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八年级 历史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信息点涂黑。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时,最可靠证据是
A. 反映朝鲜战争题材的小说
B. 历史论著中对朝鲜战争的描述
C. 上甘岭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D. 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2. 如表是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从表中反映的信息可知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 经济实力要赶超印度、美国 B. 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 设立新项目健全工业门类 D. 实现国家工业化、国防现代化
3. 1955年3月24日,天津华威钟表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块手表。这是一只15钻的机械表,表盘上镀有“中国制造”三个金字和五颗金星,被定名为“五星”牌,1957年手表易名为“五一”牌。这块手表的制造得益于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 对同类历史事物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面两段材料描述的法律文献的共同之处是
“天津中考历史深耕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 年)
A.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B. 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都制定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D. 都代表人民的利益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 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C.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6. 1956 年,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 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 践行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D. 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7 历史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8. 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党的历史上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A. 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
B. 系统纠正了党内的主观主义
C. 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D.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9. 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的通过标志着
A. “文化大革命”结束
B.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C. 改革开放开始
D.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0.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
C. 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11.江泽民曾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八大
12.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前,著名国营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判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这表明该商场需要通过改革
A. 实行分配制度“大锅饭” B. 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
C. 获得更多的政府拨款 D.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13. 深圳、青岛、镇江、兰州这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一格局是
A.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14. 下面的木质小槌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是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主席宣布中国“入世”时用的木槌,又被称为“入世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①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③保障了中国的经济安全 ④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 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表示,“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为解决这些“操心事、烦心事”,我国最需要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6.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A. 开始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B.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C.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是
A.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D. 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18.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的新格局是
A.防空反导、综合保障、反恐维稳 B.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C.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D.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
19.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其伟大意义主要在于
A.打败了美国侵略者 B.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提升战略威慑力量
20.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年2月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A.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B. 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 产品分配方式变化
21. “王老吉药业”在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改称“王老吉联合制药厂”;1968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这里的“广州中药九厂”是
A. 资本主义企业 B. 社会主义企业 C. 公私共有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22. 习近平强调,“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并指出“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号召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将下列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时间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③汪辜会谈 ④台湾当局开始调整“三不”政策,开始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 ⑤③②④① B. ⑤④①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⑤①②④③
23.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
了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钱学森、邓稼先等23位科学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里的“两弹”是指
A. 氢弹、导弹 B. 原子弹、氢弹 C. 核弹、导弹 D. 原子弹、导弹
24. 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跃居世界前列。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等,还有便捷的地铁,私家车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材料主要体现了
A. 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之列 B. 人民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 交通的便捷改变了生活方式 D. 新时期铁路交通不断发展
25.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并说:“这样大会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这里的“大会”是指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八大
第Ⅱ卷 材料题(共50分)
(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8分,28题12分)
26. (20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我们一起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针对建国初期落后的经济状况,我国政府采取的对策。(2分)
【制度建立】
材料二: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2) 材料二中体现了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转变,我国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种转变的?这种转变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什么?(6分)
【重大挫折】
材料三:
(3) 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图一、图二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什么教训? (4分)
【拨乱反正】
材料四:中国党史专家正确评价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它是1949年以后这个历史时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4分)
【尝试突破】
材料五:安徽凤阳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里乐开了花。
——摘自教育部审定《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5) 小岗村的村民们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体现了小岗村农民怎样的精神?(4分)
27. (18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辉煌成绩,发展日新月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表(截至2002年11月)
新中国成立初至50年代末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及以后 合计
亚洲 14 1 13 4 14 46
欧洲 13 1 14 13 41
非洲 5 14 19 4 3 45
美洲 1 13 5 2 21
大洋洲 5 3 3 11
合计 32 17 64 16 35 164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至20世纪90年代,与新中国建交国家统计数据的总体特点。并说明在20世纪70年代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猛增的原因(6分)
材料二: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举行“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70年来,人民海军阔步前进,开启了向海图强的篇章。如今国之重器在手,忠诚守护万里海疆,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2)请你就新中国海军的“国之重器”和旧中国的“有海无防”各举一例。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旧中国有海无防、新中国海军却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的原因。(8分)
材料三:
1978 - 2017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图中两组数据呈现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4分)
28.(12分)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上的报告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2分)
材料二: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历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猜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摘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亚非会议有何特点?(2分)
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3)结合所学,列举材料三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例。(4分)
材料四:2018年6月9—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召开。此次峰会是2018年中国第二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截至2019年9月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
1.C 2.B 3.D 4.D 5.C
6.D 7.C 8.A 9.B 10.D
11.C 12.D 13.B 14.B 15.B
16.C 17.D 18.B 19.B 20.C
21.B 22.B 23.C 24.C 25.B
第 II 卷材料题
26. (1)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方式: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主要原因:“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教训: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正确认识主要矛盾,避免阶级斗争扩大化。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5)大事:实行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实事求是。
27. (1)总体特点: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涉及各大洲。20世纪70年代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猛增的原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国际地位提高。
(2)国之重器:核潜艇、航空母舰等。旧中国“有海无防”事例: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入侵中国沿海等。原因:旧中国国力衰弱,政府腐败无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独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重视国防建设。
(3)趋势: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8.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2)参加会议的国家主要是亚非发展中国家;会议讨论了共同关心的殖民主义问题等;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3)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
(4)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