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5透镜和视觉(第1课时)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为了获得一束平行光,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A.选用凹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凸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选用凹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二倍焦距处D.选用凸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答案】B【分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凸、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2、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3、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据此解答。【详解】由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所以为了制作一束平行光,可以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这样将得到平行光。所以选项B可行,选项D不可行;由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可知选项AC都不可以得到平行光线。故选B。2.下面物体的镜片具有中央厚、边缘薄的特点的是( )A.近视眼镜 B.老花眼镜C.普通窗玻璃 D.平面镜【答案】B【详解】中央厚、边缘薄的镜片是凸透镜,能够放大物体图像,老花眼镜的镜片就是利用凸透镜,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 )A. B. C. D.【答案】A【分析】本题首先要知道光屏移到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是让物体的像向透镜靠近;二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最后应知道在P处放上会聚透镜,物体S的像将靠近透镜移动;在P处放上发散透镜,物体S的像将远离透镜移动。【详解】在P处放上凸透镜后,从物体S入射的光线到达P处凸透镜会聚,再经过凸透镜L会聚,所成像的位置会前移,所以在P处应放凸透镜。故选A。【点睛】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薄或眼睛的前后距离过长,近处物体的像成像在视网膜后,为所成的像前移到视网膜上,佩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4.小科想利用焦距为f的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可以把小灯泡放在主光轴上的( )A.M或Q点 B.O点C.M或N点 D.N或P点【答案】D【详解】因为ON=OP=f可以判断N、P都是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把光源放在焦点N或P上,光线经凸透镜会平行射出。故选D。5.2025年亚冬会“以冰点火”,将冰打磨成一定形状,使之能会聚太阳光,采集亚冬之火。则冰的作用应该与下列哪个光学元件的作用相同(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答案】C【详解】由“将冰打磨成一定形状,使之能会聚太阳光,采集亚冬之火”可知,冰能够会聚光线,相当于凸透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A. B. C. D.【答案】B【详解】ACD.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选项 A、C、D 中的透镜均是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故ACD不符合题意;B.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选项 B 中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属于凹透镜,故B符合题意。故选B。7.下列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详解】A.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故A正确;B.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该过焦点,故B错误;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图中的光线从凹透镜的虚焦点发出,折射光线变发散,故C错误;D.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变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左侧虚焦点,故D错误。故选A。8.如图中有六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A.只有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⑥【答案】C【详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中间厚、边缘薄,如图①③④。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它中间薄、边缘厚,如图②⑤⑥。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a B.b和d C.c D.a、b、c、d都是凸透镜【答案】C【详解】由四束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知道,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是凸透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香水的主要成分中含易燃酒精,若太阳光会聚照射,容易燃烧引发火灾。如图所示为四种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的香水,最不适合放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下的是( )A. B. C. D.【答案】B【详解】如图所示的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CD瓶盖相当于凹透镜,A瓶盖相当于玻璃砖,只有B瓶的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所以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故选B。11.图中是一个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则这个玻璃体( )①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 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 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A. 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详解】玻璃体被中间的空气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是中间薄、边缘厚,都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平行光经过玻璃体后会变得发散,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2.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四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四块玻璃a、b、c、d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c B.c C.b D.b、d【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玻璃a、b、d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而玻璃c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故选B。13.如图所示,AB为一条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MN为透镜的主光轴,L为透镜。由图可知( )A.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B.该透镜可能是凹透镜C.若该透镜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D.若该透镜是凹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答案】B【详解】AB.图中只给出了折射光线,而没有入射光线,此时无法确定光线相对于原来是会聚还是发散,该透镜可能是凸透镜,可能是凹透镜,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B点为凸透镜的焦点,如果入射光线不平行于主光轴,B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故C不符合题意;D.对于凹透镜而言,它的焦点是虚焦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没有实焦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答案】C【详解】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甲、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两图都应是凸透镜。故选C。二、非选择题15.凸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填字母)【答案】 会聚 发散 ABC DE【详解】[1][2][3][4]我们通常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图中ABC为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我们把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图中DE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6.(1)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在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形的黑影,而其他部分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处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2)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该玻璃杯相当于一凸透镜,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变化是 (选填“一直向左”或“一直向右”或“向左变为向右”或“向右变为向左”)。【答案】 凹 先变细再变粗 放大 向左变为向右【详解】(1)[1]圆柱形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会聚成一条亮线;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有黑影。[2]亮线的位置相当于焦点的位置,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过程中,经过焦点时亮线最细;从焦点处向下继续移动时,亮线变粗,是因为光线继续由焦点的位置向前沿直线传播。(2)[3]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其构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当于将铅笔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能看到铅笔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4]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即当铅笔大于该“凸透镜”的1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会改变,即指向右侧,所以笔尖指向变化是:由向左变为向右。17.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形成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2)在烧杯底和手电筒的聚光圈之间放一块透镜,观察到如图乙和丙所示的现象,其中能说明该透镜为凸透镜的是图 。(填“乙”或“丙”)【答案】 漫反射 乙【详解】(1)[1]烧杯内充以烟雾,烟尘微粒对光的漫反射,可以用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2)[2]根据图乙可知,进入烧杯后的光柱变细了,即光线会聚了,因此放入的透镜为凸透镜。丙中的光柱变粗了,即光线发散了,因此放入的透镜为凹透镜。18.如图,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凸透镜,请完成光路图。【答案】【详解】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可知,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19.如图所示,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井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答案】【详解】由图可知,一条入射光线过焦点,则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另一条入射光线过光心,则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即像点S′,如下图所示:20.按要求完成作图:如图1所示,根据光路图,在方框内填上相应透镜。【答案】【详解】由图可知,该光学原件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因此应该是凸透镜,作图如下所示:21.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图。【答案】 ;【详解】左图中,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右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5透镜和视觉(第1课时)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为了获得一束平行光,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A.选用凹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凸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选用凹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二倍焦距处D.选用凸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2.下面物体的镜片具有中央厚、边缘薄的特点的是( )A.近视眼镜 B.老花眼镜 C.普通窗玻璃 D.平面镜3.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 )A. B. C. D.4.小科想利用焦距为f的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可以把小灯泡放在主光轴上的( )A.M或Q点 B.O点 C.M或N点 D.N或P点5.2025年亚冬会“以冰点火”,将冰打磨成一定形状,使之能会聚太阳光,采集亚冬之火。则冰的作用应该与下列哪个光学元件的作用相同(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6.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A. B. C. D.7.下列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8.如图中有六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A.只有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⑥9.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a B.b和d C.c D.a、b、c、d都是凸透镜10.香水的主要成分中含易燃酒精,若太阳光会聚照射,容易燃烧引发火灾。如图所示为四种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的香水,最不适合放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下的是( )A. B. C. D.11.图中是一个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则这个玻璃体( )①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 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 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A. 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12.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四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四块玻璃a、b、c、d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c B.c C.b D.b、d13.如图所示,AB为一条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MN为透镜的主光轴,L为透镜。由图可知( )A.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B.该透镜可能是凹透镜C.若该透镜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D.若该透镜是凹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14.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二、非选择题15.凸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填字母)16.(1)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在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形的黑影,而其他部分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处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2)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该玻璃杯相当于一凸透镜,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变化是 (选填“一直向左”或“一直向右”或“向左变为向右”或“向右变为向左”)。17.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形成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2)在烧杯底和手电筒的聚光圈之间放一块透镜,观察到如图乙和丙所示的现象,其中能说明该透镜为凸透镜的是图 。(填“乙”或“丙”)18.如图,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凸透镜,请完成光路图。19.如图所示,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井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20.按要求完成作图:如图1所示,根据光路图,在方框内填上相应透镜。21.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透镜和视觉(第1课时)基础巩固--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 1.5透镜和视觉(第1课时)基础巩固--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