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检测科学试题1.(2025四下·曲江期末)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2.(2025四下·曲江期末) 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到很高时再浇冷水,反复多次,岩石便爆裂了。使岩石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A.动植物的活动 B.流水的作用 C.冷和热的作用3.(2025四下·曲江期末)位于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最高峰石坑崆海拔高达1902米,被誉为“广东第一峰”,峰顶常年云雾袅绕,把中国水墨画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峰顶的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B.广东第一峰中的温度和高度无关C.峰顶的云和雾都是水蒸气4.(2025四下·曲江期末)小明在海边玩耍时看到远处驶来的轮船,由远及近分别如图所示,这说明( )。A.此时在涨潮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地球是个球体5.(2025四下·曲江期末)关于太阳,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体积和地球差不多大B.太阳会发出光,放出热给我们温暖C.太阳内部的温度没有表面温度高6.(2025四下·曲江期末)古人利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A.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指南针的指向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7.(2025四下·曲江期末)下列对动物、昆虫、甲虫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B. C.8.(2025四下·曲江期末)如下图,在行驶的汽车里,相对于坐着的乘客来说, ( )在运动。A.车外的树木 B.车内的司机 C.车内的座椅9.(2025四下·曲江期末)在研究“葵花子埋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 )。A.土壤的类型 B.葵花子的大小 C.葵花子的埋土深度10.(2025四下·曲江期末)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正确读数是( )。A.3.3N B.3.6N C.3.0N11.(2025四下·曲江期末)下列的植物繁殖时,与其他两者方式不一样的是( )。A.大白菜 B.黄瓜 C.土豆12.(2025四下·曲江期末)如下图,打开鸡蛋,发现有的鸡蛋黄上有个小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小白点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B.有小白点的鸡蛋是未受精的C.有小白点的鸡蛋是坏掉了的13.(2025四下·曲江期末)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水滴石穿B.开花结果C.破茧成蝶14.(2025四下·曲江期末)树蛙在成年后用肺呼吸,因不喜欢阳光直射,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下列环境中,适合树蛙作为庇护所的是( )。A.河边的树洞里 B.山坡的树洞里 C.湖底的淤泥里15.(2025四下·曲江期末)季节更替,生物都有自己应对环境变化的方式。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树木——随季节长叶、落叶B.人类——增加衣物以御寒C.大雁——在巢穴中过冬16.(2025四下·曲江期末)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沉到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17.(2025四下·曲江期末)铁轨之间留有缝隙是为了节约钢材。18.(2025四下·曲江期末)水、水蒸气和冰尽管形态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19.(2025四下·曲江期末)我们观察到的地面是平的,是因为地球太大了,我们很难感受到地面是曲面。( )20.(2025四下·曲江期末)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这说明月球上适合人类居住.( )21.(2025四下·曲江期末)如果背对着太阳,你在阳光下的影子会出现在你的前面。 ( )22.(2025四下·曲江期末)蚊子、苍蝇、蟑螂对人类有危害,而且都是昆虫,所以昆虫都是有害的。( )23.(2025四下·曲江期末)如果插座不够,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 ( )24.(2025四下·曲江期末)在“探究菜青虫喜欢吃菜叶还是吃草”时,只需要准备一条菜青虫就可以了。( )25.(2025四下·曲江期末)种子埋在土里越深越有利于发芽。 ( )26.(2025四下·曲江期末)植物不用种子就不能繁殖后代。 ( )27.(2025四下·曲江期末)哺育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 ( )28.(2025四下·曲江期末)小草不会像小猫一样吃食,所以小草没有生命,不是生物。 ( )29.(2025四下·曲江期末)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 ( )30.(2025四下·曲江期末)酒精灯灭火时,不能用嘴吹灭火,要用灯帽盖灭。 ( )31.(2025四下·曲江期末)选择相对应的原理,写在各题后面的括号里(填序号)。(1)夏天轮胎容易爆胎。 ( )(2)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 )(3)夏天架电线拉得太紧,冬天容易崩断。 ( )(4)冬天进入室内,眼镜片上出现小水珠。 ( )(5)冬天室外的水管容易爆裂。( )(6)煮水时,水沸腾后水位会下降。 ( )32.(2025四下·曲江期末)选择植物传播种子的正确方式,写在各题后面的括号里(填序号)。(1)轻,带翅或绒毛。 ( )(2)成熟的果实能自动爆裂。 ( )(3)能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 ( )(4)带钩或者果实鲜艳、美味多汁。 ( )33.(2025四下·曲江期末)最常见的蚕是桑蚕,又称家蚕。桑蚕起源于中国,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下面是淘淘喂养家蚕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填序号)。①在春天天气 (A.变冷;B.变暖)以后注意蚕卵的变化,等待蚁蚕孵出。②在纸盒里铺上干净的纸,在盒盖上打几个小孔。③放入洗净擦干的桑叶,再用 (A. 毛笔;B. 牙签)将幼蚕轻轻扫入盒内。④每天更换 (A.菜叶;B.桑叶),清理粪便,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2)在孵化蚕卵的盒盖上打孔的目的是( )。A.让蚕卵多接收光照,加快孵化进度B.给蚕卵的孵化提供充足的空气C.方便给蚕卵浇水(3)下图是蚕的四种形态,请将形态名称填到对应的括号里(填序号)。A. 蛹 B. 蛾 C. 幼虫 D. 卵①( )→②( )→③( )→④( )(4)请你参考蚕的生长过程,正确排列蝴蝶的生长过程(填序号)。蝴蝶的生长过程: ①( ) →②( ) →③( ) →④(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测量水温的正确方法需符合以下要点:温度计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不接触容器底或壁;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离开水面。符合以上全部要求的选项为C。2.【答案】C【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题目中 “火烧岩石使其升温,再浇冷水使其降温” 的过程,利用了岩石的热胀冷缩性质。岩石受热膨胀,遇冷急剧收缩,反复交替会导致内部结构破裂,最终爆裂。选项 A(动植物活动)和 B(流水作用)均与题干中 “火烧、浇冷水” 的操作无关,不属于该现象的原因。因此,使岩石改变的直接原因是冷和热的作用,正确答案为 C。3.【答案】A【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雾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现象。峰顶海拔高、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形成雾,因此 A 正确。B 错误:海拔越高,温度通常越低,二者存在明显关联。C 错误:云和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并非水蒸气本身(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肉眼不可见)。综上,正确答案为 A。4.【答案】C【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解析】【分析】远处轮船由远及近时,先看到桅杆顶部,再逐渐看到船身,这是地球球体形状的典型证据。因为球体表面的曲面会遮挡视线,使得远处物体只能从高处先被观察到。A 错误:涨潮是海水周期性升降,与轮船观测形态无关。B 错误:地球自转影响昼夜更替等,不改变远处物体的视觉呈现顺序。故正确答案为 C。5.【答案】B【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解析】【分析】太阳是一颗恒星,通过内部核聚变持续释放光和热,为地球提供能量,因此 B 正确。A 错误:太阳体积远大于地球,约能容纳 130 万个地球。C 错误:太阳内部因核聚变反应,温度高达 1500 万℃,远高于表面的 5500℃左右。综上,正确答案为 B。6.【答案】A【知识点】日晷【解析】【分析】日晷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来计时。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移动(由地球自转导致),晷针投射在晷面上的影子方向和长度会逐渐变化,通过标记这些变化可确定时间。选项 B 与事实相反,选项 C 中指南针的指向与日晷计时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 A。7.【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解析】【分析】动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群,昆虫属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而甲虫则是昆虫中的一个类群(鞘翅目昆虫的统称)。因此,三者是包含关系:动物包含昆虫,昆虫包含甲虫。A选项正确。8.【答案】A【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需以参照物为标准。题目中以 “坐着的乘客” 为参照物:车外的树木与乘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距离越来越近或越来越远),因此树木是运动的。车内的司机、座椅与乘客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同速同向运动),因此它们是静止的。综上,相对于乘客来说,运动的物体是车外的树木,答案为 A。9.【答案】C【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该实验的研究主题是 “埋土深度对葵花子出苗的影响”,属于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需明确唯一 “变量”(即需要改变的因素),其他条件需保持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选项 A(土壤类型)和 B(葵花子大小)若改变,会干扰实验,无法确定出苗差异是否由埋土深度导致。只有埋土深度是本实验要研究的核心变量,需通过改变它来观察对出苗的影响。因此,答案为C。10.【答案】B【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需先明确分度值;图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5N,刻度上 1N 之间有 5 个小格,因此分度值为 0.2N。指针位置在 3N 下方第3个小格处,即3.6N,选项B正确。11.【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植物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营养器官繁殖)。大白菜和黄瓜通过开花结果产生种子,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繁殖。土豆通过块茎(地下茎)上的芽眼萌发新植株,不经过种子,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三者中只有土豆的繁殖方式不同,答案为C。12.【答案】A【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解析】【分析】鸡蛋黄上的小白点称为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受精的鸡蛋胚盘大而明显,可发育成小鸡;未受精的鸡蛋也有小白点(胚盘),但较小且无法发育。选项 B 错误,因为有小白点并非未受精的标志;选项 C 错误,小白点是鸡蛋的正常结构,并非坏掉。只有具备发育能力的胚盘(即受精鸡蛋的小白点)才能孵出小鸡,故 A 正确。答案为A。13.【答案】A【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生命现象的核心特征包括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选项 B “开花结果” 是植物的繁殖过程,属于生命现象;选项 C “破茧成蝶” 是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生命现象;选项 A “水滴石穿” 是水的机械冲击长期作用的物理现象,不涉及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不属于生命现象。综上,答案为 A。14.【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巢穴【解析】【分析】树蛙的生存需求是阴暗潮湿且成年后用肺呼吸(需空气)。选项 A “河边的树洞”:靠近水源,环境潮湿,树洞能遮挡阳光,符合阴暗潮湿且有空气的条件,适合作为庇护所。选项 B “山坡的树洞”:山坡相对干燥,难以满足树蛙对潮湿环境的需求。选项 C “湖底的淤泥里”:缺乏空气,树蛙用肺呼吸无法在此生存。因此,正确答案为 A。15.【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生物应对季节变化的方式与其生存习性匹配。A 选项:树木通过春季长叶、秋季落叶适应温度和光照变化,正确。B 选项:人类作为恒温动物,冬季通过增加衣物减少热量散失以御寒,正确。C 选项:大雁是候鸟,冬季会迁徙到温暖地区越冬,而非在巢穴中过冬,此描述错误。故错误的选项为 C。16.【答案】错误【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浮力是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托力,只要物体浸入液体(部分或全部),就会受到浮力。漂浮的物体部分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沉到水底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仍会受到浮力,只是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所以会下沉。因此,沉到水中的物体同样受到浮力,题干说法错误。17.【答案】错误【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解析】【解答】铁轨之间有缝隙是运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特性。由于物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物体收缩。18.【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水、水蒸气和冰尽管形态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这是因为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它们只是形态不同,但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19.【答案】正确【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到地球是正圆形的,最后人们才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我们观察到的地面是平的,是因为地球太大了,我们很难感受到地面是曲面。题目说法正确。20.【答案】错误【知识点】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嫦娥奔月” 是古代神话传说,反映了人类对月球的想象,而非科学事实。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没有大气层(无法抵御辐射和陨石)、没有液态水、昼夜温差极大(超过 300℃),缺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1.【答案】正确【知识点】影子【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光线后,在背光侧形成阴影。当人背对着太阳时,太阳光线从背后照射,身体会遮挡光线,影子便出现在身体前方(即光线被阻挡的方向)。因此,题干描述正确。22.【答案】错误【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题干以蚊子、苍蝇、蟑螂这几种有害昆虫为依据,得出 “昆虫都是有害的” 结论,属于以偏概全。昆虫种类繁多,多数对人类有益:如蜜蜂传粉帮助植物繁殖,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保护农作物,蜻蜓捕食害虫等。仅因部分昆虫有害就判定所有昆虫有害,不符合事实,故题干说法错误。23.【答案】错误【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将所有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会导致总功率过大,超过插座和线路的承载能力,引发电流过大。这可能造成电线过热,甚至引发短路、火灾等安全事故。每个插座都有额定电流限制,超过限制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4.【答案】错误【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实验需遵循科学性原则,仅用一条菜青虫会导致结果具有偶然性(如该菜青虫可能因个体差异出现特殊偏好),无法得出普遍结论。为保证实验准确性,需使用多条菜青虫,通过重复实验减少误差,确保结果可靠。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5.【答案】错误【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埋得太深,土壤中空气不足,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且深层土壤温度较低,也不利于萌发。不同种子有适宜的播种深度(如小粒种子需浅播),过深反而会阻碍发芽。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6.【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植物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用种子)和无性繁殖(不用种子)。许多植物可通过无性方式繁殖,如马铃薯用块茎、红薯用块根、月季用扦插枝条、吊兰用匍匐茎等。这些无性繁殖不依赖种子,仍能产生新个体。因此 “不用种子就不能繁殖” 的说法错误。27.【答案】错误【知识点】哺乳动物【解析】【分析】哺育通常指亲代对幼代的喂养和照料,但并非所有动物都具备这一本领。例如,多数鱼类、爬行类等动物产卵后便离开,不参与幼体哺育;而哺乳动物的哺育行为虽普遍,但也存在个别例外。且 “与生俱来” 的说法不准确,部分动物的哺育行为需后天学习。因此题干表述错误。28.【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判断生物的标准并非是否 “吃食”,而是是否具备生命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应激性等)。小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会生长、开花结果(繁殖),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向光生长),这些都是生命的体现。小草属于植物,是典型的生物。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9.【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一生【解析】【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即通过雌雄个体结合(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后代。这种方式能增加遗传多样性,更利于物种适应环境。虽然存在少数动物可无性生殖(如蚜虫孤雌生殖),但属于少数情况。因此题干说法正确。30.【答案】正确【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酒精灯火焰由酒精蒸气燃烧产生,用嘴吹时,可能因气流带动火星进入灯壶,引发壶内酒精蒸气燃烧,导致爆炸。而用灯帽盖灭,能隔绝空气,使火焰因缺氧熄灭,这是安全规范的操作方法。因此题干说法正确。31.【答案】(1)D(2)D(3)D(4)A(5)B(6)C【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凝结;固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1)夏天温度高,轮胎里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这是因为物体受热时体积变大,遇冷时体积缩小,也就是热胀冷缩。轮胎内空气膨胀后,压力变大,超过轮胎能承受的范围,就容易爆胎。所以夏天轮胎爆胎是热胀冷缩的原理,选D。(2)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复原,是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热胀),膨胀的空气会将瘪下去的部分撑起,使乒乓球恢复原状。D正确。(3)夏天温度高,电线因受热而膨胀变长(热胀)。若此时拉得太紧,到了冬天,温度降低,电线会因遇冷收缩变短(冷缩),产生较大拉力。当拉力超过电线承受限度时,就容易崩断。这一现象体现了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因此选 D。(4)冬天室外温度低,眼镜片温度也较低。进入室内后,室内温暖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眼镜片时,会由气态变成液态,形成小水珠,这一过程就是水蒸气凝结。其他选项中,B 是水结冰的变化,C 是水变成水蒸气,D 是物体受热遇冷的体积变化,均不符合该现象,所以选 A。(5)冬天室外温度很低,水管里的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膨胀),而水管本身是固体,体积变化很小。结冰膨胀的水会对水管产生很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水管能承受的范围时,水管就容易爆裂。这一现象是因为水结冰体积膨胀,其他选项都不符合,所以选B。(6)煮水时,水沸腾后温度升高,一部分水会从液态变成气态,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随着水不断变成水蒸气散发出去,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水位就会下降。其他选项中,A 是水蒸气变液体,B 是水结冰的变化,D是物体热胀冷缩,都不符合水变少的现象,所以选 C。32.【答案】(1)D(2)A(3)B(4)C【知识点】种子的传播【解析】【分析】(1)有些植物的种子很轻,还长有翅或绒毛,比如蒲公英的种子有白色绒毛,像小伞一样;槭树的种子带着薄翅。这些结构能让种子很容易被风吹起来,随着风飘到远方,从而传播到新的地方生长。这符合借助风传播的特点,所以选 D。(2)有些植物的果实成熟后,果皮会变得干燥紧绷,当果实自动爆裂时,果皮的弹力会把里面的种子弹出去,比如豌豆、凤仙花。这种靠果皮爆裂产生的弹力传播种子的方式,就是借助果皮弹力传播,所以选 A。(3)有些植物生长在水边或水里,它们的种子或果实能浮在水面上,比如莲蓬、椰子。莲蓬的种子很轻,能随着水流漂走;椰子的外壳坚硬,里面有空腔,能浮在水上随波浪流动,直到被冲到岸边生根发芽。这种依靠水的流动传播种子的方式,就是借助水传播,所以选 B。(4)有些植物的种子或果实有特殊结构,能借助动物传播。比如苍耳的种子带钩,能粘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别处;苹果、樱桃等果实鲜艳、美味多汁,动物吃了果实后,种子会随着动物的粪便排出,在新的地方发芽。这些都是借助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所以选 C。33.【答案】(1)B;A;B(2)B(3)D;C;A;B(4)C;B;D;A【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的一生【解析】【分析】(1)①蚕卵孵化需要温暖的环境,春天天气变暖后,温度适宜,蚕卵才会孵出蚁蚕。如果天气变冷,蚕卵很难孵化,所以选 B。②纸盒铺干净的纸是为了保持卫生,盒盖打小孔是让空气流通,防止蚕宝宝缺氧,这个步骤是正确的。③幼蚕非常弱小,用毛笔轻轻扫可以避免弄伤它们;牙签比较尖,容易戳伤幼蚕,所以选A。④家蚕是植食性昆虫,天生以桑叶为食,菜叶不能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还可能导致蚕生病,所以每天要更换桑叶。(2)蚕卵孵化时需要呼吸空气。如果盒盖不打孔,盒子里的空气就不流通,氧气会越来越少,影响蚕卵的正常发育。打孔后,新鲜空气能进入盒子,满足蚕卵孵化时的呼吸需求。选项 A 错误,因为蚕卵孵化不需要靠光照加快进度,主要依赖适宜的温度。选项 C 也不对,蚕卵孵化时不需要浇水,浇水反而会让蚕卵潮湿腐烂。所以正确答案是 B。(3)蚕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按顺序是:①卵(D):蚕的生命从卵开始,像小芝麻粒。②幼虫(C):卵孵化后变成幼虫,就是我们看到的蚕宝宝,会吃桑叶、长大蜕皮。③蛹(A):幼虫长大后排完最后一次粪便,会吐丝结茧,在茧里变成蛹,不动也不吃。④蛾(B):蛹成熟后,蚕蛾会从茧里钻出来,是成虫,能产卵繁殖。所以四个阶段依次是卵→幼虫→蛹→蛾,对应①D、②C、③A、④B。(4)蝴蝶和蚕一样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四个阶段,顺序和蚕相似。①首先是卵,蝴蝶会把卵产在植物叶片上,这是生命的开始。②卵孵化后变成幼虫(毛毛虫),幼虫以植物叶子为食,不断长大蜕皮。③幼虫成熟后会变成蛹,躲在茧里不吃不动,慢慢发育成成虫。④最后蛹破壳而出,变成成虫(蝴蝶),成虫能飞行、繁殖,完成生命周期。所以正确顺序是卵→幼虫→蛹→成虫。图中A是成虫,B是幼虫,C是卵,D是蛹。1 / 1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检测科学试题1.(2025四下·曲江期末)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测量水温的正确方法需符合以下要点:温度计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不接触容器底或壁;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离开水面。符合以上全部要求的选项为C。2.(2025四下·曲江期末) 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到很高时再浇冷水,反复多次,岩石便爆裂了。使岩石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A.动植物的活动 B.流水的作用 C.冷和热的作用【答案】C【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题目中 “火烧岩石使其升温,再浇冷水使其降温” 的过程,利用了岩石的热胀冷缩性质。岩石受热膨胀,遇冷急剧收缩,反复交替会导致内部结构破裂,最终爆裂。选项 A(动植物活动)和 B(流水作用)均与题干中 “火烧、浇冷水” 的操作无关,不属于该现象的原因。因此,使岩石改变的直接原因是冷和热的作用,正确答案为 C。3.(2025四下·曲江期末)位于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最高峰石坑崆海拔高达1902米,被誉为“广东第一峰”,峰顶常年云雾袅绕,把中国水墨画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峰顶的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B.广东第一峰中的温度和高度无关C.峰顶的云和雾都是水蒸气【答案】A【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雾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现象。峰顶海拔高、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形成雾,因此 A 正确。B 错误:海拔越高,温度通常越低,二者存在明显关联。C 错误:云和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并非水蒸气本身(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肉眼不可见)。综上,正确答案为 A。4.(2025四下·曲江期末)小明在海边玩耍时看到远处驶来的轮船,由远及近分别如图所示,这说明( )。A.此时在涨潮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地球是个球体【答案】C【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解析】【分析】远处轮船由远及近时,先看到桅杆顶部,再逐渐看到船身,这是地球球体形状的典型证据。因为球体表面的曲面会遮挡视线,使得远处物体只能从高处先被观察到。A 错误:涨潮是海水周期性升降,与轮船观测形态无关。B 错误:地球自转影响昼夜更替等,不改变远处物体的视觉呈现顺序。故正确答案为 C。5.(2025四下·曲江期末)关于太阳,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体积和地球差不多大B.太阳会发出光,放出热给我们温暖C.太阳内部的温度没有表面温度高【答案】B【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解析】【分析】太阳是一颗恒星,通过内部核聚变持续释放光和热,为地球提供能量,因此 B 正确。A 错误:太阳体积远大于地球,约能容纳 130 万个地球。C 错误:太阳内部因核聚变反应,温度高达 1500 万℃,远高于表面的 5500℃左右。综上,正确答案为 B。6.(2025四下·曲江期末)古人利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A.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指南针的指向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答案】A【知识点】日晷【解析】【分析】日晷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来计时。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移动(由地球自转导致),晷针投射在晷面上的影子方向和长度会逐渐变化,通过标记这些变化可确定时间。选项 B 与事实相反,选项 C 中指南针的指向与日晷计时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 A。7.(2025四下·曲江期末)下列对动物、昆虫、甲虫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B. C.【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解析】【分析】动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群,昆虫属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而甲虫则是昆虫中的一个类群(鞘翅目昆虫的统称)。因此,三者是包含关系:动物包含昆虫,昆虫包含甲虫。A选项正确。8.(2025四下·曲江期末)如下图,在行驶的汽车里,相对于坐着的乘客来说, ( )在运动。A.车外的树木 B.车内的司机 C.车内的座椅【答案】A【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需以参照物为标准。题目中以 “坐着的乘客” 为参照物:车外的树木与乘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距离越来越近或越来越远),因此树木是运动的。车内的司机、座椅与乘客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同速同向运动),因此它们是静止的。综上,相对于乘客来说,运动的物体是车外的树木,答案为 A。9.(2025四下·曲江期末)在研究“葵花子埋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 )。A.土壤的类型 B.葵花子的大小 C.葵花子的埋土深度【答案】C【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该实验的研究主题是 “埋土深度对葵花子出苗的影响”,属于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需明确唯一 “变量”(即需要改变的因素),其他条件需保持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选项 A(土壤类型)和 B(葵花子大小)若改变,会干扰实验,无法确定出苗差异是否由埋土深度导致。只有埋土深度是本实验要研究的核心变量,需通过改变它来观察对出苗的影响。因此,答案为C。10.(2025四下·曲江期末)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正确读数是( )。A.3.3N B.3.6N C.3.0N【答案】B【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需先明确分度值;图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5N,刻度上 1N 之间有 5 个小格,因此分度值为 0.2N。指针位置在 3N 下方第3个小格处,即3.6N,选项B正确。11.(2025四下·曲江期末)下列的植物繁殖时,与其他两者方式不一样的是( )。A.大白菜 B.黄瓜 C.土豆【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植物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营养器官繁殖)。大白菜和黄瓜通过开花结果产生种子,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繁殖。土豆通过块茎(地下茎)上的芽眼萌发新植株,不经过种子,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三者中只有土豆的繁殖方式不同,答案为C。12.(2025四下·曲江期末)如下图,打开鸡蛋,发现有的鸡蛋黄上有个小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小白点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B.有小白点的鸡蛋是未受精的C.有小白点的鸡蛋是坏掉了的【答案】A【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解析】【分析】鸡蛋黄上的小白点称为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受精的鸡蛋胚盘大而明显,可发育成小鸡;未受精的鸡蛋也有小白点(胚盘),但较小且无法发育。选项 B 错误,因为有小白点并非未受精的标志;选项 C 错误,小白点是鸡蛋的正常结构,并非坏掉。只有具备发育能力的胚盘(即受精鸡蛋的小白点)才能孵出小鸡,故 A 正确。答案为A。13.(2025四下·曲江期末)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水滴石穿B.开花结果C.破茧成蝶【答案】A【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生命现象的核心特征包括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选项 B “开花结果” 是植物的繁殖过程,属于生命现象;选项 C “破茧成蝶” 是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生命现象;选项 A “水滴石穿” 是水的机械冲击长期作用的物理现象,不涉及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不属于生命现象。综上,答案为 A。14.(2025四下·曲江期末)树蛙在成年后用肺呼吸,因不喜欢阳光直射,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下列环境中,适合树蛙作为庇护所的是( )。A.河边的树洞里 B.山坡的树洞里 C.湖底的淤泥里【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巢穴【解析】【分析】树蛙的生存需求是阴暗潮湿且成年后用肺呼吸(需空气)。选项 A “河边的树洞”:靠近水源,环境潮湿,树洞能遮挡阳光,符合阴暗潮湿且有空气的条件,适合作为庇护所。选项 B “山坡的树洞”:山坡相对干燥,难以满足树蛙对潮湿环境的需求。选项 C “湖底的淤泥里”:缺乏空气,树蛙用肺呼吸无法在此生存。因此,正确答案为 A。15.(2025四下·曲江期末)季节更替,生物都有自己应对环境变化的方式。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树木——随季节长叶、落叶B.人类——增加衣物以御寒C.大雁——在巢穴中过冬【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生物应对季节变化的方式与其生存习性匹配。A 选项:树木通过春季长叶、秋季落叶适应温度和光照变化,正确。B 选项:人类作为恒温动物,冬季通过增加衣物减少热量散失以御寒,正确。C 选项:大雁是候鸟,冬季会迁徙到温暖地区越冬,而非在巢穴中过冬,此描述错误。故错误的选项为 C。16.(2025四下·曲江期末)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沉到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答案】错误【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浮力是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托力,只要物体浸入液体(部分或全部),就会受到浮力。漂浮的物体部分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沉到水底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仍会受到浮力,只是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所以会下沉。因此,沉到水中的物体同样受到浮力,题干说法错误。17.(2025四下·曲江期末)铁轨之间留有缝隙是为了节约钢材。【答案】错误【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解析】【解答】铁轨之间有缝隙是运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特性。由于物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物体收缩。18.(2025四下·曲江期末)水、水蒸气和冰尽管形态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水、水蒸气和冰尽管形态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这是因为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它们只是形态不同,但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19.(2025四下·曲江期末)我们观察到的地面是平的,是因为地球太大了,我们很难感受到地面是曲面。( )【答案】正确【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到地球是正圆形的,最后人们才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我们观察到的地面是平的,是因为地球太大了,我们很难感受到地面是曲面。题目说法正确。20.(2025四下·曲江期末)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这说明月球上适合人类居住.( )【答案】错误【知识点】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嫦娥奔月” 是古代神话传说,反映了人类对月球的想象,而非科学事实。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没有大气层(无法抵御辐射和陨石)、没有液态水、昼夜温差极大(超过 300℃),缺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1.(2025四下·曲江期末)如果背对着太阳,你在阳光下的影子会出现在你的前面。 ( )【答案】正确【知识点】影子【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光线后,在背光侧形成阴影。当人背对着太阳时,太阳光线从背后照射,身体会遮挡光线,影子便出现在身体前方(即光线被阻挡的方向)。因此,题干描述正确。22.(2025四下·曲江期末)蚊子、苍蝇、蟑螂对人类有危害,而且都是昆虫,所以昆虫都是有害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题干以蚊子、苍蝇、蟑螂这几种有害昆虫为依据,得出 “昆虫都是有害的” 结论,属于以偏概全。昆虫种类繁多,多数对人类有益:如蜜蜂传粉帮助植物繁殖,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保护农作物,蜻蜓捕食害虫等。仅因部分昆虫有害就判定所有昆虫有害,不符合事实,故题干说法错误。23.(2025四下·曲江期末)如果插座不够,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 ( )【答案】错误【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将所有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会导致总功率过大,超过插座和线路的承载能力,引发电流过大。这可能造成电线过热,甚至引发短路、火灾等安全事故。每个插座都有额定电流限制,超过限制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4.(2025四下·曲江期末)在“探究菜青虫喜欢吃菜叶还是吃草”时,只需要准备一条菜青虫就可以了。( )【答案】错误【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实验需遵循科学性原则,仅用一条菜青虫会导致结果具有偶然性(如该菜青虫可能因个体差异出现特殊偏好),无法得出普遍结论。为保证实验准确性,需使用多条菜青虫,通过重复实验减少误差,确保结果可靠。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5.(2025四下·曲江期末)种子埋在土里越深越有利于发芽。 ( )【答案】错误【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埋得太深,土壤中空气不足,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且深层土壤温度较低,也不利于萌发。不同种子有适宜的播种深度(如小粒种子需浅播),过深反而会阻碍发芽。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6.(2025四下·曲江期末)植物不用种子就不能繁殖后代。 ( )【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植物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用种子)和无性繁殖(不用种子)。许多植物可通过无性方式繁殖,如马铃薯用块茎、红薯用块根、月季用扦插枝条、吊兰用匍匐茎等。这些无性繁殖不依赖种子,仍能产生新个体。因此 “不用种子就不能繁殖” 的说法错误。27.(2025四下·曲江期末)哺育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 ( )【答案】错误【知识点】哺乳动物【解析】【分析】哺育通常指亲代对幼代的喂养和照料,但并非所有动物都具备这一本领。例如,多数鱼类、爬行类等动物产卵后便离开,不参与幼体哺育;而哺乳动物的哺育行为虽普遍,但也存在个别例外。且 “与生俱来” 的说法不准确,部分动物的哺育行为需后天学习。因此题干表述错误。28.(2025四下·曲江期末)小草不会像小猫一样吃食,所以小草没有生命,不是生物。 ( )【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判断生物的标准并非是否 “吃食”,而是是否具备生命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应激性等)。小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会生长、开花结果(繁殖),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向光生长),这些都是生命的体现。小草属于植物,是典型的生物。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9.(2025四下·曲江期末)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 ( )【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一生【解析】【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即通过雌雄个体结合(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后代。这种方式能增加遗传多样性,更利于物种适应环境。虽然存在少数动物可无性生殖(如蚜虫孤雌生殖),但属于少数情况。因此题干说法正确。30.(2025四下·曲江期末)酒精灯灭火时,不能用嘴吹灭火,要用灯帽盖灭。 ( )【答案】正确【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酒精灯火焰由酒精蒸气燃烧产生,用嘴吹时,可能因气流带动火星进入灯壶,引发壶内酒精蒸气燃烧,导致爆炸。而用灯帽盖灭,能隔绝空气,使火焰因缺氧熄灭,这是安全规范的操作方法。因此题干说法正确。31.(2025四下·曲江期末)选择相对应的原理,写在各题后面的括号里(填序号)。(1)夏天轮胎容易爆胎。 ( )(2)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 )(3)夏天架电线拉得太紧,冬天容易崩断。 ( )(4)冬天进入室内,眼镜片上出现小水珠。 ( )(5)冬天室外的水管容易爆裂。( )(6)煮水时,水沸腾后水位会下降。 ( )【答案】(1)D(2)D(3)D(4)A(5)B(6)C【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凝结;固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1)夏天温度高,轮胎里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这是因为物体受热时体积变大,遇冷时体积缩小,也就是热胀冷缩。轮胎内空气膨胀后,压力变大,超过轮胎能承受的范围,就容易爆胎。所以夏天轮胎爆胎是热胀冷缩的原理,选D。(2)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复原,是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热胀),膨胀的空气会将瘪下去的部分撑起,使乒乓球恢复原状。D正确。(3)夏天温度高,电线因受热而膨胀变长(热胀)。若此时拉得太紧,到了冬天,温度降低,电线会因遇冷收缩变短(冷缩),产生较大拉力。当拉力超过电线承受限度时,就容易崩断。这一现象体现了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因此选 D。(4)冬天室外温度低,眼镜片温度也较低。进入室内后,室内温暖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眼镜片时,会由气态变成液态,形成小水珠,这一过程就是水蒸气凝结。其他选项中,B 是水结冰的变化,C 是水变成水蒸气,D 是物体受热遇冷的体积变化,均不符合该现象,所以选 A。(5)冬天室外温度很低,水管里的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膨胀),而水管本身是固体,体积变化很小。结冰膨胀的水会对水管产生很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水管能承受的范围时,水管就容易爆裂。这一现象是因为水结冰体积膨胀,其他选项都不符合,所以选B。(6)煮水时,水沸腾后温度升高,一部分水会从液态变成气态,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随着水不断变成水蒸气散发出去,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水位就会下降。其他选项中,A 是水蒸气变液体,B 是水结冰的变化,D是物体热胀冷缩,都不符合水变少的现象,所以选 C。32.(2025四下·曲江期末)选择植物传播种子的正确方式,写在各题后面的括号里(填序号)。(1)轻,带翅或绒毛。 ( )(2)成熟的果实能自动爆裂。 ( )(3)能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 ( )(4)带钩或者果实鲜艳、美味多汁。 ( )【答案】(1)D(2)A(3)B(4)C【知识点】种子的传播【解析】【分析】(1)有些植物的种子很轻,还长有翅或绒毛,比如蒲公英的种子有白色绒毛,像小伞一样;槭树的种子带着薄翅。这些结构能让种子很容易被风吹起来,随着风飘到远方,从而传播到新的地方生长。这符合借助风传播的特点,所以选 D。(2)有些植物的果实成熟后,果皮会变得干燥紧绷,当果实自动爆裂时,果皮的弹力会把里面的种子弹出去,比如豌豆、凤仙花。这种靠果皮爆裂产生的弹力传播种子的方式,就是借助果皮弹力传播,所以选 A。(3)有些植物生长在水边或水里,它们的种子或果实能浮在水面上,比如莲蓬、椰子。莲蓬的种子很轻,能随着水流漂走;椰子的外壳坚硬,里面有空腔,能浮在水上随波浪流动,直到被冲到岸边生根发芽。这种依靠水的流动传播种子的方式,就是借助水传播,所以选 B。(4)有些植物的种子或果实有特殊结构,能借助动物传播。比如苍耳的种子带钩,能粘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别处;苹果、樱桃等果实鲜艳、美味多汁,动物吃了果实后,种子会随着动物的粪便排出,在新的地方发芽。这些都是借助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所以选 C。33.(2025四下·曲江期末)最常见的蚕是桑蚕,又称家蚕。桑蚕起源于中国,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下面是淘淘喂养家蚕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填序号)。①在春天天气 (A.变冷;B.变暖)以后注意蚕卵的变化,等待蚁蚕孵出。②在纸盒里铺上干净的纸,在盒盖上打几个小孔。③放入洗净擦干的桑叶,再用 (A. 毛笔;B. 牙签)将幼蚕轻轻扫入盒内。④每天更换 (A.菜叶;B.桑叶),清理粪便,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2)在孵化蚕卵的盒盖上打孔的目的是( )。A.让蚕卵多接收光照,加快孵化进度B.给蚕卵的孵化提供充足的空气C.方便给蚕卵浇水(3)下图是蚕的四种形态,请将形态名称填到对应的括号里(填序号)。A. 蛹 B. 蛾 C. 幼虫 D. 卵①( )→②( )→③( )→④( )(4)请你参考蚕的生长过程,正确排列蝴蝶的生长过程(填序号)。蝴蝶的生长过程: ①( ) →②( ) →③( ) →④( )【答案】(1)B;A;B(2)B(3)D;C;A;B(4)C;B;D;A【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的一生【解析】【分析】(1)①蚕卵孵化需要温暖的环境,春天天气变暖后,温度适宜,蚕卵才会孵出蚁蚕。如果天气变冷,蚕卵很难孵化,所以选 B。②纸盒铺干净的纸是为了保持卫生,盒盖打小孔是让空气流通,防止蚕宝宝缺氧,这个步骤是正确的。③幼蚕非常弱小,用毛笔轻轻扫可以避免弄伤它们;牙签比较尖,容易戳伤幼蚕,所以选A。④家蚕是植食性昆虫,天生以桑叶为食,菜叶不能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还可能导致蚕生病,所以每天要更换桑叶。(2)蚕卵孵化时需要呼吸空气。如果盒盖不打孔,盒子里的空气就不流通,氧气会越来越少,影响蚕卵的正常发育。打孔后,新鲜空气能进入盒子,满足蚕卵孵化时的呼吸需求。选项 A 错误,因为蚕卵孵化不需要靠光照加快进度,主要依赖适宜的温度。选项 C 也不对,蚕卵孵化时不需要浇水,浇水反而会让蚕卵潮湿腐烂。所以正确答案是 B。(3)蚕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按顺序是:①卵(D):蚕的生命从卵开始,像小芝麻粒。②幼虫(C):卵孵化后变成幼虫,就是我们看到的蚕宝宝,会吃桑叶、长大蜕皮。③蛹(A):幼虫长大后排完最后一次粪便,会吐丝结茧,在茧里变成蛹,不动也不吃。④蛾(B):蛹成熟后,蚕蛾会从茧里钻出来,是成虫,能产卵繁殖。所以四个阶段依次是卵→幼虫→蛹→蛾,对应①D、②C、③A、④B。(4)蝴蝶和蚕一样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四个阶段,顺序和蚕相似。①首先是卵,蝴蝶会把卵产在植物叶片上,这是生命的开始。②卵孵化后变成幼虫(毛毛虫),幼虫以植物叶子为食,不断长大蜕皮。③幼虫成熟后会变成蛹,躲在茧里不吃不动,慢慢发育成成虫。④最后蛹破壳而出,变成成虫(蝴蝶),成虫能飞行、繁殖,完成生命周期。所以正确顺序是卵→幼虫→蛹→成虫。图中A是成虫,B是幼虫,C是卵,D是蛹。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检测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检测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