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海洋资源一、从鱼盐之利到海洋资源综合开发1.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海鱼、海盐生产国与消费国。2.海洋资源:(1)生物资源:我国近海海域分布着众多优质渔场。(自北向南依次是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2)化学资源:我国北起渤海、南到海南岛,分布有规模不等的盐场。(自北向南依次是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3)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4)其他:海上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二、行舟楫之便,通四海之舟1.目前,我国的进出口货物近95%由海运完成。2.五大港口群: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3.地位:目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首位。三、从利用近海到开发远洋1.近海地区:优先注重生态保护,非必要不开发。2.深海地区:加强油气资源等矿产资源的开发。3.远洋地区:适度利用远洋渔业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四大盐场的位置和形成条件盐场名称 地理位置 形成条件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长芦盐场 渤海西岸 地处北方,雨季短,尤其春末夏初,降水稀少,晴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 都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海岸淮北盐场 淮河以北的黄海沿岸布袋盐场 台湾岛西部沿海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蒸发旺盛莺歌海盐场 海南岛西部沿海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资源一、总量大,种类全土地资源的特点:(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2)主要特点。①总量大,种类全,人均占有量不足,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很少;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较大。②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1.土地资源是指可利用土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总和。2.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小,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二、分布不均1.分布特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2.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分布区耕地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山区草地 西部干旱区、半干旱区 我国耕地不是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在西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分布有少量的耕地。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2.我国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分别设定了开发和保护的边界。1.我国农业用地的分布:2.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主要问题 措 施水土流失严重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 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草等草场退化乱占耕地 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第三节 矿产资源一、种类齐全,多寡不均1.矿产资源特点: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储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的差异非常显著。2.能源矿产:(1)种类: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2)分布:北多南少、西多东少,近海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近年不断增长。3.金属矿产:(1)特点:贫矿多、富矿少;铜、铝土等储量较少,钨、锡、锑等储量居世界首位。(2)三稀矿产:稀土、稀有金属和稀散金属。稀土、锂、镓 、铟等居世界首位,锆等储量严重不足。二、产销量大,进口量多1.现状:矿产资源总开采量居世界首位,为我国称为世界工业大国提供了基本保障。2.问题:矿产资源“有而不够,有而不优”。3.措施:加强国内矿产资源勘探,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煤炭储量占全国比重10%1%600千米南海诸岛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资料暂缺。北京 10亿吨石油目10000亿米天然气日1000亿米天然气■已发现油气田盆地南海诸岛0600千米2001年2011年2021年(钢产量1.5亿吨)(钢产量7亿吨)(钢产量10.3亿吨)1269%16%26%29.%018966%62派62%自自产铁矿石口废钢铁的循环利用 进口铁矿石我国铁矿石年消费量大,占世界一半以上,国内铁矿石供不应求且开采成本高。21世纪以来,我国铁矿石供应的增长主要来自进口,澳大利亚、巴西等是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国。进口铁矿石在中国钢铁生产原料来源的占比第二节 水资源一、总量丰富,时空分布不均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1)空间分布:南丰北缺,东多西少。(2)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影响:(1)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2)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北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而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2.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却是华北平原,主要因为华北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1.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1)节水优先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前提。(2)防治水污染也能起到节水效果,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水资源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实 例 和 作 用季节变化大 兴建水库 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水库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对防洪和水资源调配起到重要作用,还有防洪、发电等综合功能地区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地区1.南水北调工程三线利弊对比:调水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起点 扬州江都 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终点 山东、河北与天津 北京 黄河上游线路特点 可利用京杭运河或沿线湖 泊输送,黄河以北可以自流 基本自流 需开凿隧道, 基本自流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章 第一节 土地资源.docx 第三章 第三节 矿产资源.docx 第三章 第二节 水资源.docx 第三章 第四节 海洋资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