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1. 运用类比推理,概述萨顿的假说。2. 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3. 利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完成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比较表格,尝试归纳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基因行为 染色体行为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1) 根据以上事实,萨顿做出的假说是什么?(2) 通过类比推理得出的假说,为什么还需要实验验证?(1) 通过查阅教材和资料,也可以上网查询,写出果蝇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主要优点。(2) 对果蝇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体细胞中共有4对染色体。下图是雌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果蝇中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是哪几对?这些染色体被称作什么染色体?②果蝇中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是什么?这对染色体被称作什么染色体?雌雄果蝇体内的这对染色体有什么不同?③测果蝇基因组需要测几条染色体?(1) 实验过程及现象:P 红眼()×白眼() ↓ F1 红眼(、) ↓雌雄交配F2 3/4红眼(、)、1/4白眼()①F1仅有红眼果蝇,这说明了什么?②F2中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了什么?③F2中只有雄果蝇出现白眼性状,说明果蝇眼色的表现与什么相联系?(2) 提出问题:白眼性状的表现为何总与性别相联系?(3) 作出假设:白眼基因(用w表示)、红眼基因(用W表示)位于 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对应的基因。(4) 解释:用遗传图解改写上述实验图解。F2雌 雄(5) 演绎推理:测交实验。某班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来进行验证,请分析哪个实验更具有说服力。(6) 实验结论: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从而证明了 。(7) 摩尔根的新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观察下列图示,得出相关结论。①一条染色体上有 个基因。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1) 细胞遗传学结果表明,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图中染色体上的黑色横线代表基因的位置,在图中的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D、d,解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性状分离的内在原因。①在上图中完成相关基因的标注。②性状分离的内因是什么?其细胞学基础是什么?(2) 右图是某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的分布图,图中属于等位基因的有哪些?属于非等位基因的有哪些?上述非等位基因中能自由组合的是哪些(不考虑互换)?(3)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活动方案】活动一:染色体行为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同源染色体中也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1) 基因在染色体上。(2) 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活动二:(1) ①易饲养,②繁殖快,③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等。(2) ①Ⅱ、Ⅲ、Ⅳ。常染色体。②X、Y染色体。性染色体。雌果蝇中的性染色体为XX,雄果蝇中的性染色体为XY。③5条。活动三:(1) ①红眼是显性性状。②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定律。③与性别相联系。(3) X染色体。(4) 略。(5) 右边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左边实验中,无论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测交实验结果都相同;右边实验中,后代中的雄性与亲本中的雌性具有相同的性状,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6) X 基因在染色体上(7) ①多 ②线性活动四:(1) ①略。②等位基因的分离。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 A与a、B与b、C与c都是等位基因。A(或a)和C(或c)、B(或b)和C(或c)、A(或a)和B(或b)是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即A(或a)和C(或c)、B(或b)和C(或c)能自由组合。(3)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