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贯通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026届高中历史一轮专题讲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贯通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026届高中历史一轮专题讲义(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单元贯通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知识网络】
【纵跨横联】
1.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对点特训1】 北魏立国之初,道武帝推行部落离散政策,实行计口授田,使部民脱离部落体制,逐渐成为编户齐民。北齐时,孝廉秀才的对策、试经给众多寒门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入仕渠道。北周武帝以府兵制为代表的制度创革,建立的是关陇鲜汉联合的政权。据此可知,北朝 ( )
A.推动了民族交融与社会发展
B.政治制度创新源于民族交融
C.为后世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士族势力的全面衰退
2.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①政治上:按门第高低享受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②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③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④文化上:崇尚玄学与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2)评价
①积极: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稳定,门阀政治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②消极: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造成大量的冗官。
【对点特训2】 (2024·湖南名校联考)有学者曾对刘宋时期(420—479年)就任录尚书事、侍中、尚书令、中书监、中书令、仆射等八种权力中心职官的人数及其出身作了详细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指出任职者164人中,世族有105人,约占总数的64%;宗室外戚有31人,约占总数的19%。据此可知,刘宋时期的门阀政治 ( )
A.阻碍了历史进步  B.是贵族政治的回归
C.改变了皇权专制 D.是官僚政治的异化
参考答案
【对点特训1】 C 解析:据材料可知,部落离散政策、计口授田、孝廉秀才的对策和试经以及府兵制等制度变革,都促进了北朝内部的稳定和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民族交融和社会进步,从而为后世的隋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条件,C项正确。北齐孝廉秀才的对策和试经主要是为寒门学子提供入仕渠道,对民族交融的直接推动作用有限,A项说法不够全面,排除;材料中北朝的各项制度变革并非都源于民族交融,如北魏的计口授田更多是为了适应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排除B项;北齐孝廉秀才的对策和试经虽然给寒门学子提供了入仕渠道,但并不能说明士族势力全面衰退,D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
【对点特训2】 D 解析:官僚政治强调以才能和功绩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而刘宋时期权力中心的任职人员中世族和宗室外戚占比较大,这表明在官僚选拔任用过程中,门第、出身成为重要因素,偏离了官僚政治的正常轨道,是官僚政治的异化,D项正确。材料仅显示了刘宋时期权力中心任职人员的出身情况,并未体现门阀政治对历史进步的阻碍。门阀政治在一定时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不能简单地说它阻碍了历史进步,排除A项;先秦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刘宋时期的门阀政治是在皇权专制下、封建官僚制度基础上形成的,排除B、C两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