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导入新课“打铁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打铁花”的过程中,铁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1. 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以及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2. 通过探究实验,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理解图象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学习目标自主阅读教材P65“物态变化”部分,回答下面问题: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哪三种?2.物质的存在状态与什么因素有关?3.什么叫物态变化?自主学习探究点一 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存在状态与温度有关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知识点 1水的三态变化固态 液态 气态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熔化和凝固熔化凝固固态 液态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河水结冰火山熔岩浇铸探究点二春天,冰雪消融 冬天,水结成冰打“铁花”先将铁化成铁水 铁水变为铁屑落下蜡烛燃烧流下烛油 雪后初晴,屋檐下的剔透冰柱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 岩浆遇冷结成岩石熔化凝固你能将下列物态变化分类吗?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观察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组装实验器材时由下而上还是由上而下组装?(3)为什么使用“水浴法”加热?(4)如何设计实验?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秒表、海波、石蜡、水等。由下而上。使固体受热均匀。取适量的海波和蜡块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插入正在加热的热水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过程中用的是水浴加热法(隔水加热),水浴法是一种给物体均匀、缓慢加热的方法,能控制物体温度的上升速度,在探究过程中达到便于观察、比较、记录数据等目的。水浴加热法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盖盖灭(不能用嘴吹)用外焰加热安全提示1.根据图像和实验现象分析海波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的状态和温度变化。2.分析蜂蜡熔化时温度及状态变化。温度/℃时间/minABCD(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固体吸热升温过程。(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固态固液共存液态海波熔化图像601235温度/℃时间/min40506045554固 态液 态松香的熔化图像软稀全程吸热温度升高,逐渐变软变稀直至熔化成液态。海波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蜂蜡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非晶体,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是晶体、非晶体?②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有哪一些?③什么是熔点?凝固点?知识点 3熔点和凝固点探究点三自主学习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知识点 3熔点和凝固点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固体晶体萘,海波(硫代硫酸钠),食盐,冰,各种金属等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的固体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沥青等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归纳总结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探究新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随着放热的进行,温度逐渐降低。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归纳总结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钨 3 410 银 962 冰 0铁 1 535 铝 660 固态水银 -39钢 1 515 铅 328 固态酒精 -117灰铸铁 1 177 锡 232 固态氮 -210铜 1 083 萘 80.5 固态氧 -218金 1 064 海波 48 固态氢 -259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晶 体 非 晶 体 熔 化 条件 特点 吸放热 凝 固 条件特点吸放热归纳总结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吸热吸热 温度不变温度升高都需要吸收热量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放热 温度不变放热温度降低都需要放出热量知识点 4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熔化吸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所以晶体的熔化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非晶体熔化也吸热。探究点四冰镇饮料冷冻食品保鲜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冬天地窖里放几桶水把塑料颗粒做成塑料盆把原料二氧化硅颗粒作成玻璃板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所以凝固过程是放热的过程。凝固放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千年铁花.avi 温度与水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avi 第2节 熔化和凝固.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