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 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聆听 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我们美丽的祖国》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我们美丽的祖国》是人音版一年级上册中的爱国主义歌曲。旋律宏伟壮丽,歌词富有诗意,描绘了祖国山河与文化。以C大调为主,音域适中,适合学生演唱,歌词意象丰富,兼具艺术与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接触音乐,对其好奇热情,想象力与表现欲强。他们有一定祖国认知,但对音乐理解浅,需借助图像、声音和动作辅助。活泼好动的特点要求教学方式生动有趣,通过感官体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感受歌曲雄伟壮丽的旋律特点,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
2. 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艺术表现
1. 用饱满的情感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节奏和旋律。
2.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创意实践
1. 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富有想象力的表演动作。
2. 用肢体语言展现歌曲的艺术魅力。
文化理解
1. 认识祖国的地理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色。
2.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 理解歌词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3. 培养正确的演唱方法。
难点
1. 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2. 理解歌词中描绘的祖国美景。
3. 在演唱中展现出对祖国美景的理解和热爱。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教学法、示范演唱法、游戏教学法、分组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中国地图、风光图片和视频、钢琴、音响、歌词卡片、民族特色道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微笑着对学生说:“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踏上一次奇妙的旅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期待。
(2) 迅速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精心剪辑的祖国美景视频,视频中依次展现长城的雄伟壮观、黄河的奔腾不息、青藏高原的广袤无垠等标志性景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祖国的美丽。
(3) 在播放视频过程中,适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简单解说,如“看,这就是雄伟的长城,它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加深学生对画面的印象。
(4) 视频播放结束后,热情地鼓励学生:“小朋友们,我们刚才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呀?”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5)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并及时回应,如“你观察得真仔细,说得太棒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6)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这些美丽的景色都是祖国的宝贵财富,为引出歌曲做铺垫。
(7) 充满激情地说:“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歌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 以亲切的语气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歌曲的准备,如“大家坐好啦,让我们一起开启音乐之旅”。 1. 认真观看祖国美景视频。
2. 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描述看到的景色。
3. 倾听老师的总结和引导。
4. 做好学习歌曲的准备。
评价任务 参与度:☆☆☆
表达能力:☆☆☆
兴趣激发:☆☆☆
设计意图 通过精美的视频资料导入,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完整聆听
(1) 温柔地对学生说:“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听这首美妙的歌曲。”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感受音乐。
(2) 打开音响设备,播放《我们美丽的祖国》,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精美的风光画面,如高山、大海、森林等,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全方位感受歌曲。
(3) 在播放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适时提醒学生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歌曲播放结束后,亲切地询问学生:“听完这首歌,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 认真倾听学生的感受分享,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如“你的感受很独特,说得非常好”。
(6)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引导,进一步强调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7) 再次播放歌曲的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如节奏的快慢、音高的起伏等。
(8)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歌曲的旋律,如“雄伟”“壮丽”等。 歌词学习
(1) 微笑着对学生说:“让我们一起走进歌词的世界。”展示精心制作的歌词卡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逐句朗读歌词,同时用生动的语言解释歌词的含义,如“歌词中提到的‘高山’,就是那些又高又大的山峰”。
(3) 结合相应的实景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中的意象,如展示高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高山”的样子。
(4) 引导学生跟着朗读歌词,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调的抑扬顿挫。
(5) 采用接龙的方式,让学生依次朗读歌词,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6) 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纠正发音错误和语调不当的地方。
(7) 让学生分组讨论歌词中描绘的祖国美景,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8) 请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旋律特点分析
(1) 富有启发性地问学生:“这首歌的旋律像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2)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像高山巍峨”“像大海波涛”等。
(3) 对学生的联想进行肯定和鼓励,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旋律与歌词内容的契合度。
(4) 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旋律轻轻哼唱,感受旋律的起伏和变化。
(5) 用简单的手势和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旋律的节奏和韵律,如用拍手表示节奏的快慢。
(6)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段落的旋律特点,如开头的旋律和中间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7) 让学生分组讨论旋律特点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8)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重点段落学习
(1) 认真地对学生说:“我们重点来学习这个部分,它最能表现祖国的壮美。”指出歌曲中的重点段落。
(2) 教师示范演唱重点段落,用饱满的情感和优美的声音展现歌曲的魅力。
(3) 强调重点段落的情感表达,如要唱出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4) 逐句教唱重点段落,让学生跟着模仿演唱。
(5) 注意学生的发音和节奏,及时纠正错误,如提醒学生注意某个音符的音高。
(6) 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小组之间互相竞争,看哪个小组演唱得最准确、最有感情。
(7) 对小组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颁发小奖品,如小红花等。
(8) 引导学生再次感受重点段落的旋律和情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教师范唱
(1) 自信地对学生说:“老师先完整演唱一遍,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做好演唱的准备。
(2) 用饱满的情感和优美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展现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表情和动作的配合,增强演唱的感染力。
(4) 演唱结束后,鼓励学生给予掌声,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5) 引导学生评价老师的演唱,如“老师唱得怎么样?哪里唱得好?”
(6) 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感谢和回应,如“谢谢你们的评价,老师会继续努力的”。
(7) 再次强调演唱时的情感表达和发声方法,如要保持气息的平稳、声音的圆润等。
(8) 鼓励学生模仿老师的演唱,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分句练习
(1) 亲切地对学生说:“我们把歌曲分成小句来学习,像搭积木一样一块块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方法。
(2) 逐句教唱歌曲,先唱一句,让学生跟着模仿演唱,确保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旋律和歌词。
(3) 注意学生的气息运用,提醒学生在演唱时要深呼吸,保持气息的流畅。
(4)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及时评价和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的错误。
(5) 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 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互相倾听和评价。
(7) 请小组代表展示演唱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学习。
(8)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表情训练
(1) 微笑着对学生说:“唱这首歌时,我们的表情要像阳光一样明亮。”引导学生注意表情的重要性。
(2) 示范不同的表情,如微笑、自豪等,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3) 解释不同表情所表达的情感,如微笑表示开心、自豪表示对祖国的热爱。
(4) 让学生对着镜子练习表情,感受不同表情带来的变化。
(5) 播放歌曲,让学生带着合适的表情演唱,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6) 对学生的表情进行评价和鼓励,如“你的表情很到位,非常棒”。
(7) 引导学生思考表情与歌曲情感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表情在演唱中的作用。
(8) 组织学生进行表情表演比赛,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学生。 1. 闭上眼睛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感受。
3. 跟着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4. 参与小组讨论和练习,提高演唱能力。
评价任务 感受表达:☆☆☆
歌词理解:☆☆☆
旋律把握:☆☆☆
设计意图 结合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音乐美,培养爱国情操,逐步提高演唱能力。
巩固延伸 分组演唱
(1) 兴奋地对学生说:“我们把班级分成‘长江队’和‘黄河队’,看哪支队伍唱得更有精神。”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每组人数相对均衡。
(3) 为每组学生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4) 依次让每组学生进行演唱,其他组的学生认真倾听。
(5) 在每组演唱结束后,组织其他组的学生给予掌声和评价。
(6) 对每组的演唱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7) 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8) 引导学生从其他组的演唱中学习优点,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创编表演
(1) 热情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我们可以用动作来表现祖国的美,谁来试试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2) 邀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引导其他学生对展示的动作进行评价和学习。
(4)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创编表演,要求每组根据歌曲内容创编一套完整的动作。
(5) 在学生创编过程中,巡视并给予指导和启发,如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高山”“大海”等意象。
(6) 让每组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其他组的学生认真观看并给予评价。
(7) 对每组的表演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有创意的动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8)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创编动作。 情景表演
(1) 充满激情地说:“现在我们一起来表演‘祖国美景游’。”营造出欢快的氛围。
(2) 为学生分配角色,如“导游”“游客”等,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
(3) 指导学生根据角色进行表演,如“导游”要介绍祖国的美景,“游客”要表现出欣赏和赞叹的表情。
(4) 播放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唱边表演。
(5) 在表演过程中,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确保表演的顺利进行。
(6)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如“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等。
(7)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团队合作和对歌曲的理解。
(8)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更多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1. 积极参与分组演唱,展现自己的演唱水平。
2. 大胆创编表演动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 认真参与情景表演,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4. 从其他同学的表演中学习,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评价任务 演唱表现:☆☆☆
创意表现:☆☆☆
团队合作:☆☆☆
设计意图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巩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1) 微笑着对学生说:“今天我们通过这首美妙的歌曲,认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歌曲的旋律特点、歌词含义、演唱方法等。
(3) 强调爱国情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热爱祖国。
(4)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表扬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6)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7) 对学生的疑问和建议进行认真解答和回应。
(8) 再次强调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 作业布置
(1) 清晰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课后请在家练习演唱这首歌,要越唱越好哦。”明确作业要求。
(2) 提醒学生在演唱时要注意情感表达和发音的准确性。
(3) 布置收集家乡美丽景色照片的作业,鼓励学生发现家乡的美。
(4) 要求学生下次课和同学们分享自己收集的照片。
(5) 布置和家人一起唱这首歌的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6) 提醒学生要给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内容,传播爱国情感。
(7) 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提出期望,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8) 感谢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1. 认真倾听老师的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 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
3. 记录作业要求,明确作业任务。
4. 表示会认真完成作业。
评价任务 总结理解:☆☆☆
作业记录:☆☆☆
态度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爱国情感。作业布置既注重了知识的巩固,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在家练习演唱《我们美丽的祖国》,注意发音准确、节奏稳定。
2. 能够熟练背唱歌曲。
3. 用饱满的情感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拓展作业
1. 收集家乡的美丽景色照片,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2. 向家人介绍祖国的地理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色。
3. 和家人一起唱这首歌,讲述今天学到的内容。
板书设计
《我们美丽的祖国》
祖国的美景
巍峨的高山
辽阔的大海
茂密的森林
演唱要点
优美的旋律
饱满的情感
正确的姿势
爱我中华
(配以简单的祖国地图轮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通过多媒体资料的运用,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歌曲内容,激发了爱国情感。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理解歌词深层含义时还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情感引导。
2. 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3. 教学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部分教学环节有些仓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