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快速移动的物体才是运动的B. 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C. 静止的物体永远不会运动D. 运动的物体永远不会静止力的单位是( )。A. 千克B. 牛顿C. 米D. 秒下列哪种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A. 推桌子,桌子移动B.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C. 踢足球,足球飞出去D. 风吹动树叶要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使用( )。A. 天平B. 量筒C. 弹簧测力计D. 温度计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压力有关D. 下雪天在路面上撒沙子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当我们推桌子没有推动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推力。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比较下列哪种力不是接触力( )。A. 摩擦力B. 弹力C. 重力D. 推力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性质叫做( )。A. 弹性B. 塑性C. 刚性D. 柔性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 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D.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越小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减小摩擦力( )。A. 给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B. 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C. 增大物体间的压力D. 使接触面变得光滑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 )。A. 不均匀的B. 均匀的C. 随意标注的D. 以上都不对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B.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无关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片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属于( )。A. 滚动摩擦力B. 滑动摩擦力C. 静摩擦力D. 以上都不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包括( )。A. 速度大小的改变B. 运动方向的改变C. 由静止变为运动D. 物体形状的改变下列哪种现象利用了弹力( )。A. 用手推桌子B. 用磁铁吸引铁钉C. 射箭时弓的形变D. 苹果从树上落下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来说,我们是静止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越容易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越大,测量的精度越高。(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所有物体都具有弹性。( )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静止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必须将测力计竖直放置。( )物体间不接触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 )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力有大小和方向,不同方向的力作用效果不同。( )当物体受到外力时,一定会发生形变。(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发生了改变。力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摩擦力的大小与( )和( )有关。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 )的改变和( )的改变。四、连线题(每线2分,共8分)将下列力与对应的现象或应用连起来。摩擦力 苹果落地弹力 弹簧被拉长后会恢复原状重力 汽车刹车时能停下来拉力 用绳子把物体提起来五、简答题(每题3分,共9分)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哪些有益和有害的例子?各举两个。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材料:木板、砂纸、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实验步骤:将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摩擦力大小)。在木板上铺上砂纸,将同样的木块(可放相同砝码以保持压力相同)放在砂纸上,用 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录示数。(3)比较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现象:木块在砂纸上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木板上运动时 。实验结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小。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实验名称: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实验材料:橡皮泥、不同大小的力(可用不同重量的物体压或不同力度捏)实验步骤:(1)用较小的力捏橡皮泥,观察橡皮泥的形状变化。(2)用 的力捏同样的橡皮泥,观察橡皮泥的形状变化。(3)比较两次橡皮泥形状变化的程度。实验现象:用较大的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状变化 。实验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B 解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B 解析: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 N 表示。B 解析: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C、D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天平测量质量,量筒测量体积,温度计测量温度。A 解析:摩擦力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比如人走路时,摩擦力是前进的动力。C 解析:推桌子没有推动时,桌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C 解析: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不需要与地球接触;摩擦力、弹力、推力都需要物体间接触。A 解析:弹性是指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力后恢复原状的性质。C 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越大;其他星球上的物体也受到重力。C 解析:增大物体间的压力会增大摩擦力;A、B、D 都能减小摩擦力。B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C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B 解析: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片与车轮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产生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D 解析: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也属于速度大小的改变;物体形状的改变是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效果。C 解析:射箭时,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将箭射出,利用了弹力;A 是推力,B 是磁力,D 是重力。二、判断题F 解析: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我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是运动的。T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F 解析: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摩擦力越大,物体越不容易运动。F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精度无关,量程是测量范围,精度由分度值决定。T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F 解析:并不是所有物体都具有弹性,有些物体受力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没有弹性。F 解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都有关。F 解析: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并不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F 解析: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放置,也可以水平或倾斜放置,只要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一致即可。T 解析:重力、磁力等不需要物体间接触就能产生。F 解析:摩擦力对生活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如走路时的摩擦力是有益的,机器磨损是有害的。F 解析:在一定范围内,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T 解析: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其中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F 解析:当物体受到外力时,不一定会发生形变,比如物体受到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也可能不发生形变。T 解析:滚动摩擦力通常比滑动摩擦力小,所以生活中常把滑动改为滚动来减小摩擦。三、填空题位置 解析: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位置发生变化就是运动。牛顿;N 解析:力的基本单位是牛顿,符号为 N。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大小 解析:这两个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弹性;弹力 解析:弹性和弹力的定义,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解析: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和方向两个方面。四、连线题摩擦力 —— 汽车刹车时能停下来弹力 —— 弹簧被拉长后会恢复原状重力 —— 苹果落地拉力 —— 用绳子把物体提起来解析:摩擦力使汽车刹车停止;弹簧的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使其恢复原状;苹果落地是由于重力;用绳子提物体利用了拉力。五、简答题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这个物体在运动;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这个物体是静止的。解析:运动的判断基于参照物,核心是位置是否改变。有益的例子:(1)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使人能够前进;(2)汽车刹车时,刹车片与车轮的摩擦力使汽车停下来。有害的例子:(1)机器运转时,零件之间的摩擦力会磨损零件,消耗能量;(2)自行车轴转动时,摩擦力会阻碍转动,浪费动力。解析:结合生活实际,区分摩擦力的有益和有害之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需要注意:(1)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若不在,要调零;(2)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量程;(3)测量时,拉力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所对的刻度线相平。解析:从调零、量程、拉力方向、读数方法等方面说明注意事项,确保测量准确。六、实验题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材料:木板、砂纸、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实验步骤:(1)将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摩擦力大小)。(2)在木板上铺上砂纸,将同样的木块(可放相同砝码以保持压力相同)放在砂纸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录示数。(3)比较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现象:木块在砂纸上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木板上运动时大。实验结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解析:通过控制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比较摩擦力大小,运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实验名称: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实验材料:橡皮泥、不同大小的力(可用不同重量的物体压或不同力度捏)实验步骤:(1)用较小的力捏橡皮泥,观察橡皮泥的形状变化。(2)用较大的力捏同样的橡皮泥,观察橡皮泥的形状变化。(3)比较两次橡皮泥形状变化的程度。实验现象:用较大的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状变化更明显。实验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解析:通过改变力的大小,观察物体形状变化的差异,得出力的大小与作用效果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