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明德雨花实验中学2025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13 AACDB CBDAC CBD14题16分(1)特点:广泛性和群众性。2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分(2)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2分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4分(3)历史趋势:统一。2分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分 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照抄。2分15题16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邓小平理论 2分(2)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分十九大 。2分(3)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分认识:继承与发展;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文化自信等。2分16题16分(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分意义: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分(2)变化:态度由以前的反对.孤立转为要求改善。2分原因: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地位,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寻求改善中美关系。(答两点原因得4分) 4分(3)“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分因素:国家利益。2分2025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八年级历史满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方式: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根本性变化”表现在( )A.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 民族振兴,国家富强C. 全境解放,祖国统一 D.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2.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B. 1957年年底,我国第一个年计划超额完成C.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1965年,我国建立西藏自治区3.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 沈阳飞机制造厂等成就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对这些成就的取得表达最确切的是( )A.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 B.三大改造成果显著C.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D.新中国初我国注重交通建设4. 建国初期,一位经营工厂的资本家撰写对联:“放弃剥削,不怕共产,前路那样光明;一张选票,一个饭碗,安排如此周到。”这反映的是( )A.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 农业和手工业合作化C.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5.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难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将左邻右舍都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电视剧中“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的历史场景分别是指( )A.大生产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1983年,某省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A.计划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D.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7.1981年9月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招聘启事,道德品质好,有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背景,并具有初等英语基础者可报名。应聘成功者可获得企业管理、外贸业务等知识培训。据此判断,这一现象( )A. 推动了农村改革的开展 B. 适应了经济特区发展的需要C. 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 D. 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8. 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增长迅速。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又一举突破2万亿美元。这一高速发展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决策 B. 开放大批沿海开放城市C. 开放局面由沿海到内地 D. 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9.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下时空坐标中①②分别对应( )A.2021 2049 B. 2021 2056C. 2023 2056 D. 2023 204910. 据专家统计,98%台湾民众祖籍在大陆。2023年4月1日,73岁的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第一次到大陆回湖南祭祖,并用湖南方言念祭祖文。马英九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我们中国人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反映出( )A.大陆坚持“和平统一” B.台湾坚持“九二共识”C.“两岸一家亲” D.两岸交流频繁11. 2024年“两会”期间,解放军空军和海军高级将领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先后表态,中国的轰20、第4艘航母没有技术瓶颈,很快亮相。据此我们可以解读出的信息是( )A. 我国军事力量居于世界首位 B.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C. 我国国防军队建设成就巨大 D. 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12. 2024年1月24日,中国和瑙鲁恢复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这体现了我国(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 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13. 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下可以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A. 《袁隆平传奇》B. 电影《袁隆平》C. 某同学的课堂笔记D. 袁隆平遗留的手稿二、材料分析题(第14、15、16题各16分,共48分)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该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包括党派代表、区域代表、军队代表、团体代表、特邀代表等5大类。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摘编自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 2023年3月27日至4月7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赴大陆祭祖、参访,并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马英九此行对促进两岸同胞交流往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023年中评社评出的两岸十大新闻之一(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什么特点?这次会议确立了哪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香港问题”能够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说一说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6分)(3)指出材料三中所反映的历史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国家政治制度的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6分)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82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摘自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年代尺材料三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请你指出材料一中“走自己的道路”中道路的名称。邓小平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该理论是哪次会议上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认识。(4分)16. 大国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是朝鲜战争的最大赢家。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嚣张气焰。……这场战争巩固了中苏同盟,赢得了苏联的重视和尊敬……1953年,美国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让新中国赢得了一个重要的缓冲地带,没有让美国陈兵鸭绿江,消除了美国对我们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解除了两面作战的危险。——摘编自胥亮《朝鲜战争到底谁是赢家》材料二 下面是尼克松的两次谈话。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1971年5月15日,尼克松在电台广播《公告》时说:“正如我在过去三年中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摘编自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材料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摘自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对华态度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原因答2点)(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推动建设和平繁荣世界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八年级-明德雨花实验中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历史-八年级-明德雨花实验中学-期末考试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