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5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光学器材中没有透镜的是( )A.手机镜头 B.显微镜 C.潜望镜 D.望远镜【答案】C【详解】ABD.手机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故ABD不符合题意;C.潜望镜是在直角拐弯处,安装了平面镜,平面镜起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的作用,没有透镜,故C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左、右手食指的指纹是完全相同的B.用放大镜看到指纹的纹路与实际相反C.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大D.放大镜离手指的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答案】D【详解】A.指纹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具有遗传特性,虽然人人都有指纹,但各有不同,故A错误;B.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将手指靠近凸透镜,因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看到指纹的纹路与实际相同,故B错误;C.因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小,故C错误;D.当用该放大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因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离手指的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故D正确。故选D。3.汽车电子外后视镜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清摄像头(焦距可调)捕捉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画面,经过图像处理后,将画面显示在车内的显示屏上,以取代传统的外后视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摄像头利用光的折射成像B.物体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可以通过改变摄像头焦距,改变观察范围D.后车超车时,显示屏上后车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详解】A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成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题意知道,汽车电子外后视镜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清摄像头(焦距可调)捕捉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画面,即通过改变摄像头焦距,改变观察范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后车超车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司机通过显示屏看到后车的像逐渐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如图所示,普通数码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A.凹透镜 B.凹面镜C.凸透镜 D.平面镜【答案】C【详解】普通数码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项目化学习小组的成员制作了一个照相机模型(如图所示),使用不同的凸透镜作为镜头时,需调节镜头到毛玻璃片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组合中,能模拟照相机原理的是( )选项 镜头焦距/厘米 镜头到毛玻璃片的距离/厘米A 5 9B 7.5 16C 10 23D 15 30A.A B.B C.C D.D【答案】A【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u>2f时,f故选A。6.如图,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支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2mB.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C.“刷脸”时,面部经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两倍焦距之外【答案】D【详解】AD.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即1m>2ff<0.5m故A错误,D正确;B.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B错误;C.“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故选D。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和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物体放在焦点F时,所成的像最大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答案】D【详解】A.将物体放在焦点F时,不成像,故A错误;B.物体放在d点,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B错误;C.物体放在a点,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C错误;D.物体放在c点,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故D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A.平面镜成实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哈哈镜成虚像 D.反光镜成虚像【答案】B【详解】电子监控器上的摄像头,可以让周围的物体在里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这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答案】A【详解】近视眼视物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前方。故甲是近视眼视物光路图;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故乙是近视眼矫正光路图。综上所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科学研究发现,经常揉搓眼睛可能导致出现圆锥角膜(如图),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在疾病早期,可通过佩戴相应的眼镜进行矫正。则该类眼镜的镜片应是下图中的( )A. B. C. D.【答案】C【详解】由图知道,经常揉搓眼睛导致出现的圆锥角膜的厚度变大,折光能力变大,使像提前会聚,这是近视眼;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图中甲为兴趣小组自制的变焦水透镜模型,乙为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请推测该同学的视力状况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 )A.近视眼镜片Ⅰ B.远视眼镜片Ⅰ C.近视眼镜片Ⅱ D.远视眼镜片Ⅱ【答案】C【详解】图甲中镜片I是凸透镜,Ⅱ是凹透镜。如果眼球前后径过长、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配戴凹透镜矫正。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自从实施明眸皓齿工程以来,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得到有效控制。甲、乙两同学眼睛的成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答案】D【详解】根据近视眼及其矫正可知,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A.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答案】A【详解】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说明撤去眼镜片后像距变大,眼镜片的作用是使像距变小,即使光线提前会聚; 凸透镜会使光线提前会聚,导致像距变小;撤去凸透镜后,像距变大,需要光屏远离凸透镜。 凹透镜会使光线发散,导致像距变大,撤去凹透镜后,像距变小,需要光屏靠近凸透镜,这与题目描述不符;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用于矫正远视眼;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于 矫正近视眼;因此眼镜片为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小宁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图丙是小科同学看近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片Ⅰ对光有会聚作用,镜片Ⅱ对光有发散作用B.小宁同学是近视眼,原因可能是他的晶状体凸度过小C.小科同学是远视眼,应选择镜片Ⅰ进行矫正D.经过矫正后,小宁、小科同学的视网膜上均能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详解】A.图甲中镜片Ⅰ是凹透镜,Ⅱ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B.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因此正常情况下,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过大,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故B错误;C.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应选择镜片Ⅱ进行矫正,C错误;D.矫正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视力矫正后,景物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近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故选D。15.下列有关眼球说法正确的是( )A.眼球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经眼球折射在视网膜成正立缩小的像B.感受器接收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接收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视网膜相当于感受器C.通过睫状肌改变玻璃体的形状,使近视患者也能够看清远处物体D.当人眼由近处观察转向远处眺望时,晶状体变厚【答案】B【详解】A.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错误;B.感受器接收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接收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相当于感受器,B正确;C.我们平时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当晶状体太厚,或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C错误;D.人眼看近物时,睫状体处于收缩状态,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看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故人眼由近处转向远处时,晶状体的曲度会变小,D错误。故选B。16.人体的视觉感受器位于( )A.角膜 B.视网膜 C.玻璃体 D.晶状体【答案】B【分析】(1)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即视网膜。(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详解】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人的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故选B。17.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 )A.角膜是蓝色的 B.虹膜是蓝色的 C.晶状体是蓝色的 D.玻璃体是蓝色的【答案】B【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与黑眼睛,指的是虹膜的颜色。【详解】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色素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色素含量与皮肤颜色是一致的,并且与种族的遗传有关系;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星黑色;西方人是白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少,基质层中分布有血管,所以,看上去眼珠呈浅蓝色。故选B。18.如图是视觉形成的示意图,其中汇聚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属于反射弧中的( )A.感受器 B.效应器 C.神经中枢 D.传入神经【答案】A【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详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所以,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其中汇聚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故选A。19.眼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下列有关“眼睛看东西”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隔着门缝看外面,眼睛离门缝越近,看到的范围就越小B.视力正常的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会变大,从而使物体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C.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看起来总是比发生漫反射的物体要更亮一些D.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像都是实像,成语“眼见为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答案】B【详解】A.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可知,隔着门缝看外面,眼睛离门缝越近,看到的范围就越大,故A错误;B、视力正常的人看近处物体时,此时物距较小像距应该较大,晶状体凸度会变大焦距变小从而增大像距,使物体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故B正虑。C,如果不在反射光的范围内,那么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看起来比发生漫反射的物体暗很多,故C错误;D.物体在平面镜内成虚像,在光屏上成实像,这些像我们都能看到,故D错误。故选B。20.同学们要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下列行为符合科学用眼原则的是( )A.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书B.如有异物进入,马上用手擦拭C.学习需要可以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电脑等D.定期去正规医院接受眼睛检查【答案】D【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四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不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卧看书;不走路时看书;解答即可。【详解】A.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书,不利于保护眼睛,A错误。B.如果异物较大,揉眼则擦伤角膜,甚至会将异物嵌在角膜内不易脱落出来,加重损伤,影响视力,B错误。C.看手机、电脑等1小时后要休息,远眺可以放松睫状体,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保护视力;如果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电脑等,不利于保护眼睛,C错误。D.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可起到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疲劳,能预防近视,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1.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答案】 凸 照相机 远离【详解】[1][2]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凸透镜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图中汽车的像逐渐减小,说明汽车远离摄像机镜头,像距减小。22.图甲为眼球的结构模式图。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或过度使用眼睛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处于痊孪状态,造成晶状体过厚,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称为假性近视。长此以往,眼球前后径变大,即使睫状肌完全放松,远处物体的所成像的像距仍然 (选填“大于”或“小于”)眼球前后径,此时就发展为真性近视。矫正近视需配戴的镜片是 (选填“乙”或“丙”)。【答案】 前 小于 丙【详解】[1][2][3]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或过度使用眼睛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处于痉挛状态,造成晶状体过厚,焦距过小,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称为假性近视。长此以往,眼球前后径变大,即使睫状肌完全放松,远处物体的所成像的像距仍然小于眼球前后径,此时就发展为真性近视,矫正近视需配戴如图丙所示的凹透镜进行矫正。23.以色列科研团队发明了一款“纳米眼药水”,证实能有效修复角膜,改善近视与远视问题。(1)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2)如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的患者,使用“纳米眼药水”能使他的眼角膜的曲度变大,从而矫正远视眼。(3)下列属于保护视力的做法的有 。(填字母)A.长时间使用电脑 B.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C.尽量在强光下阅读写字 D.不要躺着、走路时看书【答案】 凸透镜 乙 B【详解】(1)[1]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2)[2]由于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是近视眼,乙图是远视眼,根据题意知道,使用“纳米眼药水”能改善乙患者的问题。(3)[3] AB.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远眺可以放松睫状体,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保护视力;如果长时间看书,长时间看电视,不利于保护眼睛,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都会使睫状肌持续收缩,造成眼疲劳,故C不符合题意;D.平时躺着或走路时看书,不利于保护眼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小婷与奶奶来到眼镜店,店员给奶奶检查了眼睛后,告诉奶奶她的眼睛已患了某种疾病,并给她画了一幅图来说明情况。小婷看了图后知道奶奶已经患了 (填“远视眼”或“近视眼”)。小婷认为奶奶应配戴 (填“”或“B”)透镜来矫正,该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答案】 远视眼 A 会聚【详解】[1]由图可知,物体反射来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2][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戴凸透镜加以矫正,A透镜是凸透镜。25.珍视双眼,预防近视,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丁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___________。(2)要使物体看得清楚,应使从物体射来的光经戊图结构[1]___________折射后,会聚在[___ ]___________,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1]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3)当你从室外进入比较暗的房间时,往往觉得眼前一片乌黑,要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 ___]___________变大。【答案】甲、丙 晶状体 7 视网膜 由大变小 3 瞳孔【详解】(1)[1][2]近视眼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睫状体处于收缩状态,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原状,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物体,久之形成近视,需要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纠正,所以甲、乙、丙、丁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甲、丙图。(2)[3][4]要使物体看得清楚,应使从物体射来的光经晶状体即戊图结构[1]折射后,会聚在戊图结构[7]视网膜上。[5]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2睫状体的状态是由收缩变舒张,1晶状体由大变小。(3)[6][7]当从室外进入比较暗的房间时,往往觉得眼前一片乌黑,要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3]曈孔会慢慢放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内,然后才能看清物体的缘故。26.观看电影后, 小科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来研究电影放映时银幕上的影像情况, 如图所示:(1) 请在图中标出透镜的焦点F。(2) 放映过程中影像大小超出了银幕边界, 要使影像缩小到银幕范围且仍然清晰, 在放映机镜头靠近银幕的同时,还要将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调 (填“大”或“小”)一些。【答案】 大【详解】(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凸透镜的焦点F如下图(2)[2]放映过程中影像大小超出了银幕边界,要使银幕上的像变小,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故放映机应靠近银幕,同时还要将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调大一些。27.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 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 的实像;(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填“①”或“②”)。【答案】(1) 凸透 倒立、缩小(2)②【详解】(1)[1][2] 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图②中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可以用于近视眼矫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5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光学器材中没有透镜的是( )A.手机镜头 B.显微镜 C.潜望镜 D.望远镜2.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左、右手食指的指纹是完全相同的B.用放大镜看到指纹的纹路与实际相反C.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大D.放大镜离手指的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3.汽车电子外后视镜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清摄像头(焦距可调)捕捉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画面,经过图像处理后,将画面显示在车内的显示屏上,以取代传统的外后视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摄像头利用光的折射成像B.物体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可以通过改变摄像头焦距,改变观察范围D.后车超车时,显示屏上后车的像逐渐变大4.如图所示,普通数码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A.凹透镜 B.凹面镜C.凸透镜 D.平面镜5.项目化学习小组的成员制作了一个照相机模型(如图所示),使用不同的凸透镜作为镜头时,需调节镜头到毛玻璃片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组合中,能模拟照相机原理的是( )选项 镜头焦距/厘米 镜头到毛玻璃片的距离/厘米A 5 9B 7.5 16C 10 23D 15 30A.A B.B C.C D.D6.如图,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支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2mB.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C.“刷脸”时,面部经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两倍焦距之外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和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物体放在焦点F时,所成的像最大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8.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A.平面镜成实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哈哈镜成虚像 D.反光镜成虚像9.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10.科学研究发现,经常揉搓眼睛可能导致出现圆锥角膜(如图),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在疾病早期,可通过佩戴相应的眼镜进行矫正。则该类眼镜的镜片应是下图中的( )A. B. C. D.11.图中甲为兴趣小组自制的变焦水透镜模型,乙为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请推测该同学的视力状况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 )A.近视眼镜片Ⅰ B.远视眼镜片Ⅰ C.近视眼镜片Ⅱ D.远视眼镜片Ⅱ1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自从实施明眸皓齿工程以来,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得到有效控制。甲、乙两同学眼睛的成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3.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A.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14.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小宁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图丙是小科同学看近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片Ⅰ对光有会聚作用,镜片Ⅱ对光有发散作用B.小宁同学是近视眼,原因可能是他的晶状体凸度过小C.小科同学是远视眼,应选择镜片Ⅰ进行矫正D.经过矫正后,小宁、小科同学的视网膜上均能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15.下列有关眼球说法正确的是( )A.眼球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经眼球折射在视网膜成正立缩小的像B.感受器接收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接收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视网膜相当于感受器C.通过睫状肌改变玻璃体的形状,使近视患者也能够看清远处物体D.当人眼由近处观察转向远处眺望时,晶状体变厚16.人体的视觉感受器位于( )A.角膜 B.视网膜 C.玻璃体 D.晶状体17.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 )A.角膜是蓝色的 B.虹膜是蓝色的 C.晶状体是蓝色的 D.玻璃体是蓝色的18.如图是视觉形成的示意图,其中汇聚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属于反射弧中的( )A.感受器 B.效应器 C.神经中枢 D.传入神经19.眼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下列有关“眼睛看东西”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隔着门缝看外面,眼睛离门缝越近,看到的范围就越小B.视力正常的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会变大,从而使物体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C.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看起来总是比发生漫反射的物体要更亮一些D.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像都是实像,成语“眼见为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0.同学们要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下列行为符合科学用眼原则的是( )A.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书B.如有异物进入,马上用手擦拭C.学习需要可以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电脑等D.定期去正规医院接受眼睛检查二、非选择题21.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22.图甲为眼球的结构模式图。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或过度使用眼睛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处于痊孪状态,造成晶状体过厚,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称为假性近视。长此以往,眼球前后径变大,即使睫状肌完全放松,远处物体的所成像的像距仍然 (选填“大于”或“小于”)眼球前后径,此时就发展为真性近视。矫正近视需配戴的镜片是 (选填“乙”或“丙”)。23.以色列科研团队发明了一款“纳米眼药水”,证实能有效修复角膜,改善近视与远视问题。(1)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2)如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的患者,使用“纳米眼药水”能使他的眼角膜的曲度变大,从而矫正远视眼。(3)下列属于保护视力的做法的有 。(填字母)A.长时间使用电脑 B.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C.尽量在强光下阅读写字 D.不要躺着、走路时看书24.小婷与奶奶来到眼镜店,店员给奶奶检查了眼睛后,告诉奶奶她的眼睛已患了某种疾病,并给她画了一幅图来说明情况。小婷看了图后知道奶奶已经患了 (填“远视眼”或“近视眼”)。小婷认为奶奶应配戴 (填“”或“B”)透镜来矫正,该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25.珍视双眼,预防近视,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丁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___________。(2)要使物体看得清楚,应使从物体射来的光经戊图结构[1]___________折射后,会聚在[___ ]___________,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1]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3)当你从室外进入比较暗的房间时,往往觉得眼前一片乌黑,要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 ___]___________变大。26.观看电影后, 小科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来研究电影放映时银幕上的影像情况, 如图所示:(1) 请在图中标出透镜的焦点F。(2) 放映过程中影像大小超出了银幕边界, 要使影像缩小到银幕范围且仍然清晰, 在放映机镜头靠近银幕的同时,还要将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调 (填“大”或“小”)一些。27.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 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 的实像;(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填“①”或“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基础巩固--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 1.5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基础巩固--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