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镜和眼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3.了解用眼卫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识。【学习重点】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学习难点】眼睛成像原理、成像过程。【自主预习】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眼睛通过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_____,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___。2.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处的物体,看不清_____处的物体。近视眼需利用_____来矫正。3.远视眼只能看清_____处的物体,看不清_____处的物体。远视眼需要利用_____来矫正。4.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_____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_____。把透镜_____叫透镜焦度,平时说眼睛的度数等于透镜焦度×100。【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眼睛1.眼睛的结构:睫状体、瞳孔、_____、_____、_____、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2.视物原理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的_____像。(2)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_____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大脑将倒立图像处理后翻转过来,我们就看到了物体。3.眼睛调节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_____的形状: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_____(填“厚”或“薄”),折光能力变_____(填“强”或“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_____(填“厚”或“薄”),折光能力变_____(填“强”或“弱”),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4.远点、近点、明视距离①远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_____处。②近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在_____处。③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探究点二 近视眼及其矫正1. 近视眼的特征: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的物体,看不清_____的物体。2.实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眼镜、白纸板。实验过程:(1)取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和近视眼镜。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摆好,调节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使得在光屏上得到一个蜡烛的缩小实像。(2)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此时蜡烛的实像不再落在光屏上,光屏上蜡烛的像变得模糊,用另一张白纸在光屏前移动,可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实验模拟近视眼看不清_____的物体,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近视眼视网膜的_____方。(3)用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前,模拟近视眼用来矫正视力。这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凹透镜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可以看到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蜡烛像。实验结论:用_____将光线_____,使远处景物传来的光仍能会聚在_____上,从而能看清远处的景物。3.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_____,折射能力过强,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_____。如图甲所示。4.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患者可以佩戴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镜片,如图乙所示。探究点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的特征:远视眼只能看清_____的物体,看不清_____的物体。2.实验: 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眼镜、白纸板。实验过程:(1)取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和远视眼镜.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摆好,调节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使得在光屏上得到一个蜡烛的缩小实像。(2)把蜡烛向右移动一定距离,此时蜡烛的实像不再落在光屏上,光屏上蜡烛的像变得模糊,用另一张白纸在光屏后移动,可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实验模拟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远视眼视网膜的_____。(3)用一个远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前,模拟远视眼用来矫正视力。这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后再进入眼睛,可以看到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蜡烛像。3.远视眼的成因:(1)晶状体太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2)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会聚于视网膜_____边,如图甲所示。4.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远视眼患者要戴由_____制作的眼镜,让光先_____,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如图乙所示。眼镜的度数1.焦度(φ):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_____,折光本领越大。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_____(φ=)。式中f的单位是m,Φ的单位是m-1。2.眼镜度数:等于焦度乘100。度数=100Φ=×100。焦距越_____,眼镜片的度数越大。3.远视眼镜(凸透镜)的度数是_____数,近视眼镜(凹透镜)的度数是_____数。说一说+5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哪个是远视镜片,它的焦度是多少。焦距是多少。凸透镜(远视眼)的度数是正数,所以+500度是_____镜片。它的焦度是500÷100=5m-1,焦距是1/(5m-1)=_____m。4.判断近视眼镜与远视眼镜:(1) 对光的作用:会聚的是_____,发散的是_____。(2) 靠近物体,物体被放大的是_____,物体被缩小的是_____。【当堂练习】1.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 )A. 正立、缩小的实像 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虚像2.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甲和丙 B. 甲和丁C. 乙和丙 D. 乙和丁3.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4.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 (填“厚”或“薄”),晶状体的 发生变化,远处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的实像。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佩戴 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5.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 透镜制成的眼镜。6.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___凸透镜。【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凸透镜 视网膜 睫状体 厚 大2.近 远 凹透镜3.远 近 凸透镜4.折光本领 大 焦距的倒数【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眼睛1.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2.照相机 凸透镜 胶片(1)凸透镜 倒立 缩小 实(2)视神经3. 晶状体 薄 弱 厚 强4.①无限远 ②10cm ③25cm探究点二 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处 远处2.(2)远处 前(3)凹透镜 发散 视网膜3.厚 前4.凹透镜探究点三 远视眼及其矫正1.远处 近处2.(2)后方3.(1)薄 弱 (2)短 后4.凸透镜 会聚1.短 焦度 2.短 3.正 负 远视 0.2 4.(1)远视镜 近视镜(2)远视镜 近视镜【当堂练习】1.C 2.D 3.C 4.薄 焦距 缩小 凹 5.左 凸6.放大 会聚 靠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