宗旨: 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4.主要机构
①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 欧盟最高决策机构。
②欧盟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欧盟立法与政策制定、协调机构 。
③欧盟委员会:欧盟立法建议与执行机构 。
④欧洲议会:欧盟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 。
⑤欧盟对外行动署:负责协调成员国外交政策。
乌克兰危机 英国“脱欧” 非洲难民危机 巴以冲突
5.作用及面临的困境
①作用(积极):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②困境(消极):近年来,欧盟经受了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6.中欧关系:
①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
②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③意义: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中欧加强交流互鉴和互利合作,有利于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有利于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7.欧盟的特点
①欧盟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欧洲历史上有关统一、联合或一体化的各种主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巨大损失,联合起来求和平、谋发展是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直接动力。
③欧盟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向欧盟让渡了大量主权,成员国政治、经济、安全等利益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未来欧洲一体化的步伐不会停止。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二.亚太经合组织
1.性质(地位):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政府间、专门性国际组织)
2.宗旨: 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3.组织方式
①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
②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
③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单边行动≠单边主义)
高官会
贸易和投资委员会
预算和管理委员会
经济技术合作高官指导委员会
经济委员会
部长级会议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最高级别会议
秘书处
1993年1月 在新加坡设立
组织机构
单边行动、集体行动、单边主义
1.单边行动:是各成员国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与承受能力,对具体产业及部门的贸易和投资进行灵活有序的安排。
2.集体行动:是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有成员都参加的行动,反映了所有成员的共同决心。
3.单边主义:是指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仅仅从自己的判断和自身国家利益出发,独断专行,不考虑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不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这是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一种表现。
4.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
①地位: 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
②作用:
A.自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B.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三.东南亚国家联盟
1.性质(地位):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政府间、一般性国际组织)
2.成立及成员国: 1967年成立,目前有10个成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3.原则:遵循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坚持以非正式的调节、协商解决成员之间的分歧和争端。
4.主要目标:
①维护和促进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进一步强化以和平为导向的价值观。
②通过加强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合作,提升地区活力。
③维护东南亚的无核武器区地位,杜绝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④确保东盟人民和成员国与世界和平相处,生活于公正、民主与和谐的环境中。
⑤建立稳定、繁荣、极具竞争力和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和制造基地,实现货物、服务、投资、人员、资金自由流动。
⑥通过相互帮助与合作减轻贫困,缩小东盟内部发展鸿沟。
东盟峰会
东盟
东盟协调理事会
东盟共同体理事会
东盟领域部长会议
东盟秘书长和东盟秘书处
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
东盟国家秘书处
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
东盟附属机构
5.组织机构: 9个
东盟峰会:就东盟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作出决策。
东盟协调理事会:由东盟各国外长组成。
东盟共同体理事会:包括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理事会、东盟经济共同体理事
会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理事会,协调其下设各领域工作。
东盟领域部长会议:致力于加强各相关领域合作,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
建设。
东盟秘书长和东盟秘书处:负责协助落实东盟的协议和决定,并进行监督。
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由东盟成员国指派的大使级常驻东盟代表组成,代表
各自国家协助东盟秘书处、东盟协调理事会等机构开展工作。
东盟国家秘书处:东盟在各成员国的联络点和信息汇总中心。
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负责促进和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的相关事务。
东盟附属机构:包括各种民间和半官方机构。
东盟的组织机构
6. 作用: 21世纪以来,亚洲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①“10+1”:东盟+中国。
②“10+3”:东盟+中日韩。
③“10+8”:指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俄罗斯8国的合作机制。
④东亚峰会,也称“10+6”峰会 ,2011年11月东亚峰会机制扩大到“10+8”。
7.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①在“10+1”和“10+3”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机制框架下,中国与东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②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③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
④2013年,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⑤202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东盟与欧盟
1.欧盟是欧洲最成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东盟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建立的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这两个组织都积极致力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2.欧盟是一个带有鲜明超国家性质的组织,东盟的组织结构则比较松散,对建立超国家机构持保守的态度。
3.欧洲联合的思想源远流长,东南亚国家在历史上缺乏地区联合的思想文化传统。
4.欧盟与东盟的一体化程度迥异, 在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区别。
例如,欧盟面临着东扩产生的成员国差异扩大、欧洲认同、债务危机、“疑欧主义”以及英国“脱欧”对一体化的影响等问题。而东盟面临着“东盟方式”困境、脆弱的国内政治生态以及成员国对不干涉主义原则的分歧等问题。

非洲联盟
非洲联盟
四.非洲联盟
1.性质(地位): 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政府间、一般性国际组织)
2.成立
①背景:非洲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洲,二战后,非洲众多国家纷纷赢得独立,并走上联合自强的道路,成为国际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②过程:1963年,成立非洲统一组织。1999年,通过《锡尔特宣言》,决定成立非盟。2002年,非盟正式取代非洲统一组织。
③成员:目前,非盟有55个成员,最重要的决策由首脑会议作出。
3.目标
①实现非洲国家和人民间更广泛的团结和统一。
②维护成员国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
③促进和平、安全和稳定。
④加快政治、社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⑤促进民主原则、大众参与和良政。
⑥促进和保护人权。
⑦推动非洲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⑧推动在各领域的泛非合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⑨协调和统一次区域经济体当前和未来政策。
⑩维护非洲共同立场和利益。
加强国际合作,创造条件使非洲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4.作用: 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5.组织机构
首脑会议 最高权力机构
执行理事会 由成员国外长或指定部长组成
非盟委员会 常设行政机构
泛非议会 立法与监督机构
和平与安全理事会 由15个成员国组成,其中5国任期3年,10国任期2年,均可连选连任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于2001年发起,2010年正式成为非盟下设机构
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 咨询机构,由成员国社会团体、专业团体、文化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组成
非洲法院 司法机构
金融机构 包括非洲中央银行、非洲货币基金、非洲投资银行三个机构,均尚未建立
6.中国与非盟的关系
①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
②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
③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
区域性国际组织
1.欧洲联盟
2.亚太经合组织
①性质(地位)
②成立
③宗旨、原则、目标
④组织方式、组织机构
⑤作用
⑥与中国的关系
3.东南亚国家联盟
4.非洲联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