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导学案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导学目标
1.了解光的用途,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等现象。
3.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光在真空中的光速。
4.知道光的色散及用光的色散解释彩虹等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建立“光线”模型,并运用“光线”分析影子的成因等现象。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活动一、光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让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黑暗。
1.光的作用都有哪些?
活动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活动1】认识光源
1、观察书上第51页的图3-1-2后,归纳总结这些物体具有的共同的特点是:
2、自己想一想:电灯没有开它能不能发光?蜡烛没有点着之前能不能发光
月亮亮吗?它自己能不能发光?这些例子具有的共同的特点是: 。
电灯的发光和太阳的发光有什么不同?
归纳与总结:
能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_____,光源可分为: 、 。
〖思考〗下面物体哪些是光源?萤火虫.放映幻灯片的银幕.放映的电视机荧屏.太阳、月亮、恒星、蜡烛、宝石。并思考哪些是天然光源和人选光源?
〖活动2〗点燃一支蜡烛,用硬纸片挡住, (能/不能)看到烛光?
在硬纸片上开个小孔, (能/不能)看到烛光?
〖思考〗通过这一现象可以知道光是怎样传播的?
〖思考〗光在各种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如何实验证明?
探究实验:光的传播路径
演示实验:①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 ②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 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
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 光在水中沿 传播: 光在透明玻璃中沿 传播:
〖总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用一根带有箭头的实直线表示光线。
活动三、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影子的形成
〖活动〗手影游戏
〖质疑〗为什么会形成手影?手影与手和灯的位置关系怎样?
〖总结〗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物体,在 区域形成与物体形状相同的 .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活动四、光的传播速度:(阅读课文第52页)
〖总结〗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最大,约为 ,相当于光在1秒内绕地球运行7.5圈。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 。
2.光在真空中1年里传播的距离约为 km= m,光年的符号是 。
活动五、光的色散
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用光屏来接收经过三棱镜后的光线。如右图所示。
归纳与总结:
太阳光是由 等色光组成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是 。
例: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着著名的“人工虹”,这一现象的形成是
现象。
活动六、认识光的三基色
刚才大家把太阳光分解成多种色光,那么把几种色光进行混合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
1、活动:想一想:怎样用一种简单的办法从白光中得到某一种色光?
结论: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
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
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
2、把红、绿、蓝三种色光两两混合,结果是怎样的呢?
(说出阴影部分的颜色)
归纳与总结:光的三基色: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合作探究】
1.(2024 兴化市一模)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影子正好落到地球上时,就会发生神奇的日食奇观,如图,在a、b、c、d位置此刻都看不到日食现象的是(  )
A.a、b两位置 B.b、c两位置 C.a、c两位置 D.a、d两位置
2.(2023秋 姑苏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光屏上。
(1)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范围为ab,位于光屏a点处的色光颜色为    (红/紫)色。光屏应选择白色,理由是    。
(2)请你举一个与此实验现象原理相同的例子:   。
(3)若三棱镜摔坏了后,截面变成,   (能/不能)完成以上实验。
(4)小雨想继续验证红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   (A/B)。
A.在三棱镜之前放一个红色透明塑料纸,让太阳光通过塑料纸,再照射到三棱镜上
B.将透明的三棱镜换成红色玻璃制成的三棱镜
3.(2022秋 淮安区期中)如图所示,利用塑料吸管和激光笔,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1)激发笔发出的光,集中较高的   ,对着眼睛照射,   (选填“会”或“不会”)损害眼睛。
(2)将塑料吸管拉直,打开激光笔,由吸管的一端照射,吸管的另一端对着墙壁,观察到墙壁上出现一个   ,表明激光笔发出的光通过   ,光是沿   传播的。
(3)弯曲吸管的一端,用激光笔从吸管的一端照射,吸管的另一端对着墙壁,观察到墙壁上没有出现   ,表明激光笔发出的光   ,光不会沿   传播。
当堂检测
1.(2023秋 献县校级期中)下列物质中全部是光源的是(  )
A.璀璨的星星、篝火
B.耀眼的玻璃屏幕、正在发光的灯泡
C.萤火虫、太阳
D.光彩夺目的钻石、蜡烛的火焰
2.(2023秋 赛罕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
C.光线是表示光传播径迹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D.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3.(2024 徐州模拟)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4.(2023秋 运城期末)2023年7月28日晚上,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开幕式上金色烟火绽放,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几声巨响,带有“12”至“1”数字的倒计时烟花字母依次腾空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灿烂的烟花不是光源
B.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可以沿曲线传播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
D.先看到烟花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5.(2024 蒙城县模拟)如图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针孔是圆形的,蜡烛位置可调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则像的形状改变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推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6.(2023秋 青原区期末)晴朗的夜空下,小明观察到中国空间站飞过他的头顶。外表不能发光的空间站是通过反射太阳光被小明观察到,表明夜空中的空间站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为了看清楚空间站,小明应选择    (选填“亮”或“暗”)的夜空。
7.(2024 赣州模拟)如图所示,这是某十字路口的右转弯盲区警示带。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的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它是由光的    形成的;某时刻前车司机通过后视镜看到后面一车辆左边转向灯亮起,则该车是要向    变道。
8.(2024 丰县校级一模)如图所示,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三个小孔需要在    ,人看到烛焰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此时从小孔中看见的    (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9.(2024 镇平县一模)去年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野外生存的很多知识和技能。比如,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0点。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0点最近的点A,则0A所指示的方向就是    (选填“东”“西”“南”“北”)方,这一判断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
10.(2024 南山区一模)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如图甲所示,圭表通过测量一年中每日正午时日影长度来推测二十四节气,日影是光的    形成的。圭表的原理如图乙所示,为了在圭尺上观察到清晰的日影,立表需要用    (选填“透明”或“不透明”)物体制作,立春节气正午日影比夏至长,说明立春节气正午太阳在位置    (选填“A”或“B”)。
11.(2023秋 黄山期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从地面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要2.6s,则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
12.(2024 获嘉县一模)宋代蔡卞在《毛诗名物解》中提到:“今以水喷日,自侧视之,则晕为虹霓”,此句描述了一种“人工造虹”的方法。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    现象,通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人们发现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
13.(2024春 鼓楼区校级月考)光速的测定在物理学中有多种方法,迈克耳逊曾用类似于下述方法在地球上较精确测定了光速。将激光发射器和接收装置按图示位置固定,装置a是四个侧面均镀有高反光涂层的正方体,可绕固定的中心轴转动(图示为俯视图),当正方体转动到图示位置静止时,激光束恰能以45°角照射到某侧面中心P点处,反射到相距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山顶上,经此处的光反射器(内部结构未画出,不计光在其中的传播时间)反射后,平行于原光线射到正方体另一侧面中心Q接受点处,最终被接收装置接收到。
(1)若光速为3×105km/s,正方体到光反射器之间的距离为30km,则光从P点射出到射回Q点所用的时间为    s;
(2)当正方体的转速为n圈/秒时,接收装置可接收到激光,正方体与对面山顶光反射器间距离为30km,则测得的光速最大为    m/s。
参考答案及解析
【自主学习】
活动一
1.(1)因为有光,才使我们能看见周围的世界;
(2)地球上花草树木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
(3)利用光还可以产生电能使汽车奔跑;
(4)光纤通信利用激光传递信息。
活动二
活动二
【活动1】
1、这些物体能发光
2、电灯没有开它不能发光;蜡烛没有点着之前不能发光;
月亮很亮,但是它自己不能发光。上面的例子中的物体都不能发光。
电灯的发光和太阳的发光的区别是,电灯是人造的,太阳是天然存在的。
归纳与总结:
光源 人造光源 天然光源
〖思考〗
萤火虫、放映的电视机荧屏、太阳、恒星是光源。
天然光源:萤火虫、太阳、恒星
人造光源:放映的电视机荧屏
〖活动2〗不能

〖思考〗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思考〗直线 直线 直线
〖总结〗直线
活动三
影子的形成
〖总结〗不透明 被不透明物体挡住 影子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活动四
1.3×108 m/s 3/4 2/3
2.l.y。
活动五
归纳与总结:
红、橙、 黄、绿、蓝、靛、紫
牛顿
例:光的色散
活动六
1、让白光通过某一种颜色的透明玻璃纸
结论:红 绿 蓝
2、黄 品红 青
红 绿 蓝
【合作探究】
1.【解析】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由图可知,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亮挡住,b、c两点会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而a、d两点能看到太阳,不能形成日食,故看不到日食现象。
【答案】D。
2.【解析】(1)(2)(3)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因为紫光的波长最短,最容易偏折,故A处为紫色的光,雨后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因为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光屏应该用白色的;
(4)若三棱镜摔坏了后,截面变成“”,透镜的折射能力不变,仍然能完成以上实验,如图所示:

(5)因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小雨想继续验证红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可以先在三棱镜之前放一个红色透明塑料纸,红色透明塑料纸只让红光透过,再照射到三棱镜上,若发生色散则说明红光是复色光,若不发生色散则说明红光为单色光,故A正确。
【答案】(1)紫;可以反射所有色光;(2)彩虹的形成;(4)能;(5)A。
3.【解析】
(1)激光笔发出的激光,集中较高的能量,直接照射眼睛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所以不能照射到人的眼睛;
(2)用激光笔对着塑料吸管的一头,将塑料吸管拉直,发现光能从塑料吸管的另外一头射出,另一端放置的墙壁上会观察到亮点,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把吸管弯曲,用激光笔射一束光从一管口入射,不会从另一端射出,观察到墙壁上没有出现光斑,表明激光笔发出的光没有通过吸管,
说明光在空气中是不可能沿曲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1)能量;会;
(2)亮斑;吸管;直线;
(3)光斑;没有通过吸管;曲线。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1.【解析】A、璀璨的星星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耀眼的玻璃屏幕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
C、萤火虫、太阳阳都能自行发光,都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
D、光彩夺目的钻石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解析】A、光线实际不存在。故A错误;
B、激光笔发出的是光,不是光线。故B错误;
C、光线是形象地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故C正确;
D、在光路图中,光线用实线表示,以与法线和反向延长线相区别。故D错误。
【答案】C。
3.【解析】(1)C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C符合要求;
(2)AB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答案】C。
4.【解析】A、灿烂的烟花是光源,故A错误;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可以沿曲线传播,故B正确;
C、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108m/s,故C错误;
D、先看到烟花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慢,故D错误。
【答案】B。
5.【解析】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正确;
B、孔离物的距离大于孔离屏的距离时,像缩小,孔离物的距离小于孔离屏的距离时,像放大,故B正确;
C、孔的形状不同,但所成的像相同,所以若将针孔相机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再用它看烛焰,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不变,说明小孔的形状不影响像的形状,故C错误;
D、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因为像距变大,所以烛焰的像变大,故D正确。
【答案】C。
6.【解析】物体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夜空中的空间站外表不能发光,不是光源,空间站是通过反射其他光被小明观察到,所以,小明应选择亮的夜空。
【答案】不是;亮。
7.【解析】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它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左边转向灯亮起,提醒前后车,该车是要向左变道。
【答案】直线传播;左。
8.【解析】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如图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眼睛、三个小孔和蜡烛在同一直线上,此时看见的烛焰发出的光,是正立的,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答案】同一直线上;正立;不是。
9.【解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在竖直的杆上,就会在地面上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这个黑暗的区域就是杆的影子,直杆阴影顶端在O点影子最短,应该是正午时间,小明可能是在北半球,也可能是在南半球,影子就应该是南北方向的,OA指示的是正北方向,AO指示的是正南方向。
【答案】北;光沿直线传播。
10.【解析】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圭表的原理如图乙所示,为了在圭尺上观察到清晰的日影,立表需要用不透明物体制作;
立春节气正午日影比夏至长,立春节气的太阳位置低在位置B。
【答案】直线传播;不透明;B。
11.【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递速度为3×108m/s;
从地面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2.6s,故地球和月球的时间为t1.3s,
故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s=ct=3×108×1.3s=3.9×108m=3.9×105km。
【答案】3×108;3.9×105km。
12.【解析】(1)彩虹是大气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珠时,光线被折射和反射,在天空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2)白光是一种复合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单色光组合而成。
【答案】色散;多种色光。
13.【解析】(1)此处的光反射器,不计光在其中的传播时间,那么光从P点射出到射回Q点所走的路程为60km,光速为3×105km/s,根据可知,这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光从P点射出到射回Q点所用的时间为2×10﹣4s。
(2)如果要接收装置可接收到激光,那么需要正方体转周的时间和光从P点射出到射回Q点所用的时间相同,当正方体的转速为n圈/秒时,转动周期为s,转动一圈的时间为s,那么转过周的时间为s,光从P点射出到射回Q点所用的时间为
这时间等于s,则
解得c=2.4n×105m/s。
【答案】2×10﹣4;2.4n×105。
我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