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考试开始前
甘孜州2024-2025学年全州统一调研考试
高一下期历史期末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梭伦实行的财产等级制度,使雅典形成了新的政治结构。这种政治结构是基于财产关系,而非基于古老的血缘关系。这说明财产等级制度
A.雅典居民获得了平等参政权 B.改变了雅典社会的经济结构
C.提高了富有平民的政治地位 D.剥夺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2.15世纪末,英国国王亨利七世解散贵族私兵,设立专门审理权贵要案的“星室法庭”,又提升没有家族背景的中产者为新贵族,让他们掌管朝政。同时,他打破庄园法庭的藩篱,统一了国家司法制度。英国的这些做法()
A.加速了宗教改革的进程 B.改变了“王在法下”的传统
C.重塑了英国的法律体系 D.推动了专制王权国家发展
3.“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据此可知“垄断公司”()
A.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C.是自由主义经济的产物 D.推动帝国主义阶段到来
4.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5.2022年9月8日,96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她是目前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作为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二世()
A.兼任英国的最高行政首脑和宗教领袖
B.拥有提名内阁成员的权力
C.能够授权议会多数派的领袖上台组阁
D.拥有独立解散议会的权力
6.《共产党宣言》指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材料可以说明()
A.这一论述从根本上揭示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
B.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C.商业资本主义发展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D.世界市场形成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7.史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由此可见,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巴黎工人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
B.经济水平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C.巴黎公社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D.无产阶级的人数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
8.1958年,非洲某国领导人费尔哈特·阿巴斯谈及反法斗争时说,“我们曾寄希望于和平对话,但殖民者的暴力迫使我们选择另一条道路。正如兄弟国家所证明的,只有通过坚定持久的武装斗争才能赢得真正的独立。”这反映出()
A.和平对话不是民族解放战争的手段
B.民族解放的道路在探索中逐渐清晰
C.各国民族解放斗争的阶级基础相同
D.古巴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法国统治
9.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欧洲交战国民众积极响应战争动员,相信战争能把他们从贫乏生活的精神枷锁中释放出来。交战国认为此战就像一次体育比赛那样,短暂而辉煌,圣诞节前必能结束。这反映出()
A.西方文明面临危机 B.交战国民众一致支持战争
C.欧洲军国主义盛行 D.交战国民众物质生活贫乏
10.1917年4月16日,列宁在彼得格勒演说中说,要“立刻有系统地、逐步地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建立在公有基础上的农场”。这些言论表明列宁()
A.准确研判当时俄国国情 B.放弃了革命和平过渡的设想
C.主张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D.主张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1920年,国联将德属喀麦隆分为英法两区委任统治。法国总督在当地推行《土著法》,规定原住民需携带“茅屋税票”,违者罚作苦役。英国殖民部备忘录记载:“委任统治不是慈善,而是帝国防务与资源开发的延伸。”结合上述材料,英法对喀麦隆的统治实践表明,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
A.是民族自决原则的有效落实 B.实现了殖民统治的合法延续
C.旨在调和大国间的利益冲突D.极大推动殖民地的文明进步
12.1942年2月,日军轰炸英联邦成员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军港,澳本土损失严重,澳媒痛批英国的军事承诺。同年3月,澳总理与美国签署协议,澳军接受美军指挥并将达尔文军港供美军使用。澳大利亚这一行为()
A.标志着美国殖民霸权的建立 B.加速了原有国际格局的瓦解
C.扭转了太平洋战争历史进程 D.导致了英帝国殖民体系崩溃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A.以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为主要目标
B.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
C.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D.形成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并存的局面
14.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15.1953年,苏联把部分过去由中央主管的企业下放给加盟共和国,并规定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后可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定货。同时,要求必须改进企业的工作,特别是在加强经济核算和经济刺激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做法旨在()
A.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B.解决传统的经济模式弊端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加快苏联工业化建设步伐
16.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设立了众多新的政府机构来执行相关政策。这些机构的官员选拔并非完全遵循传统的政治庇护或论资排辈,而是注重专业技能和对经济事务的理解。这一变化反映了()
A.传统政治体制的变革 B.官员晋升途径的拓宽
C.经济危机的彻底解决 D.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强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英国通过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完成了政治制度的改造,建立了一种完全现代意义的国家体制。英国现在的国王和都铎时期的国王完全不同,区别在于:都铎和斯图亚特时期的国王是大权独揽的,议会是一种节制力量,但它服从国王;光荣革命后情况倒转过来,国王需要服从议会,议会是最高的主权。
美国所实行的三权分立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当“三权”中的一个权力部门专权,导致权力失衡时,其他部门便可以依据宪法授予的权力给予限制和纠正,使权力恢复平衡,进入正轨。
参考材料,结合英美两国相关史实,围绕“国情与代议制”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明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15世纪末期以来,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世界与欧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商品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最重要的商品。16世纪以来,中国商人成为东亚国际贸易最主要的参与者。在马六甲以东的各商业口岸,中国商人仍然成为东亚国际贸易最活跃的商人群体。在1570-1600年,定居菲律宾的中国人,从不到40人增加到15000人。这些移居海外的中国人主要是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材料二英国自从 17世纪革命以来,就把经营海外事业,争夺海外霸权放在首要地位。17世纪初,英国人来到印度,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到19世纪中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并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19世纪前30年中,英国对华贸易逆差,便以鸦片这种特殊商品作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手段,导致鸦片涌入,英国借口中国禁烟,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
材料三新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
时间 内容
1955年 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打开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
1974年2月 毛泽东同志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构想,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苏美以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欧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2024年11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愿同广大“全球南方”国家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处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世界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于中国,英国与亚洲交往的主要区别。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历史意义。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韩非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韩非上书韩王,希望改变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以法治国”是韩非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了“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主张,这对当时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影响;除了制订法律外,韩非主张以法为教,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整个社会形成法律风气。韩非之学其最高理想是“君无为,法无不为”,认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下无为而天下治。韩非形成了以进化的历史观为基础的,以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奋斗目标的完整思想体系。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成为当时主流思想,各国君臣竞相研究《韩子》。在其指引下,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帝业。
-摘编自《法治文化《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
材料二:17-18世纪,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急剧没落;18世纪后期,法国工业革命逐渐展开,进步的资产阶级以思想斗争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进攻。这给孟德斯鸠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主题。针对法国政弊,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其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地阐释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原则。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它代表国家意志,由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执行国家意志,由君主行使;司法权由人民选出的人员组成的法院行使。孟德斯鸠强调三权不仅要分立更要相互制衡,突出法治原则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其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但其开出的解救社会的药方不过是阶级分权和分工。
-摘编自《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的思想主张,评价韩非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所处的社会背景,请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孟德斯鸠的主张。
甘孜州2024-2025学年全州统一调研考试
高一下期历史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B A C B B B A C B B B A B D
17.
论题:国情不同造成了西方国家代议制具有差异性。
阐述:中世纪的英国有以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宫廷政变,以不流血的方式实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或写光荣革命也可),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自治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北美人民通过独立战争建立美国,但由于邦联制的软弱,产生很多问题,美国于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并据此建立联邦制度和总统共和制,秉持三权分立原则,协调了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为美国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各国的代议制模式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积极探索的结果。
18.
(1)原因:全球航路开辟,国际贸易空间扩大,人类进入早期全球化时代;商贸活动让更多的国家卷入世界大潮,逐渐形成了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中国传统商品仍有优势;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展;白银货币化的推动。(任答4点)
(2)区别: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具有扩张性;与列强进行殖民战争,争夺海上霸权;利用多种侵略方式,将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为当时的国家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任答4点)
(3)意义:有利于改变国际政治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答对四点)
19.
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清除贵族特权;以法为教。评价:集“法”“术”“势”于一身,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形成了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完整思想体系;韩非法家思想成为当时主流思想;其思想为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国家统一提供了思想武器。
(2)社会背景:18世纪,法国封建君主专制急剧没落,法国阶级矛盾突出;18世纪后期,法国工业革命逐渐展开,资产阶级力量增强;17-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启蒙运动,在法国进入高潮。认识: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的分权与制衡主张,在反封建反暴政上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其法治、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为即将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组织原则;他的思想包含着“人民主权、主权在民”思想,但本质上具有阶级分权和分工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