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我已经 长大了》 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我已经 长大了》 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我已经长大了》教学设计
课题 我已经长大了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1年级
学习目标 1.能够清晰知晓自身身体成长指标及技能掌握情况,理解长大包含身体与心理成长两方面;能准确表述自己养成的好习惯、学会的新技能,清晰讲述成长故事。2.通过 “聊天室” 填写、“游戏角” 交流分享、“加油站” 亲子互动等环节,锻炼学生自我观察、表达交流、总结反思能力,掌握梳理自身成长的方法。3.激发自我认同感与成长自豪感,增强责任意识,促进主动养成良好习惯、追求成长进步的积极情感,推动良好亲子沟通。
重点 1.全面认识 “长大”,明确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的具体体现。2.积极分享成长经历,清晰表达自我成长变化。
难点 理解心理成长的内涵,将课堂分享的成长感悟转化为持续养成好习惯、追求成长的实际行动,实现认知到行为的有效衔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欢快的歌曲《我真的很不错》小朋友们,这首歌里是不是一直在夸 “我真的很不错” 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棒的地方呢!大家想一想,自己学会了哪些新本事,让自己变得这么不错呀? 是不是因为我们慢慢长大了,才学会了这么多事情呢?比如有的小朋友会自己系鞋带,真能干;有的小朋友能帮妈妈洗碗,太懂事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已经长大了》,好好找找自己成长的小脚印,感受长大的快乐和自豪吧!出示课题。 欣赏歌曲,引入主题。 通过欣赏歌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天真屋小辉长大了1.说一说,图片中小辉长大了的事情?按时起床:第一幅图小辉能在闹钟响后自觉起床,体现生活作息自律,是成长中学会自我管理的表现 。独立睡眠:第二幅图小辉独自在卧室床铺睡觉,说明具备独立睡眠能力,不再依赖他人陪伴,是成长标志 。主动家务:第三幅图小辉主动拿拖把拖地,表明懂得承担家务,有了家庭责任意识,是成长的体现 。整理物品:第四幅图小辉自己整理衣物、书包等物品,显示出具备自我整理的生活技能,体现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是长大的表现 。2.还能从哪些方面看出小辉长大了? 会穿衣服 系鞋带 擦桌子 玩具放回箱子 用卷笔刀削铅笔 早晚刷牙 认真完成作业 关心别人 二、聊天室长大不仅包括身体的成长,也包括心理的成 长。我的身高125 厘米。我的体重25 千克。我的肺活量1200 毫升。 我一分钟跳绳的个数80 个。 我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我比小时候更加勇敢、懂事、爱干净啦! 你可以拿着体检报告,把身高、体重、肺活量这些准确数据填上,再想想自我真棒!三、游戏角活动一说一说小刚养成了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你养成了哪些好习惯呢 你准备怎样养成新的好习惯呢 和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一下吧。(1)我的好习惯分享我养成的好习惯可多啦!我每天回家都会先把作业拿出来,安安静静写作业,写完了再开心玩。还有哦,我每天早晚都会好好刷牙,牙齿白白净净,吃东西可香啦!我也像小刚一样,喜欢观察小花小草,看它们发芽、开花,可有意思啦 !(2)养成好习惯的计划我想养成每天整理小书包的新习惯!我打算这样做:晚上写完作业,就把课本、本子、铅笔都分类放好,大书放下面,小本子放上面,铅笔、橡皮放进笔袋。每天睡觉前检查一遍,要是忘带东西,第二天到学校会着急的!我要坚持天天做,慢慢就变成好习惯啦,到时候和小组同学分享我的 “整理小妙招”!活动二涂一涂请给代表你自己能做的事情的花朵涂上颜色,来欣赏你的小花园吧。洗衣服 洗碗 擦桌子 拖地活动三 “我的成长宝藏” 分享会 说说自己像小树苗一样,除了身体长高,在生活里 “长出” 的新本事(养成的习惯 ),比如 “我能自己叠小被子,把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小豆腐块啦”“我养成了每天早起晨读的习惯,像小公鸡打鸣一样准时” ;再讲讲想 “种” 新习惯的计划,像 “我想养成每天帮妈妈递拖鞋的习惯,从明天开始,看到妈妈回家就赶紧拿拖鞋” ,和小组同学互相分享、给小伙伴出主意怎么坚持。 活动四 “我的能力小花圃” 贴贴乐 准备画有不同生活技能(如 “自己系鞋带”“给绿植浇水”“收拾玩具” )的小花卡片,让学生选出自己能做到的,贴在 “小花圃” 背景纸上,组成专属 “能力花圃” ,还能互相参观,说说 “这朵小花(技能 )我也会,我是这样做的” 。活动五 “好习惯接力棒” 情景演 设定日常情景(如 “早上起床准备上学”“课间十分钟” ),让小组合作表演,既要展现已有的好习惯(像按时起床、课间整理桌面 ),也要 “设计” 养成新习惯的过程(比如演 “记住每天带齐文具” ,从忘带着急,到通过定闹钟检查、让书包当 “小提醒员” 养成习惯 ),演完一起说说哪里做得像 “长大的样子” 。 四、加油站 把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看看自己的变化。这是我三岁时的照片哟!看,我正坐在宝宝椅上,妈妈拿着勺子喂我吃饭,我嘴巴张得大大的,像只小小鸟。那时候我连勺子都拿不稳,饭菜总掉得满身都是,妈妈每天要给我换好几件衣服呢。 现在我长大了,看这张上周拍的照片,我自己坐在餐桌前,用小勺子大口吃饭,米饭一粒都不掉,还会自己端碗喝汤呢。妈妈说我从 “饭来张口” 的小不点,变成会自己吃饭的小大人啦! 还有这张一岁的照片,我在学走路,爸爸弯着腰扶着我的胳膊,我走得摇摇晃晃像只小企鹅,走两步就摔倒在爸爸怀里,还咯咯笑。现在我能跑能跳,体育课上还能和同学比赛跑步,再也不用人扶啦! 五、拓展延伸1.你现在会自己做哪些事情,而小时候需要爸爸妈妈帮忙呢? 小时候穿衣服要妈妈帮我扣扣子,现在我能自己系鞋带、穿好整套衣服啦;小时候玩具洒一地要爸爸收拾,现在我会自己把玩具放回玩具箱。 2.当你遇到小困难时,比如铅笔断了,你会怎么做呢?这和小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现在我会自己拿出卷笔刀削铅笔,小时候会哭着找妈妈帮忙。我长大了,能自己解决小问题啦。 3.你觉得自己在学校里有哪些 “长大” 的表现? 上课能认真听老师讲课,不随便说话;课间会主动把掉在地上的纸屑捡起来;还能帮老师把同学们的作业本收齐,这些都是长大的表现。 4.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你会怎样做才像个 “大孩子”? 会主动分享玩具,不抢别人的东西;如果小伙伴不小心摔倒了,我会扶他起来,还会问他疼不疼,这就是长大的样子呀。 看一看,想一想 思考、交流活动、交流做一做。 拓展活动 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自律行为、独立能力、责任意识和自理技能都是成长的体现,帮助学生理解 “长大” 的多元内涵,增强成长认同感。引导学生从身体指标(身高、体重等)和心理成长(技能掌握、品性提升)两方面感知 “长大” 的完整内涵,通过自我梳理增强成长自信与对成长的全面认知。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活动(分享、实践、表演等),引导学生梳理自身已养成的好习惯与掌握的生活技能,明确养成新习惯的方法,在实践与交流中深化对 “成长体现于习惯养成和能力提升” 的认知,增强自我认同感与主动成长意识。通过回忆照片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自身成长变化(包括身体、能力、心理等方面),在回顾与分享中深化对 “长大” 的理解,增强成长的自豪感与自我认知。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从生活自理、问题解决、校园表现、人际交往等方面感知成长的具体体现,在对比与反思中深化对 “长大” 的理解,增强成长的自我认同与责任感。
课堂练习 亲子分享跟爸爸妈妈讲一讲,自己在哪些方面 长大了,请爸爸妈妈给你提出新的要求吧。 想一想,做一做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与技能。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到长大既包括身高、体重等身体上的变化,还明白了长大也体现在学会新技能、养成好习惯等心理与能力的成长上,更懂得了要带着自豪与责任,继续努力成为更棒的自己。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我已经长大了小辉长大了身体指标和心理成长游戏活动 :自身已养成的好习惯与掌握的生活技能照片对比感受 “长大”了 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回顾已讲知识点,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