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教学 目标 1.历史解释:明白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理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时空观念:通过学习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的基本史实,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经过。 3.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树立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怀。 4.唯物史观:通过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了解,客观评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学习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民战争路线,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论从史出的基本观点。重点 难点 重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难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百团大战的作用。教法 学法 以“教学评一致性”教法为主,结合图示法、史料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见课件)。教师:这首歌反映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北方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游击战的场景,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军民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那么敌后战场是怎样开辟的 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18课《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探究谜底吧!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 正面战场的抗战 1.识读图文资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平型关大捷的时间、八路军参战部队和战果,分析其重大意义。 答案:(1)时间:1937年9月。 (2)参战部队:林彪指挥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3)战果:歼灭日军1 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 (4)历史意义: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观看视频《台儿庄战役》(见课件),识读图文资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台儿庄战役的开始时间、指挥者、所属会战、结果,分析其意义。 答案:(1)开始时间:1938年3月。 (2)指挥者:李宗仁。 (3)所属会战:徐州会战。 (4)战果:歼敌1万余人。 (5)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3.识读图文资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列表归纳武汉会战的概况。 答案: 时间1938年6月—10月地点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战役万家岭大捷等特点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持续最久结果中国军队于10月有序撤出4.阅读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武汉会战的影响。 答案:(1)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多月,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武汉会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5.识读图文资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说出正面战场的其他抗战史实。 答案:(1)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英勇作战,壮烈殉国。 (2)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最终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1944年,日军在正面战场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河南、湖北等省大片土地。 过渡语:正面战场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军将重点转向共产党、八路军,敌后战场将会如何应对呢 板块二 敌后战场的抗战 1.观察《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敌后战场是如何开辟的。有何意义 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在哪儿 答案:(1)开辟: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 (2)意义: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3)敌后战场指挥中枢: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2.观看视频《百团大战》(见课件),识读人物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列表归纳百团大战的时间、作战区域与部队、战果。 答案: 时间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地区华北地区部队八路军100多个团领导人彭德怀战果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敌方交通线近2 000千米,拔掉据点近3 000个3.阅读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百团大战的影响。 答案:这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4.识读图文资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说出根据地军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的史实,指出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 答案:(1)史实:①根据地军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先后取得神头岭、响堂铺、黄土岭等伏击战的胜利。②左权将军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狼牙山五壮士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③敌后军民进行艰苦的反“扫荡”作战,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疲于奔命。 (2)地位: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过渡语: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牵制并消耗了大量日军,创造了全民参战的奇迹,这不仅对坚定国民党的抗战信心,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开展的 板块三 全民族坚持抗战 1.识读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日本对华政策变化,中国各阶层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1)日本对华政策变化: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政府改用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 (2)中国各阶层态度:①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②国民党顽固派: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③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进行坚决回击,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并重建新四军军部。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压力,表示今后不再“剿共”。皖南事变的政治解决,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答案:(1)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2)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3)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4)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回国参战。 (5)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6)台湾人民:①台湾人民通过举行反战暴动、开展游击斗争、抵制奴化教育等方式打击日本殖民统治和战争政策。②七七事变后,大批爱国台胞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战,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过渡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板块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识读图文资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列举史实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答案:(1)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2)美、英、苏、中等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3)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取得仁安羌战役的胜利。 (4)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应归还中国。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牵制抗击了侵华日军50%以上,从1943年起开始转入反攻。 (6)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 结束语: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略上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板书 设计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当堂 达标教学 反思 本堂课教学可以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通过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中国军队奋勇杀敌、顽强拼搏的抗战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中华英雄儿女的敬仰之情,让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训。此外,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个人感受的尊重和聆听,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