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明德雨花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明德雨花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
七年级历史
满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方式: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8 分)
1. 长沙市某学校一社团将“ 大运河的开凿” 、“ 贞观之治” 、“ 玄奘 西行” 、“ 开元盛世” 作为一个课外活动课的内容,最符合这一活动 内容的主题是( )
A .隋唐的制度创新 B .隋唐开明民族政策
C .隋唐的繁荣开放 D .中华文化传播域外
2. 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哪吒的父亲托塔李天王的原型是唐太宗在位年 间的李靖。现实中他最有可能( )
A .唐初开疆拓土,战功显赫 B .诗作满篇,飘逸洒脱
C .平定安史之乱,利国利民 D .西行天竺,传播佛教 3. 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全面展现了唐朝( )
诗句 来源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 》
A. 社会经济繁荣 B. 农业科技改进
C. 对外交往频繁 D.体育活动丰富
4.某同学制作有关辽和西夏知识点的表格,其中①②依次填写的内容 应是( )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辽 ① 耶律阿保机 上京 10世纪初
西夏 ② 元昊 兴庆 11世纪前期
A.党项、契丹 B.契丹、党项
C.蒙古、契丹 D.契丹、女真
5.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改革运动,关于此次变法说法正确的 是( )
七年级历史 · 第 1 版(共 6 版)
A. 变法目的是为了彻底推翻北宋统治 B. 青苗法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 C. 王安石变法因完全成功而一直延续 D. 保甲法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6. 南宋时期,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浙江、福建、江西和四 川等地。《宋史》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据此可知,当时( ) A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北方政权更迭频繁 C .南方经济地位开始提升 D .江南地区人口流动加快 7. 清代魏源说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 廓,过于汉唐。” 为了治理疆域空前辽阔的帝国,元朝统治者采取的 有效措施是实施( ) A. 郡县制 B. 行省制度 C. 九品中正制 D. 三省六部制 8. 《治治鉴》》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学著,,这部史学著,( ) A. 由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 B. 是一部纪传体鉴史 C. 编写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D.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五代末年的历史 9. 戚继光在《韬钤深处》中写道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郑 成功在《复台》中写道:“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诗 中“ 海波平” “ 逐荷夷” 的壮举 A.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理 B.推动了亚非地区的交流 C.巩固了明政权的统治秩序 D.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利益 10. 明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 均田免赋” 口号,深受民众 欢迎。下列关于李自成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起义爆发于东北地区 B. 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统治 C. 李自成建立政权,国号为“ 大齐” D. 起义最终成功建立大一统王朝 11. 孔尚任的《桃花扇》借助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 民的亡国之痛。清朝统治者认为这部戏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 这体现了( ) A.清政府提倡戏曲文化多元 B.清朝戏剧文化发展停滞 C.社会风气由此得到了改善 D.清政府实行了思想控制 12.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隋文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B. 唐太宗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选官范围 C. 宋代殿试成为定制,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D. 明朝废除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二、材料分析题(13题 18 分,14 题 16 分,15 题 18 分,共 52分) 13.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伴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不仅能够 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 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完善…… 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 ——摘编自王小甫《创造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 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 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作用,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 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政治文明的形成过程有何特点?结合所学隋,
七年级历史 · 第 2 版(共 6 版) 七年级历史 · 第 3 版(共 6 版)
(
往提出你的建设性意见。(
6
分)
15.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和边疆治理三位一体,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
措施加强对边疆的管理?请例举一例说明。(
6
分)
(3)
清朝前期为加强边疆治理,进行了有效管辖,请分别写出对材料三
中①、②处所采取的措施?综合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措施具
有怎样的突出特点?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8
分)
)唐时期在政治上是如何对中央官制进行创新与完善的?(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两例说明宋太祖是如何设置“ 制约机制” 的?(4 分)宋太祖的官制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4 分)
(
材料一
材料二
元朝宣政院印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面对皇权受到抑制的“ 现实” ,明朝朱元璋 是如何强化皇权的?清朝雍正帝设立了哪一机构强化皇权?综合上述 材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着怎样的发展趋势?(6 分)
14. 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与世界有着不同程度的交流。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 12 处设 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 贸易、买舶商货物。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1405 年 6 月,郑和率 2.78 万余名将士,分乘 62 艘宝 船和 140 余艘其它船只,满载织锦绸缎、纺丝布匹、陶瓷器皿、金银
铜铁器及钱币等,由刘家港入海。1416 年,郑和率船队护送各国使臣 回国并采办各种珍奇物产、动物。郑和下西洋前后经历 28 年,抵达 30 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第二册)》
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 独口通商” 政策,将国 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摘编自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卷》
(1)根据材料一,宋代采用了哪些措施管理海外贸易?结合所学,宋朝 哪一科技发明为海外贸易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6 分)
(
(1)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采用何种方式处理西
南地区的民族关系?结合
所学,列举一例唐朝鉴过设置机构加强边疆管理的史实。(
4
分)
(2)
材料二中的史料属于实物史料还是口述史料?鉴过此史料你能得
出什么历史信息
?(
如背景,意义,影响等信息)元朝还采取了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郑和下 西洋在对外交往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4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清廷推行“ 独口鉴商” 的政策依据是 什么?“ 独口” 是指哪里?综合上述材料,就助力我国今天的对外交
七年级历史 · 第 4 版(共 6 版)
七年级历史 · 第 5 版(共 6 版)
七年级历史 · 第 6 版(共 6 版)2025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 48分)
1-5 CAABD 6- 10ABCDB 11- 12DC
二、材料题(共 52分)
13. 共 18 分
(1)兼容并蓄、融通运用、改革创新;( 2 分) 三省六部制( 2 分)
(2)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任用文官管理军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统兵 权与调兵权分离;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加强君权,采取分 化事权的办法,分割相权;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制度;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 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任答两点得 4 分)
积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等。
消极:造成了冗官与冗费;加剧了宋朝的财政负担;军队战斗力不强;地方财政困难等。 (积极与消极各任答一点得 4 分)
(3 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 分);设置军机处( 2 分);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 分)
14.共 16分
(1)措施:设立市舶司( 2 分);制定市舶法( 2 分) 指南针(罗盘)( 2 分)
(2)特点:时间长;规模大;航程远;和平交往(任答两点得 2 分)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2 分)
(3)闭关政策( 2 分);广州( 2 分)
看法:对外开放能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兴盛,闭关锁国会错失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而导致 落后;我们应该坚持对外开放,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 分,以实现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前进等。(言之有理即可得 2 分)
15.共 18分
(1)和亲( 2 分)
唐太宗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在西域设立北庭都护府。(任答一点得 2 分)
(2)实物史料( 2 分)
历史信息:元朝设管理机构(宣政院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 2 分)
举例:元朝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 域军政事务(任答一点得 2 分)。
(3)① 设台湾府(2分); ② 设驻藏办事大臣( 2 分); 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2 分)
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密切交往、相互依存而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 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在新时代,我们应从古代边疆 治理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推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即可得 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