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 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学习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难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2.平均速度的计算和理解。【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22~25,完成以下问题: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的物理量。2.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公式:____。(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或m·s-1,常用单位是km/h,1m/s=____km/h。4.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可分为____运动和____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____运动和____运动。5.物体__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快慢常常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____运动。为了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使用____,其计算公式为____。【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____;路程越____,运动的越快;(观众)(2)相同路程,比较____;时间越____,运动的越快。 (裁判)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2.[想想议议]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方案一:分别用他们的路程除以时间,计算每1s内运动的路程,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的就快。方案二:利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也可以比较运动的快慢,求出通过1m路程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物理学中,引入物理量“____”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定义的方法采用了观众的方法“________”。通过比较运动员和汽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在不同路程和时间的情况下的运动快慢。探究点二 速度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3,自学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2)定义:____与____之比叫做速度。(3)公式: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符号是m/s或m·s-1;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单位____,符号是km/h或km·h-1。1m/s=____km/h、1 km/h=____m/s。练一练:10m/s=____km/h 72km/h=____m/s2.认识速度表和限速标志(1)甲图是汽车速度表,读数是:____km/h。(2)乙图是限速标志,表示________。3.常见的速度:阅读课本P23页小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人步行的速度约____m/s;自行车的速度约____m/s。探究点二 匀速直线运动【想想议议】比较甲乙两辆车的运动特点下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观察比较下面甲、乙两图中的小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有什么特点?由图看到:甲图中小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的;乙图中小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1.定义:物体沿着____且_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1)运动的路线是____;(2)运动的____保持不变;(3)路程与时间成____,其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4)匀速直线运动是最____的机械运动.3.图像:用图像来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图甲: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____,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____。(2)图乙: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与t轴平行的____,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____的。图甲 图乙探究点三 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____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1)物体运动的路线是____;(2)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但速度的____不断变化.3.描述: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用____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点拨: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例题(1)在第32届夏季奥运会田径男子100m决赛中,我国优秀运动员以9.83s的成绩打破了亚洲记录。他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点拨:1.必须写“解”和“答”;2.文字说明不可缺少;3.不能出现除号÷,用分数线表示;4.统一单位,m/s,km/h,单位不加括号;5.结果不可用分数表示,除不尽就四舍五入。(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当堂练习】1.由速度公式v=,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2.在学校秋季运动会100m跑决赛中,张健与李骏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前50m张健领先,后50m李骏奋力追赶,最终二人同时冲过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前50m,张健的平均速度大B.后50m,李骏的平均速度大C.全程100m,张健的平均速度大D.全程100m,二者的平均速度一样大3.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4.一辆电动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通过的路程是____km。5.如图所示,是某高速公路旁的交通指示牌,该指示牌指示,该路段最高限速为____km/h;按交规行驶通过前方测速区间的最短时间为____min。6.五一小长假,小红一家乘轿车经过高速公路去外地游玩。(1)途中小红发现有10 min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这段时间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 汽车即将进入某隧道时,小红从隧道入口上方的标示牌得知隧道全长12km,如果保持这个车速通过此隧道,则需要多少分钟?【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运动快慢 2.路程与时间 v=3.米每秒 m/s 3.64.直线 曲线 匀速直线 变速直线 5.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 变速直线 平均速度 v=【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1.(1) 路程 长 (2) 时间 短2. 速度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探究点二 速度1. (1)运动的快慢(2)路程 时间(3)v=(4)米每秒 千米每小时 3.6练一练: 36 202.(1)90 (2)速度不能超过40km/h 3.1.1 5探究点二 匀速直线运动相等 不相等1.直线 速度 2.(1)直线(2)速度(3)正比 (4)简单 3.(1)倾斜直线 正比(2)水平直线 不变探究点三 变速直线运动1.变化 不相等2.(1)直线 (2)不变 大小3.平均速度例题:(1)解: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v==10.17m/s答: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10.17m/s。(2)解: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v1==8.3m/s后50m的平均速度v2==7.1m/s全程t=t1+t2=6s+7s=13s全程的平均速度v==7.7m/s。答: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8.3m/s、7.1m/s、7.7m/s。【当堂练习】1.B 2.C 3.C 4.9 5.120 106.解:由题图所示可以看出车速v=90km/h,又知时间t=10 min,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1)v=90 km/h,t=10 min= h;由v=得:s=vt=90 km/h× h=15 km。(2) 汽车通过此隧道的路程s=12km,汽车速度v=90km/h,根据,则通过此隧道的时间t===h=8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