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A) 2025.07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务必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卷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
A.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废除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D.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2.在上甘岭战役的一次战斗中,如图这位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却英勇牺牲。这位英雄是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3.魏巍在《火线春节夜》中写道: “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糕,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你看,这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这体现了志愿军的
A.革命乐观主义 B.革命英雄主义
C.国际主义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4.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79位常务委员当中,共产党员40人,党外人士39人;在13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当中,共产党员5人,党外人士8人;在新组建的国务院35个部、委的部长、主任当中,共产党员22人,党外人士13人。由此可推知,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人员组织安排
A.完成了中国第一次普选 B.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有利于人民民主政治发展
八年级历史试题(A)第1页 (共8页)
5.1954-1956 年底,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政策被誉为“创举”,原因是
A.建立农业合作社推动经济发展 B.通过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
C.建立手工业合作社推动经济发展 D.通过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6.歌曲是时代的记忆。大庆油田建成后,文艺工作者来到大庆油田体验生活,谱写出旋律豪迈的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曲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立 B.社会主义建设艰辛前进
C.改革开放政策初见成效 D.国防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7.下表中《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共同反映了
日期 标题
1979年1月1日 《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1979年1月7日 《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1979年1月9日 《切实抓好三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和学习》
1979年1月14日 《建立严格责任制促进农业大增产》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国企改革的开始
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我们党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那样严重的错误。”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我们党必须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材料印证了党百年奋斗的哪一历史经验
A.坚持自我革命 B.坚持胸怀天下
C.坚持理论创新 D.坚持统一战线
9.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地区兴办乡镇企业,让当地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从而开创了农村工业化、就业城镇化的“苏南模式”。这种模式
A.冲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C.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 D.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10.票证时代退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A.人民公社化时代
B.农业合作社时代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11.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
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八年级历史试题(A)第2页 (共8页)
12.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体现出对外开放的特点是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立体化
1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资”还是姓“社”的疑问,成为制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思想瓶颈。为打破这一思想瓶颈提供助力的是
A. “三步走”战略 B.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14.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如何对农村进行改革的问题 D.如何发展中国的文化事业的问题
15.下列举措与新发展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举措 理念
A 推进能源领域减污降碳源头治理,因地制宜发展其他清洁能源。 绿色
B 对符合条件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颁发“惠才卡”,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 协调
C 加强社区适老居住空间建设,提高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开放
D 为推进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打造半岛“一小时经济圈”。 创新
16.截至2017年,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共有195个广播电视机构使用14种少数民族语言播出广播节目,263个广播电视机构使用10种少数民族语言播出电视节目。这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A.保障各民族当家作主权利 B.促进各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C.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D.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17.“民族区域自治区” “经济特区” “特别行政区”,三者的的共同之处是
A.都实行“一国两制”方针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主权
C.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18.2024年12月20日,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从1999-2023年,澳门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从1.5万美元增至6.9万美元。促使澳门产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D.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八年级历史试题(A)第3页 (共8页)
19.1988年《人民画报》刊登了一张照片(如图)。照片中,他们穿着印有“想家”的白布衫,表示“只有到家乡才脱下,放在死去的父母墓前”。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两岸开展全方位交流
B.台湾同胞的家国认同
C.三通政策顺利实现
D.九二共识深入人心
20.1978年, 我国军费开支为167亿元, 占GDP的4.6%。1990年, 我国军费开支上升到290亿元, 占GDP 的1.5%。2019年, 我国军费开支为11898亿元, 占GDP 的1.3%。对这段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国家注重国防建设 B.国家经济飞速增长
C.我国国防力量壮大 D.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21.1971年11月,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一标题的背景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2.1949年我国护照为单页版,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 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我国护照语种的变化反映了
A.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 B.经济实力的增强
C.改革开放的曲折历程 D.外交关系的变迁
23.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如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标志性项目的建成和运营,极大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中国与多个国家成立了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MCDF)基金,吸引了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参与。这可以直接说明中国
A.解决了世界的局部冲突与矛盾 B.解决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众多难题
C.与亚非国家建立文明互鉴关系 D.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24.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获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哪吒形象出自于《封神演义》一书。对《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评价正确的是
A.体现创作题材的不断丰富
B.表明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C.反映改革开放后的艺术潮流
D.再现哪吒形象的诞生与演变
25.从一衣多季到四季有衣,从追求温饱转向营养健康,从油墨飘香的报纸到移动读报,从自行车王国到高铁飞机。我国的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B.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C.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D.电信网络的不断普及
八年级历史试题(A)第4 页 (共8页)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26题15分, 27题16分, 28题19分, 共50分)
26.(15分)绘制图表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
(1)根据材料一的思维导图,简述图中①、②、③处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归纳这一单元的主题。 (8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产量统计情况
(2)仿照示例,从材料二A、B、C三个阶段中任选一个写出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原因。 (3分)
示例:阶段D粮食产量增长。
原因:1950-1952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增长。
八年级历史试题 (A)第5页 (共8页)
材料三
(3)结合所学,对材料三的示意图内容进行阐释。 (4分)
27.(16分)斯大林曾说“汽车厂代表现代机械工业的最高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阶段 发展情况
自主造车 (1956- 1978年) 1950年,在苏联首批援建的项目中就包括建设一个现代化载货汽车制造厂。1953年,位于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被认为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党中央高度重视,先后选派了500多名实习生赴苏联学习,还有许多海外高级知识分子自愿回国到长春参加汽车厂建设。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解放牌载货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1958年,第一辆红旗牌轿车诞生。此后,中国轿车产量一直很低。
借船出海 (1978- 1997年) 1984年,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成立,走出一条独特的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 1995年,车企进行改制,北汽、上汽集团总公司成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拉开汽车工业新一轮发展的大幕。
自主创新 (1997年至今) 1997年,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0年后,奇瑞成为我国第一个产量突破百万辆的自主品牌。 2009年,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工程启动,迈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 2010年,吉利收购福特公司旗下沃尔沃汽车100%股权,开辟了中国自主品牌国际化发展路径。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并保持至今。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其中出口超过500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
——摘编自刘回春《挺进世界汽车工业强国》等
八年级历史试题 (A)第6页 (共8页)
(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第一辆汽车的品牌,并归纳其出现的条件。 (5分)
(2)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特点的成因。 (7分)
(3)综上材料和探究,谈谈你对我国汽车发展的认识。 (4分)
28.(19分)某班同学围绕“新中国的成就和英雄人物”开展探究学习。邀你一起参加。
【成就展】
(1)同学们要把上述搜集的图片做成四个展板,请结合所学完成设计。 (6分)
展板设计
主题 所选图片 (写序号)
祖国统一 图1、图8
八年级历史试题(A)第7页 (共8页)
(2)仿照示例,从上述图片中任选一张写出介绍词。 (3分,示例除外)
示例:图1中英香港交接仪式,1997年7月1日,伴随着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人物展】
人物 A B C
颁奖词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天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2003年度)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2004年)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的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度)
(3)以上是《感动中国》的部分颁奖词,判断其介绍的“杰出人物”。 并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10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八年级历史试题 (A)第8页 (共8页)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说明:1.选择题依据参考答案评分。
非选择题依据考生表达采意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原文。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D D B C A B C D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B C B D A D D B A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3个小题,共50分)
26. (15分)
(1)联系: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还选举了主要领导人、确立了一系列国家的标志等,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②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三座大山,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平解放西藏,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6分)
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分)
(2)阶段A粮食产量增长。
原因:1953-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增长。
阶段B粮食产量下降。
原因:1958年实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粮食产量下降。
阶段C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原因: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 (3分,任选一个回答,变化1分,原因中相关历史事件1分,影响1分)
(3)阐释: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国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想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分)
27. (16分)
(1)品牌:解放牌汽车。 (1分)
条件:新中国的成立;苏联的援助;国家的重视;一五计划的实施;海外知识分子回归建设等。 (4分, 一个1分)
(2)特点:由中外合资到创办自主品牌;汽车产量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国际化程度提高等。 (3分,写出3个即可)
原因:国家政策的推动;汽车企业的努力与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4分,写出两个即可)
(3)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汽车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渐强的跨越,这与国家不同时期的政策、企业的创新等相关。因此,我们要持续创新,应对技术迭代、国际市场变化等挑战,保持发展活力,才能向汽车工业强国迈进。 (4分)
28. (19分)
(1) (6分)
主题(3分) 所选图片(3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祖国统一 图1、图8
钢铁长城(国防科技) 图2、图5
和平外交 图3、图6
社会生活 图4、图7
(2)介绍:图2“辽宁舰”,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壮大了我国海军力量。
图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其它: 略。 (3分)
(3)杰出人物:A杨利伟;B袁隆平;C屠呦呦。 (3分)
示例一:观点:杰出人物推动社会发展。
论述:2003年 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由于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获得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由此可见,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示例二:观点: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论述: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的战略措施;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论: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7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