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测试初三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其中包含卷面 5 分,卷面情况可分三等,酌情分别加0、3、5分。2.考生答题时不准携带、查阅任何资料,必须独立作答。3.考试终了只交答题卡,请将第1卷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将第11卷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第I卷 选择题(40分)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社区开展“权利义务伴我行”主题活动,下面为展板中的内容,下列对展板内容解读正确的是①“取名罗大宝”——表明公民享有名誉权②“在校学习”——表明受教育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③“光荣从军”——表明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④“赡养父母”——表明成年子女应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提供以下三条线索请同学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你认为线索共同描述的我国国家机关是线索一: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线索二: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线索三:具有监督职责、调查职责和处置职责A.人民法院B.监察委员会C.公安机关D.人民检察院3.近年来,全国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如今,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行政审批更高效,群众办事更便捷。“减证便民”行动旨在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保障政府推进科学立法C.从源头上杜绝社会矛盾的产生D.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4.为满足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杜绝乱停乱放、入户充电等现象,消除安全隐患,某社区居委会在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邀请第三方专业团队设计针对性建设方案推进充电设施安装,聚焦解决群众最急最优最盼的问题。这一过程A.优化了社区管理结构,扩大了居民的权利和自由B.体现了多元主体参与,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效能C.创新了基层治理方式,保障居民拥有绝对的权力D.开展了基层民主协商,有效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这一名言揭示的道理是A.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B.公平是处理事情不偏袒任何一方C.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D.违背公平会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我国公民①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②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所有权益平等地受宪法和法律保护④违法犯罪后,平等地承担法律责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是①党必须坚持依宪执政②宪法是由党直接制定的③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④党要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说明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消除腐败问题②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③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有利于预防权力腐败④国家权力的行使可以任性,法无授权可以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下载一篇 7 元的付费论文,却被告知需要充值 50元。这样的规定一般人忍忍就过去了,但是一名苏州大学生就较起了真儿,一纸诉状将“中国知网”告上了法庭。最后,法院宣判“中国知网”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这启示我们A.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B.天之骄子要认真学法守法C.全民守法是厉行法治的关键D.增强维权意识,维护法律公正10.“12368诉讼服务热线”是司法机关司法便民的新平台。小林因公司欠缴公积金问题致电该平台,希望法院提供帮助,参与调解。法官了解情况后,立刻开展工作。两天后,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体现了①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捍卫社会公平正义②司法机关拓展沟通渠道,回应群众司法需求③遇到任何问题,只要拨打该热线都可以迎刃而解④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唯一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外卖骑手小杨为了赶时间多送,闯红灯被交警罚款200元;刮擦到小王的私家车,小杨赔偿小王300元;小王把小杨打伤被判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上述三个违法行为,分别承担的法律责任是A.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B.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D.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12.面对如图漫画中“只招男性”的行为,我们应该①增强平等意识,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②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③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反对不平等行为④采取一切手段与方式,捍卫自己的权利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3.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多元化的普及、物流的延伸区域覆盖,互联网购物迎来了新的时代,人们通过网络享受购物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A.疯狂消费,尽享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B.维护网络安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C.加大监查力度,确保网店经营者规范经营D.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14.王某因购买的家电有质量问题,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在消费者协会的协调下,王某与商家达成协议。王某的维权方式是A.和解B.诉讼C.仲裁D.调解15.八年级同学小华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想着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和家长、老师都说了习想退学。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A.受教育是他的权利,他有放弃学习的自由B.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必须履行C.既然读书成绩差,打工也是很好的选择D.上学很辛苦,打工很轻松16.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不懈努力。遇平到不公平的行为时,你会①用武力解决,捍卫公平②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行为说“不”③听之任之,委曲求全④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17.寒假期间,小安在跟随父母去西藏旅游时发现,西藏自治区除了全国性法定假日外,还可以享受“藏历新年”、“雪顿节”等民族传统的节假日。这是因为A.少数民族可以完全自主决定本民族事务B.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已经确立C.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D.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比汉族生活幸福18.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下列行为中,能够体现维护正义的是①在社区帮助居民垃圾分类②发现有人插队后友善制止③划伤人行道上乱停乱放的汽车④发现红绿灯出现故障时及时拨打交管部门电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9.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体现了我国坚持的人权的标准是A.建成法治政府,实现依法行政B.人民幸福生活C.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D.人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20.每逢节假日,博物馆、科技馆都非常火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在参观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造成展品受损的行为。我们中学生应该A.加强展馆管理,依法惩治不文明行为B.履行监督他人的基本义务C.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做文明参观者D.先享受参观游览的权利,后履行维护展品的义务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5 分)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生活,健康成长。请你根据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本卷共3道题,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每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材料一:2025 年3 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审议国家机关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摘选内容。(1)根据摘选内容,分别将报告所属国家机关的序号填写在上表相应的空格处。(3分)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材料二:以下是某校八年级(4)班同学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改“大事记”。(2)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修改历程折射出了哪些道理?(9分)材料三:围绕民主政治这个主题,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3)这三位同学分享的内容分别涉及我国的哪项政治制度?(6分)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摘自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1)“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表明我国在经济领域坚持的哪些政策?(4分)材料二: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建议完善性别平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女性就业、教育等领域的保护,推动社会性别平等。(2)阅读材料二,思考“性别平等”有什么意义?(4分)材料三:2024年中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共侦办网络违法犯罪案件11.9万余起。全年侦办网络谣言案件4.2万余起,查处造谣传谣违法犯罪人员 4.7 万余人,关停违法违规账号 33 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 252 万余条。侦办网络暴力案件 8000 余起。针对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活动侦破案件 1000 余起。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7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万余名。(3)阅读材料三,请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角度为身边的人普法。(9分)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24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全国各地开展了系列活动。为响应号召,某校同学开展了“宪法进社区”宣讲活动。(1)如果你是该校学生,进入社区前,你认为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例如,寻求人大代表等专业人士的帮助。(4分)材料二:活动现场,同学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宣讲等形式,向过往的居民进行普法。宣讲时,居民王大爷问道:“宪法离我们很远,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有必要整这些宣传活动吗?”(2)你赞成王大爷的观点吗?(1 分)请说明理由。(6分)材料三:在法律答疑环节,杨阿姨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件烦心事:我们社区舞蹈队的马某将我的一张有搞怪动作的照片制成表情包,发到了社交平台群聊中。我看到后非常生气,要求马某删除表情包。马某说,制作表情包是他的权利,别人管不着。(3)请你运用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帮助杨阿姨进行辩驳。(9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