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明德洞井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明德洞井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CAC
6-10 CDBAB
11-14 DADB
二、材料分析题
15.(1)唐玄宗李隆基;(2分)唐玄宗励精图治,重视经济发展,重用人才;(言之有理即可)(2分)安史之乱。(2分)
(2)曲辕犁(2分)玻璃,药材,特产等等。(2分)
(3)技术的稳步提高、新作物的引进、开放的文化生活和蓬勃的贸易经济;(任写两点4分)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2分)
16.(1)设立军事行政机构: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册封: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皮逻阁云南王、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和亲: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每个史实2分,同一种方式的史实最多得2分)
作用:促进了唐朝的民族交融和加强了边疆管理。
(2)蕃汉分治,因俗而治。(2分)学习汉文化,创立文字和货币。(2分)
(3)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说辞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2分)注重因地制宜,合理处理民族关系。(言之有理即可,2分)
17.(1)相互影响,双向交流。(2分)鉴真东渡。(2分)
(2)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分)原因:提高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商品交易。(2分)
(3)闭关政策。(2分)使清朝无法适应外部环境,导致当时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采取积极开放,兼容并包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2分)2025年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七 年 级 历 史
满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6分)
1.隋唐时期,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通过水道运输粮食)粮大量运来,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材料反映了大运河的开通(  )
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经济交流
C.改变了经济重心 D.促进了物种交换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了孟郊从社会下层一跃而入上层社会的喜悦。导致这种社会阶层流动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3.流寓湖南的文学家及其描写湖南的作品在古代湖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在湖南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来往于今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写诗近百首。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4.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
A.分散知州的权力 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超越知州的权力 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
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6.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史料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口述史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历史纪录片等。其中实物史料可信度最高。下列关于研究宋辽关系的史料中最真实可靠的是(  )
A.陶晋生著《宋辽关系史研究》
B.纪录片《中华战争通史·澶州之战》
C.宋辽边关古战道遗址
D.元修《辽史》
7.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该王朝创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8.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辽宋夏金的并立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重文轻武的风气
9.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印刷术的改进 B.科举制的确立
C.造纸术的发明 D.宋词的繁荣
10.有学者指出:“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材料意在强调(  )
A.中国古代的发明不仅有四大发明
B.发明主要取决于实用
C.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各地
D.重要发明应服务于农业
11.“诗史互证”乃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独特方法。以下诗句能够佐证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英勇事迹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C.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D.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12.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如图是雍正皇帝颁给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金印,该文物(  )
A.是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证明
B.证明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的领土
D.见证了雍正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3.刘军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下列最可能成为论文标题的是(  )
A.浅议清朝的民族关系 B.试论清朝的对外关系
C.简论清朝的文化专制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14.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如图插图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二、材料分析题(15题16分,16题,17题各14分,共44分)
15. 某校七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学史方法”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任务。(16分)
【诗歌中的历史】
《忆昔》(节选)——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无家别》(节选)——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葛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1)诗歌一中“全盛日”出现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2分)结合所学,概括其出现的原因。(2分)从诗歌一中的“全盛”转变为诗歌二中的“世乱”,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
【壁画中的历史】
图1 敦煌莫高窟第445窟《耕种图》 图2 唐墓壁画《客使图》(局部)
(2)图1中使用的耕作工具是什么?(2分)图2中右侧第三位人物是来自东罗马帝国的使者。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位使臣可能带来什么礼物?(写出一种即可) (2分)
【书籍中的历史】
材料 宋朝商业革命的根源可以在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明显增长中找到。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的早熟品种的引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开放强大的文化生活和蓬勃的贸易经济,使商业繁荣超过前代。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出现“商业革命”的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项宋朝“商业革命”在时间上的表现?(2分)
16.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和边疆治理三位一体,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第一,设立军事行政机构,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第二,实行册封制度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 第三,实行和亲政策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间文化的交融。 第四,重用少数民族人才以巩固中央政权。
——摘编自马晓琳《浅析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评价》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两种方式,分别列举史实予以佐证。(4分)结合所学,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深远影响。(2分)
材料二
元昊建国,设蕃汉官:蕃官主党项,汉官主汉人。 ——《西夏书事》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辽史·百官志》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
(2)材料二反映了辽和西夏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路?(2分)结合所学,归纳辽、西夏有哪些相同的统治措施。(2分)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3)根据材料三,用元朝管理边疆的史实说明“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2分)综合上述材料,古代边疆管理对当代国家治理有何启示?(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更为积极的表现是文化的相互影响……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形成了由内向外——隋唐向周边、由外向内——周边向隋唐的互动、辐射,带来了 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摘编自袁行需《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隋唐时期“由内向外”文化交流的史实。(2分)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2)根据材料二,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区?(2分)结合所学,说说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清朝统一台湾后,群臣对是否开放海禁争论激烈,康熙认为开放海禁有利国计民生,指定开放四个通商口岸。海外贸易活跃了地区经济,也使清政府获得丰厚税利。……因为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对海外贸易不断加强管制。乾隆时期,英国的武装商船多次驶入通商口岸,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于是下令仅保留广州一口通商。后来,英国政府两次派使团来华,要求扩大通商,均遭清政府拒绝。
——摘编自王家范张耕华等《大学中国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结合所学,这种政策对清朝产生了什么危害?(2分)综合上述材料,今天的中国应该如何处理对外关系?(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