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科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科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精挑细选。(每题 1 分,共10 分)
1.B 2. B 3. C 4. B 5. C 6. C 7. A 8. B 9. A 10. B
二、查漏补缺。(每题 2 分,共20 分)
1.主干 2. 空气 3. 振动 4. 直线 5. 环形山 6. 粗糙程度 7. 水生 8. 稳固性 9. 速度 10. 上弦月
三、综合实践。(4+3+3=10分)
四、明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实验验证。(每空2分,共 14 分)
最短;变长;越短;越长;有关;最短;越短。
六、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填写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材料一1. A 2. C 3. C
材料二1. B 2. A 3. C 4. A
材料三1. C 2. B 3. C
七、精简作答。(每题8分,共 16 分)
1.植物的共同特征包括:(每答出1点2分,4点及以上8分)
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有根、茎、叶等器官;
能生长、繁殖后代。
不能移动。
2.动物行为对生存的意义:(每答出1点2分,4点及以上8分)
觅食行为帮助获取食物,维持生命;
防御行为保护自己免受天敌伤害;
繁殖行为确保物种延续;
迁徙行为适应环境变化(如气候、食物资源),提高生存概率。沈丘县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四年级科学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一、精挑细选。(每题 1 分,共10 分)
1.白兰和银杏都属于( )。
A. 灌木 B. 乔木 C. 草本植物
2.下列属于藤本植物的是( )。
A. 凤仙花 B. 葡萄 C. 睡莲
3.动物维持生命不需要的是( )。
A. 空气 B. 水分 C. 土壤
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 蜜蜂采蜜 B. 乌贼喷墨 C. 孔雀开屏
5.物体的运动方式与( )无关。
A. 形状 B. 材质 C. 重量
6.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改变小车的运动速度?( )
A. 增加拉力 B. 改变路面粗糙程度 C. 调整车身颜色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 )有关。
A. 光源位置 B. 物体大小 C. 观察者位置
8.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A. 一周 B. 一个月 C. 一年
9.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
A. 石头 B. 绿萝 C. 蚂蚁
10.制作风帆小车时,需要用到的材料是( )。
A. 橡皮筋 B. 风帆 C. 磁铁
二、查漏补缺。(每题 2 分,共20 分)
1.乔木的特征是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_____________。
2.动物的生存需要_____________、水分、食物和适宜的温度。
3.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平动、转动、_____________等。
4.光在空气中沿_____________传播。
5.月球表面分布着大小不一的_____________。
6.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有关。
7.睡莲和荷花都属于_____________植物。
8.专题探究 “帮鸟儿建个家” 需要考虑鸟巢的_____________和安全性。
9.运动的快与慢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描述。
10.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_____________→满月→残月。
三、综合实践。(4+3+3=10分)
1.将植物与其茎的特征连线。
白兰 藤本植物
葡萄 乔木
狗尾草 灌木
月季 草本植物
2.将动物行为与对应的目的连线。
蜜蜂筑巢 防御敌害
候鸟南飞 繁殖后代
刺猬蜷成球 适应环境
3.将运动现象与对应的运动方式连线。
拉锯动作 转动
陀螺旋转 平动
汽车直行 振动
四、明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凤仙花属于草本植物。 ( )
2.动物不需要空气也能生存。 ( )
3.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 ( )
4.影子的大小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无关。 ( )
5.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 )
6.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只有坏处。 ( )
7.睡莲的叶子漂浮在水面上。 ( )
8.动物的巢穴都是用树枝搭建的。 ( )
9.制作风帆小车时,风帆的大小不影响小车的速度。 ( )
10.月球本身会发光。 ( )
五、实验验证。(每空2分,共 14 分)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影子的长短与光源位置的关系。
1.实验材料:一根铅笔、一块白色纸板、手电筒。
2.实验步骤:
(1)将白色纸板平放在桌面上,铅笔垂直立在纸板上。
(2)用手电筒从不同的位置照射铅笔,观察并记录影子的长短。
(3)改变手电筒与铅笔的角度,再次观察并记录影子的长短。
3.实验现象:
(1)当手电筒在铅笔的正上方时,影子___________;当手电筒逐渐偏离正上方时,影子___________。
(2)当手电筒与铅笔的角度越小时,影子___________;当手电筒与铅笔的角度越大时,影子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___________,光源在物体的正上方时,影子___________;光源与物体的角度越小,影子___________。
六、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填写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材料一:
风媒花是利用风力作为传粉媒介的花,如玉米和杨树的花。这种花,一般小而不鲜艳,花被常退化或不存在,也没有香味和蜜腺。但它产生的花粉数量特别多,而且表面光滑,干燥而轻,便于被风吹到相当的高度与距离相当远的地方去。另外,多数风媒植物的花具有
"先叶开花"的特点,这样散出的花粉受风吹送时,可以不受枝叶的阻挡。据估计,约有1/10的被子植物是风媒的,大部分禾本科植物和木本植物中的栎、杨、桦木等都是风媒植物。
1. 风媒花是指利用( )来传播花粉的植物。
A. 风力 B. 水力 C. 昆虫
2. 风媒花的特点有( )。
A. 花朵大而鲜艳 B. 有芳香的气味或甘甜的花蜜 C. 花粉数量多而轻
3. 除了传播花粉,下面不属于风力的应用的是( )。
A. 风力发电 B. 风力提水 C. 沙尘暴
材料二:
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于是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世界现存最早的地球仪是由德国航海家、地理学家贝海姆于1492年发明制作的,它现如今保存在纽伦堡博物馆里。
我们日常使用较多的是教学地球仪,用于学校及家庭地理教学。它有着许多作用:正确地表示地球上各个大陆、海洋、岛屿和国家的位置、方向和面积;明确地球的形体以及地轴、两极、极圈、回归线、赤道、经度和纬度的概念;说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昼夜和四季,地方时和标准时的形成原因等。
当然地球仪也有一些缺点,如:比例尺过小,不能将地球表面上的事物作较详细的记载;有一定的体积,旅行携带不便等。
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球仪是由( )科学家发明制作的。
A. 中国 B. 德国 C. 美国
2.关于地球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仪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地球上的所有信息。
B. 地球仪是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C. 地球仪能帮助我们理解地球上各个大陆、海洋、岛屿和国家的位置关系
3.我们在日常科学课堂上使用的地球仪是( )。
A.礼品地球仪 B. 政区地球仪 C. 教学地球仪
4.学校创客小组想制作一个智能地球仪:当检测到有人靠近地球仪时,地球仪能自动语音向参观者介绍。那么这个地球仪最可能用到的技术是( )。
A. 红外检测和语音功能 B. 声音检测和语音功能 C. 颜色检测和语音功能。
材料三:
藤本植物,是指那些茎干细长,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依附他物而向上攀缘的植物。按它们茎的质地分为草质藤本(如扁豆、牵牛花、芸豆等)和木质藤本。按照它们的攀附方式,则有缠绕藤本(如紫藤、金银花、何首乌)、吸附藤本(如凌霄、爬山虎、五叶地锦)和卷须藤本(如丝瓜、葫芦、葡萄)、蔓生藤本(如蔷薇、木香、藤本月季)。
藤本植物直是造园中常用的植物材料,如今可用于园林绿化的面积愈来愈小,充分利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是拓展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量,提高整体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1. 下列属于卷须藤本的植物是( )。
A. 金银花 B. 爬山虎 C. 葡萄。
2. 下列属于草质藤本的植物是( )。
A. 丝瓜 B. 牵牛花 C. 何首鸟
3. 如果学校的花园里绿化的面积要缩小,为了拓展绿化空间,我们应该多选用( )作为绿化植物。
A. 乔木类植物 B. 灌木类植物 C. 藤本植物
七、精简作答。(每题8分,共 16 分)
1.简述植物的共同特征。
2.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