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祥符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共 25 题 共 100 分)一、选择题(共20题 每题2 分 共40分)1-5CCDBD 6-10BBBBD 11-15CAABA 16-20BDCBD复合题(共5题 共60 分)21.(1)(2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国人民志愿军。(2)(2分) 新中国成立;对小平理论。(3)(3分)改革开放;深圳;南方谈话。(4)(6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22.(1)(2分)变化:由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到以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主要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2)(3分)1957年的原因: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或三大改造的完成。1984年的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的原因:十四大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邓小平南方讲话等。(3)(4分)经验:坚持改革开放;或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或坚持邓小平理论; 或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国情出发等。23.(1)(5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6分)态度:敌视。采取敌视的政策。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正常化。(3)(4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24.(1)(4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4分)农业合作化或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或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5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②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③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4分)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25.(1)(4分)会议: 中共八大。历史背景:在七大召开以后, 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应该如何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2)(2分) 会议: 中共十九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祥符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共 25 题 共 100 分)注意事项: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本试卷为闭卷考试。一、选择题(共20题 每题2 分 共40分)1.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中国人民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大国里,扫荡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势力,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布和格局构成,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赢得了殖民地国家广泛支持 B.极大的提高了民族自信心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2.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1950 年抗美援朝开始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D.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3.下面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话语,表明抗美援朝战争 ( ).*毛泽东: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彭德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A.促使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B.维护了亚洲和全世界的和平C.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4. 1953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这样写道: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这个号召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号角。由此,我国开始( )A.开展土地改革 B.实施“一五”计划C.推进农业合作化 D.推动人民公社化5.20 世纪50年代,河南省鲁山县某剧团排演了《苏殿选和互助组》一剧后,许多农民提高了思想认识,纷纷转入常年互助组。下列史事与该剧内容密切相关的是( )A.筹建新中国 B.抗美援朝C.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三大改造6. “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 “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 ”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 )A.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它是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宪法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8. “一五 ”计划期间,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建立,主要有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重要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在建立沿海地区工业的同时,华中、西北等地区的新工业区也初步形成。这主要说明“一五 ”计划( )A.加速推进航空业,注重自主研发 B.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区域均衡C.突出建设交通业,关注协调发展 D.大力投资制造业,完成三大改造9.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这次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10.在中共十六大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共十七大报告也指出“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坚持中国道路 B.坚持胸怀天下C.坚持独立自主 D.坚持以人为本11. “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是 ( )A.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升空12.“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据此可知香港得以回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B.一个中国原则得到承认C.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D.改革开放实施成效显著13.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建立4 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14.1971 年10 月25日, “当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兴的跳起舞来。”这一场景反映了 ( )A.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得以加强 B.中国重返联合国得到众多国家的支持C.美国等国家暗中操纵联合国大会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更多国家所接受15.“借助它,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这里的“它”指的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特别行政区C.设立浦东开发区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6.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 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时代的典型和象征。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的精神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的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18.“1932年 1 月 28 日, 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一 二八事变,民国海军全面退缩长江内水,万里海疆再无中国舰队……今日之中国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了新的伟大征程。以第四代装备为引领、第三代装备为主体的装备体系正在形成,人民海军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地区性护航活动的参与 B.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C.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D.海权意识的日益增强19.下面是2024年5 月24 日人民网发表的题为《走过70年……历久弥坚》的文章摘要。据此判断,文章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 )*从亚洲走向世界,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水平差异 *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 *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准则 *是化解国际难题的良方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表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20.八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课后开展“诗词里的杰出人物”搜集活动。下面诗句描写的杰出人物是 ( )雨雪春秋八五载,青蒿冷暖数十秋。造福世界全人类,消灭疟疾净宇球。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二、复合题(共5题 共60 分)21.(13 分)历史谱写了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阅读歌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祖国》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某队战歌材料三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材料五 你在倾听,我在倾听,一个声音在历史穿行,你在追寻,我在追寻,一个夙愿让民族振奋。这就是你的梦,这就是我的梦,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中国梦》(1) (2分)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是在哪次会议作出的重要决议 材料二是哪支部队的战歌 (2) (2分)材料三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高举“旗帜”指的是什么理论 (3)(3分)材料四中的“春天”的寓意是什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 1992 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4)(6分)你知道材料五中“我们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有梦想、有奋斗,梦想才会在奋斗中变为现实。对此,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应该怎么做 22.(9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材料三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时期 主题词“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长,赶英超美“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1)(2分)概括 1952 年到 1956 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导致1957年、1984年和1993年三个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3)(4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23.(15 分)外交是政治的延续,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睛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材料二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纽约每日新闻》材料三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1)(5分)材料一表明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在新中国外交政策下,50年代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2)(6分)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新中国态度如何 又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两例70年代我国“打脸”材料二言论的外交成就。(3)(4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你认为中国外交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24.(17 分)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农业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多次变革、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法律文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 在农村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材料二 中央作出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材料三 歌谣: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4分)根据材料一中该法律文件规定, 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 有何重要意义 (2)(4分)材料二反映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的方式是什么 除农业外,国家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5分)材料三中的歌谣赞扬了在农村实行的什么制度 该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4)(4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变革和调整,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25.(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内的主要矛盾已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状的矛盾,已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材料二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 (4分)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会议的内容 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 (2分)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把哪一理论写进了党章,作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答案.docx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