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直属学校2024-2025学年初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江阴市直属学校2024-2025学年初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历史 试卷
(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召开。会议确定的662名代表中,中共党员约占44%,民主党派代表约占30%。这一人员构成最能体现
A. 国民经济恢复后各阶级共享发展成果 B.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多党合作的统一
C. 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阶级的政治诉求 D. 改革开放政策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发展
2.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的赵朴初在《永难忘》中写道:“天安门,洋洋人海腾欢浪,焰焰星旗耀八方。‘中国人民站起’洪钟响,地动天惊慨以慷。”他赞美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五四运动 C.抗战胜利 D.开国大典
3.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这一讲话的直接背景是( )
A. 解放战争胜利后,美国继续支持国民党残余势力
B. 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C. 改革开放初期,中美两国经济摩擦日益加剧
D. 香港回归前夕,美国试图干预中国内政
4. 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一张照片,
其中有“人民政府领导我们分到田地”、
“郁金友分到五亩田地”等字样。
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银元之战
B.米棉之战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5.下图是某重要会议与会人员合影。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6.新中国成立76年来,从新民主主义迈向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都离不开宪法这部治国安邦、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根本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4年 D.1956年
7. 顺治年间创立的王源吉冶坊是无锡首个非遗文化“中华老字号”。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转为国营,改名无锡王源吉冶铸机械厂。国家对王源吉的改造形式是
A. 强制没收 B. 互助合作 C. 自主经营 D. 公私合营
8.“多穗高粱真正好,多穗高粱初高产,一个大马拉一棵,累的马儿通身汗,社会进展如火箭,粮食打得堆成山。”这首歌谣反映了
A.“大跃进”中的“浮夸风”
B.社会主义改造的合作化浪潮
C.“文化大革命”的经济动荡
D.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大发展
9. 右图所示为新中国某时期建设的成就示意图,这一时期是
A. 过渡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0. 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据此可知此阶段
A.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B.农村经济出现严重下滑
C.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
D.冲破“左”的错误的束缚
11.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从下列邮票提炼一个主题,该主题应为
A.勇于探索、勤于研究的工人
B.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战士
C.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的干部
D.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英模
12.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提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将夺取政权。这一论断的实质是
A. 推动改革开放背景下经济转型 B. 为发动“文化大革命”提供依据
C.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宣言 D. 纠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政策偏差
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能为此观点提供依据的史实是
A.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会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会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4.中央在1982年1月1日批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充分肯定“双包”到户(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市场责任制。最早实行此责任制的省份是
A.广东省 B.江苏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15. 江阴人以“人心齐、民兴刚、敢攀登、创一流”精神成就“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的辉煌,其发展历程最直接体现了改革开放后
A. 农业合作社促进土地合作化经营 B. 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乡经济繁荣
C. 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确立
16.进入上世纪80年代,无锡电扇厂主导生产拳头产品“菊花”牌电扇。1984年底,共实现利税3724万元;到80年代后期,更是具有年产100万台电扇的生产能力。由此推断,该品牌电风扇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经济特区的开工建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C.浦东新区的辐射作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7.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过变成了工业国
18.右图所示是1998—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单位数的数据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思想解放路线正式确立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中国共产党某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大会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20.为将生态包袱化为生态资源,徐州近年来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地约20多万亩、工矿废地3万多亩,从一城煤灰半城土”蝶变成“一城青山半城湖”。这其中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A.绿色 B.创新 C.共享 D.协调
21.某班同学开展主题学习时,绘制了党史上部分重要会议的年代标尺,由此可以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 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C. 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历程
22. 2025年恰逢新疆自治区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一系列庆祝活动全面展开。这一系列活动最能体现
A. 改革开放政策推动边疆经济特区建设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
C. “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确立
23.1999—2023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523.28亿澳门元增长到3693.28亿澳门元。并在由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的文化城市命名活动中,获得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这一成就说明
A.“一国两制”充满生命力 B.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有力
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备 D.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预
24.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在公布关税加征经济体时,将台湾地区归入“国家”序列之中。赖清德否认“九二共识”,借机提出“脱中入北”主张,企图断绝与大陆经贸往来依附西方势力。“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开展广泛经济文化交流 D. 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5题9分,第26题9分,第27题8分,共26分)
新中国历史上两次高等教育改革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缩影。(9分)
材料一 大同大学与大同中学沿革(局部)
材料二
第4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A)提高人民文化水平、(B)培养国家建设人才、(C)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
过去的教育,“课程与工业建设脱节”……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密切联系国家工业化建设,例如:土木系的教学任务就在于“配合全国……建设培养适于担任较高级职务的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引文出自《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致大同大学化工系二年级全体同学函》
(1951年7月19日),上海市档案馆,Q241-1-128
材料四
私立大同中学改为公办,改名为上海市第57中学,私立三八女子中学同时并入。
——大同中学校史
材料五
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
(1)新中国成立后至1952年,大同大学的课程加入了《政治经济学》,有如下表述:“消灭地租才能大大发展农业生产”。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该事件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根据所学,材料二所属文件具有何种地位?(1分)材料二文本中的哪一项任务指导了材料三的撰写?(写序号)(1分)
(3)材料三中的二年级同学将于1954年毕业。根据所学,写出在东北就业的同学可能就职的工厂(举一例,1分)。这一届学生毕业时,国家开展的“工业化建设”快速推进,有何积极影响?(1分)
(4)大同中学性质的转变反映了哪一具有深刻社会变革属性的历史事件?(1分)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填充小论文的缺损部分。
观点:教育体制的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逐步推行_____▲____,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1分)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通过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按劳分配,实现了_____▲_____这一改革的中心环节,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1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促使教育体制改革开展,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总结:综上,教育体制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6. 举行大型焰火晚会是海内外中华儿女表达爱国情感的一种方式。以下是旧报纸中的三次焰火晚会和相关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第一组材料】图1A 图1B
1.1 2011年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焰火晚会在拉萨举行。
1.2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选
第二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根据材料和所学,材料1.1和1.2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影响?(1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材料1.3体现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何积极意义?(1分)
根据所学,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事例一例。(1分)
【第二组材料】图2A 图2B
2.1 1997年,长沙市,庆香港回归焰火晚会。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举行了类似的活动。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节选
第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
第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4)根据材料和所学,材料2.1中焰火晚会庆祝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1分)
(5)根据材料和所学,材料2.2中法律文件应在哪一天正式实施?(年月日,1分)
【第三组材料】图3A 图3B
3.1 1987年1月29日,厦门与金门首次在新年同放焰火,这一惯例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连结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也是两地同贺新春、互致祝福的传统。
3.2 图3B正文:准立法院中华民国七十六年(1987年)七月八日……台湾地区自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零时起解严。——台湾地区“中华民国国史馆”档案
(6)两则材料共同见证了1987年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图3B所示史料属于何种类型?(甲:图像史料 乙:文献史料 丙:实物史料)(写汉字编号,1分)根据所学,材料反映的事件在海峡两岸关系史上有何作用?(1分)
(7)根据所学,列举海峡两岸政治接触的事例。(1例即可,1分)
(8)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1分)
27. 梳理所学内容,理清历史脉络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共和国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8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A
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内地
对外开放格局特点:B
90年代: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C
2001年:加入WTO,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1)哪一个会议开启了“共和国的春天”?(1分)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A、B、C三处内容。(3分)
(3)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纪同行。一个世纪中,他的沉浮荣辱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请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概括邓小平最突出的贡献。(1分)
【共和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4)请说说中国梦的具体内涵。(1分)
(5)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1分)
(6)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怎样努力?(1分)
2025年春学期初二历史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25.4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B C D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C B B C D D A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B B A B
非选择题
25.(1)事件:土地改革(1分)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1分)
(2)地位:起到临时宪法作用(1分)序号:B(1分)
(3)举例: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任写一例得1分)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分)
(4)事件:三大改造(1分)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1分)增强企业活力(1分)
26.(1)影响: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1分)
(2)意义: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任写一点得1分)
(3)举例: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任举一例得1分)
(4)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1分)
(5)时间:1997年7月1日(1分)
(6)序号:B (1分)作用: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分)
(7)举例:汪辜会谈/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晤(任举一例得1分)
(8)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7. (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2)A:深圳(1分)B: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1分)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3)贡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1分)
(4)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分)
(5)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分)
(6)努力: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