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教学 目标 1.历史解释:了解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和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2.时空观念:通过观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3.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难点: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理解长征精神。
教法 学法 以“教学评一致性”教法为主,结合图示法、史料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红军自制的棕背心》《红军过草地时吃过的部分野菜标本》《红军自制的草鞋》和爬雪山、过草地(见课件)。教师: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程历尽艰难。这一路他们野菜充饥,风雨侵衣,这一路他们冒着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取得了长征胜利,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对红军战士特别钦佩又好奇呢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5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吧。 教师随笔
导 与 学 过 程 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 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 1.识读表格(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答案:(1)胜利: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 (2)失败:博古和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 2.识读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长征是怎样开始的 说说长征初期路线。 答案:(1)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上“左”的错误。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3)初期路线:红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毛泽东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过渡语: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克遵义,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了。大家对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于是一场伟大的转折正在酝酿。这次转折点是什么呢 板块二 遵义会议 1.观看视频《遵义会议》(见课件),识读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找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归纳会议内容。 答案:(1)时间:1935年1月。 (2)地点:贵州遵义。 (3)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阅读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答案:(1)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2)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问题探究: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 过渡语:遵义会议以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又有哪些重要的军事行动,克服了哪些困难 板块三 红军长征的胜利 1.识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见课件),观看视频《飞夺泸定桥》(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梳理遵义会议后红军继续长征的路线。 答案: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威逼昆明(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教师随笔
导 与 学 过 程 2.识读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红军胜利会师的概况。 答案:(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阅读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4)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阅读材料(见课件),分析伟大的长征精神的内涵。 答案:(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2)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3)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4)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结束语: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同时,它又像一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记者、战史专家和艺术家。长征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壮美的写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它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师随笔
板书 设计 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
与遵义会议
当堂 达标
教学 反思   本堂课教学内容是长征,鉴于本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也为了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小故事,在课堂上通过设计学生畅所欲言、自我展示等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把握长征经过,感受长征的艰辛和不易,体会长征精神,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了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教学中掌握长征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对史料的深层次解读和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