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965年,我国学者在云南发掘出两颗上门齿化石,经科学测定,牙齿主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据所学知识推测,他们应该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郧县人 D.北京人2.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通过以下化石,我们能了解到北京人的( )INCLUDEPICTURE"257A-1.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257A-1.tif" \* MERGEFORMATINETA.生产工具 B.生活环境 C.体貌特征 D.用火状况3.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推断,北京人( )A.主要使用天然火 B.以采集狩猎为生C.会使用打制石器 D.开始种植农作物4.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如果要研究蓝田人、郧县人和山顶洞人等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A.神话传说 B.学者论著 C.史籍记录 D.考古发现5.河姆渡人的房屋是以桩木为支架,上面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高于地面的架空基座,再于其上立柱、架梁、盖顶的干栏式建筑。在垂直相交的构件接点上,使用了榫卯结构技术,这将中国出现榫卯木作技术的时间向前推了3000多年。这( )A.证明了长江流域的富庶 B.代表了发达的中原文化C.体现了先民的劳动智慧 D.反映了不同区域的交流6.半坡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半坡人发明了从伐木、除草、平整土地,到松土、点种及收获的整套生产工具。这可用于印证半坡人( )A.广泛使用打制石器 B.已经从事农业生产C.生活方面衣食无忧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7.考古工作者在黄河流域一处距今约4400—3800年的遗址中,发现了一种表面黑色,通体锃亮,器壁最薄处不足1毫米的“蛋壳陶”。这反映了当时( )A.农耕文明的出现 B.制陶技术的发展C.雕刻技术的成熟 D.纺织技术的进步8.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存及其主要特征。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存 所在地域 主要特征兴隆洼遗址 西辽河流域 玉器加工,种植粟、黍为主,也有渔猎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制作彩陶,种植粟、黍,已会纺织、制衣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运用雕刻等技术,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A.地区之间联系密切 B.没有明显贫富分化C.区域发展各具特色 D.原始商业得到发展9.距今约5900—4400年的大汶口遗址的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古城遗址的贵族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玉璧等。这说明,当时( )A.原始农业形成 B.社会分化出现C.禅让制度盛行 D.中央集权确立10.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这些发现可以用来证明( )A.部落联盟初步形成 B.中华文化多元一体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D.长江流域农业发展11.良渚古城遗址中的很多玉器上刻画有神人兽面纹,而陶寺古城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纹样。由此推知,早期中华文明存在( )INCLUDEPICTURE"257A-2.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257A-2.tif" \* MERGEFORMATINETA.相互交流 B.社会分工 C.阶级分化 D.部落联盟12.司马迁编著《史记》时,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中国历代统治者均祭祀黄帝,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这体现了( )A.原始农业的兴起 B.早期国家的出现C.华夏文明的传承 D.禅让制度的确立13.《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故事:一位叫放齐的大臣推举尧的儿子丹朱为部落联盟首领,尧马上表示,丹朱“顽凶”不可用,尧与大家反复相商,又用各种办法考察了舜的德行,才将舜立为继任人。这反映出( )A.禅让制“选贤举能” B.世袭制逐渐确立C.“公天下”推行困难 D.分封制开始流行14.《吕氏春秋》中记载,大禹吸取父亲用封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治理了水患。材料彰显的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A.公而忘私 B.勇于创新 C.以身作则 D.艰苦奋斗15.传说黄帝“刳(kū,破开挖空)木为舟”。宝鸡北首岭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船形彩陶壶,其独木舟的造型及壶身的装饰网纹,让人联想到渔船、渔网、捕鱼活动等水上生活场景,成为这一传说的有力证明。由此可知( )A.传说的可靠性高于考古发现B.传说故事真实地反映历史C.考古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D.传说蕴含一定的历史信息二、辨析改错(8分)1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 】(1)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半坡人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传,炎黄部落联盟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巨鹿激战,最终蚩尤战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初,考古学家在该遗址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工作,获得17件打制石器,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两种……在发现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地层中,还发现很多炭屑及几块可能烧过的骨骼。材料二该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元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2)根据材料二,概括良渚古城遗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重要意义。(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3)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处遗址,为其拟写一句宣传语。(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一地点(猿人洞)2009—2014年的清理发掘过程中,古人类用火遗物、遗迹密集出现……这次考古发掘发现一些动物的骨骼完全炭化,内外都呈黑色,可判断是火烧的结果。另外还发现有石灰岩被烧成白色的石灰,而这只有在高温且持续燃烧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同时,还发现可以被称为火塘的两三处集中用火的部位,在火塘内部及周围,有大量燃烧过的物质。——摘自《“北京人”用火再添力证》材料二 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 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个新发现的北京人用火的证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京人学会用火的意义。(3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概括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特点。(5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3)请你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主题。(2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历史文物 推论INCLUDEPICTURE"257A-3.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257A-3.tif" \* MERGEFORMATINET 会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等等INCLUDEPICTURE"257A-4.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257A-4.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257A-5.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257A-5.tif" \* MERGEFORMATINETINCLUDEPICTURE"257A-6.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257A-6.tif" \* MERGEFORMATINET(1)上述文物可以用于研究旧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的是________;可以用于研究新石器时代社会生活的是________。(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2)根据考古发现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从②③④的考古发现中,任选两项,撰写其推论。(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历史文物的认识。(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七历安徽 已上传一个单元\\得分.tif" \* MERGEFORMATINET答案一、1.A 2.C 3.B 4.D 5.C 6.B 7.B8.C 9.B 10.C 11.A 12.C 13.A 14.B 15.D二、16.(1)× “山顶洞人”改为“北京人”(2分)(2)× “长江下游”改为“黄河中游”(2分)(3)√(2分)(4)× “巨鹿”改为“涿鹿”(2分)三、17.(1)会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可能知道使用火。(4分)(2)特点: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有复杂的水利系统;阶级分化相当明显。(任答2点,2分)意义: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史或研究早期国家的产生)提供了实物史料;证实了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2分)(3)【示例1】元谋人遗址——探寻中国早期人类起源的重要窗口。【示例2】良渚古城遗址——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璀璨明珠。(任选1处,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18.(1)证据:一些动物的骨骼完全炭化;石灰岩被烧成白色的石灰。(2分)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1分)(2)物质基础:原始农业的发展。(1分)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不断传承等。(任答2点,4分)(3)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2分)四、19.(1)①(2分,答错或不全不得分) ②③④(2分,答错或不全不得分)(2)②推论: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粟和黍是主要农作物等。③推论:出现了制陶业;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④推论:会制作陶器;当时可能出现了早期文字等。(任选2项各答1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4分)(3)历史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我们要保护好历史文物;要加强对历史文物的研究。(任答2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