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诚实守信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诚实守信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二框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作为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个人生活、社会交往以及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本课时在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上一课时对社会公德的探讨,又为后续学习其他道德规范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本课时,学生将进一步明确诚实守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材首先以“诚信考场”这一具体情境引入,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接着,详细阐述了诚实守信的内涵,强调其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承诺的行为准则。然后,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指出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也是促进社会文明的关键因素。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成为诚信的践行者,共同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现阶段的初中生,是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当前社会诚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从小就被家庭和学校告知,要提防社会中的各种不诚信行为,这使得他们从小就对社会产生一种怀疑和提防的心态。学生尚未把自身行为与诚信明确建立起联系,对自身行为所带来的诚信后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教师有必要利用《诚实守信》这一框的内容,引导学生知道在具体的情境中做到诚实守信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掌握诚信的智慧,体会到诚信是个人宝贵的资源。
1.通过“生活观察”“阅读感悟”“相关链接”等课堂活动,围绕议题“理解诚信的内涵及重要性”,理解诚信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的信念,培养家国情怀。(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2.通过“探究与分享”等课堂活动,根据“如何做诚信的人”教学情境设置,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诚实守信的意识,引导学生在遇到不诚信行为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公民。(道德修养、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做诚信的人。
教法:情境式、启发式。
学法:自学、小组合作。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曾子杀猪》的故事(播放动画视频):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我是哄他的。”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他果真把猪杀了。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导入: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诚实守信》。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探究一 诚实守信的内涵及重要性
1.多媒体展示材料:
暑假里,小童帮妈妈卖西瓜。有个老板模样的人到小童的瓜摊前问:“你的西瓜甜不甜?”小童如实地说:“叔叔,这西瓜不太甜,今年夏天阴雨天多,日照少,导致本地西瓜都不太甜。”听了小童的回答,周围的人都惊呆了。有的人嘲笑说:“王婆卖瓜还自卖自夸呢,哪有说自家的瓜不甜的?真傻!”听了小童的回答,老板模样的人很感动,拍着小童的肩膀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你的瓜我全买了。”
思考:(1)“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给人什么感觉?
(2)小童的实话实说体现了他具有哪一美德?你对这一美德了解多少?
提示:(1)不诚信、不厚道、欺骗他人。
(2)美德:诚实守信。了解:诚信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总结: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承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2.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期末考试期间,学校决定设立“诚信考场”,组织学生自愿报名,报名的学生提前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在考场中,老师只负责强调考试纪律、分发和回收试卷等事宜,考试开始后即离开考场,学生在考场内答题全凭自律自觉。
材料二 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的意思是,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
思考:(1)你会报名参加“诚信考场”的考试吗?为什么?
(2)从季布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讲述:人以诚信立身。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一种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体现我们的内在修养与道德品质。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3.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没有一种文明建立在谎言之上,没有一项事业能在言而无信的环境下获得成功。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已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工具、一种生产力,具有真金白银般的价值。“信义兄弟”孙东林诚信做人,如今事业飞速发展;马虎坚守诚信,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做起,如今已成为公司总经理……好人有好报,诚信不吃亏。诚信带来的,不仅是内心的宁静,更有事业的勃兴、社会的进步。
材料二 2025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线索,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立即专题研究部署,组织案件线索涉及的相关地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从严从快查处。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加强部门协作,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思考:(1)如果人人讲诚信,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2)谈谈材料二带给你的启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提示:(1)人人讲诚信,能够增进社会互信,促进社会和谐。
(2)诚信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获得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教师总结:诚信促进社会文明。社会成员之间只有以诚相待、以信为本,才能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探究二 做诚实守信的人
1.多媒体出示材料:
元末明初的刘基在他的《郁离子》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商过河时因触礁翻船,他在水中大声呼喊救命,并许诺说:“谁能救我,我就给他100两金子!”一个渔夫救他上岸,他却只给了渔夫8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讲信用,商人则训斥渔夫贪婪。后来,这个富商坐船时又掉进水里了,他还像上次那样喊:“谁能救我,我就给他100两金子!”碰巧上次救他的渔夫也在岸边,他对周围的人说:“这个人言而无信!”人们听了渔夫的话,都没有去救那个商人,结果商人就被水淹死了。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回答。
教师讲述: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是诚信的受益者,也应成为诚信的践行者。每个人要立身成事、生存发展,都要恪守诚信这一准则,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
2.多媒体出示教材P40“探究与分享”,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观点?请你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
教师讲述:做诚信的人,要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我们要增强诚信意识,真心实意地与他人交往,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轻易许诺一些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作出承诺后,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如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兑现承诺,应该不逃避、不推脱,坦诚与他人沟通,争取他人的谅解。
教师进一步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 小明昨天没来学校上课,小亮问他为什么没来,他说:“我昨天去网吧打了一下午的游戏,咱俩是好朋友我才告诉你,这是我的隐私,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
材料二 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接诊的医生说:“你的病并不严重,只要你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
思考:(1)如果你是小亮,你要不要告诉老师?为什么?
(2)医生的谎言是否违反诚信的要求?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讲述:做诚信的人,要讲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选择。例如,直接告知事情真相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信发生冲突。这时,我们应遵循道德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为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着想,又恪守诚信的要求,做一个有智慧的诚实守信者。
3.多媒体出示教材P41“探究与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长效机制,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依法查处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
◇实行纳税申报信用承诺制,提升纳税人诚信意识。
◇依法打击骗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社会保险待遇、保障性住房等行为。
◇建立慈善组织活动异常名录,防治诈捐、骗捐,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
◇建立标准统一、权威准确的信用档案。
思考:阅读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守护好自己的信用记录。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
教师讲述:做诚信的人,要遵纪守法,珍惜诚信记录。当今社会,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我们要身体力行弘扬诚信文化,珍惜个人信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教师注意强调遵纪守法、珍惜诚信记录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个人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我们要身体力行弘扬诚信文化,珍惜个人信用。要做到遵纪守法,不做违法违规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要诚实守信,履行自己的承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三、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
1.知识回顾: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相关知识点,明确规范笔记,强调重点。
2.再次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诚信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