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导学目标1.用量筒测量体积;用天平测量质量。2.会分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数据处理、误差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过程。难点: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控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活动一 固体的密度测量〖活动〗测出小石块的密度。〖讨论〗这个实验的难点是什么? 。〖阅读〗(1)回顾量筒和量杯的使用,知道其作用及相关参数。(2)回顾量筒和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总结〗〖思考〗如何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方案〗写出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报告:器材: 。步骤: 。。。表达式: 。〖拓展〗如何测出不规则木块的密度?(木块浮在水面上)器材: 。步骤: 。。。表达式: 。活动二 液体的密度测量〖活动〗测出水的密度。〖方案〗器材:天平、一杯水、量筒、烧杯步骤:(1)测出 的质量m1(2)在烧杯中倒入 的水,测出 的质量m2(3)把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 的体积V表达式: 。〖评估〗这个实验中哪些环节容易形成测量误差,如何减小误差?。〖改进〗器材: 。步骤: 。。。表达式: 。【合作探究】1(2023 河北)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物体的密度。Ⅰ.小明选取适量某种相同的实心小球进行如下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静止时指针偏右,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把80个这种小球放在左盘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此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这些小球的总质量为 g。(3)向量筒中加入体积为15mL的水,然后向水中逐个缓慢投入小球,水不溅出,小球沉入水底。投入50个小球时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2所示,这些小球的总体积为 cm3。(4)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这种小球的密度为 g/cm3。Ⅱ.小红采用了如下方法测量另一种相同的实心小球的密度。(1)调节托盘天平至平衡后,左盘放适量小球,右盘放烧杯并往其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2)左盘中减少n1个小球,从烧杯逐渐取水倒入空量筒中,天平恢复平衡时,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为V1。(3)向量筒中逐个缓慢投入小球,水不溅出,小球全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投入n2个小球时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为V2。(4)若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写出用ρ水、V1、V2、n1、n2表示小球密度的表达式ρ= 。2.(2023 宁夏)2023年5月21日,第五届“丝绸之路”马拉松比赛在银川开赛,近两万五千人参加比赛,完成比赛后可获得完赛奖牌,如图1。有同学想知道完赛奖牌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测量:(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调平后如图2甲所示,请指出调平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2)改正错误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平衡。(3)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奖牌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数量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奖牌的质量是 g。(4)如图2丙,将奖牌缓慢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内,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2丁。则奖牌的密度ρ= g/c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该实验中,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原因是 。3.(2023 武威)小王买了一种果汁,他想在实验室中测量出这种果汁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果汁的总质量为106g;(3)将烧杯中的部分果汁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果汁的体积为 cm3;(4)用天平测烧杯和杯内剩余果汁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测得烧杯和剩余果汁的总质量为 g;(5)计算出果汁的密度为 g/cm3;(6)小王发现上述第(3)步操作时,有少量果汁附着在量筒内壁上,你觉得测得的果汁密度将会 (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当堂检测1.(2024春 海门区期中)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小明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冰的密度为已知)”的原理,采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平整地面上选择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他测出了以下物理量,其中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 )①脚印的深度②脚印的面积③积雪的厚度④冰的厚度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2.(2024春 鼓楼区期中)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B.使用排水法时,“适量”的含义是既能浸没枇杷,且放入枇杷后水不溢出量筒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D.枇杷浸没水中,若其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3.(2024春 滨湖区期中)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酒精的密度,测得的结果为0.86g/cm3。查阅资料后发现酒精的实际密度为0.79g/cm3。关于实验误差,下列分析中不可能的是( )A.测量前有水误滴入酒精中B.测烧杯和酒精总质量时,使用的砝码有磨损C.用量筒测倒出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D.测烧杯和剩余酒精质量时,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4.(2024 成华区模拟)芳菲四月,春满府河!小王同学远足春游时,带回一杯府河水,下面是他整理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河水密度的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顺序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将适量河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河水的体积V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河水的总质量m3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① D.③④①5.(2023 北京)小强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由于土豆太大,不能放入量筒中,他将土豆切下来一小块进行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使横梁水平平衡。(2)将土豆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土豆的质量为 g。(3)用量筒测出土豆的体积为40cm3。(4)该土豆的密度为 g/cm3。6.(2023 恩施州)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物理老师将体积都为V的水和待测液体倒入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左边是水,现象如图所示。(1)为了让横梁恢复平衡,应向 盘加砝码;若加上最小砝码后,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2)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质量(含游码读数)为m加,则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7.(2023 资阳)小明同学想测出妹妹的玩具——弹力球的密度,但是发现该小球放在水中时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调节天平平衡后,测量小球质量m,如图甲所示;B.用细线在小球下吊一个边长l=2cm的正方体小铁块放入装水的量筒中,静止时量筒液面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V1;C.取走小球,将小铁块单独留在水中,静止时量筒液面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V2;D.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1)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m= g,小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小球的密度ρ= g/cm3;此值要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2)若已知水的密度,图丙中,小铁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差大小ΔF= N。8.(2023 包头)小聪利用注射器、天平(带砝码)测量酒精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酒精,体积如图乙所示为 mL。将装有酒精的注射器放到天平上,测得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为28g。(3)用注射器继续抽取酒精至20mL处,再将注射器放到天平上,测得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为 g,测得酒精的密度为 g/cm3。(4)若第2次使用注射器抽取的酒精中混有气泡,则测得的酒精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本实验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9.(2023 南充)小明同学利用以下器材设计甲和乙两种方案测量金属球的密度,按图所示完成以下步骤。方案甲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不吸水)(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接着他按如图A所示的方法来称量金属球的质量,其中有两个错误:① ;②用手拿取砝码。(3)改正错误后,正确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和体积,如图B和图C所示;密度的测量值是 g/cm3。方案乙器材:电子秤、溢水杯、水①用电子秤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如图D所示。②将金属球放入溢水杯中,然后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测出总质量,如图E所示。③缓慢取出金属球,再向溢水杯中补满水,测出此时总质量,如图F所示。(4)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是 g/cm3,实验中取出金属球时会带出一些水,则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5)评估:在所有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小明同学发现两种方案测量结果依然有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10.(2023 湘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如图2所示,测得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g;向量筒中倒入部分饮料,如图3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 mL;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40g,则饮料的密度为 kg/m3。(3)只利用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和适量的水也能测量出饮料的密度,步骤如下:①调好天平,测出一个烧杯的质量m0:②将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③另一个烧杯装同样高度的饮料,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m2;则烧杯内饮料的体积V= ,密度ρ= (两空均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ρ水已知)。参考答案及解析【自主学习】活动一 固体的密度测量〖讨论〗误差分析〖总结〗〖思考〗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将固体栓好,慢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体积V2,物体的体积V=V2-V1;〖方案〗写出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报告:器材:石块 天平 量筒 细线 水 烧杯步骤: 1.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2.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将小石块栓好,慢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体积V2,石块的体积V=V2-V1;表达式: ρ=〖拓展〗 木块 细针 天平 量筒 水 烧杯步骤: 1.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2.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针将木块全部压入量筒内的水中,记下体积V2,石块的体积V=V2-V1;表达式: ρ= 。活动二 液体的密度测量步骤:(1)空烧杯(2)适量 烧杯和水(3)水表达式: ρ= 。〖评估〗在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的过程中,烧杯里有残留的水,导致体积测量偏小,测得的密度值偏大;调整实验步骤,将1、2、3调整为2、3、1,可以减小误差〖改进〗天平、一杯水、量筒、烧杯(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1(2)把烧杯中的水全部倒一部分进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V(3)测出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2表达式: ρ= 。【合作探究】1.【解析】Ⅰ、(1)称量质量前,游码应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右,则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由图1知,这些小球的总质量为20g+1.6g=21.6g;(3)由题意和图2可得,50个小球的总体积为V2﹣V1=20mL﹣15mL=5mL=5cm3;(4)一个小球的体积为0.1cm3,80个小球的总体积为0.1cm3×80=8cm3,则80个小球的密度2.7g/cm3;Ⅱ、(4)由图2和题意可知,n1个小球的总质量等于体积为V1水的质量,即m球=m水=ρ水V1,则一个小球的质量为m1,n2个小球的总体积为V总=V2﹣V1,则一个小球的体积为V1,一个小球的密度ρ。【答案】Ⅰ、(1)零刻度线处;左;(2)21.6;(3)5;(4)2.7;Ⅱ、(4)。2.【解析】(1)图2甲是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调平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游码未归零;(2)改正错误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根据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可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天平平衡;(3)由图2乙知,奖牌的质量m=100g+5g+2.6g=107.6g;(4)由图2丁知,奖牌的体积为V=16mL=16cm3;则奖牌的密度ρ6.73g/cm3;(5)奖牌的质量测量是准确的,从小烧杯往量筒中倒水时,小烧杯中的水倒不干净,造成所测奖牌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测量值偏大。【答案】(1)游码未归零;(2)右;(3)107.6;(4)6.73;(5)大;从小烧杯往量筒中倒水时,所测体积偏小,密度测量值偏大。3.【解析】(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3)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果汁的体积为V=40mL=40cm3;(4)烧杯和剩余果汁的总质量:m1=50g+10g+2g=62g;(5)量筒中果汁的质量m=m总﹣m1=106g﹣62g=44g,果汁的密度为:ρ1.1g/cm3;(6)若将烧杯中部分果汁倒入量筒时,不慎将少量果汁附着在量筒内壁上,则测得的体积偏小,根据ρ可知,测得的果汁密度将会偏大。【答案】(1)左;(3)40;(4)62;(5)1.1;(6)偏大。【当堂检测参考答案】1.【解析】根据题意,整个过程中雪变成冰时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公式ρ得:m=ρV。设:人脚印的面积为S,雪的厚度为h雪,冰的厚度为h冰;则雪的质量为:m雪=ρ雪Sh雪冰的质量为:m冰=ρ冰Sh冰则ρ雪Sh雪=ρ冰Sh冰解得ρ雪。又知:h冰=h雪﹣h脚印,h雪=h冰+h脚印;冰的密度已知,所以还需要测量积雪的厚度、脚印的深度与冰的厚度中的任意两个量均可。【答案】B。2.【解析】A、在用天平称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所以枇杷应放在左盘,故A错误;B、使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时,“适量”的含义是既能浸没物体,且浸没后不会超过量筒能够测量的最大体积,故B错误;C、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分度值越小越精确,故C错误;D、若枇杷浸没水中后其表面附着有少量的气泡则测出的体积将偏大,根据ρ,质量一定时,体积偏大,算出枇杷的密度将偏小。【答案】D。3.【解析】A、测量前,误在酒精中滴水,而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所以酒精中混入水会导致密度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B、砝码有磨损会导致测得酒精的质量偏大,根据ρ可知,体积不变时,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故B不符合题意;C、读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得的液体体积偏大,根据ρ可知,质量不变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故C符合题意;D、测烧杯和剩余酒精质量时,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会导致测得酒精的质量偏大,根据ρ可知,体积不变时,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4.【解析】为减少误差,不必测空杯的质量;根据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可知,②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然后用天平称出盛有河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2;③再把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河水体积V;④最后用天平称出剩余河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量筒中河水的质量m=m2﹣m3,河水的密度ρ。【答案】B。5.【解析】(1)由图甲可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2)天平的右盘上放有20g的砝码两个,游码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为2.4g,所以左盘中土豆的质量为m=20g+20g+2.4g=42.4g。(4)土豆的密度为ρ1.06g/cm3。【答案】(1)右;(2)42.4;(4)1.06。6.【解析】(1)指针偏左,应向右盘加砝码,如果加最小砝码后,指针偏右,说明右盘重了,应拿去最小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2)天平横梁平衡后,两盘的质量相等,即m水=m液+m加;根据m=ρV可得ρ水V=ρV+m加,所以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答案】(1)右;拿去最小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 2)ρ。7.【解析】(1)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小球的质量m=5g+2g+1.2g=8.2g;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由图乙知,V1=46mL=46cm3,由图c知,V2=36mL=36cm3,所以小球的体积V=V1﹣V2=46cm3﹣36cm3=10cm3;则小球的密度:ρ0.82g/cm3;因为取出小球时带走一部分水分,再测体积时会造成剩余水和铁块的总体积变小,所测小球的体积偏大,由ρ可知其密度偏小;(2)因为浮力是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所以小铁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差大小ΔF=F浮=ρ水gV排=1.0×103kg/m3×9.8N/kg×(0.02m)3=0.0784N。【答案】(1)8.2;10;0.82;小;(2)0.0784。8.【解析】(1)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端下沉,右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由图可知,注射器中酒精的体积为:V=10mL=10cm3;(3)由图丙可知酒精至20mL处时,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m=20g+10g+5g+0.8g=35.8g;则注射器中10mL的酒精质量为m′=35.8g﹣28g=7.8g,酒精的密度ρ0.78g/cm3;(4)若第2次使用注射器抽取的酒精中混有气泡,则用针管抽出来酒精的体积偏大,根据ρ,理论上测得的酒精密度偏小;(5)本实验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取样准确。【答案】(1)右;(2)10;(3)35.8;0.78;(4)偏小(5)取样准确。9.【解析】(2)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根据左物右码测出物体的质量,图中物体放在右盘、游码放在左盘了,且用手拿砝码;(3)图甲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金属球的质量m=50g+20g+2g=72g;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水的体积:V1=20mL,水和金属球的体积为V2=30mL,则金属球体积:V=V2﹣V1=30mL﹣20mL=10mL=10cm3;金属球的密度:ρ7.2g/cm3;(4)排开水的质量为:m排=72.0g+35.6g﹣98.0g=9.6g,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水9.6cm3,金属球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球=V排水=9.6cm3,金属球密度为:ρ球7.5g/cm3;实验中取出金属球时会带出一些水,再往溢水杯中加满水,总质量不变,排开水的质量不变,则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将不变;(5)在所有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小明同学发现两种方案测量结果依然有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是电子秤测量的体积比量筒测量体积时更精确。【答案】甲方案:(2)左码右物;(3)7.2;乙方案:(4)7.5;不变;(5)电子秤测量的体积比量筒测量体积时更精确。10.【解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平衡;(2)由图2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饮料的质量m1=50g+20g+1.2g=71.2g,图3中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饮料的体积V=30mL=30cm3;则饮料的质量m=m1﹣m2=71.2g﹣40g=31.2g;饮料的密度ρ1.04×103kg/m3;(3)烧杯内饮料的体积V=V水,饮料的质量m=m2﹣m0,饮料的密度ρ。【答案】(1)左;(2)71.2;30;1.04×103;(3);。我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