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清单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清单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农业
一、主要农业部门
农业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1.农业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牧业等。
2.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农耕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东部与西部差异:
(1)界线: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2)东部地区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其中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3)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绿洲。
2.南方与北方差异:
(1)界线: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2)南方是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北方是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
(3)长城沿线以北,一年只收获一次;秦岭—淮河以北到长城沿线,一年可以种植小麦、玉米两季作物;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到南岭,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水稻;南岭以南粮食作物可以一年收获三次。
3.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1)粮食作物:水稻主要产自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小麦在华北平原产量最大,玉米主要产自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2)经济作物:超过80%的棉花产自新疆,约90%的油菜籽产自长江流域,超过85%的糖料产自云南、广东、广西。
我国农业南方与北方分布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 以南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第二节 工业
一、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
1.工业生产包括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对矿产品、农产品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作用: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消费产品,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
3.地位: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4.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中力量发展工业,用几十年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跃。
(3)2010年以后,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
二、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
1.从工业类型看:自然资源的开采、原材料的加工,集中在我国中西部一些资源蕴含丰富的地区;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多集中在东部沿海。
2.从工业增加值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
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1.自然条件:地形、水源、资源。
2.社会因素: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国家政策等。
三、科技促进工业低碳发展
1.严峻挑战:全球变暖。
2.未来发展趋势: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碳工业。
3.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途径: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
4.措施: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用低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展高技术产业。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及工业特点
工业基地 共 同 条 件 不 同 条 件 工 业 特 点
辽中南工业基地 ①位于东部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②城市多,工业基础好 ③农业发达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①煤、铁、石油、海盐丰富 ②科技力量雄厚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消费市场广大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邻近港澳,多侨乡,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外向型经济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第三节 交通运输
一、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
1.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等。
2.成就: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
3.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在地形平坦、人口密集的地区,交通线稠密;在山区和人口稀疏的偏远地区,交通线较为稀疏。
4.我国的公路运输:
(1)布局方案:首都放射线、南北纵向线和东西横向线相结合。
(2)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渝地区。
5.我国的铁路运输:
(1)现状:纵横交错,“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连接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
(2)发展:增建成以“八纵八横”线路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3)我国重要铁路枢纽。
①北京:京哈线、京沪线、京包线、京九线、京广线。
②兰州: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
③郑州:京广线、陇海线。
④株洲:京广线、沪昆线。
经过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经过省级行政中心最少的是焦柳线(没有经过任何省级行政中心)。
二、内场外通的交通联系
1.成就:相邻大城市间1~4小时、城市群内0.5~2小时到达;通过航空运输直接通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海洋运输往来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未来目标:到2035年实现“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 运价 运速 运量
铁路运输 火车 较低 较快 较大
公路运输 汽车 较高 较慢 较少
航空运输 飞机 最高 最快 最少
水路运输 轮船 最低 最慢 最大
管道运输 管道 连续性强,安全性高
2.运输方式的选择:
货 物 情 况 选择方式
贵重或急需货物,量小,远距离 航空运输
鲜活或易变质货物,量小,运距较近 公路运输
鲜活或易变质货物,量大,长途 铁路运输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 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