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 国家利益至上第二框 捍卫国家利益“捍卫国家利益”作为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课时,在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承接了上一课时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精神。本课时内容丰富多样,通过多个板块引导学生捍卫国家利益。从陆家三代人坚守边疆,到中学生在国际活动中为维护国旗尊严而努力,再到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争,以及我国在多领域捍卫国家主权的实际行动,全面且深入地阐释了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高无上,激发学生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对国家利益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国家利益的基本概念,但对于国家利益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捍卫国家利益等深层次的内容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与国家利益相关的新闻、事件或话题,但这些认知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同时,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参与捍卫国家利益的具体行动较少,对于自身在维护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和义务认识不够清晰。此时,需要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维护国家利益的信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1.通过“生活观察”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守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公民的神圣职责。结合东北抗日联军英雄案例,感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传承,激发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尊严的使命感。(道德修养)2.通过“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等课堂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积极关注国家大事,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培养学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使学生树立强烈的担当意识,在面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时,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担当,积极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责任意识)教学重点:捍卫国家利益的做法。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教法:情境式、启发式。学法:自学、小组合作。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教材P90“生活观察”或播放陆家三代人守卫祖国边疆的相关视频,请同学们对陆家三代人守卫祖国边疆的事迹作出评价。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畅所欲言。教师导入:同学们,当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中,可曾想过——国家的尊严与安全,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根基?从历史长河中抵御外侮的英雄先烈,到新时代守护边疆的人民子弟兵……国家利益,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责任。今天,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现实中明晰担当,一起走进这场关于“捍卫国家利益”的深度思考。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探究 捍卫国家利益1.多媒体出示材料: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思考:在你看来,鲁迅先生为什么说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讲述: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2.多媒体出示教材P90“探究与分享”: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一名中国中学生参加在荷兰举办的“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见面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在广场升起了50多个国家的国旗。这名中学生挨个寻找,就是找不到中国国旗,她立即找到组委会负责人,急切而有礼貌地说:“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是来自中国的代表。”组委会负责人告诉她:“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可是由于某些原因,一时没能找到中国国旗。”在该中学生的再三坚持下,组委会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一面五星红旗。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会场上空迎风飘扬,她露出了笑容。思考:该中学生为什么一再坚持升起中国国旗?请你评价她的行为。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讲述: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本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学会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3.多媒体出示材料: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1931年,19岁的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当他考虑读历史专业还是中文专业时,传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他毅然决定转学物理,以求科学救国。后来,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且收入颇丰。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传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他当即决定回国,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当他有机会重返美国工作时,面对签证申请表上的“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填上“否”,放弃了赴美机会。思考:(1)结合以上案例,说说钱伟长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的。(2)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教师讲述: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有时,国家利益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顾全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必要时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4.多媒体出示教材P92“阅读感悟”。思考:你从东北抗日联军英雄身上感受到一种什么精神?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讲述:捍卫国家利益,要发扬斗争精神。当国家尊严受到侵犯、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发展受到阻挠时,我们应挺身而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5.组织课后活动,完成教材P92“启思导行”。(1)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国在南海、东海、台海捍卫国家主权的具体实例,讨论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并在全班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制订个人行动计划。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各小组的计划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思维,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行动计划。注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个人行动计划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维护国家利益,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践行,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2)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资料查阅和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本小组的行动计划,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三、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知识点,理清脉络线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