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 新年好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唱歌 新年好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新年好》教案
学科 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新年好》是一首诞生于英国的经典儿歌,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简单易懂,充满了新年的欢乐氛围,是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重要曲目,能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的新年文化和音乐特色。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但音乐基础较为薄弱。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对简单的节奏和音符有了初步认识,但对于不同风格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教师可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感受《新年好》舒缓优美的旋律,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新年欢乐、温馨的情感。
2. 能分辨《新年好》与《龙咚锵》在音乐风格上的不同。
艺术表现
1. 准确、流畅地演唱《新年好》,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 能够用轻柔、美好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创意实践
1. 为《新年好》设计简单的动作或节奏型,进行表演。
2. 尝试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文化理解
1. 了解《新年好》是英国儿歌,感受不同国家新年文化的差异。
2. 通过学习歌曲,增进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会演唱《新年好》,把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 感受歌曲中新年的欢乐氛围,体会歌曲的情感。
3. 了解不同国家新年音乐文化的特点。
难点
1. 准确把握歌曲中音符的高低变化,唱出优美的旋律。
2. 理解中西方新年文化和音乐风格的差异。
3. 能够用富有情感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出新年的祝福。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碰钟、钢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复习《龙咚锵》
(1) 教师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龙咚锵》,下面,我们一起复习一遍。大家模仿屏幕上的动作,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2)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龙咚锵》的演唱视频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跟随视频一起演唱和做动作。
(3) 在学生演唱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4) 演唱结束后,教师提问:“在演唱《龙咚锵》时,你想到怎样的过年场景呢?”引导学生描述过年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场景。
(5)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龙咚锵》表现了中国过年时的热闹氛围。
(6) 教师接着说:“我们再来听一首同样是表现过新年时的场景的乐曲,请你来听一听这首乐曲与《龙咚锵》相比,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呢?”
(7) 教师播放《新年好》的演唱版本,让学生安静聆听。
(8) 听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如乐曲情绪舒缓、曲调优美等。 1. 跟随视频边唱《龙咚锵》边做动作。
2. 思考并描述演唱《龙咚锵》时联想到的过年场景。
3. 安静聆听《新年好》的演唱。
4. 分享听《新年好》的感受。
评价任务 动作模仿:☆☆☆
场景联想:☆☆☆
感受分享:☆☆☆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龙咚锵》,唤起学生对过年氛围的记忆,为引入《新年好》做铺垫。对比两首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歌曲学习 歌词理解
(1) 教师再次播放《新年好》,并展示歌词,引导学生边听边看歌词,思考:“从歌词中你听到了怎样的内容?”
(2) 教师逐句讲解歌词的含义,如“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表达了新年的祝福,“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描绘了人们庆祝新年的欢乐场景。
(3) 教师提问:“从演唱中你又联想到了什么过年时的情景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国外新年时人们唱歌跳舞、互相祝福、用彩灯装饰房子、交换礼物等情景。
(4)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展示一些国外新年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和歌曲所表达的情境。
(5) 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语气的欢快和祝福。
(6) 教师逐句教学生朗读歌词,纠正发音和语调。
(7) 组织学生分组朗读歌词,互相倾听和评价。
(8) 邀请个别学生朗读歌词,给予表扬和鼓励。 1. 边听歌曲边看歌词,思考歌词内容。
2. 分享听歌曲联想到的过年情景。
3. 跟随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 分组朗读歌词并互相评价。
评价任务 歌词理解:☆☆☆
情景联想:☆☆☆
朗读表现:☆☆☆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含义,为演唱歌曲打下基础。通过联想过年情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歌曲学习 活动一:旋律学习 整体感知
(1) 教师说:“让我们看着歌词,一起来演唱一遍《新年好》。”带领学生跟随范唱轻轻哼唱。
(2) 演唱结束后,教师再次播放范唱,让学生仔细聆听旋律的起伏和变化。
(3)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跟随旋律的高低起伏进行比划,感受旋律的走向。
(4) 教师提问:“你觉得《新年好》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描述旋律舒缓、优美等特点。
(5)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旋律的特点对表达歌曲情感的重要性。
(6) 教师再次带领学生跟随范唱哼唱,加深对旋律的印象。
(7) 组织学生分组哼唱,互相倾听和学习。
(8) 邀请个别小组展示哼唱,给予肯定和指导。 1. 跟随范唱轻轻哼唱《新年好》。
2. 用手势跟随旋律比划。
3. 思考并分享旋律的特点。
4. 分组哼唱并展示。
评价任务 旋律哼唱:☆☆☆
手势表现:☆☆☆
特点描述:☆☆☆
设计意图 通过多次哼唱和感受旋律,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描述旋律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歌曲学习 活动二:节奏学习 节奏识别
(1) 教师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谱,在歌谱中,你看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音符节奏呢?”引导学生观察歌谱,找出学过的音符和节奏。
(2) 教师讲解歌谱中的音符和节奏,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并用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3) 教师带领学生用拍手、跺脚等方式为歌曲的节奏进行伴奏,感受节奏的韵律。
(4) 教师播放歌曲的节奏型,让学生跟随节奏型进行拍手、跺脚练习。
(5)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节奏型进行练习,然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换练习。
(6)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纠正不正确的节奏。
(7) 组织学生进行节奏型比赛,看哪个小组打得最准确、最有节奏感。
(8)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 1. 观察歌谱,识别学过的音符节奏。
2. 跟随教师用拍手、跺脚为节奏伴奏。
3. 分组练习不同的节奏型。
4. 参加节奏型比赛。
评价任务 节奏识别:☆☆☆
节奏练习:☆☆☆
比赛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识别歌谱中的音符节奏,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练习,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能力。节奏型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歌曲学习 活动三:演唱学习 分段学唱
(1) 教师说:“这首歌曲一共有两句,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句,轻声用lu来模唱。”教师示范用lu模唱第一句旋律,让学生跟随模仿。
(2) 教师逐音教学生模唱第一句,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学生模唱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音准和节奏的错误。
(4) 组织学生分组模唱第一句,互相倾听和评价。
(5) 邀请个别学生模唱第一句,给予表扬和指导。
(6) 学习第二句旋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彩灯的高低变化,即音高的变化。
(7)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生模唱第二句,强调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8) 学生熟练模唱两句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地用lu模唱歌曲。 1. 跟随教师用lu模唱第一句旋律。
2. 分组模唱第一句并互相评价。
3. 学习用lu模唱第二句旋律。
4. 完整地用lu模唱歌曲。
评价任务 模唱音准:☆☆☆
节奏把握:☆☆☆
完整模唱:☆☆☆
设计意图 采用分段学唱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歌曲的旋律。用lu模唱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音准和节奏上,为演唱歌词做好准备。
歌曲演唱 歌词演唱
(1) 教师说:“我们加上歌词,再来唱一唱吧,用轻柔、美好的声音演唱。”带领学生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2) 演唱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声音的情感表达,及时给予指导。
(3) 组织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倾听和学习。
(4) 邀请个别学生演唱,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总结和指导。
(5)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表情和动作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6) 再次播放歌曲的范唱,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演唱,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7)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要求学生注意声部的和谐和统一。
(8) 对学生的合唱表现进行评价和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1. 跟随伴奏演唱歌曲。
2. 分组演唱并互相评价。
3.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用表情和动作增强表现力。
4. 参加合唱。
评价任务 音准节奏:☆☆☆
情感表达:☆☆☆
合唱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加上歌词演唱,让学生完整地呈现歌曲。分组演唱和个别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和参加合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新年好》给家人听。
2. 用彩笔绘制一幅与《新年好》相关的画。
3. 收集一首其他国家的新年歌曲,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拓展作业
1. 为《新年好》创编新的歌词。
2. 用不同的乐器为《新年好》进行伴奏,并录制下来。
3. 与家人一起举办一个小型的新年音乐会,演唱《新年好》等歌曲。
板书设计
《新年好》
英国儿歌
旋律:舒缓优美
节奏:XX XX | XX XX |
歌词:新年好呀,新年好呀……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对比《龙咚锵》和《新年好》,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不同国家新年音乐的风格差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3. 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节奏练习、演唱比赛、创编歌词等,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创造力。
不足之处
1. 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后面的创编活动时间有些紧张,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2. 对个别音准和节奏把握不好的学生,指导不够细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关注。
3. 在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国家新年文化差异方面,可以更加深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