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A.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B.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10.2001一2007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由39273亿人民币上升至C.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D.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176640亿人民币,外贸依存度由36.3%上升至66.3%,外商直接投八年级历史5.《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了万斤一棵资也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6分)白菜500斤的好消息。这一现象反映的是A.国民经济协调发展B.经济体制改革完成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我国在重点发展重工业的A.三大改造B.大跃进运动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同时,对经济、文教卫生等基础建设的投资总额达493亿元,超额C.人民公社化运动D.国民经济调整11.如图中,两幅图反映了我国的建设成就,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完成原计划的15.3%.到1957年,棉布销售量较1952年增长约213%,6.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食糖零售量增长163%。这些成就表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部署;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A.确立了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战略布局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这充分说明了B.有效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A.我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惹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D.实现了文教卫生事业的全面现代化C.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B.沟通中央地方,实现统2.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D,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重中之重C.重视高新科技,巩固国防D.践行高度自治,共谋发展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7.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一《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1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解决B.西藏和平解放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诗中反映的历史问题,我国政府提出的基本方针是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日,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D.公私合营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建立民族自治区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1226名代表共提出147件议案。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B.经济建设的发展殺13.《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你认为下列文章中最宪法草案经全国1.5亿人讨论,吸收118万条意见后全票通过。这C.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D.经济特区的建立早刊登在上面的是段文字讲述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8.“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粮票、布票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A.背景B.内容C.意义D.性质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这表明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4.下表所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多位模范人物。他们共A.社会结构发生变化B.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同的优秀品质是C.城乡差异完全消失D.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模范人物相关言论9.1985年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工业生产资料超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运动快速发展,人们的健身意识不王进喜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国家生断增强,健身运动成为时尚。截至2024年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焦裕标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兰考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说明人数比例达37.2%。这折射出A,企业经营的自主权逐步扩大B.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雷锋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去A.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改革开放序幕正式揭开D.现代企业制度己经形成八年级历史·第1版(共6版)八年级历史·第2版(共6版)八年级历史·第3版(共6版)2025 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八年级历史答案BCBAB CADAD ACAD15(1)时间:1949 年 9 月。(2 分)主要目的: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2 分)(2)历史事件:开国大典。(2 分)类型:第一手史料,如原始影像、录音或官方记录。(2 分)(3)大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2 分)关系: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踊跃参军,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可靠的兵源。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使土地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农业生产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2 分)(4) 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 分)16.(1)发展: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日渐增多,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2 分)成就:1955 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参加日内瓦会议均可)(2 分)(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需要从亚洲撤出力量;美国海外市场发展的需要;中苏关系的恶化。(4 分)事件: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回答基辛格访华不给分)(2 分)(3)信息:材料三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通过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践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是什么,2 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2 分)这一举措增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怎么样,2 分)17(1)注意答题格式:史实+说明邓小平同志在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进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继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特征。顺应发展大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时代课题, 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2)观点: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述: 1978 年 12 月, 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提高。城市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出现新局面。1980 年,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了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故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1992 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结论:综上所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对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观点举例:中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八年级-石燕湖中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历史-八年级-石燕湖中学-期末考试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