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单项选择题1.(2025·南京)史书记载,秦国旧贵族对商鞅变法多有不满,其中“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一规定引发强烈反对。该规定所涉及的变法措施是( )A.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B.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2025·连云)胡曾在《流沙》中写道:“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该诗描绘的场景发生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两汉时期3.(2024·镇江)战国时期某思想学派认为,治国首先要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必须用“术”,再次以法为教。该思想学派是(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4.(2024·宿迁)朱熹这样评价他:“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5.(2024·宿迁)“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青铜器种类单一 B.器表上文字是甲骨文C.青铜器功能多样 D.商代人缺乏审美意识6.(2024·常州) 按照西周的规定,天子可以享用九鼎。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竟问“鼎之小大轻重”,挑战周王权威。该事件反映了( )A.王室衰微 B.尊王攘夷 C.分封建国 D.诸侯争霸7.(2024·苏州)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开始设县,都在边境地区,悬在外边。用本意为悬挂的“县”字作行政设置名,可谓名副其实。战国时期,在秦国普遍推行、确立县制的是( )A.夏禹 B.商汤 C.夫差 D.商鞅8.(2024·扬州) 扬州有历史记载的筑城记录始于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当时应是( )A.春秋时期 B.汉朝 C.唐朝 D.宋朝9.(2024·盐城) 某学者认为:“商鞅变法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释放,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握了社会的主要财富,登上历史舞台”。该材料描述了商鞅变法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意义10.(2024·连云)“至于商朝的历史,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证据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且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刻有记录殷墟文字的甲骨 B.商汤灭夏的神话传说C.《史记·殷本纪》的记载 D.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11.(2023·苏州)下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 铁器数量(件) 铁农具数量(件)广西平乐银山岭 181 91河南辉县固围村 93 58长沙衡阳61座楚墓 70余 17辽宁抚顺莲花堡 80余 68山西长治分水岭 36 21A.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B.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C.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 D.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12.(2023·盐城)他的思想包含了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等。“他”是( )A.老子 B.孔子 C.主父偃 D.董仲舒13.(2023·盐城)如图反映的农业生产技术最早出现于( )A.殷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后期 D.战国晚期14.(2023·淮安)“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的挖掘出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刻有文字的甲骨可以用来研究( )①商周时期的历史 ②印刷技术的改进③汉字字体的演变 ④书写材料的变迁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2023·镇江)春秋后期,面对社会动荡不安,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此他提倡“仁”,主张以德治国。“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16.(2023·常州)人类发展历程中,先后使用不同材质的工具进行劳动。下列劳动工具中,最能直接证明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居民生产状况的是( )A.石器 B.骨耜C.铜铲 D.铁铧17.(2025·栖霞模拟)原始农业主要依靠石锄和棍棒等工具进行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为精耕细作的生产。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各国变法改革的推行C.青铜农具开始广泛使用 D.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18.(2025·泰兴模拟)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了相关笔记,其中人物与主张对应不正确的是( )A.老子——为无为,则无不治B.孔子——仁政,民贵君轻C.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韩非子——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19.(2025·泰兴模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与材料中的“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对应的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禅让制 B.禅让制、郡县制C.禅让制、世袭制 D.分封制、郡县制20.(2025·沭阳模拟)小货币,大历史。右图为《东周时期主要国家货币分布图》,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半两钱),楚国流行蚁鼻钱(铜贝),齐国铸造刀币(齐大刀),三晋(韩赵魏)推行布币(形似农具铲)。此图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这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分裂割据②文字不统一,文明的多样性③青铜铸造业发达④农耕、工商经济的多元发展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21.(2025·南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铭文记载:“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摘自上海文物博物馆)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1)结合材料一文物和铭文,说明其作为实物史料对研究秦国历史的价值。(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中“务本”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对秦国崛起的作用。22.(2023·徐州)利簋关于商周更替的历史,最早仅在《尚书》逸周书》等文献中有零星记载,可信度一直受到质疑,直到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出土利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取得重大突破。材料一: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意为:征服)商王纣……——《逸周书 世俘解》时甲子昧爽(意为:黎明),王(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尚书 牧誓》益之商王纣于商南郊。时甲子夕,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逸周书 世俘解》译文:商王纣在商都郊外打了败仗。甲子当天晚上,纣王取五枚天智玉佩戴在身上而纵火自焚。材料二: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张政娘《<利簋>释文》(改编)(1) 研究商周历史,利簋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对比材料一、二,关于商周的更替,你认为可信的历史信息有哪些?(2) 利簋对研究中国历史有何价值?参考答案1-10 CCBBC ADADA11-20 AACBB BABCB21.(1)价值:商鞅方升作为实物史料,印证了秦国统一度量衡的史实;铭文记载了商鞅变法时期的度量标准,为研究秦国经济改革提供直接证据。(2)措施:坏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急耕战之赏 (奖励耕织与军功)作用:推动农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22.(1)属于第一手史料。周武王在甲子日占领朝歌;商王纣被周武王击败;周武王于辛未日在阑师论功行赏。(2)为研究商周的更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史书记载提供了实物依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