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历史试卷(十)(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历史试卷(十)(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历史试卷(十)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这些规定表明该国( )
A.国家元首掌握实权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C.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2.有学者认为,普鲁士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防止法国革命在本国重演,使普鲁士通过"自由、和平的努力"而非革命暴力,以一种"最好的和最人道的方式"迈入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其意在说明普鲁士( )
A.改革具有防御性B.君主保留较大权力C.近代色彩较淡薄 D.军国主义参与明显
3.从英国的外贸出口额来看,1784—1786年,英国的年外贸出口额为1361.4万英镑,1804—1806年间增长到4124.1万英镑,1834—1836年为4619.3万英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影响B.新航路的开辟C.垄断组织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推动
4.1847年,恩格斯撰文强调:“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今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恩格斯这一论述( )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5.如图为1787—1840年间,英国部分行业女性对家庭的经济贡献率情况。这一变化( )
A.推动男女家庭地位转变B.加速社会贫富差距扩大C.引发生产组织方式变动 D.导致社会结构出现分层
6.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话的普及和电灯的使用,德国人率先开始了电气工业大规模发展。工厂、车辆、电讯和照明等领域迅速电气化。到20世纪初,德国在电炉炼钢、铁路电气化等电能应用方面居世界之首。这说明( )
A.电气革命深刻影响德国生产生活 B.德国工业革命产业发展较为不均衡
C.电气革命从德国开始向世界蔓延 D.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7.当代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来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中写道:“当年大西洋上开往欧洲大陆的船只装载的每一种货物,都为一个后来的拉美国家规定了命运。”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殖民掠夺导致拉美国家经济结构畸形B.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损害拉美政治独立
C.西方国家通过资本渗透控制拉美经济D.殖民统治中断了美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8.如表内容为17—18世纪亚非拉地区较大规模的反殖民斗争。这些斗争( )
时间 国家 斗争
17 世纪中叶 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18 世纪下半叶 印度 迈索尔战争
18 世纪末 南非 卡弗尔战争
18 世纪末 秘鲁 图帕克·阿马鲁起义
A.凸显了民主意识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凝聚力C.形成了相互呼应 D.改变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9.18~19世纪初的埃塞俄比亚还处在封建割据的“王侯纷争时代”,皇帝空有其位。到西奥多二世(1855~1868年在位)即位后开始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由皇帝直接统率的军队,并聘请外国技师协助设计制造火炮,还以欧洲军队为模式来训练西式新型军队。西奥多二世的做法( )
A.实现了国家的全面转型B.奠定了中央集权的基础C.抵御了列强的殖民侵略 D.推动了西学的广泛传播
10.苏俄(联)某个时期推行的一项政策,引起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说,该政策使财富在一极积累,而另一极贫困。也许在某个地方工业和商业会得到发展,但工人阶级会落入深渊,矛盾将发展,其结果将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据此可推知,该政策( )
A.利用了资本主义的某些生产方式 B.将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D.能够在短时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
11.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强调:“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对世界历史新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
A.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始松动B.世界范围内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D.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
12.下图是1902―1930年英德等6国在华投资情况(占总额百分比%)
这表明( )
A.战争迫使列强改变对华侵略方式 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总量日益缩减
C.英国始终是对华最大资本输出国 D.一战改变了列强侵华的传统格局
13.下表所示为1913~1918年俄国新开办和关闭的企业数量及其工人数量。由此可知,该时期俄国( )
年份 关闭的企业 新开办的企业
企业数量(家) 工人数量(千人) 企业数量(家) 工人数量(千人)
1913 21 957 31 1642
1914 356 16040 215 19101
1915 573 16468 187 18100
1916 298 11212 276 21663
1917 541 37853 264 21524
1918 502 43950 221 13340
A.国内社会危机不断深化B.工人运动遭遇到挫折C.垄断资本主义加速发展 D.战争缓解了就业压力
14.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到1950年,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约130亿美元。它对欧洲的主要影响是( )
①加速了欧洲的政治分裂 ②推动了赫鲁晓夫改革③加快了欧洲经济恢复 ④推动了西欧国家的联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5.1953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表示政府在国内事务上的作用是确保公平,而不是直接指导全国的经济生活。 1956年,当他再次当选时则强调,联邦政府在广阔的领域负有领导责任。对这一变化理解准确的是( )
A.市场经济已经失去基础地位 B.国家干预经济得到明显加强
C.经济“滞胀”倒逼政策调整 D.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加速
16.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该论断( )
A.表明结伴不结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B.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
C.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 D.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
17.下表为1950~1998年不同国家地区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统计,对表格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
1950~1973年 1973~1998年 1998年占世界GDP
西欧 4.08 1.78 20.6
日本 8.05 2.34 7.7
复兴的亚洲国家 2.61 4.18 25.2
44个拉丁美洲国家 2.52 0.99 8.7
57个非洲国家 2.07 0.01 3.1
①科技进步加大南北经济发展差距 ②国家干预带来西方经济持续繁荣
③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亚洲国家发展 ④拉美、非洲发展受制于殖民统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积极推动实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许多国际条约应运而生,并且达成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C.国际新秩序初步形成 D.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题
19.观察如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 )
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掠夺 1521~1544 年间每年平均 1545~1560 年每年平均
黄金 2900 公斤 5500 公斤
白银 30700 公斤 246000 公斤
A.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冲击封建生产关系C.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20.如图为世界近代史上大西洋贸易图.据该图可以得出( )
西欧诸国在大西洋展开争夺B.世界市场的形成具有野蛮性
C.世界市场的分工已初步形成D.欧美间孤立状态开始被打破
21.11世纪到15世纪末,欧洲居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栗子等。而15世纪末到16世纪,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被带到欧洲,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材料说明( )
A.欧洲农业生产力进步解决了粮食问题 B.高产作物引进推动欧洲人口急剧增长
C.世界联系加强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 D.欧洲居民饮食结构丰富营养摄入均衡
22.某遗址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的山脊上,遗址中有宫殿、神庙、城墙以及排水设施等。该遗址是( )
A. B.
C. D.
23.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麦蒙于公元830年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国家级学术机构智慧馆,下辖科学院、图书馆和翻译局,领导全国的翻译和学术活动。在这里收藏了数万册希腊文、古叙利亚文、梵文、希伯来文等著作,为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提供了典籍和人才。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 )
A.推动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B.实行了文化扩张的政策C.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D.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
24.中世纪的欧洲,某官员遣使上书教皇:“您认为是徒有虚名的人做国王好,还是让真有实权的人当国王好呢 ”教皇领会了该官员的意思,回答:“在我看来,让真有实权的人当国王要好些。”这说明当时( )
A.统一的民族国家已经建立B.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
C.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D.王权极度衰弱
25.武力扩张和商业活动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如图直接反映了( )
A.波斯帝国的西侵进程B.希腊城邦的海外扩张C.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 D.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25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美尔人担心“纠缠人类的忧虑和肠道疾病”,在泥板上记录下各种关于制作“具有神奇力量的药品”方面的东西,而啤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医药文献是一块公元前2500年的楔形文字泥板,上面罗列了15种药方,其中包括这样一味:“磨碎梨子和甘露植物的根,掺入到啤酒中让这个人喝下。”现存的一个巴比伦治疗牙疼的药方或称咒语,最后的附言是:“将二等啤酒和食油等掺和在一起,默诵三遍以后将该药敷在病牙上。”
材料二 公元前1525年制定的《赫梯法典》里规定:“第164至165条:若某人去抵押并发生了争吵,或者掰碎了献祭面包,或者打开了酒坛,他要交出一头羊、10片面包、一个容器的啤酒……”
《汉谟拉比法典》第108至111条分别有这样的规定:不收大麦作为啤酒的价钱、而用石秤砣多收银子、或者使啤酒的价值低劣于正常酿酒的大麦价值的卖酒妇应被扔入水里淹死;没有把在卖酒店里聚集策划罪行的歹徒抓住、并押送到宫廷里的卖酒妇应被处死……普通阶层允许每天2升啤酒,公职人员可以允许3升,僧侣和特权阶层则可以允许5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比较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在治病方式和啤酒在医药使用方面的异同。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可知啤酒在当时社会中的运用有何变化?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有关巴比伦的“酒政”有何特点?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民们!
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
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
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巴黎公社第一次宣言》
材料二 公社是现在唯一的政权,兹命令:
第一条'一切公务部门的职工今后必须确认凡尔赛政府或其拥护者所发出的命令或通知为无效,无法律效力。
第二条'凡不服从本法令的任何官吏或职工,将被立即开除。
——1871年3月29日巴黎公社法令
材料三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1)材料一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政权?它成立于哪一年?材料一中的“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它逃往了什么地方?
(2)依据材料二,巴黎公社的法令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用史实说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动营中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等《世界史·现代史编》
(1)材料一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变化,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所示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B A A A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C B B A D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D B B
26.(1)相同:都曾采用过以啤酒作为主溶剂的做法。不同:苏美尔医生治病并不求助于魔法或是巫术,而巴比伦人相信巫术除魔;相比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在医药方面把啤酒的应用扩大到外敷。
(2)变化:啤酒开始从献祭品或牙疼药的角色转变成具备更多货币符号的意味,啤酒成为民事纠纷的调解赔偿物之一。特点:所推出的一系列关于啤酒与酒馆的法律规范十分严格;按照等级制度建立了啤酒的配给制度。
27.(1)巴黎公社。1871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逃往凡尔赛。
(2)巴黎公社坚决反对旧政府和旧法令,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3)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规定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权利,规定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等。
28.(1)原因:殖民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殖民地人民深受自由和民族自决等思想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觉醒;殖民地力量得到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2)现象:二战后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影响: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联合国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第三世界兴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