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万全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Ⅰ(选择题,共24分)(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填在题后相应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4分)1.自7世纪初开始,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有学者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该制度”诞生于(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 隋文帝时期 D、 隋炀帝时期2.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诗句与该内容相关的是(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国力空前强大,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这一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4.宋朝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做官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说明宋朝( )A、重农抑商 B、商业繁荣 C、等级森严 D、崇文抑武5.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列两则盟终的签订( )盟约一:宋朝每年交给辽约20万匹、银10万两。沿边州郡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此外,宋辽互称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结称宋真宗赵恒为兄,双方使者定期互访。 盟约二: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宋母辛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A、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B、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开始形成C、使少数民政权都要向宋称臣 D、使双方仍然处于大规模的战争状态7.“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立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了从蒙古兴起到元朝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其中建立政权和完成大一统的君主分别是( )A、隋文帝 隋炀帝 B、唐高宗 唐太宗 C、成吉思汗 忽必烈 D、宋太祖 宋高宗8.元朝建立的这个制度,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而且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制度是(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9.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明朝时,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蒙古国、俄国和日本。这反映了( )A、明朝皇权的强化 B、明朝商品经济的活跃C、明朝手工业的繁荣 D、明朝农业的发展10.“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生活……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医为艺依菜的不是坚船和系点,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A、甘英 B、鉴真 C、马可·波罗 D、郑和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文字狱”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丹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践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材料三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材料四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2分)历史上唐太宗统治期间的局面称为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说一说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3)结合材料三所述,日本派到唐朝的使节在当时被称为什么?(1分)日本在哪些方面受唐朝文化的影响?(2分)(4)材料四中伟大的僧人是谁?(1分)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那些精神?(2分)14.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2分)材料一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人、女真人南下,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了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3分)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什么时间?(1分)材料二《清明上河图》(局部)(2)材料二是研究哪一朝代商业活动和城市生活风貌的重要资料?(2分)该作品的作者是谁?(2分)材料三入宋以后,对外交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虽然陆上对外贸易仍在继续,但规模有限,海上贸易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对外贸易重心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宋代对外贸易重心之所以转向海洋,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摘编自《由陆及海:宋代贸易格局的转型及衍生》(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宋代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1分)“宋代对外贸易重心之所以转向海洋”的原因有哪些?(2分)。列举一个闻名世界的大港口。(1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1)根据歌谣中的“戚爷”指的是谁?(2分)他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方面的主要功绩是什么(2分)材料二“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郭沫若(2)材料中的“一代英雄”是指谁?(2分)“千秋功业”是指什么?(2分)材料三清朝前期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把全国划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盟旗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和新疆地区的管辖分别设立了什么官职?(2分)材料四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的意义是什么?(2分)万全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B C D B A C D B D C D13.(1)重视人民的力量。(2分)“贞观之治”(2分)(2)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3)遣唐使(1分)建筑、文字、书法、医药等(任选2个即可,2分)(4)玄奘(1分)坚持不懈、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14. (1)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分)南宋,(1分)(2)北宋,(2分)张择端(2分)(3)市舶司。(1分)陆上丝绸之路受北方民族政权和战乱的阻碍;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超;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地理知识的进步等。(答出2点即可,2分)广州、泉州、明州(任一个即可,1分)15.(1)戚继光(2分)抗击倭寇(2分)(2)郑成功(2分)收复台湾(2分)(3)西藏:驻藏办事大臣(1分);新疆:伊犁将军(1分)(4)改变了台湾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的状况;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任意1点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