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一、河湖众多,区域差异显著1.外流河与内流河:外流河 内流河概念 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 与海洋不连通的河流典型代表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外流河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补给 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 夏季(夏季降水多) 夏季(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水文特征 夏季 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 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冬季 水位低、流量小,成为枯水期秦岭─淮河线 以北地区雨季较短,河流汛期较短、流量较小,河流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冬季有结冰期;以南地区雨季较长,河流汛期较长、流量较大,河流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小【方法点睛】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2.我国一些重要的河流:注入太平洋 长江、黄河、黑龙江、海河、淮河、珠江、澜沧江等注入印度洋 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3.我国河流之最:长江 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水能最丰富,通航里程最长黄河 含沙量最大,凌汛危害最严重珠江 汛期最长黑龙江 结冰期最长塔里木河 最大的内流河京杭运河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4.湖泊:特征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淡水湖 主要分布于外流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群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群,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3,其中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咸水湖 主要分布于内流区。青藏高原湖泊群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其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二、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发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海洋 在上海市注入东海长度 全长超过6 300千米,我国最长、世界第三长 河段划分 源头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入海口流经省区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温度带 青藏高原区、亚热带流经干湿区 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主要支流 北侧: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南侧:乌江、湘江、赣江主要湖泊 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浙江)、巢湖(安徽)水能资源 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水能最丰富的河流。上中游干支流的许多河段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我国在这些水位落差大的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电站。其中,长江干流的梯级水电站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通航能力 大多数河段可全年通航,通航里程居世界之首,被誉为“黄金水道”,连续多年都是全球最繁忙、运量最大的内河航道续表生态环境问题 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沿岸平原地区汛期常受洪水威胁、水污染开发与保护 在中上游修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具有很强的洪水调蓄功能;在平原地区建设的沿江堤防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有效地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三、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海洋 在山东省注入渤海长度 全长超过5 400千米,我国第二、世界第六长河河段划分 源头内蒙古河口河南桃花峪入海口流经省区 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共9个省区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流经温度带 青藏高原区、暖温带、中温带流经干湿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主要支流 汾河、渭河、泾河、洮河、湟水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 集中在上、中游河段主要水利枢纽 三门峡、小浪底(最大)等“地上河”成因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两岸支流众多。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汛期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的含沙量剧增,成为世界著名的多泥沙大河黄河下游流经地势平缓的华北平原,河水流速减小,泥沙淤积,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人们为防洪水,在两岸修筑堤坝,使泥沙在河堤内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高,黄河下游由此成为高洪灾风险的“地上河”续表生态环境问题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淩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部分河段,初春时节易发生凌汛开发与保护 发展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在上中游地区修建水库,调蓄水量。全流域要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中游地区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利用小浪底等水利枢纽联合调水调沙;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提高防洪抗洪能力全流域要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1.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1)春汛:每年4、5月,气温迅速回升,冬季积累下来的厚厚冰雪开始融化,冰雪融水汇入河道,使河流水位上涨,形成春汛。(2)夏汛:每年7、8月,夏季风向北推进到我国东北地区,该地降水较多,大量雨水汇入河道,使河流水位上涨,形成夏汛。2.分析某河段是否发生凌汛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看河流有没有结冰期第二步:看河流流向具体 分析 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