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速度的测量 课件(共18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速度的测量 课件(共18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自行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导入新课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1.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
2.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
3.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加速运动
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通过的时间
第4节 速度的测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重点)
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难点)
学习目标
1.区间测速设备测算平均速度,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
需要测量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和路程。
2.怎么判断是否超速?
计算汽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平均速度。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区间测速
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
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学习
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如何粗略描述?
2.测量小车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3.具体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4.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
探究新知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
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探究新知
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木板支起的坡度应该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为什么?
2.实验中用到了金属片,金属片起到什么作用?
木板支起不要过高,过高会使小车速度过快,不易记录时间。过低会造成测出平均速度太接近。
金属片的作用是便于测量时间路程。
探究新知
s1
s2
金属片
s3
t3
t2
t1
1. 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新知
练习秒表的使用
1.听到乒乓球第一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开始计时,听到第二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停止计时,比较计时结果。
2.先将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松开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停止计时,比较计时结果。
探究新知
2.实验步骤
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____ 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把s1和以后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②用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底端的时间t1。
③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④将金属片移到 ,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⑤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斜面中部
刻度尺
秒表
探究新知
实验数据:
v2=
t2=
s2=
v3=
t3= t1- t2=
s3=s1-s2=
v1=
t1=
s1=
平均速度(m/s)
运动时间(s)
路 程(m)
探究新知
金属片
s3
s1
s2
t1
t2
t3
t3=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s1-s2
t1-t2
3.实验分析
s3=
探究新知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结论
时间记录与小车开始下滑可能不同步会存在误差;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可能会存在误差。
测量小车通过的距离可能存在误差。
5.实验中什么环节容易出现误差?
探究新知
探究点二:扩展性实验--用运动传感器测速度
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
“科学世界”--超声波测距
1.测量与静止物体的距离。
2.测量运动物体移动 的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原理
方法
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测路程:刻度尺
测时间:停表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