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股商时期,把上、下用来标识垂直空间高、低的方位秩序引入到广阔的社会空间,使其成为神灵系统、宗庙系统、祖先称谓、地理地名等领域内分类和命名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A.神权与王权已紧密结合 B.宗族观念影响国家治理C.尊卑观念秩序逐渐形成 D.国家组织动员能力较强2.岳麓秦简《行书律》中规定:传行书,署急辄(立即)行,不辄行,赀(以财物赎罪)二甲。不急者,日盛(完毕)留三日,费一盾;四日以上,赀一甲。二千石官书不急者,毋以邮行。”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B.国家体制运行规范有序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道路交通运输体系发达3.孔子重人轻天,认为天是有道德倾向的,与人不可分割;孟子致力于人道的阐述,摆脱了对神或天意的追求,立足于人的心性修养;汉代董仲舒把天塑造为人格神,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这反映了儒家()A.认识天人关系的观点一致 B.提供封建秩序的天道依据C.尊重宇宙与社会客观规律 D.根据时代需要改造其学说4.图1是西域胡人放牧时发明了双足交叉可折叠的小马扎“胡床”。隋朝因忌讳“胡”字改为“交床”;南宋时人们讲究舒适度把“交床”改造成“交椅” (如图2)。之后交椅”逐渐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坐第一把交椅”成了首领的代名词。这一变化体现了()A.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B.主流价值观念发生了嬗变C.市民阶层助推社会生活的丰富 D.政局变化影响文化的变迁5.清代前期,地方官常劝谕百姓:“山头地角道旁溪畔,但可种植杂粮,尺寸毋使废弃;其山巅地力瘠薄之处,须更番轮种”如多畜牛以积粪,多种桑以饲蚕,畔上种瓜以尽地力......田头种豆以备蔬菜”。这折射出当时()A.地方官科技素养水平高 B.国家赋税依赖于农业生产C.高产农作物被广泛引进 D.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6.下表为1850~1859年,上海港和广州港的外籍商人数(单位:人)。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年份 到上海港的外籍商人数 到广州港的外籍商人数1850年 362 3621855年 243 3341859年 408 172A.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农民运动波及范围广C.区域贸易格局的调整 D.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7.光绪帝在1898年8月的上谕中说:即如刘坤一、谭钟麟,总督两江、两广地方,于本年五六月间谕令筹办之事,并无一字复奏。迨经电旨催问,刘坤一则籍口部文未到,一电塞责。谭钟麟且并电旨未复,置若罔闻。可见()A.晚清中央集权面临严重挑战 B.光绪帝急切求变地方应接不暇C.守旧势力激烈阻挠变法开展 D.通讯方式落后使政令传达不畅8.1914年,杨济川、叶友才、袁宗耀三人拼凑资金制成中国第一台电扇;1916年,他们在上海四川北路横浜桥又创办了华生电器制造厂,生产华生牌电风扇,这是我国第一家自研自制的电扇厂。这一举动()A.推动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B.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C.反映了实业救国成为国人共识 D.表明帝国主义放松对华侵略9.1934年3月,《苏区党团组织与工作条例》规定从中央到苏区的苏维埃、工会、互济会、反帝拥苏同盟及其他群众团体的委员会中的党员均应组成党团”,党团必须坚决执行同级党委会的决议,并经常性地向同级党委会报告决议的执行情况。这表明苏维埃政府()A.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拥护 B.坚持维护革命统一战线C.具备了独立决策的能力 D.将党的领导作用制度化10.如图是1948年8月,党领导的城市根据地颁布的第一部劳动保护基本法,由此可知()第二条发扬工人职员之劳动热忱,以发展公营企业与合作企业。规定正确劳资关系,以帮助私人工商业之正常发展。适当的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战时之必需生活。废除对工人施行的半封建的超经济剥削。第三条劳动者享有一切民主自由权利,政府以法律及一定物质条件保障之。《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摘选)A.社会主义改造有步骤地进行 B.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得到实践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城市 D.国民政府试图扭转战争局势11.据下表,客运电力机车的发展反映出我国()我国目前运营的部分客运电力机车概况型号 时间 最大运营速度 技术特点韶山9G 2002年 160千米/小时 以法国8K型电力机车为基础发展而来CRH380A 2010年 350千米/小时 在川崎重工700系基础上自主创新CR400AF 2017年 350千米/小时 完全自主化、标准化、系列化CR450AF 2024年 400千米/小时 运营速度、能耗等主要指标国际领先①科教兴国战略提出②对外开放决策制定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④技术创新持续推进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12.两河流域南端的苏美尔地区,城邦间及和远方地区的贸易很早开始。随着车轮、木船的发明,这一地区的运输更加便捷,人口、粮食等资源逐渐向某些中心地区集中,最终引发“城市革命”,形成新的经济、社会结构。这可用于佐证两河流域()A.统一局面的逐步显现 B.社会分工的趋势加强C.早期文明要素的发展 D.贸易规模和范围扩大13.10~11世纪,日本领主为对抗国司(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压榨,将所开垦田地名义上“寄进”给有势力的权贵或寺院等,以他们为庇护者,形成寄进地系庄园,自任庄官,维持对土地的实际支配权。这一现象()A.增强了武士权势 B.埋下了地方分裂的隐患C.完善了幕府体制 D.提高了庄园经济的效益14.1793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制定《公共教育法》,将《人权宣言》和宪法列为中小学生绝对必需的基本知识内容”。1881年,第三共和国颁布实施《费里法案》要求在公立学校开设公民课。这些举措旨在()A.强化民众公民意识 B.应对内外政治危机C.培育民众革命思想 D.推动教育体系改革15.1921年6月,英美外交大臣就英日同盟的未来走向进行会谈。最终英国使用外交辞令向美国表达:如果决定续签协议,协议越符合美国的利益和愿望越好。当时潜台词为:如果达不到这一点就不会续签《英日同盟条约》。该会谈反映出()A.华盛顿会议调和了英美关系 B.凡尔赛体系埋下新冲突隐患C.英国觊觎太平洋区域的野心 D.美国拆散英日同盟已经奏效16.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苏联则全力推进“联盟号”载人航天工程;美国研发“民兵"系列洲际导弹,苏联迅速研制“撒旦”洲际弹道导弹与之抗衡。这折射出美苏两国 ()A.科技水平日益接近 B.军事变革引领全球C.冷战对抗日趋激烈 D.全球战略计划实施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5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在食用茶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叶的药理功能。汉代,日常饮茶不仅成为民间的生活习俗,更逐渐进入上层社会,就连贵族也将饮茶作为一种享受。成书于东汉的《神农食经》对茶的功能和作用则转向精神层面,“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因契合当时儒家、道教、佛教的精神追求而进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时尚。-摘编自赵建建《茶文化起源初探》材料二166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对华茶叶贸易专营权,茶叶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同时,西印度群岛糖业的发展为英国饮茶习惯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糖不但可以遮掩苦涩之味道,使茶水更为适口,而且有清肺之良效,亦能增益肾脏功能”。18世纪末,茶叶走私贸易非常盛行。即使在英国贫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上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饮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文祥等人认为影响国家安危的原因在于中国“在内无深知洋务之大臣,在外无究心抚驭之疆吏”,主张“驭外之端”为保证国家安全的第一要务。在梁启超看来,国家安全与否,在于“新民”“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皇权无法彻底放弃专制而建立近现代国家安全体系,传统的“国家安全”已摇摇欲坠。1912年初,清帝国“安全体系”彻底崩溃。-摘编自张永燥《从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国家》材料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分析安全威胁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的深刻思考和重大决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思想。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我国国家安全利益出发,提出了具有鲜明的以综合安全为特征的国家安全思想。进入20世纪90年代,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新特点和全球化发展的新要求,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顺应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家安全观念的变化,提出了以普遍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思想。-摘编自曹峻《试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的特点及意义。(10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巴黎新桥建于1606年,是现代城市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它一改中世纪桥梁传统,比任何一条城市的街道还要宽阔。它没有在两侧建造房屋以使行人能够清晰地观赏塞纳河的景致。桥上的步行道是现代社会上最早出现的步行道,也是最早启发欧洲人分离人流和车流的发明。人行道被抬高将近半尺,配套像阳台一样的观景台,越来越多的巴黎人走出家门走上新桥。新桥的建立打开了巴黎的公共娱乐空间,不同阶层的人在新桥接触,信息的传播催生了法国的报纸,新闻里出现的关键人物和时间也总是能张贴在桥上-新桥,成为少有的真正塑造都市生活的公共工程。-摘编自[美]若昂·德让《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根据材料指出新桥是巴黎走向现代起点的证据,并分别说明理由。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宋以后,道教将佛教护法神的“那吒”吸收并改造为道教神祇“哪吒”,赋予其更丰富的本土化特征。明代,《封神演义》,哪吒被赋予叛逆、勇敢、忠诚的性格特征,成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1979年,动画片《哪吒闹海》,哪吒变身为一个反抗东海龙王压迫、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2019年,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赋予哪吒“逆天改命”的现代精神。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深深打动观众,随着电影在全球热播,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巨大反响。-摘编自付方彦《哪吒形象在中国的流变过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哪吒与中华文化”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BDADCABDBACBADC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52分。17.(14分)(1)特点:历史悠久;功能多样;影响阶层广泛;茶文化的发展与中医药文化相关联;儒道佛思想观念助推其发展;茶饮日益时尚化、大众化。(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茶叶贸易的垄断权,开展茶叶贸易;糖业促进了饮茶推广;茶叶走私贸易盛行;工业革命推动;茶叶的补养功能和保健功能被认可。(任答4点,每点2分,共8分)18.(14分)(1)变化:从“内防”为主到“外防” 为主;从维护皇权到维护民族国家。(每点2分,共4分)(2)特点: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具有时代性和继承性。(每点2分,共4分)意义:在不同阶段维护了国家安全;有利于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保障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国家安全思想,是中国安全战略的集中体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19.(12分)证据 理由时间:1606年(或欧洲 从经济角度看,宽阔的街道体现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宽阔的街道有利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宽阔、于近代交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敞亮的桥面、街道 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文化角度看,宽阔、敞 新桥改革了中世纪桥梁狭窄、闭塞的传统,建立起宽阔、敞亮的桥面。人行道和观亮的桥面,人行道的设计,景台的设计,既保障了交通的畅通和安全,为现代桥梁和道路建设提供了范式,也观景台的设计等。 便利了人们观赏塞纳河的风景,体现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是资产阶级追求现世幸福的表现。从社会生活角度看,公共 新桥以及以新桥为中心形成的公共活动空间,促使来自各个阶级的民众参与到公共娱乐空间体现了巴黎社 活动中,冲击了传统的等级秩序,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催生了近代社会生活。会生活走向现代化。每一方面(包括证据与理由)4分,答出3方面即12分。20.(12分)【示例1】论题:哪吒形象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2分)阐释:哪吒的形象起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随佛教东传进入中国后,经历了千年演变,最终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一过程展现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明的包容吸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宋代道教将佛教护法神“那吒”吸纳为本土神祇“哪吒”,并赋予其道教神性;明代《封神演义》融入了儒家伦理与民间对个性解放的诉求,将哪吒塑造成反抗父权、追求自由的少年英雄,哪吒从宗教护法神向文学经典神话人物的转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现代以来,哪吒形象的重塑与时代主题深度契合,展现了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连续性。(8分)综上,哪吒形象的千年演变,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2分)【示例2】论题:哪吒形象的演变折射出时代发展影响中华文化。(2分)阐释:佛教护法神“那吒”被道教吸纳为“哪吒”,这体现了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思想趋势;明代《封神演义》通过哪吒的叛逆,表达了对程朱理学束缚人性的批判,与商品经济发展催生的市民意识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哪吒形象的重塑始终紧扣时代主题:1979年《哪吒闹海》中,哪吒反抗东海龙王的压迫,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勇于开拓、敢闯敢试的时代精神;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强调英雄主义,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进程中个人价值的觉醒;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又通过多元文化符号的叠加,传递了新时代化自信”与“美美与共”的理念。(8分)综上,社会发展推动文化符号与时俱进,文化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