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导学案 (含答案)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导学案 (含答案)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制作望远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
2.了解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3.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用不同的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体验制作望远镜过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尝试用组合法学习及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学习难点】制作望镜观察远处物体。
【自主预习】
1.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_____的_____像(填“虚”或“实”),这个道理就像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2.物体的两端到人眼处所夹的角叫_____,物体越_____,物体与人眼的距离越_____,其视角就越大。
3.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_____,望远镜的物镜的焦距应_____,目镜的焦距应_____。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1.活动:取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调以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1)先用一个凸透镜(焦距大)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注意成像情况。
(2)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焦距小)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注意成像情况。
(3)将两凸透镜的位置对调,再观察远处的物体,对比两次成像的大小。
现象:(1)成倒立、_____的实像。
(2)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远处的物体看上去_____了。
(3)两凸透镜的位置对调后,远处的物体看上去_____了。
2.望远镜的结构
阅读课本128内容,并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望远镜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什么是目镜
(3)什么是物镜
(4)物镜的作用是什么 它与生活中哪种透镜作用相似
(5)目镜的作用是什么 它与生活中哪种透镜作用相似
3.视角
(1)定义: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_____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2)影响视角大小的因素:物体本身的_____和物体到眼睛的_____。
4.望远镜使我们观察远处物体的视角变大: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所成的像是_____的,但我们使用望远镜时感到物体被放大了,这是因为:一方面,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使我们眼睛观察物体所成的视角_____。另一方面,目镜的_____作用, 可以使视角变得更大。
探究点二 设计简易望远镜
阅读课本129页,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怎样确定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2.为了增大视角,物镜和目镜哪一个直径应大一些?
3.为了增大放大倍数,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哪一个应大一些?
4.设计镜筒时,需要调节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物镜和目镜的镜筒分别有什么要求?
探究点三 制作及调试望远镜
1.根据实验设计要求,小组间分工合作制作望远镜。
2.试用及调整:各小组对制作的望远镜进行调试,改变物镜与目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清晰的像。
3.成果展示:各小组间交换制作的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的像,小组间相互交流分享。对于制作、调试效果不好的小组间分析原因,课后重新制作,直到成功为止。
探究点四 反思与拓展
1.用两块凸透镜制作的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看到是正立还是倒立的像?
①使用相互_____的_____把像最终“正”过来。
②物镜使用_____透镜,目镜使用_____透镜(伽利略望远镜)。
2. 现代望远镜通常将物镜制作的比较大,是为了_____更多的光,使被观察物体看起来更亮,更清楚。望远镜的发明和使用扩大了人的视野,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当堂练习】
1.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超级月亮”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是平面镜
B.它的目镜是凹透镜
C.远处景物通过物镜成缩小的像
D.远处景物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像
2.小阳学习了望远镜的原理之后,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望远镜,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物镜的焦距为20cm,目镜的焦距为5cm。经过不断的调试,他看到了远处物体最大最清晰的像(成像原理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像在物镜的焦点附近
B.眼睛看到的是远处物体的倒立的实像
C.此时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约为25cm
D.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距离眼睛很近的位置
3.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较远的放大镜的功能使远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较近的放大镜的作用是将该像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
4.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的虚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 (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缩小 实 照相机 放大镜
2.视角 大 小
3. 较长 较短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1. (1)缩小 (2)放大 (3)缩小
2.(1)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2)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3)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4)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与照相机类似,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物镜所成的像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1)两端 (2)大小 距离
4.缩小 增大 放大
探究点二 设计简易望远镜
1.放大倍率=,分别测出物镜和目镜的焦距,根据公式计算。
2.为增大视角,物镜的直径要比目镜的直径大一些。
3.根据放大倍率=可知,物镜的焦距应较长,目镜的焦距应较短。
4.物镜的镜筒要比目镜的镜筒稍粗一些,方便调节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
探究点四 反思与拓展
1.①垂直 平面镜 ②凸 凹透
2.会聚
【当堂练习】
1.C 2.C 3.实像 放大4.倒立、缩小 焦点以内 放大 远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