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阜蒙县七年级(下)期末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本试卷19道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题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它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它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唐太宗的大臣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以前是农民起义的将领,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如魏征
还曾策划要谋害他。但唐太宗对他们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表明唐太宗()
A.以民为本
B.勤于政事
C.用人唯贤
D.勤俭治国
3.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据
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文成公主入藏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B.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C.有利于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有利于吐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
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
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5,从“小邑犹藏万家室”极度繁盛,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的千里萧条,导致唐朝出现如此转折的事件
是()
A.安史之乱
B.开凿运河
C.黄巢起义
D.陈桥兵变
6.下面表格内容表明,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时()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一民族关系之“战”
民族团结赐边疆,皇恩浩荡泽蕃王。一一民族关系之“册封”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7月期末历史试卷
皇恩眷下人,割爱远和亲。一一民族关系之“和亲”
A.震慑为主
B.手段单一
C.方式多样
D.主动求和
7.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
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这表明宋朝()
A.人口数量增长
B.粮食产量增加
C.外来物种引进
D.经济作物推广
8.熙宁五年,王安石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
依据。”上述材料反映的变法措施是(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保甲法
9.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表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A.海外贸易繁盛
B.水稻产量增加
C.经济重心南移
D.都市经济繁荣
10.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与民族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耶律阿保机一女真族
B.元昊一党项族
C.完颜阿骨打一契丹族
D.忽必烈一藏族
11.有一本史书,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该史书
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2.《元史 地理志》记载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基于疆域空前辽阔这个现实
因素,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设置了()
A.司农司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中书省
13.“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一歌谣出现在
()
A.唐朝末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清朝前期
14.如表为“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简表”。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7月期末历史试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