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14课《人人爱护公物》第1课时 校园里的公物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14课《人人爱护公物》第1课时 校园里的公物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人人爱护公物
第14课
第四单元 我们讲文明
(统编版)一年级

第1课时 校园里的公物
1
2
3
4
5
6
7
素养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校园公物是公共资源,认同爱护公物是校园文明、社会公德的体现。
道德素养:养成爱护校园公物的道德习惯,明白公物为大家服务,需珍惜维护。
法治观念:初步渗透 “公共财物保护” 意识,知道公物受大家共同爱护,破坏需承担责任。
健全人格:通过认识、爱护公物,增强责任感与集体意识,培养珍惜、感恩的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强化对校园公物的责任担当,主动爱护、提醒他人爱护,维护校园美好环境。
2
新知导入
观看一段 “校园生活” 视频(包含篮球场玩耍、用电风扇、图书阅读、桌椅使用场景 ),提问:“视频里哪些东西每天陪着我们学习、玩耍?它们有啥用?” 引导学生分享,引出 “校园里的公物” 主题。
学校的篮球场,带给我们很多快乐。
教室里的电风扇
带给我们凉爽。
3
新知讲解
板块一:校园里的公物
展示教材 “校园里的公物” 插图(篮球场、电风扇、图书、桌椅 ),提问:“这些都是校园里的公物,你还知道校园里有哪些公物?” 引导学生拓展列举(如黑板、垃圾桶、跑道 ),总结 “公物是大家共用、为大家服务的物品”。
环节 1:“公物大识别”
阅览室的图书让我们增长知识。
桌椅为我们的学习提供方便。
发放模拟公物道具(小篮球、图书模型等 ),开展 “公物功劳会”:“请小朋友代表公物说话,讲讲自己为大家做了啥贡献!” 引导学生模仿公物口吻(如 “我是篮球场,小朋友们在我这快乐打球” ),感受公物价值。
环节 2:“公物的功劳会”
校园里哪些是公物呢?
校园公物包括教学楼、桌椅、黑板、门窗、图书、实验器材、体育设施、绿植、路灯、垃圾桶、消防器材、多媒体设备等,均为公共财产,需共同爱护。
发放 “校园公物观察卡”,布置任务:“去校园里找一找公物,看看它们‘状态’怎么样(完好 / 损坏 ),回来和同学分享!” 提醒观察安全,巡视指导记录(如 “乒乓球台有损坏” )。
环节 3:“公物观察行动”
要调座位了,我希望( )
做我的好朋友。
我们是大家的,我喜欢爱护我的小朋友。
情景题:
情景 1:小明在篮球场上用力踢篮球。(×,篮球是公物,要用来投篮,不能踢 )
情景 2:小红轻拿轻放图书,看完放回原位。(√,爱护图书公物 )
情景 3:小刚用彩笔在课桌上画画。(×,桌椅是公物,不能乱涂 )
6
课堂练习
5
课堂总结
校园公物真不少,篮球场、风扇好;图书桌椅来帮忙,大家都要爱护好;轻拿轻放不损坏,合理使用很重要;公物小卫士就是我,校园美好共创造!” 提问回顾:“今天认识了哪些公物?以后怎么爱护它们?
发放 “公物爱护行动卡”,说明任务:“一周内,做‘公物小卫士’,爱护校园公物(如整理图书、轻开关电风扇 ),每天成功一次就画颗‘爱护星’,周末分享‘我的公物爱护故事’!”
6
作业布置
7
板书设计
第 14 课 人人爱护公物 —— 校园里的公物
→ 公物识别:篮球场、电风扇、图书、桌椅、黑板……
→ 公物价值:带来快乐、提供方便、增长知识
→ 行动要求:爱护、合理使用、不损坏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人爱护公物 —— 校园里的公物》是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14 课第一课时内容。教材通过呈现篮球场、电风扇、图书、桌椅等校园公物及作用,引导学生识别、了解公物,感受其对学习生活的价值,是培养学生公物爱护意识的基础内容,助力学生建立 “公物为大家,需共同爱护” 的认知。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校园物品有直观接触,但对 “公物” 概念及价值理解模糊,存在随意使用、不爱护公物的行为(如乱涂桌椅、损坏图书 )。他们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需借助观察、体验活动,明确公物范畴,理解其重要性,养成爱护意识。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感受校园公物是公共资源,认同爱护公物是校园文明、社会公德的体现。 道德素养:养成爱护校园公物的道德习惯,明白公物为大家服务,需珍惜维护。 法治观念:初步渗透 “公共财物保护” 意识,知道公物受大家共同爱护,破坏需承担责任(小学低段简化认知 )。 健全人格:通过认识、爱护公物,增强责任感与集体意识,培养珍惜、感恩的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强化对校园公物的责任担当,主动爱护、提醒他人爱护,维护校园美好环境。
教学重点
识别校园里的公物(篮球场、电风扇、图书、桌椅等 ),理解其对学习生活的作用。 初步建立爱护校园公物的意识,知道要珍惜、合理使用公物。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将 “爱护公物” 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长期自觉维护校园公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校园公物图片、公物作用动画 )、“校园公物观察卡”(空白卡,用于记录观察发现 )、模拟公物道具(小篮球、图书模型、桌椅卡片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 “校园生活” 视频(包含篮球场玩耍、用电风扇、图书阅读、桌椅使用场景 ),提问:“视频里哪些东西每天陪着我们学习、玩耍?它们有啥用?” 引导学生分享,引出 “校园里的公物” 主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忆校园物品,分享其作用,感知公物与生活的关联。 设计意图:以熟悉校园场景导入,激活生活经验,自然引出 “公物” 认知。
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板:校园里的公物 环节 1:“公物大识别”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 “校园里的公物” 插图(篮球场、电风扇、图书、桌椅 ),提问:“这些都是校园里的公物,你还知道校园里有哪些公物?” 引导学生拓展列举(如黑板、垃圾桶、跑道 ),总结 “公物是大家共用、为大家服务的物品”。 学生活动:观察插图,踊跃分享校园公物,理解 “公物” 的公共属性与服务功能。 设计意图:借教材场景,让学生直观识别典型公物,明确公物范畴,建立概念认知。 环节 2:“公物的功劳会” 教师活动:发放模拟公物道具(小篮球、图书模型等 ),开展 “公物功劳会”:“请小朋友代表公物说话,讲讲自己为大家做了啥贡献!” 引导学生模仿公物口吻(如 “我是篮球场,小朋友们在我这快乐打球” ),感受公物价值。 学生活动:扮演公物,分享作用,倾听同伴发言,深化对公物重要性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 “角色扮演 + 共情体验”,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公物价值,落实教学重点。 环节 3:“公物观察行动” 教师活动:发放 “校园公物观察卡”,布置任务:“去校园里找一找公物,看看它们‘状态’怎么样(完好 / 损坏 ),回来和同学分享!” 提醒观察安全,巡视指导记录(如 “乒乓球台有损坏” )。 学生活动:实地观察校园公物,填写观察卡,回教室分享发现(如 “水龙头漏水”“图书缺页” )。 设计意图:借 “实地观察”,让学生发现公物真实状况,引发爱护思考,为养成习惯做铺垫。
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公物小卫士” 教师活动:设置 3 道公物情景题: 情景 1:小明在篮球场上用力踢篮球。(×,篮球是公物,要用来投篮,不能踢 ) 情景 2:小红轻拿轻放图书,看完放回原位。(√,爱护图书公物 ) 情景 3:小刚用彩笔在课桌上画画。(×,桌椅是公物,不能乱涂 ) 让学生判断、说明理由,发放 “公物小卫士” 卡,强化爱护意识。 学生活动:认真分析情景,积极判断发言,争取小卫士卡,巩固爱护公物认知。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判断,强化爱护公物行为的识别与践行,推动习惯养成。
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编念儿歌:“校园公物真不少,篮球场、风扇好;图书桌椅来帮忙,大家都要爱护好;轻拿轻放不损坏,合理使用很重要;公物小卫士就是我,校园美好共创造!” 提问回顾:“今天认识了哪些公物?以后怎么爱护它们?” 学生活动:跟读、创编儿歌,用简短语言分享收获与实践打算。 设计意图:以儿歌梳理知识,强化记忆,让一年级学生轻松总结,激发爱护动力。
五、作业布置 教师活动:发放 “公物爱护行动卡”,说明任务:“一周内,做‘公物小卫士’,爱护校园公物(如整理图书、轻开关电风扇 ),每天成功一次就画颗‘爱护星’,周末分享‘我的公物爱护故事’!” 学生活动:领取行动卡,期待实践,主动爱护校园公物,记录行动。 设计意图:通过持续实践,推动学生将爱护公物认知转化为习惯,强化责任意识。
板书设计
第 14 课 人人爱护公物 —— 校园里的公物 → 公物识别:篮球场、电风扇、图书、桌椅、黑板…… → 公物价值:带来快乐、提供方便、增长知识 → 行动要求:爱护、合理使用、不损坏
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观察、扮演让学生理解公物价值,但在 “引导学生解决公物损坏问题”(如主动报告维修 )上指导不足。后续可增加 “公物修复小建议” 环节,让学生思考 “发现公物损坏怎么办”,培养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更全面爱护公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