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学科 试卷考试用时:75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道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世界上最初的文明产生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田尔干半岛南部,与农业最初的发生地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人类文明的产生( )A.由地理环境决定 B.以文明交流为前提C.局限于大河流域 D.以原始农业为基础2.古代文明通过多元路径扩展,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以下帝国与其扩张方式对应正确的是(A.波斯帝国-武力扩张,建立首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摒弃波斯政治制度,全面推广希腊文化C.罗马帝国-凭借奴隶组成的强大军队,变地中海为内海D.阿拉伯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3.日本大化改新时将土地、山林收归国有,把氏族贵族的私民变成了国家编户齐民的“公民”,原来掌控国家的氏族豪强成为为国家服务的官僚。此举旨在(A.学习唐朝制度 B.打击幕府统治 C.加强中央集权 D.发展农业生产4.有学者指出,15世纪中期,威尼斯垄断了东地中海贸易后,热那亚商人联合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转向大西洋探索。这一行动打破了意大利城邦对东方贸易的绝对控制,并促成通往美洲和亚洲的新航路开辟。该学者强调,新航路开辟的深层动力是()A.奥斯曼帝国威胁传统商路 B.西方对贵金属的迫切需求C.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的精神 D.西欧打破贸易垄断的博弈5.表1为英国15-17世纪物价统计(1450-1499年物价指数为100)这说明当时()时间 谷物 农产品 工业品1500-1509 112 106 1011550-1559 384 270 1601600-1609 560 463 2191640-1649 786 644 304表1A.货币供应不断增加 B.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C.农业生产趋向停滞 D.世界殖民体系基本建立6.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A.贯穿西方历史发展始终 B.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C.一直坚持反对神的束缚 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7.1787年美国宪法明文规定,任何一州不得在商业或税收方面出台任何规定,使某些港口享有特惠而歧视它州港口;对开往某州或从某州开出的船舶,不得强令其在它州报关、办出港手续或纳税。这些规定旨在()A.重塑中央政府权威 B.保证商业资源流通C.促进州际贸易发展 D.缓和政府财政危机8.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计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9.表2所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规模人口迁移概况。这一现象反映迁出地 迁入地欧洲(意大利、爱尔兰等) 美洲(美国等)中国东南沿海(广东、福建等) 东南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印度 非洲南部(南非等)表2A.殖民体系的全球扩展 B.工业革命的人口需求C.农业经济的失衡加剧 D.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10.1915年3月,英法俄三国达成秘密协定,规定战后英法获得十耳其所属的阿拉伯地区领土,俄国则拥有对君士坦丁堡、黑海海峡和马尔马拉海诸岛屿的所有权,但君士坦丁堡应开辟为自由港,并保证商船在海峡的自由通行,上述秘密协定在巴黎和会上得到确认。这反映出()A.欧洲大国均势的继续延续 B.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松动C.帝国主义间的斗争与妥协 D.一战具有帝国主义性质11.阅读“20世纪30年代声援埃塞俄比亚行动摘录”,这些行动说明()许多亚非国家 建立“保卫埃塞俄比亚委员会”,发起募捐行动印度商人 拒绝卖粮食和工业原料给意大利中国共产党 发表《告埃塞俄比亚人民书》,赞颂他们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表3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 B.法西斯主义遭到了亚非人民的抵制C.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12.1940年12月,丘吉尔写信给罗斯福,提出购买更多美国武器(当时英国还欠美国20亿美元武器购买费)有记者问罗斯福是否同意时,罗斯福对此作了一个比喻:“如果邻居的房子失火,你会毫不犹豫地把水管子借给他使用,等他把火扑灭后再和他算账。”这个比喻可用来说明()A.经济获利是美国参战动因 B.美国提前规划战后安排C.美国战争态度的悄然变化 D.英美合作基础的薄弱性13.政治笑话,通常借助夸张、隐喻、双关等修辞方式,对政治领域中的荒诞、不合理现象或人物进行戏谑性呈现,在引人发笑的同时,隐含着对政治现实的反思、批评或调侃。表4是1964-1982年苏联被记录的政治笑话统计表。这反映出()A.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B.勃列日涅夫时期社会问题突出C.苏联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D.苏联领导人不太注重公众形象14.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就在一次讲演中将英国的殖民撤退描绘为一种仁慈、自愿的行为。这种说法()A.保证了殖民地的长期稳定 B.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形象C.忽视了反殖民运动的作用 D.得到了普遍的历史认可15.20世纪70年代,法国总统德斯坦提出“欧洲必须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并推动欧共体成员国加强政治合作。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法国试图构建欧洲霸权 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增强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启 D.全球化消除欧洲文化多样性16.2025年1月,因美国政府对TikTok(抖音国际版)禁令将生效,大量美国用户涌入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就经济生活成本、医疗教育、社会福利保障等多方面与中国网友展开“对账”交流。对此解释最全面的是(A.数字技术加速中美文化交流 B.逆全球化浪潮下民间交流的韧性C.经济全球化深入到文化领域 D.社交媒体成为中美竞争的新阵地二、非选择题(本题4道题,其中,第17题12分,18题16分,15≈12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埃及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埃及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埃及文明。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等伟大建筑。材料二 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为印度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种等级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印度人在数学、医学、文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发明了阿拉伯数字。(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埃及文明产生的自然条件。(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名称,并分析其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1520年,路德发表了被誉为“宗教改革三大论著”的三个宣言,揭露罗马教会的虚伪和堕落,呼吁德国人民反抗罗马的统治。在《告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中,路德把矛头直接对准保护教皇专制的“三道围墙”;宗教权力高于世俗权力,唯独教皇有权解释《圣经》,唯独教皇有权召开大公会议。路德发表了“信徒皆为祭司”的观点,还公然号召德国贵族们支持宗教改革,建立国家教会,并反对神职人员独身制度。-摘编自赵林《共塑:西方文化精神的演变》材料二 16世纪末17世纪初,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开设了数学和理科课程,并增设自然哲学、物理、植物学等课程,培养了培根和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先驱 这一时期通过科学家的实践和自然哲学家的总结,英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论,为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1660年,英国成立了“皇家学会”;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又成立“伯明翰新月会”等学术团体。最新的科学知识引起中产阶级的重视,技术成果从纸面上转化为生产力。科学知识较早地渗透到商品生产领域,使得英国在技术革新、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摘编自李朔《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德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宗教改革运动的积极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科学兴起的背景,并概括16-18世纪英国科学发展的表现。(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孤立主义是美国自建国至一战前对欧洲的基本原则。一战后,美国掀起了狂热的反战情绪 人民认为加入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造成了大量牺牲和经济损失。威尔逊总统试图以理想主义重塑国际秩序,但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标志着孤立主义的胜利。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企业大批破产,政府和民众都高度关注国内的经济问题。1937年关于美国是否要再次参加世界大战的调查显示,美国每20个人中就有19个反对参战。-摘编自王为《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孤立主义》材料二 随着法西斯国家的扩张,美国国内出现反对法西斯侵略的群众运动,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孤立主义的局限。1937年,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防疫演说”,呼吁对侵略国家实施“隔离”。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后,美国修改中立法,决定实施“现款现运”。1940年,罗斯福推动《租借法案》通过,宣称美国应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孤立派首领、参议员阿瑟·范登宝写道,偷袭珍珠港的“那一天是孤立主义的终结”。-摘编自刘梦然《浅析二战中美国孤立主义的终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美国实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6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凭借其技术优势成为“世界工厂”。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逐步取消关税壁垒,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理论被奉为圭臬,英国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强迫殖民地及其他国家开放市场,推动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摘编自【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材料二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美国通过《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将进口商品平均关税提高至59%,引发其他国家报复性关税战。1933年,英国主导成立“英镑集团”,成员国货币与英镑挂钩,形成排他性经济圈,全球贸易额锐减60%。-摘编自【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大萧条中的世界:1929-1939》(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政策推行的历史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危害 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初期的国际社会为应对此类问题所作的努力。(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ACDA 6——10BABAD 11——15BCBCB 16B二、非选择题17.(12分)(1)位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肥沃土壤,利于农业发展。(4分)(2)名称:种姓制度。(2分)影响:积极方面,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社会秩序;消极方面,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使社会阶层固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流动和社会进步。(4分)(3)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都有一定的社会等级制度。(2分,答出2点即可)18.【答案】(16分)(1)主张:反对罗马教会的专制统治;信徒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世俗权力(王权)高于教权,建立国家教会;反对神职人员独身制度。(4分,答出2点即可)积极影响:打破了教会对教义解释权的垄断,推动了思想解放;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分,答出2点即可)(2)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新航路开辟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推动科学研究。(4分,答出2点即可)表现:科学教育兴起;建立学术团体;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技术革新领先世界;建立科学方法论;涌现出大批科学家。(4分,答出2点即可)19.【答案】(12分)(1)原因:历史上孤立主义的传统;民众对一战的反思与反战情绪;避免受国际条约义务的束缚;经济危机爆发,政府和民众优先关注国内问题;政治、经济、军事等实力的制约。(每点2分,任意3点6分)(2)影响:壮大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进程;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为战后美国主导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国际秩序和国际格局的演变。(每点2分,任意3点6分)20.【答案】(12分)(1)政策:自由贸易政策(2分)。历史条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强大的军事实力;交通运输(如蒸汽船、铁路)促进全球贸易;殖民扩张;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完善。(任答4点,4分)(2)危害:加剧经济危机,导致全球贸易萎缩;形成排他性经济集团,破坏世界经济体系(2分)。努力: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稳定国际金融;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推动关税减让和贸易自由化。(每点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