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导学目标
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2.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3.了解计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4.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5.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停表、手表测量时间;
6.了解计量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1.长度的基本单位,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2.能使用停表、手表测量时间。
难点:1.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活动一、自学教材第9页到第10页,完成以下问题
1.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为 ;
2.长度的国际单位: ,基本测量工具 。
3.单位换算:1km= m。
1m= dm= cm= mm= μm= nm。
活动二、认识刻度尺
完成第10页活动1
1.你所用的刻度尺的量程(即测量范围)是多少?分度值(相邻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是多少?答: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请说说你所知道的长度测量的工具

活动三、阅读第11页,并完成必做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刻度尺使用前:看清 、 和 。
2.使用时:零刻度线要对准 ,刻度线要 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 ,测量结果的记录既要有 ,又要有
和 。
4.请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写相关测量数据
测量对象 刻度尺的分度值 单位 长度 宽度
课本
作业本
活动四、认识测量的误差
1. 误差: 值与 值之间的差异。
2.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利用多次测量 。
二、测量时间
自学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常用测量工具: 。
补充知识
2.仔细观察下图机械秒表,
甲图: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 ,大表盘的分度值是 。
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 ,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
乙图: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 ,大表盘的分度值是 。
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 ,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
甲图 乙图
3.完成实验:用表测量时间
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
脉搏跳动次数 所需时间
10次
80次
1min
【合作探究】
1.(2024 碑林区校级二模)下列几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用的课桌高约0.8dm
B.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h
C.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15s
D.1s内人的心跳大约为75次
2.(2024 惠州模拟)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停表的读数为    s。
3.(2023秋 巴彦县校级月考)同学们测量一木板的长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在测量中的错误有(写出两条即可):
(1)   。
(2)   。
当堂检测
1.(2023秋 平邑县期中)如图所示,四个计时器能成功地记录下100m短跑时间的是 (  )
A.乙、丙和丁 B.只有甲和乙
C.只有乙和丙 D.只有乙和丁
2.(2023秋 利辛县校级期末)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7.2mm=7.2mm×10﹣3=7.2×10﹣6m
B.15m=1.5×10﹣7=1.5×10﹣7μm
C.2.5km=2.5km×105cm=2.5×105cm
D.3.0×106cm=3.0×106×10﹣2m=3.0×104m
3.(2024 珠海校级一模)小九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下列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
A.实心球成绩为50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5m
C.跳绳1s跳30次 D.1000m跑步用时4min
4.(2024 根河市校级模拟)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B.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5.(2023秋 郏县期末)关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测量操场的宽度,应该选择量程较大的卷尺
B.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不能歪斜
C.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前一位
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单位
6.(2024 天宁区校级模拟)2021年7月郑州经历了极端暴雨天气。小明同学用饮料瓶和自制刻度尺制做了一个简易量雨器(如图所示),他测得某暴雨日一小时的降雨量为28.9m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B.结果中的“9”是准确值
C.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D.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必须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
7.(2023秋 宿豫区期末)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情况是否正确及木块的长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cm
B.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cm
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cm
D.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0cm
8.(2024 平顶山一模)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刻度尺A、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A刻度尺测得物体长度是    cm,B刻度尺测得物体长度的精确程度比A刻度尺的    (选填“高”、“低”或“一样”)。
9.(2024 芜湖模拟)如图所示,N95型口罩是NIOSH认证的9种颗粒物防护口罩中的一种。N95型口罩可以对空气动力学直径物理直径为0.75μm的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5%。其中0.075μm=   m,某种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所以N95型口罩对该病毒    (选填“能”或“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10.(2024 岳阳楼区校级开学)小明用卷尺测量一张桌子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75.2cm、75.4cm、75.3cm、77.2cm、75.1cm,剔除错误数据后,这张桌子的长度应记作    cm。
11.(2024 南召县开学)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机械秒表的读数是    s。
12.(2023秋 卫辉市期中)有位爸爸辅导女儿做作业的视频火了,当时应该是学测量内容。看到爸爸在视频中忍着怒火,爸爸问女儿:“冰箱只有1厘米吗?铅笔却有15米?你信不信我掏出40米的大刀!”女儿却机智回应:“你40米的大刀正好削我15米的铅笔!”一定学会测量长度,如图是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宽度,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
A.   。
B.   。
C.   。
(2)如图乙是某网友曝光的不同厂家的卷尺,刻度不一样长。居然还埋怨秦始皇统一的度量衡不彻底。由于测量工具不精确,即使方法正确,在测量时也会造成    。
参考答案及解析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活动一
1. 长度 时间
2. 米 刻度尺 3. 1000
10 102 103 106 109
活动二
1. 0-15cm 1mm
2. 直尺 三角板 皮尺 卷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活动三
1. 零刻度 量程 分度值
2. 待测长度的一端 紧贴
3. 垂直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活动四
1. 测量值 真实
2. 求平均值 。
二、测量时间
1. 秒 s 钟表
补充知识
2.甲图: 30s 0.1s 。
15min 0.5min 。
乙图: 60s 0.2s 。
60min 1min 。
合作探究
1.C。
【解析】A、中学生用的课桌高约8dm,故A错误;
B、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45min,即0.75h,故B错误;
C、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15s,故C正确;
D、1s内人的心跳大约为1次,故D错误。
2.1;3.50;110。
【解析】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5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5.50cm﹣2.00cm=3.50cm;
图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50s,因此秒表读数为1min50s,即:110s。
3.(1)刻度尺的整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2)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或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解析】(1)由A图看出,刻度尺的整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应使用零刻线或者其它整刻度线做测量起点;
(2)由B图看出,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2)由C图看出,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当堂检测
1.A。
【解析】短跑所用时间少,对仪器的选择原则是量程够用就可以,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同时要求仪器方便操作,所以甲手表不方便计时;用乙电子表、丙机械停表和丁电子停表比较合适,故A正确、BCD错误。
2.D。
【解析】A.7.2mm=7.2×10﹣3m,题干换算计算错误,故A错误;
B.15m=15×106μm=1.5×107μm,题干中间换算单位缺失,故B错误;
C.2.5km=2.5×105cm,题干中间换算单位多出km,故C错误;
D.3.0×106cm=3.0×106×10﹣2m=3.0×104m,故D正确。
3.D。
【解析】A.中学生掷实心球的成绩在10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1min跳绳可达180次,1s跳3次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1000m跑的成绩一般在3min40s左右,速度慢的需要4min,故D符合题意。
4.C。
【解析】A、观察时如果视线倾斜,属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改正,多次测量与此无关,故A错误;
B、这种方法不能减小由于刻度尺精密程度不够而产生的误差,任何方法都不可能避免误差,多次测量与此无关,故B错误;
C、估测产生的误差,每次测量可能不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有利于减小由此而产生的误差,故C正确;
D、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产生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不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故D错误。
5.C。
【解析】A、为了测量操场的宽度,应该选择量程较大的卷尺,故A正确;
B、使用刻度尺时,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不能歪斜,故B正确;
C、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错误;
D、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记录数据要写单位,故D正确。
6.C。
【解析】A、误差不能避免,任何测量结果都存在误差,故A错误;
BC、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故28.9mm的分度值为1mm,28mm是准确值,0.9mm是估读值,故B错误,C正确;
D、若刻度尺零刻线磨损,可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故D错误。
7.D。
【解析】由图可知甲刻度尺1个小格代表的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乙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AB、木块左端与甲刻度尺的10.0cm对齐,右端约与11.4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11.4cm﹣10.0cm=1.4cm,但木块没有与有刻度的一边靠近,此测量方法不正确,故A、B错误;
CD、木块左端与乙刻度尺4.00cm对齐,右端与5.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40cm﹣4.00cm=1.40cm,测量方法正确,故C错误,D正确。
8.2.7;高。
【解析】(1)刻度尺A的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是1cm,测量时是从2.0cm(最后的那个零是估计值)开始测起的,末端示数4.7cm,物体的长度为4.7cm﹣2.0cm=2.7cm;
(2)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1cm,即1mm,测量是从13.00cm开始测起的,末端示数为15.70cm,物体的长度为15.70cm﹣13.00cm=2.70cm;从这两次的测量结果,可以说明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与最小刻度值有关,B刻度尺测得物体长度的精确程度比A刻度尺的高。
9.7.5×10﹣8;能。
【解析】因为1m=106μm,因此0.075μm=0.075×10﹣6m=7.5×10﹣8m
因为1m=109nm,因此100nm=10﹣7m>7.5×10﹣8m
所以N95型口罩对新型冠状病毒能起到防护作用。
10.75.3。
【解析】小明用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77.2c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较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这张桌子的长度为L75.3cm。
11.米;1.30;337.5。
【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3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L=7.30cm﹣6.00cm=1.30cm;
图乙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停表读数为5min37.5s,即337.5。
12.(1)A.刻度尺没有放正;B.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C.视线没有与刻度尺尺面垂直;(2)误差。
【解析】(1)三处错误:A、由图看出,他没有把刻度尺放正,这样测量不准确;
B、由图看出,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C、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2)由于测量工具不精确,即使方法正确,在测量时也会造成误差。
我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