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PDF格式,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农安县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PDF格式,含答案)

资源简介

农安县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A
2. A
3. A
4. D
5. B
6. C
7. A
8. C
9. A
10. C
11. B
12. D
13. C
14. A
15. C
16.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12分)
(1)特点(6分)
- 具有鲜明宗教性质,以祭祀众神(尤其是宙斯)为核心;
- 定期举办(每四年一次),有固定时间(夏至后第一个月圆之日);
- 与城邦政治紧密关联,具有“神圣休战”机制,凝聚希腊各城邦;
- 参赛者有严格限制(出身高贵的男性公民、品行端正无犯罪记录);
- 强调公平竞争,有明确奖惩机制(作弊者受辱,获胜者获荣誉);
- 成为希腊历史纪年的基准。
(2)影响(6分)
- 政治上:促进希腊各城邦的文化认同与凝聚,成为连接分散城邦的“黏合剂”;
- 社会上:推动体育精神(公平竞争)的传播,规范社会行为;
- 文化上:形成统一的历史纪年方式,便利历史记录与传承;
- 深远影响: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了传统借鉴(如四年一届、圣火传递等)。
18. (14分)
(1)经济表现(8分)
- 扩大了世界市场:美洲、东印度、中国等市场被开拓,商品交换范围空前扩大;
- 引发“商业革命”: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发展,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引发“价格革命”: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物价上涨,加速封建地主阶级衰落和资产阶级崛起;
-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场手工业和后来的工业革命发展;
- 瓦解封建经济: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使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认识(6分)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如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
- 积极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与发展,推动了全球物质与文化交流;
- 消极方面:建立在列强对殖民地的掠夺和不平等贸易基础上,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如一战隐患),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 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体现了历史进步性与剥削性的统一。
19. (14分)
(1)表现(6分)
- 对战败国的掠夺性处置:如巴黎和会对德国的领土割让、巨额赔款等,无视其合理诉求;
- 无视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凡尔赛和约》),践踏中国主权;
- 大国强权政治:由战胜国主导,按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如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的瓜分),未体现平等协商;
- 殖民体系的延续:继续维护列强对殖民地的统治,未解决殖民地人民的独立诉求。
(2)共同之处与影响因素(8分)
- 共同之处:
① 均由大国主导,体现强权政治色彩;
② 均为战争后的国际秩序安排,暂时调整了列强间的矛盾;
③ 均存在不平等性与不公正性,为后续冲突埋下隐患;
④ 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世界相对和平的局面。
- 影响因素:
① 国家实力的变化:大国经济、军事实力的消长是国际体系调整的根本动力;
② 战争的推动:两次世界大战直接导致旧体系瓦解和新体系建立;
③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如美苏冷战对雅尔塔体系的影响;
④ 国际社会的觉醒: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运动冲击旧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公正方向发展。
20. (12分)
(示例:选择类型一)
论题: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欧美社会观念的革新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18世纪,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旗帜,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思想,其广泛传播引发了欧美社会观念的深刻转变,并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启蒙思想的影响尤为显著。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明确提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直接体现了卢梭的“天赋人权”思想。这一观念否定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合法性,凝聚了北美人民的反抗力量,推动美国走向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在法国大革命中,启蒙思想成为反封建的核心旗帜。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并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彻底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启蒙思想所倡导的“主权在民”取代了“君权神授”,引导民众追求理想社会,推动大革命从推翻君主专制走向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深刻改变了法国的社会结构。
综上,启蒙思想的传播不仅重塑了欧美社会的价值观念,更成为资产阶级打破封建枷锁、建立新型社会秩序的精神动力,印证了“一种思想的广泛传播,可引发社会观念的转变”这一规律。
(注:若选择类型二或三,可参考以下思路:
- 类型二:论题如“工业革命背景下工人运动的兴起催生了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三大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论述。
- 类型三:论题如“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实践”,结合《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论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